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特大都市圈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研究
6356000000028

第28章 本章小结

世界大都市圈发展趋势表明,制造业集群是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增强都市圈竞争力的基础,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在20世纪,制造业给美国、日本和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世界各发达国家,均拥有一个或数个都市圈作为其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不仅如此,随着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以区域联合协作来提升自己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市圈以其明确的分工、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整体的综合实力而成为各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舰队。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批都市圈正在崛起,其中尤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密集区(不含港、澳地区)最为突出。这三大都市圈,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3,面积只占全国的10%,而GDP却占全国的60%,外贸出口占全国的85%,直接利用外资占全国的80%以上,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对外开放的前沿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增加区域聚集能力,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制造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从而引起各国理论界和政府的重视。

纵观世界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其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工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发展过程可以描述如下,技术进步引发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的启动与完成导致了制造业的启动、发展和兴盛。产业革命是一场巨大的革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以至生产方式都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机器代替人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掌握了生产手段的产业资本家与劳动力可出卖的产业工人之间所发生的雇佣关系;生产方式由个体小生产转变为资本主义大生产,由工场手工业转为工厂制度,实行大规模的生产。生产规模的扩大一方面造成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就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比重的上升;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人口和各种经济资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和集中,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集聚产生了大规模的城镇。产业结构的演进促进了经济的非农化,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导致了人口定居方式的聚居化、规模化和都市圈。而都市圈正好适应了制造业的要求,其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降低了企业的各种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使企业规模能够不断扩大,进而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制造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也只有在第二产业及人口集中到一定规模后才满足了它成规模发展的“门槛条件”,城市从而成为非农产业的空间载体。总之,制造业(以及相应的服务与配套产业)的发展是都市圈的重要原因,反过来,都市圈又以其聚集经济效益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市圈和制造业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相互促进作用,加速了制造业发展进程,同时也催化了都市圈的发展。

当今世界,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加工制造业,而是更多地直接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制造业,人力资本已成为制造业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新型制造业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在生产方式上,由单一产品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变为可根据社会需求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增长方式上,更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使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更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发展观上,着眼于未来,更注重信息化程度、无形资产的比重、技术创新的能力,更重视节约型、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需加以说明的是:本章所引用(包括图、表和正文)的数据,除标明出处的外,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反映的是两年前的数据,即:2008年的统计年鉴反映的是2006年底的数据。前一年的数据,引自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当年的数据(主要是企业),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当年4月底公布的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