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与生俱来的依恋:走进艺术设计
6347000000004

第4章 与人类携手成长

一、回眸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类生活的地球,已走过悠长的几十亿年历程,与之相比人类的历史在其中不过只占两千分之一,短暂得让人汗颜。仅从人类自身考察其发生、发展过程,其中99%以上的时间里,是停留在遥远而蒙昧的原始社会,只有1%的时间是在文明中生活,确切地说人类拥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才不过区区五六千年,而真正引起社会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变革,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生产上,引起人类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还不到300年的时间。但是时间的长与短告诉我们的只是这样一个事实,创造的却是一个奇迹,它使神话与现实贴近,甚至没有距离,因为奇迹常常是将事实与神话巧妙结合在一起。人类用自己睿智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在短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建立起新的秩序,将人类的意志落实到各个领域,勾勒出新的轮廓面貌。人类开始昂起头颅与上苍对话,在世间树立起一座丰碑。这一壮举,证明人类当之无愧的伟大。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史前刀耕火种阶段、农业手工业阶段、近代工业革命阶段、现代电子信息科学几个主要发展时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分别完成了不同的任务,实现着不同的目标,创造出不同的物质,收获着不同的成果,又企划出不同的蓝图。如此循环往复的交替更迭,一步步地接近人类理想的世界。当然人类文化的创造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质到多质的递进发展,每一步都充满艰辛。美国民族学和原始社会历史学家刘易斯·亨利·摩尔根所著《古代社会》中说:人类是通过经验认识缓慢积累,才从蒙昧社会上升到文明社会的。这一点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能够反复得到印证:人类的文化是在不断地创造积累,在积累创造的循环中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人类自身也随之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具活力。

二、人、设计、生活之间的旧话

那么暂时把目光从现实移开,姑且将视线投向逝去的流金往事中,从源头为起点清晰地把这一历程勾勒出来吧,了解存在于人、设计、生活之间的旧话。最初,人与动物一样同为自然界的一员,是进化的眷顾与偏爱,是劳动的介入才使人类有了革命性的脱胎换骨,摆脱了与自然的原始统一,造成人的感官社会化。器官对于人类,对于动物都是维持生命和生存不可缺的重要组织。不过动物的感官完全是功利性的,只是为了生存。人的感官虽然也是生理的、功利的、个体的,同样受欲望支配,但经过长期的进化,逐渐失去这一基本的狭隘的意义,发展成为一种非功利性的,为人类提供艺术创造的物质和生理的基础。比如人类最本原的创造器官——手,就如实地记录下人类文化演变的历史过程。虽然对于手的认识一般情况下人们只停留在生理上、心理上,其实手是自然的、文化的表现。因为手具有敏捷与准确的特质,受到大脑支配,可以完成指令,帮助人达到期望的目的。人的思维凝结着人类自身的聪明才智,借助手与脑的协调运动,利用物质材料,加上手与工具密切配合,交融社会文化因素的历史经验和现实体验,激活人的思想,使人的生命价值得到飞扬,本质力量得到彰显,转换出无穷的创造力。这一切使人与同类们相揖别,完成人与物相结合的创造,并契合自身生存环境,又与自己生活世界的节理、缝隙和棱角相融合,不断地有意识地从利用自然到改造自然,最终改变了人类视觉生命的景观,为自己开拓出美好的新生活。

就这样,人类可以直立,有了双手和聪明的大脑,引发思考,创造语言,使感官由仅仅能攫取食物的纯生物器官变成人化的社会化的器官,人的生活、心理结构发生质变,使之趋于更精细化,更富艺术感和形式感,也让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使自然日益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茹毛饮血到养蚕织布,从制陶烧瓷到冶炼铸造,从洞穴巢居到雕梁画栋,从打砸磨制到精雕细刻,从手工制造到机械加工,从直接索取到科学利用……一步步的摸索,一代代的传承,人类逐渐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将经验、知识等文化积累凝聚,用双手创造生活,造就出设计。

所以,有人很形象地用5W来概括设计,分别是:①WHO,即为什么人设计。因为要协调好造物与人的关系,需深入解析与人相关的诸如习惯、文化、审美、生理等因素,最大限度地满足人。这是设计的核心。②WHAT,设计的物品具体是干什么,有什么用。③WHERE,无论什么造物都将被置于某一空间环境中,物能通过与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产生社会效应。④WHEN,时间的不同,人对物的要求以及产生的作用亦不同。⑤WHY,为什么而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反映的是设计的实质,前4个W在此融会贯通,以此提高它并更深层地验证设计的正确性。搞清楚这些,也就明白了设计的实质与理念。简单地说,设计就是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订方案、图样。艺术设计强调的是凭借人的视觉和触觉来认识感知的一种物质文化,它是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活动,也是人类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它一方面要符合功能要求,即使用要达到方便、舒适和安全的目的;另一方面要通过外部形式传达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风尚和趣味,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这些均出自人类自身心理、生理诉求。由于人本身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活动的产物,这就决定了首先人类自己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个体。再加上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构成的社会,还有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将这些汇集一起,不大可能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必然会产生矛盾,进一步加剧这种复杂。所以生活中人类所面临的,就是设计面临的;人类要解决的,就是设计要解决的。设计的本色就是为人类生活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播撒甘露,它与人类如同光照下的人与影子,形影不离。也许只有到了当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了,这种同盟关系才可能解体。

