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放纵剑魂
636200000082

第82章 唱到竹枝声咽处

第八十九章唱到竹枝声咽处

初春的深夜,月亮孤清地凌空而挂,映衬得天空深邃而悠远,只有点点星光在闪烁,小秋长时间地站在空阔而寂寥的江边,似乎已经痴了。

他已经回到了“怡和钱庄”,入住在“漏洞”曾经居住的地方。

邹夕锋下了两道重要的命令:

一、撤走所有监视“松庄”的人,给予邹松一家自由。

二、由小秋接替“漏洞”的工作,除了“专门查找纰漏,分析安全措施”之外,赋予了更大的权力,可以“调查钱庄任何一个人的情况,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并且,可以自由出入任何地方,包括金库,还说:“‘漏洞’既然已经死了,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就让小秋住进去,也好早日进入角色。”

“漏洞”的房屋在江边,一阵寒风扫过,平静的江面一如小秋的心情,在心湖上泛起阵阵涟漪,愧疚的悔悟侵袭着他的灵魂,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卑琐和可怜,以及心欲深处那种可怕的虚伪和幼稚。这一切令他倍感痛苦。

――他实在看不起自己。

就在那个黄昏,小秋离开了魂牵梦萦的“松庄”,离开了那位给了他许多欢乐和勇气的女人。他留下了邹松用的那把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刀――别人的东西迟早要还的。

他的“天涯”剑呢?没有“天涯”剑,他用什么去降妖伏魔?用什么去战胜“针”?

小秋走得是一步三回头,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疼疼的,酸酸的。

春节还没有过完,小秋内心却早已没有了节日的喜悦。过节过的是一种心情。快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源于自己。

烟花散尽的夜空,可有一盏心灯为他静静守候?难道他真的从此失去了纯?往昔的欢爱只能变成回忆里不堪回首、隐隐作痛的一页?

小秋曾经非常喜欢江湖,喜欢散散漫漫的生活,自由自在,悠悠闲闲,不去理会明日会怎样,不去想昨天流过的伤逝,只要此刻,只要现在,可是,人是静的,心却是空的。

“江湖”的出处是《庄子大宗师篇》,原句为“泉涸,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保持湿润。此时,两条鱼便缅怀起往日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恩怨原来是这样容易的事情,此时和彼时,悲哀已成江湖。

――又有谁能真正“相忘于江湖”?

人生不过是天空中相遇的云,飘过了不会留下痕迹;也许,不过是迁徒的候鸟,所有的一切,只是一场雁过无痕;也许,不过是天际闪烁的几颗星星,若即若离,一旦太阳出来,便隐匿了踪迹。

“漏洞”住的地方实在太简陋。

说是住处,倒确实只能“住”:只有临江小屋一间,一床、一被、一枕、一桌、一几、一杯、一碗、一筷、一炉、一壶。

其它什么也没有,别说是奢侈品,就是任何“多余”的东西也没有。在“漏洞”的世界里“多余”便是“无用”。就象她瘦得像竹子一样高挑的身材,没有多余的一两肉,简单、明了。

“漏洞”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别人工作上的要求一样。

幸好小秋不在乎这些。

漂泊江湖、居无定处的时候,他曾经在马厩里睡过,在大树上睡过,在雪地里睡过,有一次甚至在长长的地板上和十多个汗臭、肮脏、一身跳蚤的乞丐一起睡过。

当然,幸运的时候,他也在美女的床上睡。

让小秋感到一丝欣慰的是,这里临江,可以眺望远方,他不禁想:在很多的深夜里,“漏洞”独立江边,是不是一样的孤独和寂寞?她选择这样一个地方,是不是为了向流动的江水诉说中年女人的情怀?

小秋忽然想到了喝酒买醉,阿黄死后,他的酒馆还开着吗?奇怪的是,小秋竟喜欢在这种地方喝酒,一想到阿黄,心里不由泛起一丝感慨、一丝凄凉、还有一丝温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小秋决定去碰碰运气。

深夜的街道上几乎没有人,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不是打更者就是东摇西晃的酒醉鬼。

有个酒醉鬼还和小秋迎面相撞了一下,骂骂咧咧地要找小秋拼命,自己却站不稳,先倒了下去。

阿黄四面透风的小酒馆阁楼上居然亮着烛火,远远望去就似鬼火一般。是谁在这样的深夜里,点燃了阿黄阁楼上的蜡烛?

小秋在酒馆外叫门:“有人吗?可不可以买酒啊?”

