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选择1996年1月1日以前在深、沪上市的22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资产负债表法,从上市公司自身特征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决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每单位资产所带来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的公司,就越倾向于使用较多的短期债务,以充分利用短期债务的好处,与资产质量特征假设相一致。(2)与资产的资金来源假设相符合,使用债务资金较多的上市公司趋向于使用更多的长期债务。(3)资产期限与债务期限显著地正相关,验证了资产与债务的期限匹配原则。(4)整体财务实力弱的公司会被迫使用更多的短期债务,而整体财务实力强的公司有使用更多长期债务的趋势。(5)投资机会集中拥有更多成长机会的公司使用更多的短期债务。(6)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国家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有使用较多长期债务的趋势。(7)税收假说和不对称信息假说未得到支持。(8)行业因素虽对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存在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在前面的几章,我们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而,还有一点仍值得我们去深思,那就是我国上市公司极其偏好于流动性好的短期限债务。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率竟达到了85.41%,其中短期借款占总负债的39.36%,商业信用为总负债的23.54%,长期借款占总负债的比率则只有9.81%,而长期应付债券的比率则更小,仅为0.17%①。虽说代理成本问题是影响债务期限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已通过了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确实使用短期债务来降低债务代理成本,然而,大量短期债务的使用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甚至导致破产。戴蒙德(Diamond,1991 )研究了由于经济上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在债务期限上的再融资风险,即短期限债务会增大企业的再融资风险。俊和简(Jun and Jen,2003 )则基于财务计划的标准“销售百分比”法,研究了债务期限选择是怎样影响企业将来再融资需求的数量?为什么严重依赖短期债务会增加企业的再融资风险?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企业较严重地依赖短期债务,则将来再融资的需求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指数性地急剧增加。然而,如果一个企业较多地使用长期债务的话,则资金需求会以一个慢得多的速度增加。资金需求的快速增加使具有短期战略的企业会比一个具有长期资金战略的企业更易于受到宏观和微观因素的负面影响,从而具有较大的再融资风险。从债务期限与资产期限的对比分析中我们也可注意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期限远大于其债务期限。根据期限匹配原则,期限短于和长于资产使用期限的债务都被认为是有风险的。这是因为债务期限短于资产期限时,到债务偿还期限截止时,可能资产还没有产生足够用来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债务期限长于资产期限时,在资产停止使用后,必须用来偿还债务的现金流的来源和数目都是不确定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期限却远长于债务期限,除了股权融资对长期债务资金的替代外,究竟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导致上市公司的这种选择,而企业又并未陷入财务困境和破产呢?本章将从不同期限债务工具对债务融资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影响这两方面来进行研究,以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这种短期债务融资偏好是否属于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这种债务融资选择,是否有利于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企业价值?上市公司短期债务融资选择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局限究竟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