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菜根谭 活用厚黑学
6344900000002

第2章 磨炼稳健的德行(1)

心火铸金玉惕厉益事成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事功:事业和功绩。

若想具备精金美玉一般美好的人品,就一定要经过炼狱般的煎熬与锤炼;要想建立改天换地那样大的功业,就必须有一段兢兢业业、殚精竭虑、朝乾夕惕的奋斗过程。

这里所说的“人品”好像与道德无关而偏重于人的素养。比如,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头脑,等等。

道德意义上的人品,既是与生俱来,又有赖于日后天成。自我的修为与世道的磨砺,最好的结果是,让人具备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一套有效的处世方略。人们在它们的指导下去待人、去做事。能待得好人、做得成事的人品,就是好人品。对我们来说,这就是“精金美玉”的人品。

至于“掀天揭地的事功”我们常人是无法想象的,如果都想去建立那样的“事功”,天下就没有一日安宁了。

不过,《菜根谭》作者洪应明所说的道理还是正确的。做事是应该怀有虔敬、认真、谨慎、惕厉的态度。凡事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人,也许只能去干些责任不重的体力活儿。

其实,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就是对自己负责,对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利害关系的亲人、朋友以及同事负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因此,作为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在变幻莫测、失意频仍的现实中,努力克制自己痛苦的心绪,正视不如意的命运,不断地修正自己相悖于现实的想法与习性,于无声处,用心之烈火,慢慢锻造起自己“精金美玉”般的人品。

昨日之非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执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烬:残余、剩余或残迹。

过去的不良习性应该彻底根除,不彻底就会死灰复燃,尘世间的婉转情态会形成各种诱惑并战胜人的理性;现在的正确做法不可过分地偏执,否则,就会流于僵化和形式化,本来基于理性思考而确立的正确的东西反而会成为另一种错误追求的原因。

人生之所以艰难,就是因为现实中充满了是和非,而这些是非都要我们去判断和取舍。有了是非的事情,就会有是非的观念;而有了是非的观念,就会惹出更多的是非。

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是非,心灵就总也得不到片刻的安宁。大家都知道,最幸福的光景,莫过于没有是非、了无牵挂的时候。

人,若是总生活在心里的是非和外部的是非之间,生活在过去的是非和今天的是非当中,哪里还能有正常的情趣和智慧呢?如果排除了不必要的是非观念,放宽了自己的心胸,眼前的,糊涂些;过去的,放了它。一切都依照我们心灵的本能去认识、去理解、去体味,自然会生出无穷的安逸与恬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就是因为陶渊明已经厌恶了尘世的是是非非,才淡然地投入到没有是非计较的大自然的怀抱,并从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趣。他在静谧的“东篱下”感慨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觉今是而昨非”!

人一旦认识到了非,就应该坚决地从心里把它消除掉。一留下来,哪怕是丝毫的余烬都会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而且,那种性情与心灵深处的牵挂,也会影响已经和稳的心绪。正因为这样,陶渊明归隐之后,就再也没有出仕做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比我们高明得多。

当然,陶公认为“觉今是而昨非”,并没有把今日之是当做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进而在心里执拗地自我欣赏。

他并非纵情山水以泄郁怀,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自然的选择,认为他本来就该这样。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生活,只是意味着一种人生本来就该具有的悠远乐趣。而且,对于这种乐趣的享受和体味,不受恼人的欲望的支配。如果不是这样,陶渊明也就不会坦然而闲静地终老林泉了。

执拗生欲,而欲无止境,满足了一个,会再有一个。人的欲望,世界都无法满足,何况“南山”下面的小小“东篱”!

时时检点从多入少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虑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意气:偏激、任性的情绪。骄矜:骄傲自夸。辞色: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

怨望:怨恼愤恨。消息:此当真谛、关键解。

没事的时候就想想有没有无聊的想法和念头;做事的时候就想想是否有点心浮气躁、意气用事;得意和顺利的时候就想想有没有骄傲自夸的言行;失意和困难的时候就想想有没有怨恼愤恨的情绪。这样随时地省察和修正自己的心理活动,等到这些毛病从多到少、从有到无的时候,就掌握做人的真谛了。

这不是一般的功夫。如果都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修养就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严格地讲,完全做到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闲杂念虑”,就更难排除,也不易区分。

