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
6348100000015

第15章 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探析

资源的有效配置,无论在任何社会都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他著作中,尽管他没有直接使用“资源配置”这一词,但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详尽而精辟的阐述,形成了一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对此,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分析资源配置的基本前提和方法

马克思分析资源配置的基本前提不是西方经济学的稀缺法则,而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的社会化生产。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而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从来就是社会生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提高,生产则逐渐发展成社会化大生产。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各个经济部门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彼此互相依赖而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社会上每个部门从事生产活动,既依赖于别的部门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又要提供满足其他部门需要的产品。为此,客观上需要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来进行生产,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人人都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

马克思是以社会劳动而不是以抽象的稀缺资源来解释资源配置。所谓资源配置,就是生产要素资源的分配,即社会总劳动量的分配。马克思认为,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不仅是社会化生产的要求,而且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有的一般规律。“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无论在什么社会经济形态下,从原始公社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上述按比例分配劳动的必要性这一基本事实,看来也是始终存在的,因此称其为“自然规律”。同时,马克思还认为,社会经济是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多个系统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资源配置不仅涉及人与物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因此,他还把制度变量纳入资源配置分析之中,历史地分析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制约,并从中探讨资源有效配置规律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虽然是一个共同规律,但它的实现形式随着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变化,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社会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一定社会形态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形式,并且最终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三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直接配置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市场配置方式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资源计划配置方式。

二、马克思分析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直接配置方式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生产范围狭小,分工简单,商品交易关系狭窄,经济形态为自然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下,资源配置由各经济主体自己直接安排,而不需要社会来进行和调节,资源配置方式为典型的封闭型直接配置方式。对此,马克思考察三种情况。

1.“鲁滨逊生产方式”中的资源配置。

在孤岛上生活的鲁滨逊,“不管他生来怎样简朴,他终究要满足各种需要,因而要从事各种有用劳动,如做工具,制家具,养羊驼,捕鱼,打猎等等。”需要本身迫使他把自己拥有的物质资源和劳动按一定的比例配置在不同的生产上,“精确地分配自己执行各种职能的时间”。“在他的全部活动中,这种或那种职能所占比重的大小,取决于他为取得预期效果所要克服的困难的大小。”由此可见,在“鲁滨逊生产方式”中,资源配置是由鲁滨逊按照自己的需要,采取个人直接配置的方式来进行的。

2.中世纪生产方式中的资源配置。

中世纪生产方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人都是互相依赖的:农奴和领主,陪臣和诸侯,俗人和牧师。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在以人身依附关系构成该社会基础的情况下,劳动和产品作为劳役和实物贡赋而进入社会机构之中。“在这里,劳动的自然形式,劳动的特殊性是劳动的直接社会形式。”“徭役劳动同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样,是用时间来计量的,但是每一个农奴都知道,他为主人服役而耗费的,是他本人的一定量的劳动力。”由此可见,在中世纪的生产方式中,资源配置是由农奴等经济主体自己直接配置的。

3.农村家长制生产方式中的资源配置。

在农村家长制生产方式中,“农民家庭为了自身的需要而生产粮食、牧畜、纱、麻布、衣服等等”。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这些劳动产品不是作为商品发生关系。“生产这些产品的种种不同的劳动,如耕、牧、纺、织、缝等等,在其自然形式上就是社会职能”。这个家庭有它本身的自然形成的分工。“家庭内的分工和家庭各个成员的劳动时间,是由性别年龄上的差异以及随季节而改变的劳动的自然条件来调节的”。由此可见,在农村家长制生产方式中,资源配置是由农民家庭成员自己直接配置的。

三、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市场配置方式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发展,过去那种封闭型的资源直接配置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从而出现了资源市场配置方式。由于《资本论》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引者注)的经济运动规律”,所以马克思在论述三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时,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市场配置方式。在《资本论》中,他以自由竞争为社会背景,立足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两大理论基础,从人类劳动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市场配置的决定、表现形式、实现方式和条件,并对其作了唯物辩证的评价。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决定。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商品价值的决定和实现,内含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譬如,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来源,社会商品总价值量等于投入生产商品的总劳动,这里社会商品总价值量的大小就标明了社会总劳动在各个经济单位的配置状况;又如,社会总劳动在不同部门和商品的配置,决定了商品价值的实现,这里商品价值实现状况,实质上等于资源配置的优劣,如果社会总劳动能够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以保持社会生产的比例和社会需求的比例相一致,则商品价值就可以在市场上完全实现。

