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休闲文化与唐宋词
6366200000016

第16章 诗意消遣的闲情词

所谓“闲情词”是相对于“艳情词”而言的。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人的情感包括喜、怒、哀、乐在内的诸种心理表现。相对于恋情、欢情、艳情、豪情等色彩鲜明、内涵明确的情感类型而言,“闲情”的情绪特征相对含混和陌生,它既和时间的空闲有关,更和主体闲适淡定的心理有关。所以我们对“闲情”的定位,就是指人们脱离必要劳动之后在清闲安逸的生活中呈现出来的从容、淡泊、安闲的精神状态和尚雅好逸的审美需求。这也是宋代这样一个君臣逸乐、享乐成风的社会里,由大多文人位高而责轻、禄厚而身闲滋养出来的带有些许富贵气的精神特质和生活方式。唐宋文人士子更加注重人生的享受,也更善于人生的享受,因此我们将唐宋词中主要抒写和表现官宦文人“闲情逸趣”和宴集、赏花、品茶、填词的休闲生活的作品称为“闲情词”。如果说前文的节序词、宴饮词中亦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游乐词,它们体现的是传统节日风俗以及日常生活的欢乐与热闹,偏重物质层次的声色歌舞之感官享受,这里述及的闲情词则主要偏重于精神层次的情感领域之心灵慰藉。

从宏观角度看,每个朝代的文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南宋张端义在其《贵耳集》卷下就曾说过:“汉人尚气好博,晋人尚旷好醉,唐人尚文好狎,本朝尚名好贪。”张端义的评价是否准确,我们姑且不论,我们不妨先考察一下宋代文人的休闲生活。前文引述的南宋张镃自撰的“游赏备忘录”,一年365天中,竟有一百三十余种娱乐休闲活动,而在这一百多项活动中,大多是与赏月、观菊等富含精神享乐的闲情活动有关的。其生活之清闲、趣味之高雅、生活之富裕可见一斑。再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记载的张镃在家中举办的“牡丹会”:

王简斋侍郎尝赴其牡丹会云:众宾既集,坐一虚堂,寂无所有。俄问左右云:“香已发未?”答云:“已发。”命卷帘,则异香自内出,郁然漫坐。群妓以酒肴丝竹,次第而至。别有名姬十辈皆白衣,凡首饰衣领皆牡丹,首带“照殿红”一枝,执板奏歌侑觞,歌罢乐作乃退。复垂帘谈论自如。良久,香起,卷帘如前。别十姬,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鹅黄,黄花则衣红。如是十环,花与衣凡十易。所讴者皆前辈牡丹名词。酒竟,歌者、乐者,无虑数百十人,列行送客。烛光香雾,歌吹杂作,客皆恍然如仙游也。

闲贵如张镃这样的人物,所追求的是尽情的享受,以能享受、会享受、喜交友、善待友闻名;而无所不求其极、其尽,则又是“好贪”的最好注脚。烛光、异香、名姬、雅词,不仅再现了当时文人欢娱的场面,传递出文人追闲逐雅的文化情趣,传递着文人高雅的休闲品位和精神享受,更说明“词”已经成为文人休闲娱乐的一个基本元素,出现在各种休闲娱乐场合,说明“词”具有和传统文化观念相悖的异类特征。下面就以宋人的“雅”玩生活为核心,将他们诗意消遣的闲情词分为休闲游乐词和别有洞天乡村词加以叙述。

一、休闲游乐词

宋人的游乐方式比较丰富,主要有郊游踏青、游山玩水、登临游览、泛舟垂钓等。下文且以山水词、垂钓词为例来探析休闲游乐词的内容及艺术特色。如前所述,宋代的休沐节假是历朝中最多的,文人们每到闲暇假日,喜好郊游活动,或踏青寻芳,或登高赏秋。宋代笔记中此类记述可谓比比皆是。如王仁裕就说:“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则有如下记载:

收灯毕,都人争先出城探春,……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次第春容满野,暖律暄晴,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踘踈狂,寻芳选胜,花絮时坠,金尊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于是相继清明节矣。

……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目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

宋代的郊游活动虽然不外乎游山玩水,登临远眺,但细分起来,郊游词大致还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是将郊游当艳游的词。例如:

三春向暮,万卉成阴,有嘉艳方坼。娇姿嫩质冠群品,共赏倾城倾国。上苑晴昼喧,千素万红犹奇特。绮筵开,会咏歌才子,压倒元白。别有芳幽苞小,步帐华丝,绮轩油壁……

——刘伯寿《红发状元红慢》

携伎郊游赏花,在自然风光和歌伎女色中流连,是唐五代到北宋这一时期文人的主要休闲生活,也是这类郊游词表现的主要内容。但这类游乐词关注的不是水光山色,而多把笔力集中在妇女的服饰和情态的描绘上。第二类郊游词则是词人在失意、落魄之时,寄情山水,登临远眺所作。如苏轼的《西江月》、辛弃疾的《沁园春·灵山齐庵赋 时筑偃湖未成》、张元幹的《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等都是这类登临远眺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通过江山景物写国家命运和身世之感,少了几分闲适、香艳、轻松、纯雅,多了几分忧思沉郁,在看似闲散的郊游休闲中,抒发家国之慨。第三类是在休闲归隐之后,纵情山水的雅玩词。古人常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许是出于山性偏刚、水性偏柔的差异对人的感召也不同,宋人大凡登山之作多写家国身世之感,抒思古之幽情,而泛舟游水之作多写个人的情趣爱好。宋人在私人的休闲时间里,更好泛舟江湖,也留下了许多词作。在这些词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欧阳修描写颍州西湖的十首组词《西湖念语》,写得清新淡雅,充满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退居后的闲适自得。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其一)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其二)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其三)