但是,诸如“粗浮意气”、“骄矜辞色”、“怨望情怀”等项,则是绝对不能含糊的,的确应当尽力克服。

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人对待事情有百折不回、忘我争取的真诚心态,才能具有可以克服各种困难的本事。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浅显而深刻:执著才会成功。

开创事业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增长才干、施展才干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对待一项事业没有百折不回的执著精神,就不可能在这个方向上坚持下去,不坚持下去,也就没有在奋斗中学到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的本事机会,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任何一项事业,要取得成就,都肯定要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能否经受住严峻考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而缺乏坚定的信心和执著的品质,则是很多失败者之所以失败的共同原因。

成功属于最坚韧的人。坚韧之心,是成功的根基。我国古代“愚公移山”和“铁杵磨针”的寓言故事,都说明了坚定的性格对于取得事业最终胜利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如果没有向目标锐进的坚定意志,他的努力就不可能是持续的、有成效的。许多人在事业中遇难而退,半途而废,以致功亏一篑,其教训就在于缺乏坚定性。

因此,一个执著于某项事业,并渴望取得成功的人,必须具有坚定的性格。那种一遇到困难就摇摆不定,就犹犹豫豫,就打起退堂鼓的人,就算他有很好的天资和热情,也不会成功的。

念虑只差毫厘境遇相谬千里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厘,而超凡入圣,人品直判天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用积累货物财富的迫切心思来积累学问知识,用追求功名的意念来追求道义德行,用爱护妻子儿女的深切感情来体谅和敬爱父母,用保护权位的心智和计策来为国家民族谋利,有了这种由此及彼的转念,虽说在意念思虑上仅有毫厘之差,但却已经有了由平凡到高尚的转变,人品也就有了天壤之别。人啊!为什么不尽快转变自己的意念呢?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见,人的求财之心总是容易痴狂到连死都不怕的程度。这个时候你让他用这个心思和热情去做学问,恐怕很难。

难就难在,大家都不明白一个道理,其实做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求财,赚钱求财只不过是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手段。有了钱就有了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问题是,如果你只有这些,而没有充分享受这些的能力,那不成了脑满肠肥、衣着光鲜的“立行猪”吗?

人与人并论,可以不论高低贵贱,但人与动物相比,则必须要讲些档次的。这个档次的有无与高低,不在于你有多少吃的、穿的、用的,而在于你有多少动物所没有的知识和学问,以及由之而来的情趣和德行。所以,分一点求财的痴狂来学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仅如此,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让人痛心的事情:如七八岁孩子弃学而随父母经商赚钱;一些人见利忘义、见死不救,乃至在抢救落水者之前还要先讲报酬再决定是否施救;一些家庭屡屡出现拒绝赡养老人乃至虐待老人的现象;一些当权者只知为自己及其子孙谋利,而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不顾,甚至巧取或损害国家利益……他们都这样疯狂地做着。他们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然而,他们幸福了吗?

那些过早地混迹于商场的孩子们,看着那些上学的孩子时,其眼中真没有一丝迷蒙而凄楚的羡慕吗?那些见死不救、抛弃父母、以权谋私的人们有几个是心安理得地拥着自己的灵魂入眠的呢?

幸福不在嘴上,而在心里。那是一种恒定而持久的、对自我的人格、感情、生活状态予以充分肯定与欣赏的心理体验。一个人做了那么多让人指责的事情,哪里会有这种心理体验?自己难受自己知道,只不过,他管不了自己而已。所以,《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才劝他们“转念”,转不转,就看他们自己了。

常时念念守得定生时事事看得轻

欲遇变而不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仓忙:慌张而忙乱。

要想遇到变故的时候不慌张,就要平时培养出沉着镇定的品质;要想临死的时候少有牵挂,平生就要拥有一份超脱的情怀。

我们对横事当前而处变不惊的人,大多怀有钦佩之情。但是我们却很少知道,这种人往往都是城府很深的人。平时也许我们正在轻松地扯皮戏耍,而他们却在思考各种问题。好多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他们都已经想到了,或者已经设想到了,并在头脑里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遇变而不仓忙”是因为他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因此,我们也应该学着这样。要经常地审视自己的生活、工作状态,预想一下可能遇到的麻烦。心里有了数,才能“念念守得定”。

