熬过寒彻透骨的一月,经过春寒料峭的二月,度过乍暖还寒的三月,终于迎来杂花生树的四月,这是2006年前四个月的岁月冷暖流转,更是我论文写作最后四个月内心感受的记录。在这江南草长春意闹的季节,我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论文杀青日期。此时,首先应该深深感谢我的导师张节末教授三年多来对我的悉心教育,其中有循循善诱的教诲,有不厌其烦的讲解,也有触及灵魂的直斥。导师在论文选题中给予我到位的启发,在思路和方法论上给我以良多教益,在具体行文过程中给我以热情鼓励,这些弥足珍贵的指导将照亮我未来的学术之路。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导师一次次耳提面命的教导、一回回电话的督促、一封封电子邮件的提醒,使我为学不敢有些许懈怠。值得提及的一个细节是,2005年下半年远赴英伦访学的导师,曾多次从伦敦打来国际长途给正值博士论文写作关键时期的我以指导和勉励,这些场景无疑将是我记忆中的永久珍藏。总之,在张师门下三年多时间,无论是知识学养还是精神境界,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使我形成了为人为学的两大重要品格:自信和从容。
在浙大求学三年间,我还有幸受到王元骧教授、徐岱教授、李咏吟教授、杨大春教授、庞学铨教授等先生的教泽,在此亦表示谢意。
同时,还想对生我养我的父母表示感谢!他们不仅给了我强健的体魄和够用的智力,年近六旬的双亲还在为培养我的下一代发挥余热,而我能给予他们的回报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对于我妻子尹美林近九年来为我们这个小家的真诚付出,在此亦表示谢意和歉意。你辛苦了!
还有在浙大读博期间结交的挚友们,在此恕不一一具名,我们时常坐而论道,散步砥砺思想,把盏插科打诨,这些无羁而富有人情的交流使艰深的学术之旅充满趣味而值得怀念。
以上文字是我五年前博士论文完稿后的“原版”即兴感言。离开师门的五年间,在导师的敦促、勉励下,我断断续续对论文进行了多个回合的整体思考完善和局部补充修改,但是基本结构和框架一如本文作为博士论文提交时的样子。
此处,有必要提到本论文的五位校内外匿名评审专家。他们不吝给予本论文极高的评价(四个优秀、一个优良),并提出了善意的、建设性的评审意见,在这次修改中我已尽可能地吸收了。在此,我向这五位至今还不知道姓甚名谁的学者表达真诚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同时,还应该对出席我博士论文答辩的诸位先生表达我的敬意和感念,他们是徐岱教授、高力克教授、毛丹教授、项义华研究员和张节末教授,他们的博学与严谨令我在此后的为学之途永远保持敬畏之心。
受惠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栾栋教授对拙作的赏识和对我个人的错爱,本书有幸列入栾先生主持的“人文学中心建设”项目的学术专著系列丛书。“人文学中心建设”项目是栾教授领衔主持的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的重大项目。在学术著作出版难的现实当下,这份“淡如水”的知遇之恩显得弥足珍贵而值得长久铭记!
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对本套丛书的组稿人、暨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史小军先生以及所有工作人员一并表示感谢。
五年的时光流逝,使在杭州求学的那段日子渐行渐远,记忆规律势必使许多细节日渐模糊、淡忘。但是,在杭三年多的学术历练及其所赋予的象征资本时至今日直指未来成为我衣食所依的饭碗、职业生涯的资质和精神世界的信念,这种体用、道器的常新组合使其意义变得清晰、现实而绵长。然而,作为那段生涯的“成果”问世的本书,它所承载的使命似乎纯粹得多,它只是一次近乎极限的历险、挑战与挣扎的训练。因此,得益于众多襄助和机缘而得以出版面世的本书,我更愿意视之为对这次现在看来还不失学术意义的尝试的岁月纪念、心理慰藉和美学总结!
何国平谨识
2011年清明时节·广州白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