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好银行?坏银行!
6343300000009

第9章 英国北岩银行分设资产管理公司案例 从断臂求生到多方共赢

内容提要:激进的发展模式铸造了北岩银行近10年的辉煌,但也导致北岩银行发生挤兑危机。为防止北岩银行挤兑危机演变成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英国政府曾提出多种救助方案,然而救助效果不佳或无法实施,后将北岩银行收归国有。英国政府和北岩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思路前后发生重大转变:从最初单纯追求资产回收速度,到通过实施资本重组计划支持社会信贷恢复,再到成立专职资产处置机构——北岩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提高资产质量。成立北岩资产管理公司不仅减轻了北岩银行的财务压力,也有助于社会信贷供给的恢复。

一 北岩银行挤兑危机背景

(一)英国监管体制与金融稳定框架

1.“三边制度”监管体制。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单线多头式的监管,是一种按功能划分的统一型监管模式。监管权集中在英国政府,由不同的监管机构发挥职能。1998年6月,英国通过新的《英格兰银行法》,将英格兰银行监管银行业的职能正式移交给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FSA)。根据该法案,英格兰银行放弃微观监管职能,只保留宏观调控职能。2000年6月,英国通过《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inancial Service&Markets Act,FSMA),金融服务局把原有的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经纪、资产管理、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各种金融服务监管的功能集于一身,对英国境内所有从事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监管。这种金融监管模式具有成本优势,统一监管不仅能节约人力和技术投入,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监管,促成信息共享以降低信息成本,改善信息质量,获得规模效益。

在此框架下,英格兰银行、财政部和金融服务局进行分工合作。英格兰银行负责英国金融和货币体系的整体稳定及其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负责金融法规及制度的整体框架建设和支持;金融服务局则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服务于该市场的专业机构和个人、清算和支付系统进行审慎监管。

2.有限的存款保险制度。英国实行有限的存款保险制度。如果金融机构倒闭,存款保险机构对储户存款2000英镑以内全额赔付,2000~35000英镑赔付90%,35000英镑以上则根据公司破产法等待金融机构清算受偿。

英国北岩银行分设资产管理公司案例

(二)北岩银行基本情况

英国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又称诺森罗克银行,以下简称“北岩银行”)成立于1965年,前身是1850年成立的北岩银行住房贷款协会(The Northern Counties Permanent Building Society),位于英国北部,主要业务是提供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的各种贷款(包括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1997年,北岩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英国东北部地区两家富时100指数(FTSE 100)公司之一。随后几年,北岩银行资产业务快速扩张,1997~2007年的10年间,资产规模增长了约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1.34%。2007年上半年,北岩银行新增抵押贷款额居英国第一位,拥有约150万储户,储户存款达到240亿英镑,向80万购房者提供住房贷款,成为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银行。

(三)北岩银行激进的发展模式

北岩银行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高风险偏好的激进发展模式。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流动性过剩,北岩银行资产负债杠杆不断上升,依靠从资本市场获取大量批发融资,迅速扩张抵押贷款业务,然而较为稳定的零售存款占比却不断下降,北岩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风险日趋上升。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1.资产结构不合理,信贷过度集中于住房抵押贷款。从产品设计来看,北岩银行过度利用高风险的优惠按揭产品开发市场,包括组合按揭、固定利率按揭、可变按揭、出租按揭等,并采用激进的优惠利率和高住房抵押比率抢占市场。另外,北岩银行业务集中度非常高,主要资产业务集中在英国本土,且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核心业务,住房抵押贷款占该行贷款业务的90%以上。同时,北岩银行还开展了个人无担保贷款。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北岩银行92.2%的业务为住房抵押贷款(2006年年底为89.8%),0.3%为商业抵押贷款(2006年年底为1.8%),7.5%为个人无担保贷款(2006年年底为8.4%)。从住房抵押贷款的贷款价值比率(Loan To Value,LTV)来看,虽然2007年下半年90%新增贷款的LTV下降到77%,但从2007年全年来看,整体贷款的LTV仍然上升至79%依据北岩银行年度报告(2006、2007)计算。