濒死体验是一种特殊感受,常人无法尝试。但平素把一切都看轻、看淡的超然心态,据说是可以修炼的而且有益于身心,为了健康长寿,您不妨试试。

心有正邪思无利害

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稍迁就,稍迁就则失从违之准;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当是与非、正与邪两种观念或行为交锋的时候,不可以稍加迁就,只要稍一让步,就丧失了是非的准则;在利害得失的问题上,不要弄得太清楚,太清楚了,就难免为私利而患得患失。

在当今社会,在是非、正邪问题上模棱两可,甚至助纣为虐,而在利害得失方面却锱铢必较,你死我活的事情太多了。正义敢言之士越来越少,而唯利是图之辈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

事实上,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不可能事事处处仗义执言。但在我们的心里,对于孰是孰非、孰正孰邪则一定要有一个明确认识,而且,只要有条件就应该用语言和行动把它摆出来,以影响整个社会道德趋向。比如,我们不能站出来说某人在说假话欺骗公众,但我们却可以不给他鼓掌!我们无力去抓那个流氓,但我们可以躲到一边去给警察打个报警电话……

而在利害得失方面,我们应该本能地在心里就淡化它。不要躺在被窝里还在抓心挠肝地琢磨。多一点、少一点有什么关系?与其多得一点,而被人蔑视和戒备,倒不如少得一点而被人敬重和亲近。不用担心人家会拿走你的全部,倘若平时你表现得不是一个十足的傻瓜,估计没人敢过分地占有你的利益。因此,利害得失,不必斤斤计较,心思能糊涂一些,心境就朗丽几分,何乐而不为呢?

立处世之事业怀出世之襟期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处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宇宙:“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此处借指人世。

担当:担负,承担;负责任。

襟期:胸怀。

世界上的事,既要努力去担当,又要善于摆脱。如果不担当,就没有立足于世的事业;如果不摆脱,就没有置身事外的胸怀。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当然要承担一些责任,做一些事情。但也应知道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摆脱这些。

对于我们来说,除了成功和荣誉之外,更高的境界是赢得休闲与安宁。

从根本意义上讲,事业上的成功、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云烟,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它们不过是我们生命中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已。有兴致有力气的时候去体验一下,差不多了,累了,就放下来,去休息。

我们眷恋生命,执著人生,这很好。但入世再深,也不要忘了它的限度。我们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对于他人或社会的重要性,我们要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

持身如泰山九鼎应事若流水落花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持身:对待自己人格与品行的态度。此指对心绪、言行的控制与把握。

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境内。中国五岳之首,东岳。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国家政权。此喻稳重。

愆尤:过错,失误,罪过(“卒无补于凤规,只以昭其愆尤。”——张衡《东京赋》)。

思行镇定稳重如泰山九鼎,岿然不动,则失误就会自然减少;处理事情的手法像流水落花那样轻柔自然,使麻烦悄然消弭,则会体味很多的乐趣。

这里说了处世之时,临危不乱、举重若轻的功夫。

东晋时期,前秦的苻坚率领百万之师,挥师南下,要一举灭亡东晋王朝。东晋的军队相继败退,举国一片惊慌。

此时,只有宰相谢安镇定自若。他派侄儿谢玄率八万晋军去迎敌。当谢玄向谢安问计时,谢安镇定自若地说了一句:“一切均已作了安排。”

谢玄不敢再多问。回来后,心又不能放下,只有派张玄再次前往谢安处问计。

谢安见到张玄,依然不谈军事,却要张玄和他下围棋,并以一幢别墅作为赌注。平日里下棋,是谢安输给张玄的多,但当时的张玄为军情而忧惧,心神不定,很快就输给了谢安。

棋毕,谢安就出外游玩,至夜方归。然后召集众将领,分派任务,面授机宜。

正因为谢安的临危不乱与从容应对,极大地稳定了东晋的军心。再加上军力布置得当,用计正确,在其后的淝水大战中,晋军以寡胜众,终使前秦官兵陷入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崩溃境地中。

谢玄率军打败了苻坚军队后,捷报很快就送到了谢安的手上。此时,谢安正与宾客下棋,他看了捷报后,并没有露出任何的喜色,只是继续下棋。宾客问他发生了何事,他才慢慢地答道:“小子们已经打败了贼军。”

