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第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众所周知,一笔货币如果作为储藏手段保存起来,在不存在通货膨胀因素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价值不会有什么改变;但同一笔货币若作为社会生产资本或资金来运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会带来利润,使自身的价值增值。从后一种情况看,同等数量的货币在不同时间上其价值不能等量齐观,这就是所谓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的现象。而一定数量的货币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价值增值,就叫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制度
利息的计算制度有两种:一是单利制;二是复利制。前者指当月利息不计入本金,从而不改变计息基础,各期利息额不变的计算制度;后者指当期末被支取的利息计入下期本金,改变计息基础,使每期利息额递增,利上生利的计算制度。
(三)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1.一次性收付款项终值的计算。
在已知现值P、利率i和时期n的条件下,终值 F可按下式计算:
终值(F)=现值×(1+利率)时期=P(1+i)n
式中(1+i)n称为一次性收付款项终值系数,又称复利终值系数,简称终值系数,记作(F/P,i,n)。于是,终值的计算公式可改写为:
终值(F)=P·(F/P,i,n)
根据不同的 i 和 n,计算出(F/P,i,n)的值,列表即为一元复利终值系数表。
例1 存入银行一笔现金10 000元,年利率为10%,问5年后本利和是多少?
解:终值(F)=P·(F/P,i,n)=P·(F/P,10%,5)=10 000×1.610 51(查表得)=16 105(元)
即:5年后的本利和为16 105元。
上例中1.610 51为即1元复利终值系数表中横栏第10栏(利率10%)和竖栏第5栏(期数5)交叉点的数字。
2.一次性收付款现值的计算。
由本利和求本金的过程也称折现。此时使用的利率又称折现率。若已知未来终值 F、折现率i和时期 n,则现值 P的计算公式为:
现值(P)=终值×(1+利率)-时期=F(1+i)-n
式中(1+i)-n称为一次性收付款项现值系数,又称复利现值系数,简称为现值系数,记作(P/F,i,n)。于是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现值(P)=P·(P/F,i,n)
根据不同的 i 和 n,计算出(P/F,i,n)的值,列表即为一元复利现值系数表。
显然,折现是终值计算的逆运算,终值系数与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例2 企业年初打算存入一笔资金,5年后一次取出本利和16 105元,已知年利率(折现率)为10%,问现在应存多少钱?
解:现值(P)=F·(P/F,i,n)=F·(P/F,1 0%,5)=16 105×0.620 92(查表得)=10 000(元)
即:现在应存入10 000元。
上例中0.620 92为即一元复利现值系数表中横栏第10栏(利率10%)和竖栏第5栏(期数5)交叉点的数字。
(四)系列收付款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所谓系列收付款,是指在 n期内多次发生收(付)款业务,形成多时点收(付)款数列。
1.系列收付款终值的计算。
这一计算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多时点资金列逐一换算为未来某一时点的终值再求和的过程。如在n年内,已知每年末存款 Rt(t=1,2,??,n),求第 n年末一次取出的本利和一共是多少,这类问题就属于求系列收付款终值的问题。
当系列收(付)款额为 R1,R2,??,Rn(Rt&;;gt;0),它们相对应的终值分别为 F1,F2,??,Fn,则该系列收(付)款的终值 FR为:
如果系列收(付)款不是在每年末发生,而是在年初发生,则系列收(付)款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2.系列收付款现值的计算。
这个计算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多时点的终值统一换算为事前某一时点的现值再求和的过程。如在n年内每年末取款(本利和)Rt(t=1,2,??,n),问事先应一次性存入银行多少钱,这类问题就属于求系列收付款现值的问题。
设系列收付款分别为 R1,R2,??,Rn,(Rt&;;gt;0),它们相应的现值分别为 P1,P 2,??,Pn,则系列收付款的现值 PR 为:
同理,上式也可写成:
系列收付款现值的计算在长期投资决策中是最常被采用的一种形式。
(五)年金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年金是系列收付款项的特殊形式,它是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时间就发生相同数额的系列收付款,也称等额系列款项。
年金一般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连续性。在一定期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发生一次收(付)款业务,形成系列,不得间断。
(2)等额性。各期发生的款项必须在数额上相等。
因此,若某系列收付款Rt(t=1,2,??,n)满足:
Rt=Rt+1=A(t=1,2,??,n-1)
则该系列收付款项便取得了年金的形式。
年金又包括普通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等几种形式,其中普通年金应用最为广泛,其他几种年金均可在普通年金的基础上推算出来。
1.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
凡在每期末发生的年金为普通年金,又叫后付年金,用 A表示。本章以后凡涉及年金问题若不特别说明的均指普通年金。普通年金终值又可简称年金终值,记作 FA。计算公式是:
式中[(1+i)n-1]/i称为一元复利年金终值系数,简称年金终值系数,记作(FA/A,i,n),于是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可改写为:
FA=A·(FA/A,i,n)
根据不同的 i和 n,计算出(FA/A,i,n)的值,列表即为一元复利年金终值系数表。
例3 某企业连续10年于每年末存款10 000元,年利率 10%,问第10年末本利和是多少?