连叫了几声,里面终于响起了细碎的脚步声,一盏昏黄的烛光由远而近,门一开,风一吹,更是忽明忽灭。

一个白发苍苍、颤微微的老太婆用昏蚀的眼光看着小秋,张着无牙的嘴,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你……”

小秋说:“老婆婆,我要买酒。”

“什……什么?

小秋大声说:“我要买酒!”

老太婆佝偻着背,转过身去沽酒。

一阵寒风吹来,小秋忽然闻到一阵血腥之气,全身毛孔都竖了起来,老太婆浑然不觉的背影也仿佛变得说不出的诡异和神秘。

一个个疑问涌上来:这个老太婆是谁?为什么盘下阿黄的酒馆?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小秋跟着老太婆进去,竟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李三一动不动地坐在一张桌旁,桌上还温着一壶酒,放着一碟下酒的小菜。阿黄也一动不动地站在一边,手里还拿着一张?{布,在忽闪忽闪的烛光照映下,一张脸扭曲得变了形,泛着蓝蓝的光。

小秋惊得差点叫出来。

饶是他见多识广,艺高人胆大,一颗心也几乎跳出来,“砰砰砰”地直跳。

老太婆一边沽酒一边用嘶哑的声音喃喃自语,:“仗剑天涯行,饮尽恶人血。把酒问苍天,公义在何处?这个世界什么时候才有公义啊。”

听着就象是在念咒语,让人毛骨耸然。这个老太婆难道知道他是小秋?她想做什么?

小秋轻触李三和阿黄,入手冰凉,再仔细观看,两人表情僵硬,显然已死去多时了。为什么这个神秘的老太婆还把两人的尸体摆放在这里?

老太婆口中念念有词:“苍天啊,睁开眼看看吧,儿孙们,报仇啊,仇人啊,你们一天也不会得到安宁,我们将用你们的血来祭祀亡魂……”

仿佛听到一种神秘可怕咒语的招唤,黑暗中忽然飞来一只蝙蝠,在屋子里串来串去,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屋子里很快聚集了大量的蝙蝠,并且还在越聚越多。

小秋想退出来,就在这时,长街响起一阵急促清脆的马蹄声,八匹骏马急驶而至,扬起一阵灰尘,看样子走了很远的路。马上七人滚鞍下马,一人却迟迟未下――这人原来是一个头梳冲天辨的小女孩。

一个年龄稍长的骑士恭恭敬敬将小女孩抱下来,一行八人进了酒馆。几人见到了阿黄,都是一脸的悲怆,个个上前跪拜,只有那个小女孩,若无其事的样子,嘴里还哼着一首儿歌,一双灵活的大眼睛直往小秋脸上看。

老太婆对小女孩却十分的喜爱,甚至还有一丝尊敬,脸上露出慈祥的表情。

几人跪拜完毕,一人拿出一只小鼓敲了起来,其余的人一起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象在举行一种仪式,连小女孩也变得凝重起来。一只只的蝙蝠围着这些人上下飞舞。

小秋不想退出去了,他想看一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心情不好,心里正憋得慌,巴不得出点什么事才好。

阿黄真实的名字是慕容雪,姑苏著名的慕容世家目前的长子,应当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

他其实是个弃儿。这个命运从他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是注定了的。他一生下来就比常人少一只眼睛!因为生下来的时候实在太小太丑,影响家族形象声誉,慕容世家一直不愿承认有这样一个人存在,他一直被“雪藏”在家族的地窑里,过着象狗一样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地窑石壁上一些奇怪的图形,竟让他无意中发现了慕容世家失传已久的武林绝学“以彼之道,还治其人”,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二十年前以“以彼之道,还治其人”,击败慕容世家七大高手的慕容雪,终于一雪前耻。

这些人都是慕容世家的人。

既然慕容雪是弃儿,他们为什么千里迢迢地赶来呢?

远处的街道忽然又响起“笃笃笃”的杖声。一人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长街尽头而来。

来的是一个瞎子。

瞎子已经很老了,满脸的皱纹诉说着一脸的苍桑,一头银丝般的白发在瑟瑟夜风中飞舞,显得说不出的萧索。

大家看到瞎子的时候,他还在很远的地方,可一眨眼,他就象一阵冷冷夜风吹来。一瞬间就站在了近前。

这个瞎子小秋见过,就是神眼。

神眼是当世一位相剑的大师,一生相剑无数,声名远播,是相剑行业的权威。许多铸剑大师都把新铸的剑送去给他相,只要他金口一开,一锤定音,有点石成金的作用。

小秋已无剑,他来相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