从谢安两次安然下围棋的场景中,不难看到他有一种过人的胆识,从而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而同时又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泰然自如地处理好所面临的所有棘手问题。

谢安在大兵压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心态与行为,并不是先天遗传来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恒定的一种心理素质。人一旦具备了这样的心理素质,那么,当面临危机的时候,别人可能心惊胆战、滚油煎肠,而你却能怡然自得、行止悠然。

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扰我,而无幽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士君子:1.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周制,“士”指州长、党正;“君子”指卿、大夫和士;2.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3.泛指读书人。

持身:对待自己人格与品行的态度。

轻:微小、分量不大。

扰:为客体所排斥的干预。

用意:居心、动机或意图。

泥:着水之土,性黏。此引申为粘连、牵扯。

君子立身处世不可太轻浮随便,否则就会招来很多世俗的困扰,从而失去闲静从容的生活,以及由此而来的乐趣;对待事务不要心思太重,不然就会被无聊的俗务所泥固,从而使自己的心境与才情处在不良状态。

有修养的人一般都是言行恭谨,有礼有度的。然而,凡事都有个例外。就有一些修养本来很好,持身一直也比较整洁的人,却偏偏做出了与常态相悖的事情。比如,一时高兴就跟人开了个玩笑,结果,人家不高兴了,闹了个大赧然,关系弄糟了,自己也窝囊。再比如,一个确实很不错的人,半生品行端方,就因为一时条件合适,身心躁乱,就跟漂亮的妓女扯上了关系,结果,麻烦不断。其实呢,他真的就不是那种乐于寻花问柳、易于随性苟且的人。所以,君子持身处世,恪守品性,不能像憋尿一样,人多处,憋着,憋死也行,而一到了厕所或没人的地方就尽情方便。真正的君子,其言行应该表里如一,前后一致。无人非议,是因为无可非议。

同时,君子凡事应该少动心机。心机是牟利患失的工具,这种工具,用来有实惠,但也太累人。用多了,人也就变得猥琐、诡异了。

内方外圆智趣有度

气度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慎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气度:气概、度量;气魄,风度。高旷:高远,空旷;深远,超逸。疏狂:散漫,矜傲。慎细:谨慎,细致。冲淡:冲和,淡泊。偏枯:单调,枯燥。操守:平素的品行。

人的气度要深远而超逸,但却不要散漫、矜傲;心思要缜密周详,但不要琐屑、繁复;爱好与情趣要冲和、淡泊,但不能过于单调、枯燥;品行要严正、明朗,但不可偏激、刚烈。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能过分。气度如此,用智如此,情趣如此,操守亦然。

明末有个堪称英雄的大人物熊廷弼,有才有德,有胆有识,伟岸高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为人正直但太过高傲,寻常官员他都不放在眼里,对于魏忠贤等辈就更不在话下。结果,弄得朝野上下对他颇多微词,总有本章弹劾他的缺失。第一次经略辽东,功勋未见,就被纠弹革职,回家种地。第二次起用后,他风范依旧,清高自持。就因为瞧不起领兵巡抚王化贞,而在战略问题上放弃了力争,结果,王化贞兵败。不久,被王化贞与魏忠贤合谋,栽罪于身,处死曝尸。纵使他有雄才大略,赤胆忠心,终究还是未能施展,至死也没给明朝立下与其才能相若的功劳。

本来,他可以放下架子,与奸党虚与委蛇,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然后为国出力,毕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但他却一味清高孤傲,害己误国。

气度的把握上是这样,在心思、趣味、操守的处理上也是如此。处理事务心思不可以不缜密,不缜密就意味着责任心的淡漠,但过于缜密就琐屑了。往往会因为细节而忽略了整体。人不能没有趣味,而且,人的趣味应该冲和淡泊,全为了怡情养性。不过,趣味太淡,甚至近乎于单调枯燥了也不好。趣味枯燥的人,情必枯燥,而情意枯燥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那种让人觉得滋润可爱的人。