解:FA=A·(FA/A,i,n)=A·(FA/A,10%,10)=10 000×15.937 4(查表得)=159 374(元)
即:第10年末本利和为159 374元。
上例中15.937 4为即一元复利年金终值系数表中横栏第10栏(利率10%)和竖栏第10栏(期数10)交叉点的数字。
2.年偿债基金的计算。
年偿债基金的计算又叫积累基金的计算,即由已知的年金终值 FA 求年金 A(年偿债基金)的过程。它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亦属于已知整取求零存的问题。
由FA=A·(FA/A,i,n)可得:
例4 某企业 10年内每年末存入银行一笔资金,以便在第 10 年末归还一笔到期值为159 374元的长期负债,问在存款利率为年利率10%的情况下,每年末应存多少钱?
即:每年末应存入银行10 000元。
3.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又简称为年金现值,它是等额系列收付款项现值的简化形式,记作PA。若已知年金 A,则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A=A·[1-(1+i)-n]/i
式中[1-(1+i)-n]/i称为一元复利年金现值系数,简称年金现值数,记作(PA/A,i,n),于是年金现值计算公式可改写为:
FA=A·[(1+i)n-1]/i
PA=A·(PA/A,i,n)
根据不同的i和 n,计算出(PA/A,i,n)的值,列表即为一元复利年金现值系数表。
例5 某企业打算连续8年在每年年末取出 100 000 元,年利率为 10%,问第一年初应一次存入多少钱?
解:PA=A·(PA/A,i,n)=A·(PA/A,10%,8)=100 000×5.334 93(查表得)=533 493(元)
即:最初应一次性存入533 493元。
上例中5.334 93为即一元复利年金现值系数表中横栏第10栏(利率10%)和竖栏第8栏(期数8)交叉点的数字。
4.年回收额的计算。
这是年金现值的逆运算,即已知年金现值 P A,求年金 A(年回收额),也就是已知整存求零取的问题。
由PA=A·(PA/A,i,n)可得:
例6 某企业第一年初存入银行533 493元,年利率为 10%,以便以后8 年每年等额取款,问每年可取多少钱?
即:每年可取100 000元。
二、现金流量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第二个重要理论基础是现金流量。
(一)现金流量的概念
现金流量又称现金流动,在长期投资决策中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或应该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统称。它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反映广义现金(货币资本)运动为内容,是计算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主要依据和重要信息之一。
(二)现金流量计算假定
(1)财务假定。投资者仅仅出于财务可行性的考虑。
(2)全投资假定。按整个项目的范围确定现金流量的内容,将项目所需资金全部视为自有资金,而不论是否存在负债。
(3)项目计算期假定。投资项目的有效持续时间———从建设到清理的全部年份,即为项目计算期。假定项目计算期是由建设期、试产期和达产期3个阶段依次组成,后两个阶段合称为生产经营期。其中第0年称为建设起点,项目计算期最后一年称为终结点,可假定项目最终报废和清理均发生在终结点,但更新改造除外。
(4)时点假定。为便于利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形式,不论时点指标还是时期指标,均假定可按各有关时点指标处理。
(三)现金流量的内容
1.现金流入的内容。
(1)营业收入。指项目投产后每年实现的全部销售收入或业务收入。
(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指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在终结点报废清理或中途变价转让时所回收的价值,即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3)回收流动资金。主要是指在投资项目终结点因不再发生新的替代投资而回收的原垫付的全部流动资金额。回收流动资金和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统称为回收额。
(4)其他现金流入。指以上三项以外的现金流入项目。
2.现金流出的内容。
(1)建设投资(含更改投资)。指在建设期内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建设内容进行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等项投资的总和,含基建投资和更改投资。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可能与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间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固定资产原值包括建设期内资本化了的借款利息。
(2)垫支流动资金。指项目投产前后分次或一次投放于流动资产项目的投资额。垫支流动资金与建设资金合称原始总投资,再加资本化利息,便构成项目投资总额。但资本化利息并不属于现金流出的范畴。在实务中,包含流动资金投资的项目称为完整工业投资项目,不包含流动资金投资的项目称为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3)经营成本。又称为付现的营运成本或简称付现成本。某年经营成本等于当年的总成本费用(含期间费用)扣除该年折旧额、无形资产摊销额、开办费摊销额等项目后的差额。这是因为总成本费用中包含了一部分非现金流出的内容,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开办费摊销等,这些项目并不需要用现实的货币支付。
(4)各项税款。指项目投产后依法缴纳的单独列示的各项税款,包括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但不包括增值税。另外,从国家投资主体出发,企业所得税不能作为现金流出项目看待;只有从企业或法人投资主体出发,企业所得税才能作为一项现金流出。
(5)其他现金支出。指除以上四项以外的现金流出项目。
(四)净现金流量的计算
1.净现金流量的概念。