其一写的是初春的西湖。词人春日泛舟湖面,水上波平如镜,岸边笙歌袅袅,词人忘情在湖光山色之间;其二写暮春的西湖。群芳过后,西湖笙歌散尽游人去,词人凭栏远眺,“始觉”西湖的空旷、寂静之美,才领略到热闹过后的沉静;其三写的是初夏的西湖。六月的西湖,香荷如盖,田田的荷叶如昔日词人出行的伞盖,艳丽的荷花如开道的旌旗,词人泛舟其间,缕缕清香随风飘拂,绵远纤柔,词人宴饮其间,不觉沉醉其中。

这组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湖之美,更反映了词人解仕归来后内心深处的宁静与闲适,旷达与超然,特别是词人将诗意消遣娱乐的爱悦之情融于山水中,使词读来更别具动人心灵的魅力。在表现休闲归隐后的闲适心情的词中,还有一类值得关注的词,就是乡村休闲生活中产生的乡村休闲词。

二、别有洞天乡村词

我们知道,宋人可谓无处不可休闲,他们休闲的足迹不仅遍布城市,还拓展到乡村。当词家们以闲适、淡定的心境接触乡村生活时,一首首充满田园风光的休闲词就从他们手中流泻出来。通过这些乡村词我们领略到宋人的另一片休闲天地,从而在美的享受中体味着宋人另类的休闲生活。苏轼、辛弃疾、范成大、张炎都留下不少名篇佳作。我们先看辛弃疾赋闲后描写农村风光山水的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陌上柔条初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以白描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悠闲、安详、质朴、美好的生活情趣的乡村生活休闲图。这种休闲的生活态度,正暗合了休闲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获得自由的精神享受的宗旨。此外,南宋词人洪适一组12首反映渔家生活的《渔家傲》也值得我们关注:

正月东风初解冻,渔人撒网波纹动。不识雕梁并绮栋。扁舟重,眠鸥浴雁相迎送。溪北画桥弯,溪南古岸添青葑。长把鱼钱寻酒瓮。春一梦,起来拈笛成三弄。

二月垂杨花糁地,荻芽迸绿春无际。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新妇矶边云接袂,女儿浦口山堆髻。一拥河豚千百尾。摇食指,城中虚却鱼虾市。

三月愁霖多急雨,桃江绿浪迷洲渚。西塞山边飞白鹭。烟横素,一声欸乃山深处。红雨缤纷因水去,行行寻得神仙侣。楼阁五云心不住。分凤侣,重来翻恨花相误。

四月圆荷钱学铸,鳞鳞波暖鸳鸯语。无数燕雏来又去。鱼未取,钓丝直上蜻蜓聚。风弄碧漪摇岛屿,奇云蘸影千峰舞。骑马官人江上驻。天且暮,借舟送过沧波渡。

五月河中菱荇遍,丝纶欲下相萦绊。却掉船来芳草岸。呼侣伴,蓑衣不把金章换。碧落云高星烂烂,波心举网星光乱。跃出鲤鱼长尺半。回首看,孤灯一点风吹散。

六月长江无暑气,怒涛漱壑侵沙觜。飐轻舟随浪起。何不畏,从来惯作风波计。别溆藕花舒锦绮,采莲三五谁家子。问我买鱼相调戏。飘芰制,笑声咭咭花香里。

七月凛秋飞叶响,长吟杳杳澄江上。秃尾槎头添一网。丝自纺,新炊菰饭更相饷。渡口青烟藏叠嶂,岸旁红蓼翻轻浪。沉浮双漾漾。闻鸣桨,高飞拍拍穿林莽。

八月紫莼浮绿水,细鳞巨口鲈鱼美。画舫问渔篙暂舣。欣然喜,金玉齑顷刻尝珍味。涌雾驱云天似洗,静看星斗迎蟾桂。枕棹眠蓑清不睡。无名利,谁人分得逍遥意。

九月芦香霜旦旦,丹枫落尽吴江岸。长濑黄昏张蟹断。灯火乱,圆沙惊起行行雁。半夜系船桥北岸,三杯睡著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

十月橘洲长鼓枻,潇湘一片尘缨洗。斩得钓竿斑染泪。中夜里,时闻鼓瑟湘妃至。白发垂纶孙又子,得钱沽酒长长醉。小艇短篷真活计。家云水,更无王役并田税。

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腊月行舟冰凿罅,潜鳞透暖而堪射。岁岁年年篷作舍。三冬夜,牛衣自暖何须借。滕六晚来方命驾,千山绝影飞禽怕。江上雪如花片下。宜入画,一蓑披著归来也。

洪适(1117—1184年)为江西鄱阳人,南宋高宗朝曾官至宰相,罢相后上书请求退归故里,家居16年。这组词即是他解甲归家后所作。12首词从正月写到腊月,完整地描写和反映了一年四季里的水乡风物和渔家生活情趣。作品中随处流露的超越物质生活的逍遥自得和对世事的洞悉,为词作增添了几分空灵的洒脱。同时,透过“无名利,谁人分得逍遥意”、“空归不管旁人说”等词句,作者特立独行的人格个性也隐约可见。

沉迷于花间樽前的词人将目光转向乡村,将满带着脂粉气、富贵气的词投向乡野田间,不仅拓展了词的题材,而且开阔了词的视野,乡村百姓的淳朴真诚、乡村景物的清新幽美、乡村环境的祥和宁静强烈地吸引着词人们,使追求悠闲、安详、质朴、美好生活情趣的词人们对乡村自然产生了归依感。特别是词作中流露的对农民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如王炎的《南柯子》“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范成大的《蝶恋花》“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苏轼的《好事近·黄州送君猷》“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丰富了词的内容,亦深化了乡村词的主题,为温软的唐宋词添上了沉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