商品价值的决定与实现取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别从单个商品(即微观)和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即宏观)的不同角度,论述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在《资本论》第一卷界定了第一种含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一种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要求该种商品的生产者按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生产和交换。如果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大于、等于或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就会相应地出现亏损、盈利或超额盈利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驱使资源从落后企业转移出来,流向盈利的先进企业,从而使资源重新进行配置和组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又提出了“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按社会需要合比例地分配于各个生产部门的必要劳动时间,即在商品量符合社会需要的情况下,一定生产部门的必要的劳动时间。这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价值的实现。在这里,社会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量规定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界限。如果社会生产的某种商品量以及耗费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的量和时间,多余的部分的价值就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实现;如果小于社会必要的商品量和时间,则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这都将引发资源配置比例的重新组合。

2.马克思的生产和再生产理论与资源优化配置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认为,在劳动的技术方式上资本要最大限度地生产与实现价值增殖的职能,不论微观上的单个资本还是宏观上的社会总资本都必须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在微观上,资本家首先必须在要素市场上购买到质上相适应、量上成比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入生产领域后,资本家还要合理地选择资本的技术构成以节约单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时间,即合理地确定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比率或组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了机器使用界限,即机器所耗费的劳动应少于它所代替的劳动。“如果只把机器看作使产品便宜的手段,那末使用机器的界限就在于:生产机器所费的劳动要少于使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

在宏观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需依靠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必须通过社会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以及两大部类内部的交换来完成。通过交换,使得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得到替换,价值上得到补偿。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 m)=Ⅱ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它表明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由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出发,还可派生出两个实现条件:Ⅰ(c v m)=Ⅰc Ⅱc,即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必须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等;Ⅱ(c v m)=Ⅰ(v m) Ⅱ(v m),即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 Δv m/x)=Ⅱ(c Δc),即第一部类的原有可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与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原有不变资本和追加的不变资本,它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互相供求、互相依存的比例联系。由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出发,还可派生出两个实现条件:Ⅰ(c v m)=Ⅰ(c Δc) Ⅱ(c Δc),即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必须同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过程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等;Ⅱ(c v m)=Ⅰ(v Δv m/x) Ⅱ(v Δv m/x),即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同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过程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等。

3.马克思的市场机制理论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方式和条件。

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过“市场经济”这一概念,但是,在《资本论》中对市场机制与资本主义社会资源配置的论述却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实现过程,指出“不同的生产领域经常力求保持平衡,一方面因为,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生产一种使用价值,即满足一种特殊的社会需要,而这种需要的范围在量上是不同的,一种内在联系把各种不同的需要量联结成一个自然的体系;另一方面因为,商品的价值规律决定社会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劳动时间中能够用多少时间去生产每一种特殊商品。但是不同生产领域的这种保持平衡的经常趋势,只不过是对这种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一种反作用。在工场内部的分工中预先地、有计划地起作用的规则,在社会内部的分工中只是在事后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性起着作用,这种自然必然性可以在市场价格的晴雨表的变动中觉察出来,并克服着商品生产者的无规则的任意行动。”价格变动影响着商品的供求,商品的供求反过来又影响着商品价格变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深刻地论述了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这种相互影响、交替发挥作用,自发地调节着资本主义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供求调节着市场价格,或者确切地说,调节着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的偏离”。“如果供求决定市场价格,那末另一方面,市场价格,并且进一步分析也就是市场价值,又决定供求。”“供求可以在极不相同的形式上消除由供求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如果需求减少,因而市场价格降低,结果,资本就会被抽走,这样,供给就会减少。”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还深刻地分析了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的市场条件。他强调,只有具备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

4.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市场配置方式的评价。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市场配置方式作了唯物辩证的评价。一方面,他高度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市场配置资源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认为它有利于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的作用,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他也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市场配置资源的矛盾和弊端,认为价格变动对资源配置是通过事后自发地调节来进行的,由此会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在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的杂乱无章的作用。”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必然要以无数次的市场波动和不平衡为代价,甚至要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来调节。

四、马克思分析共产主义社会资源配置:计划配置方式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市场配置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在未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中,已经不存在商品生产,整个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直接社会化生产和产品交换经济,对社会资源实行直接的计划配置方式。该种资源配置方式为“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它是根据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使劳动时间在不同部门的分配,能够与社会对各部门的产品的需要之间符合一定的比例。“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

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市场配置方式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资源计划配置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将“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志看待的。他认为,它意味着生存斗争停止了,人在一定意义上最终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了真正人的生存条件,是人从动物界的第二次提升,意味着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因为人们自己的社会结合及其行动规律,过去一直是如同异己的,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规律一样而与人们相对立,现在则可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

发表于《晋阳学刊》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