净现金流量又称现金净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的差额所形成的系列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
由于项目计算期由建设期和经营期组成,因此,无论建设期还是经营期都存在净现金流量这个范畴。只不过二者净现金流量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前者净现金流量一般小于或等于0;而后者净现金流量则多为正值。
2.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公式。
(1)建设期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公式。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
式中,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该年发生的建设投资+该年发生的流动资金投资。
(2)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公式。
例7 某外贸企业拟购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2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预计投产后每年可获营业收入70万元,同时增加营业成本 30 万元,所得税率为 33%。就以下各种情况分别计算每年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1)在建设起点投入自有资金,当年完工并投产,期末无残值。
(2)建设期为1年,其余条件同(1)。
(3)期满有残值20万元,其余条件同(1)。
(4)建设期为1年,发生建设期资本化利息20万元,其余条件同(1)。
(5)期末有20万元净残值,其余条件同(4)。
(6)建设期为1年,年初年末分别投入100万元自有资金,期末无残值。
解:1)固定资产原值=200(万元)
经营期每年营业利润=70-(30+20)=20(万元)
经营期每年所得税=20×33%=6.6(万元)
经营期每年税后利润=20-6.6=13.4(万元)
NCF0=-2 00(万元)
NCF1~10=13.4+20=33.4(万元)
(2)NCF0=-200(万元),NCF1=0
NCF2~11=13.4+20=33.4(万元)
(3)固定资产原值=200(万元)
经营期每年营业净利润=70-(30+18)=22(万元)
经营期每年净利润=22×33%=7.26(万元)
经营期每年税后利润=22-7.26=14.74(万元)
NCF0=-2 00(万元)
NCF1~9=14.74+18=32.74(万元)
NCF10=14.74+18+20=52.74(万元)
(4)固定资产原值=200+20=220(万元)
经营期每年营业利润=70-(30+22)=18(万元)
经营期每年所得税=18×33%=5.94(万元)
经营期每年税后利润=18-5.94=12.06(万元)
NCF0=-2 00(万元),NCF1=0
NCF2~11=12.06+22=34.06(万元)
(5)固定资产原值=200+20=220(万元)
NCF0=-2 00(万元),NCF1=0
NCF2~10=13.4+20=33.4(万元)
NCF11=13.4+20+20=53.4(万元)
(6)固定资产原值=100+100=200(万元)
NCF0~1=-10 0(万元)
NCF2~11=13.4+20=33.4(万元)
三、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
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主要是利用一系列综合反映投资效益、投入产出关系的量化指标以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的优劣。这些指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指标,即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如原始投资收回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另一类是动态指标,即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如净现值、现值指数、内部收益率等。根据这一类别划分,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也被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两种。
(一)静态方法
1.原始投资回收率法。
例8 某外贸企业有两项投资方案A和 B,有关数据:
计算二者的原始投资回收率。
2.投资利润率法。
式中,投资总额=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
例9 利用例4-8中的资料,计算二者的投资利润率。
3.投资回收期法。
(1)在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时:
例10 利用例4-8的资料,计算A方案的投资回收期。
(2)在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时:
此时计算投资回收期的关键是要列表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
例11 利用例4-8中的资料,计算B方案的投资回收期。
解:列表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
(二)动态方法
1.净现值法。
(1)净现值一般计算方法:
式中,NCFt 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t=0,1,??,n),ic 为折现率或行业基准收益率。
例12 利用例4-8资料,计算B方案的净现值,设折现率ic=10%。
解:B方案的净现值=-1 000+0×0.909 09+100×0.826 45+200×0.751 31+200×0.683 01+300×0.620 92+300×0.564 47+400×0.513 16+400×0.46651+200×0.42410+200×0.385 54+100×0.350 49=313.51(万元)
(2)净现值的特殊计算方法:
(1)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0,投产后1~n年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