至于操守之严明,是绝对应该提倡的。但你的操守,是你自己对自己品行要求,不干别人的事。因此,不要表现得过分明显。否则,即便你不去要求别人的言行来符合你的观念,但也会给别人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样,大家就很容易在口头上称颂你的同时,而感情上却在厌恶你,从而,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所抛弃。

爱缘不能乱识欲不能纵

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爱:对人和事物的亲恋之情。

识:认识、知道;佛教用语:思维、认识、判断等精神活动的主体,如:识神(心识、心灵)。

爱是引起各种矛盾的根源,应当知道割舍;识是产生所有欲望的原因,要尽力地清扫。

“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并不是要我们不去爱,而是提醒我们爱该爱的,不该有的爱,就要及时割舍放弃。

“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也不是要我们把知识和认识能力都扫除掉。真正的意思是说,所有的欲望都产生于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如,了解了肉,就知道了肉有营养而且香,于是就产生了吃肉的欲望。而作为人,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对我们有益,也不是所有的欲望都应该去满足,所以,对这些由于认识和知道而产生的欲望,应该尽力地甄别和清理,扫除不应有的欲望,留下合理的欲望。就像打扫禅堂一样,灰尘扫去,而木鱼和蒲团还是要留下的。

脱俗不矫俗随时不趋时

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事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脱俗:脱离凡俗。

矫俗:故意违反世俗人情,以显示自己的清高不凡。应事:做事,承担事务。

随时:顺应规律。

趋时:赶时髦。

做人要脱俗,但不可有一点故意违反世俗人情,以显示自己的清高不凡意思;做事要顺应时势,但不能起一点追赶时髦的浅薄念头。

做人脱俗一点,就会雅致几分。但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脱俗之心而故意搞出些事情来闹腾,就有点让人腻歪了。比如喝茶,清汤净水,沏上一壶,静静地品上几口,就已经很清雅、很脱俗了。可有的人还嫌不够,硬要弄出好多的讲究,拿姿弄势,扭扭捏捏,折腾来折腾去,结果,喝到嘴里的茶水,也只够给一只蚊子洗澡。这样做,反倒弄雅成俗,而且,俗不可耐。

顺应时势与赶时髦,从表面上看的确有几分相似,但彼此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顺应时势是在看清了时代的发展状态、趋势之后,而按客观规律调整和安排自己的事业与生活,这叫与时俱进;赶时髦则是盲目地依从部分人所推崇、奉行的言行和习惯,这叫东施效颦。砥节而善用情推恩而诚敬人 贫贱所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富贵所难,不难在推恩而难在好礼。贫贱:穷困又没有社会地位 砥节:磨砺气节。富贵: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推恩:施恩惠于他人。 好礼:讲究礼节、礼貌。此指尊重人。

贫穷而地位低下的人,不难于在生活中磨砺自己的气节,而难于适当地处理和把握自己的感情;富裕而有地位的人,不难于在生活中经常施恩于人,而是难于一贯地尊重人、难于处处礼貌地待人。 有一句俗语,叫做“穷急闹”,意思大概是说,穷人的脾气急、情绪不稳定。说明有的人在“穷”的重压下,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情感的管理能力。而对于有的富贵人就其财富而言,施舍一桌已经不是难事;难以做到的是,能从心里对穷人抱着应有的尊重。有些富人对贫困和没有社会地位的人表面上周到有礼,可心里却满怀不屑,甚至轻蔑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假如我们是穷人,那就应该鼓起心志去改变贫穷的生活,但同时要在贫困中更加注意自己的修养锤炼和亲情的培养。这个世界上,说到底,没有任何一件事物能比修养更有用,也没有任何一种关系能比亲情更珍贵。我们若在贫困的时候毁掉或伤害了它们,那么,就算是将来富有了,也将难以完全地享有生活的幸福。再说,就那副“穷急闹”的德性,估计要富起来也难。 如果我们是个富人,那么,就务必清楚一点,富有其实是很危险的。其危险不在于人们对财富的嫉妒,而在于你对穷人尊严的蔑视。一旦你对穷人的蔑视积累到一定程度,那么,你所得到的惩罚也将是异常残酷的。要永远记住这一点,你可以蔑视贫穷,但你不能蔑视穷人,因为穷人也是人。

心地磊落利器深藏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君子的心胸,光明磊落,应该让人知道;君子的能力与本事,应当像对待珍珠美玉那样地把它们收藏起来,不应该让人轻易地知道。 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是君子待人的原则,而谦冲守分、待时而动则是君子对事的原则。“君子易相处”,原因就是君子对人坦诚,人们可以明确地知道他的心地和人品,所以,君子一般都能与没有恶意的人们形成良好的关系。假如,你整天心意深藏,刻意隐晦,那么,谁受得了虚头巴脑、胸藏幽壑的你呢?

