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我国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6364400000006

第6章 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在界定了非国有企业的内涵与分析了非国有企业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推进组织后,我们需要研究我国非国有企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私营企业总量及就业人员

自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体。1992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单位总量仅为13.96万户,而到了2008年私营企业总量增长至657.42万户(含分支机构),年均增长幅度达到30%。私营企业在吸纳农业劳动力、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作用。1992年,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只有232万人,而在2008年私营企业吸纳劳动力高达8163万人。

二、私营工业企业现状

三、私营企业工商税收额分析

工商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节经济收入与分配的杠杆,是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亦是造福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私营企业工商税收自1993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505.2亿元,增长近76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62.7%,明显高于同期我国各经济类型增幅,1992~2006年间,我国私营企业工商税收变化趋势。

四、2008年私营企业产业分布及产业贡献率

经过改革开放30年以后,我国私营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续增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实有户数首次超过建筑业位居第四。

2008年私营企业在第一产业实有13.51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2.05%,注册资本(金)0.23万亿元,占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的1.98%;第二产业202.63万户,占30.82%,注册资本(金)4.31万亿元,占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的36.67%;第三产业441.28万户,占67.13%,注册资本(金)7.2万亿元,占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的61.35%。

从行业看,私营企业在批发和零售业最多,为233.01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35.44%。其次为制造业162.77万户,租赁和服务业60.35万户,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1.44万户,建筑业31.22万户。

五、私营企业区域分布分析

私营企业在我国的地区分布能够体现出私营企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东部地区鉴于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扶持力度,长期在私营企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私营企业总量一直保持在全国的2/3;中部地区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引下,私营企业总量稳步发展,并逐步上升;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扶持下,私营企业迅猛发展,增幅明显超过中部地区。

2008年,东、西部私营企业实有户数持续增长比例超过中部地区。2008年私营企业在东部十二省市实有437.88万户,比上年底增长11.52%,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66.60%,西部十省市90.51万户,增长9.36%,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13.77%,中部九省实有129.03万户,增长1.09%,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