NPV=NCF0+NCF1~n·(PA/A,ic,n)
( 2)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 0,投产后每年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但终结点第n年有回收额 Rn。
方法一:
NPV=NCF0+NCF1~n-1(PA/A,ic,n-1)+NCFn ·(P/F,ic,n)
方法二:
NPV=NCF0+NCF1~n·(PA/A,ic,n)+Rn·(P/F,ic,n)
(3)建设期为 s,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
(4)建设期为 s,投产后每年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但终结点第 n年有回收率Rn。
方法一:
方法二:
例13 利用例4-8的资料,计算方案 A的净现值。折现率为10%。
解:A方案的净现值=-1 000+250×(PA/A,10%,11-1)×(P/F,10%,1)=-1 000+250×6.144 57×0.909 09=369.49(万元)
2.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又称获利指数、现值比率。
式中CIt为第 t年的现金流入量,CIt为第 t年的现金流出量(t=0,??,n)。
例14 利用例4-8的资料,计算A方案和 B方案的现值指数,折现率为10%。
3.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又称内含报酬率,指投资项目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0时的折现率。
(1)内部收益率的特殊计算方法。当全部资金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 0,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时,
根据内部收益率IRR的定义: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若在n年所对应的竖栏中恰好能找到等于上述数值 C的年金现值系数,则该系数对应的折现率r即为所求的 IRR。
若在 n年所对应的竖栏中找不到上述数值C,但可找到两个数值 Cj和 Ck 满足下列关系式:
(PA/A,rj,n)=Cj&;;gt;C
(P A/A,rk,n)=Ck&;;lt;C
rk-rj&;;lt;5%
则可利用插值法计算收益率:
例15 利用例4-8的资料,计算A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假设建设期为0.解: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在10年所在竖栏内找不到等于4的数值的,但可找到:
4.192 47&;;gt;4
3.923 18&;;lt;4
其所对应的折现率22%-20%=2%&;;lt;5%,则:
(2)内部收益率的一般计算方法。除(1)中的特殊情况外,一般情况下必须运用逐次逼近法计算内部收益率,具体步骤如下:
1)先设定一个折现率 r1,代入净现值计算公式,求出 NPV1.
2)若 NPV1=0,则 IRR=r1,计算结束。
若NPV1&;;gt;0,则IRR&;;gt;r1,应重新设定r2&;;gt;r1,继续进行测试。
若NPV1&;;lt;0,则IRR&;;lt;r1,应重新设定r2&;;lt;r1,继续进行测试。
3)若经过多次测试能找到 rn,使 NPVn=0,则 IRR=rn。
4)若经过有限次测试已无法继续利用有利现值系数表,但仍未求得 IRR,则可利用最为接近零的两个净现值NPVj和NPVk,满足:
NPVj&;;gt;0,NPVk&;;lt;0
且二者对应的折现率rj&;;lt;rk,rk-rj&;;lt;5%,则可利用插值法计算 IRR:
例16 利用例4-8资料,计算B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假设建设期为0.
解:当折现率为18%时:
NPV=-1 000+100×0.847 46+200×0.718 18+200×0.608 63+300×0.515 79+300×0.437 11+400×0.370 43+400×0.313 93+200×0.266 04+200×0.225 46+100×0.191 06=-1 000+1 027.13=27.13(万元)
当折现率为20%时:
NPV=-1 000+100×0.833 33+200×0.694 44+200×0.578 70+300×0.482 25+300×0.401 88+400×0.334 90+400×0.279 08+200×0.232 57+200×0.193 81+100×0.161 51=-1 000+950.22=-49.78(万元)
利用插值法:
IRR=18%+
(4)NPV、PI、IRR之间的关系:
当NPV&;;gt;0时,PI&;;gt;1,IRR&;;gt;ic
当NPV=0时,PI=1,IRR=ic
当NPV&;;lt;0时,PI&;;lt;1,IRR&;;lt;ic
ic 为设定折现率或行业基准收益率。
四、投资方案的对比与选优
上述投资方案的财务评价指标从其性质来看,原始投资回收率、投资利润率、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部收益率是正指标,在一定范围内,这些指标值越大越好;而投资回收期是反指标,在一定范围内,该指标值越小越好。而从其重要性来看,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部收益率是主要指标;而原始投资回收率、投资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是次要指标。认识各项指标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投资方案对比与选优的基础。
(一)单一的独立的投资方案的对比与选优
在只有一个投资方案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利用财务评价指标考察该方案的财务可行性的原则是:如果有关正指标≥特定数值,有关反指标&;;lt;特定数值,则该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具体到每个指标来说,如果净现值≥0,现值指数≥1,内部收益率≥设定折现率或行业基准收益率,投资报酬率≥基准报酬率,投资回收期≤基准回收期(包括建设期的基准回收期为项目计算期的一半,不包括建设期的基准回收期为经营期的一半),则该投资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从而作出接受该投资方案的决策;反之,则应做出拒绝该投资方案的决策。