因此,做人要明朗一些,不要总是处处建城设府。总把自己的心灵圈禁起来,大家都没趣儿。但是,自己的能力和本事却不应该轻易让人知道。人家怎么知道你有什么本事的?那是你说出来的、做出来的。说出来的也好,做出来的也罢,关键都是个时机。倘若事非紧急,你说出来了,那就是炫耀。尽管炫耀本身的意图是为了争得体面,而结果从来都是相反的。因此,炫耀者,必浅薄,也注定要被人轻蔑,遭人菲薄。 假如事无必要,你做出来了,那就不仅仅是炫耀的问题了。这首先说明你不自重;其次,很容易由于你的所为而坏了人家的好事。

再则,我们在做君子的时候用不用防着点小人呢?才华的外露,不但要遭小人嫉妒,而且,还会让小人在知道了你的“斤两”之后,更容易找到如何对付你的办法。同时,也要知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本事比你大的,大有人在。你表露出来了,人家会不会认为你在向他挑战呢?有本事的人未必都有气度,他可能容不下你的。 施展才华必须把握时机。“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是我们应该谨守的处世原则。 必须要懂得“才高招嫉”的道理。历史上,有过多少英雄俊杰因为才华出众而被奸佞小人设计陷害的?故事如沙,一抓一把。 在充满猜忌的人类社会中,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在不需要你的时候,不要轻易把自己拿出来。“邦无道则隐,邦有道则现。”总之,才华的施展一定要应时而有效,既要有利于公众,又要无害于自身。就算是无害于自身,那么它的价值也要最大化,而不能使它轻易葬送。

恩里由来生害败后或反成功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恩:恩惠,别人给予或给予别人额外的好处。快意:称心如意,心情舒畅。 拂心:不顺心。 生活在别人的恩惠里,往往便会随着某种危险,因此,在这种得意的时候应该早点摆脱;失败之后或许接下来就是成功,所以,不顺利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处在别人恩惠与宠爱里面,人家对你好,怎么还会有危险?其实,仔细想想,这是有道理的。 首先,恩惠是一种别人给予的额外的好处。“非分之福,不好消受”,它起码会阻遏你的进取精神,而养成依势傍人的惰习。这对你一生的发展,无疑将是有害的。 其次,你得到了恩惠,就有人没有得到。恩泽非广,雨露不均,这是肯定的事情。你得到了恩惠,自然得意,那么没有得到恩惠的人,是否失意?失意的人,是否会用各种手段来对你不利?

第三,恩惠因为是额外的,所以,它少有白白给予的。尽管人常说“施恩不图报”,但真的“不图报”的又有几人?况且,“有恩必报”也是做人的道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施恩的人,要你怎么报恩,用什么来报恩。一个女孩在公司里工作,老板格外照顾,高工薪,高待遇,她很得意。可是,有一天,老板却让她去陪一个关键客户过夜……

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家都知道的。而“胜利就在于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更是耳熟能详。胜利为什么要靠坚持?就是因为,在胜利之前往往会遇到最大的困难,所以才要坚持,这个时候的坚持是最艰苦,但也是最有价值的。 一个浙江小伙子被公司辞退后,就东挪西借筹集了20万元,来做电脑配件的生意。三个月下来,只赔不赚。家人为此心急火燎,都闹着要他赶紧收手,尽量减少损失。可这个小伙子却很“固执”,坚决不罢手。 一天,哥哥来闹过之后,他一个人坐在铺子里,独自垂泪。思前想后,就是弄不明白生意为什么就没有起色。他想调整策略,决定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去做一个广告。就在他刚把广告词写好的时候,来了一个顾客。这个顾客从他这里订了300部电脑的所有配件,而且要高配置。于是,他的生意活了。 如果,这个小伙子在此之前也和他的家人一样的想法,那么,他可能还在到处投递求职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