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设计文化源于生命与自然的连接,通过心到手的延伸,人的伴着主观情感的体能,人的包括理性和感性的心灵,人的丰富的社会和文化经验,以及人的自由意志和全部个性,自然而流畅地抵达创造对象的表面和深层,构成、体现并增进人类完整性的文化物品。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人类的这种创造也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在改造外界活动中不断理解、掌握外在自然界的规律、秩序,广西桂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斧认识和熟悉周围的事物,逐渐揭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联系与矛盾,揭示现实物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结构形式;逐步知道如何把自然规律或秩序本身固有的内在尺度运用到造物对象上。最先设计、制造、掌握的自然是维持自身生存的用品,那是因为劳动成果是人类首先所能理解的第一个审美对象。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头工具制造中,我们已能明显发现当时的先民已很注意器物的形态、形状和功能,重视外观的精巧和光滑,对对称、韵律、均衡、节奏等自然规律和秩序性有了初步的把握,制作的工具将美观和实用结合在一体。

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里设计都以它的活力,它的锐气,它的光辉灿烂,它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例如持续了几千年的手工时代的艺术设计,创造出不朽和无以计数的既实用又美观的物质产品,如陶瓷、纺织品、建筑、家具、金属制品、交通工具、观赏性物品等。这些设计是人类的实践结果,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根据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功能需要和自己的理想创造的。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根据自己的实际,利用当地特有的材料和气候条件,建造出一个又一个人类物质。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以北京地区最典型。通常分为前后两院,两院之间设“垂花门”。内院是住宅中心,在中轴线上南向为正房,北向为倒座。两厢为厢房,大型住宅可以由多个院子组成与精神的圣堂,使生活更有新意,形成变化万千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形式和设计风格。这些建筑设计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各自都以自己的面貌特征,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艺闻名于世。手工时代的制作不论是知识技术还是物质创造,不论是社会形态还是审美观念都带有明显的生物生态特征,因为这一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相依相存。所以从创作手法到形象结构,从表现形式到材料选择,制作都把自然生态与人为技术巧妙结合,是一种感恩造化,创造生活,享受成果的追求过程。人利用双手亲自去接触材料,探究材料的性能、质感、特征,扬长避短地按照其性能显示其材质,像在世界上极具影响的中国明式家具的成就之一就是很好体现出材质的质地美;并由此来确定制作工艺、效果、技巧,制作过程的结构变化,进而达到熟极而流的境地。在因材施技中实现设计者和制作者创意的要求,传达出视觉美的信息,形成与人的亲密无间和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高度统一。在现存我国最早的科技典籍《考工记》中就有“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功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造物原则,反映出手工业时代人类对生活和设计的理解与追求。

多用紫檀、花梨、红木、杞梓、铁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光润的木材制作。造型大方,结构简练,不用烦琐的装饰,充分利用木材固有纹理与色泽,做到既实用又美观图7机器与人的配合从手工时代进入机械时代是人类智慧的又一次大的飞跃,工业、科学、技术、人才、信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新能源、新动力改变了世界。最先觉醒的国家还学会利用国际环境发展自己,一系列的变化,使世界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机器创造出手工达不到的奇迹——标准、快迅、大量、廉价地进行生产。劳动力被空前地节省,一家一户的作坊式手工生产被大工厂大企业专业化、协作化、机械化、自动化代替,设计冲破传统的束缚,实现新的功能与外形的统一,经济上也更趋合理。人手从驾驭工具转化成配合机械。现代工业凭借科学技术的指导和高效,使人脱离手工劳动,为人类提供出更加丰富便捷的生活,洋溢着不同以往的勃勃生机。如汽车、飞机、电器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它让人们用新的视点、新的思路展望未来。今天人类越来越依赖于人造智能技术,大量的控制性工具、自动化系统和电脑支持设备,使批量化生产和多样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发生质的变化,创造了生产的“童话”,在各个方面改善着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缩短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地球村,一体化的格局,让人与人之间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亲密无间。没有谁对来自世界服饰之都的巴黎发表的时装资讯,瞬间在全球得到响应的现象表示不可思议,在今天这已是平常之事。

发展、变化、更新得越来越快是21世纪的显著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犹如为我们这个新世界插上超音速般的双翅,让人类的物质文化迎来空前繁荣又方便快捷的局面,使以前要很长时间做完的工作,在点指的瞬间告成。特别是计算机作为工具对设计的影响更是广泛而且深入。从平面到立体再到虚拟现实,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国际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给设计手段以强烈的震撼,引发深刻的变化。它模糊了现在与未来、想像与现实,将设计从草图、模型到投产全过程得以数字化,让人们能真切地观察、使用、操作产品模型,感受其传达给用户的物理反馈,如视觉、触觉、音效等;为设计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为新产品的开发和评价带来极大的方便与效率。艺术设计是当代人对设计的一种称谓,它针对的是工业化大生产(批量生产)和市场经济前提下的各种要求,还反映着消费者(使用者)与生产者双方的利益和生理、心理的要求,几乎变成过去各自单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之间的代言人。

三、借助造物,实现美好期盼

设计是与时俱进的,合着时代的步伐,与人类携手一路欢歌地发展。如过去的家具设计讲究雕镂、镶嵌、弯曲,现在却热衷于比例匀称、线条简洁、造型高雅、色彩和谐。但无论如何变换设计始终都是借助造物实现人类的美好期盼,面对整个自然界,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有意识的造物,并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造福人类,使人自由地同自己的造物相默契,按照合理尺度进行任何生产,且随时随地用美的法则来塑造物体;“修改”上帝创造的第一自然,用人工的第二自然称雄造化。

人类勇于进取的目的是为完成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任务,同时也为自身创造最佳的生活。人类的造物文化,必定带有实用功能和装饰价值,具有精神与物质共荣的效能。这是人类的要求与心声。岁月流逝,昼夜转换,艺术设计始终会涛声依旧般地与人类相伴到永远。

(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