在单一方案决策过程中,当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次要指标的评价结论同净现值、现值指数、内部收益率等主要指标的评价结论相矛盾时,应以主要指标的评价结论为准。
例17 利用例8~例16的资料,对方案A和 B的财务可行性作出评价。假设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5%。
解:对于A方案我们有如下评价结论:
净现值=369.49万元&;;gt;0
现值指数=1.17&;;gt;1
内部收益率=21.34%&;;gt;行业基准收益率=15%
投资利润率=18%&;;gt;行业基准收益率=15%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4年&;;lt;基准回收期=5年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5年&;;lt;基准回收期=5.5年
因此,A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
而对于B方案,我们有如下评价结论:
净现值=313.51万元&;;gt;0
现值指数=1.15&;;gt;1
内部收益率=18.71%&;;gt;行业基准收益率=15%
投资利润率=15%=行业基准收益率=15%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5.67年&;;gt;基准回收期=5.5年
反指标的评价结论与正指标的评价结论相矛盾,应以正指标的评价结论为准,因此,B方案也具有财务可行性。
(二)多个互斥方案的对比和选优
所谓互斥方案,是指多个相互排斥、不能同时并存的方案。关于互斥方案对比和选优的原则是:
(1)如果多个方案的原始投资相同,则利用净现值法进行评价,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
例18 利用例8的资料,假设方案 A和B是互斥方案,比较二者的优劣。
解:方案的净现值=369.49(万元)
B方案的净现值=313.51(万元)
A方案的净现值&;;gt;B方案的净现值
因而A方案优于 B方案。
(2)如果多个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不同,则利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或年回收额法进行评价。
1)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适用于两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其原理是在计算出两个方案的差额净现金流量ΔNCF的基础上计算出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ΔIRR。如果ΔIRR大于设定折现率或行业基准收益率,则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反之,则原始投资额小的方案较优。
例19 某外贸生产企业考虑用一台新的、效率更高的设备来代替旧设备,以减少成本,增加收益。旧设备购置成本为60 000元,已使用5年,估计还可使用5年,已提折旧30 000元;假定使用期满后无残值,如果现在销售可得价款 30000 元,使用该设备每年可获收入50 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30 000 元。新设备的购置成本为70 000 元,估计可使用6 年,期满有残值为10 000元,使用新设备后,每年收入可达80 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50 000元。假设折现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 40%。新、旧设备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试做出设备应否更新的决策。
解:若继续使用旧设备,则:
经营期每年折旧=6 000(元)
经营期每年税前利润=50 000-(30 000+6 000)=14 000(元)
经营期每年所得税=14000×40%=5 600(元)
经营期每年税后利润=14 000-5 600=8 400(元)
经营期每年净现值流量=8 400+6 000=14 400(元)
若改为使用新设备,则:
经营期每年税前利润=80 000-(50 000+10 000)=20 000(元)
经营期每年所得税=20000×40%=8 000(元)
经营期每年税后利润=20 000-8 000=12 000(元)
经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12 000+10 000=22 000(元)
则有差额净现金流量:
设折现率为16%,则:
NPV=-40 000+7 600×(PA/A,16%,5)+32 000×(P/F,16%,6)=-40 000+7 600×3.274 29+32 000×0.410 44=-1 918.32(元)
设折现率为14%,则:
NPV=-40 000+7 600×(PA/A,14%,5)+32 000×(P/F,14%,6)=-40 000+7 600×3.433 08+32 000×0.455 59=670.29(元)
利用插值法:
ΔIRR&;;gt;设定折现率=10%,故应以新设备替换旧设备。
2)年回收额法既适用于两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又适用于两个以上的互斥方案的比较,其基本原理是先计算各个方案的净现值,然后计算出各方案的年回收额。
年回收额最大的方案为最优。
例20 利用例19的资料,试作设备应否更新的决策。
解:使的用净新现设值备=-70 000+22 000×(PA/A,10%,6)+10 000×(P/F,10%,6)=-70 000+22 000×4.35526+10 000×0.564 47=31 460.42(元)
使用旧设备的净现值=-30 000+14 400×(PA/A,10%,5)=-30 000+14 400×3.79 097=24 587.38(元)
使用新设备的年回收额&;;gt;使用旧设备的年回收额,故应以新设备替换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