2.负债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市场批发融资。北岩银行融资来源主要有四种渠道:批发融资、资产证券化、资产担保债权、零售存款。近10年来,北岩银行在融资上过度依赖资本市场批发融资。为了加快发展,北岩银行不再将其贷款持有至到期,而是通过将贷款资产证券化获得融资,并进一步扩大信贷业务规模,这一模式即为“发放—转移”模式。根据2007年6月底的统计数据,北岩银行高达75%的资金来源于非零售货币市场,与英国的其他银行相比,北岩银行零售存款/批发融资之比也是最低的,意味着北岩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的风险最高。2007年,北岩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从2006年的11.7%下降到7.7%,总资本比率从17.5%下降到14.4%,流动性风险迅速累积。3.利率风险不匹配,削弱赢利能力。从负债情况来看,批发市场融资或资产证券化产品是依据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来定价的,这一利率对于市场波动反应比较敏感;从资产情况来看,北岩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则是按照英格兰银行基准利率来发放的,基准利率的变化只能缓慢反映到住房抵押贷款产品的价格上。因此,当市场利率变化较快时,同业拆借利率随之快速变动,但是基准利率却不变,这无疑增大了北岩银行资产负债利率缺口,降低了北岩银行经营利润。据统计,2007年6月,当英国银行业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上升到6.74%时,英格兰银行同期基准利率却只有5.75%,资产负债利率缺口的增大使得北岩银行的经营利润大幅度下降。2007年北岩银行的利差幅度及利息差额相对于2006年出现明显下降,分别从0.92%、0.77%下降到0.69%、0.52%,净利息收入也从2006年的8.18亿英镑下降到7.61亿英镑,税后净利润从4.43亿英镑下降为-1.99亿英镑。

(四)金融危机导致北岩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

2007年9月次贷危机爆发,自美国向其他国家迅速蔓延,并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英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金融中心自然难逃一劫。随着房地产和资产抵押证券价格的大幅下降,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都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人们对于银行的债务融资工具(主要是CDOs、MBS等)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人们对于哪些银行持有大量次级债券,以及持有多少并不清楚。因此,人们对于银行(特别是那些严重依赖资产证券化工具来融资的银行)是否有充足的资本应付不断上升的违约率持怀疑态度。这些因素导致了公众对于银行信任程度的下降,英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急剧紧缩,银行融资成本迅速上升。从金融机构的融资或负债来看,各种资产支持证券融资市场的流动性迅速蒸发。

次贷危机爆发后,北岩银行投资于美国CDOs的损失约为1120万英镑,虽然北岩银行投资于美国次级债的资金总额不大(约为1.96亿英镑),占其总资产比重非常小,损失也不算大,但次级债投资损失对于市场上投资者心理的负面影响却不可低估。

随着危机的蔓延,北岩银行以往的主要融资渠道同时对其关闭。在批发融资市场,由于金融机构自保而不愿向其提供资金;证券化融资由于结构化金融产品定价困难而不能按原有计划融资。融资链条的中断使北岩银行财务状况迅速走向50年以来的最低点。

(五)北岩银行爆发挤兑危机

2007年9月13日傍晚,英国BBC电台声称英国一家大银行出现了资金困难,正在向英格兰银行申请紧急资金援助。第二天(9月14日)上午7时,英格兰银行公布了对北岩银行的资金援助计划。同日,北岩银行分支机构门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客户争先恐后地前来提取存款。这一挤兑风潮延续了4天,存款保险制度几乎失灵,仅9月15日北岩银行客户就取走20亿英镑的存款。北岩银行成为英国银行业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首次遭受挤兑的银行。

二 北岩银行自救与政府救助

(一)北岩银行自我救助

北岩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后,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积极实施自我救助。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补充流动性,除了向英格兰银行申请紧急贷款外,北岩银行还出售资产和寻求私人并购者;另一方面,为了缓解市场上投资者的恐慌心理,连续多天在英国的主要报刊上刊登全幅报道,声明自己的业务正常,并将力保客户资金安全,这对于缓解客户的紧张心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政府援助措施受阻

英国金融管理当局曾提出三种解决方案:一是北岩银行依靠自身融资渠道解决流动性问题;二是被另外一家金融机构兼并;三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

在当时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情况下,通过北岩银行自身融资显然无法实施。

第二种方案同样无法实施。在政府出台并购方案后,虽然陆续有几家金融机构表达了收购意向,但前提条件都是希望英国政府或英格兰银行提供并购资金援助,这在政府救市压力较大的时刻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具体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1)市场仍充满众多不确定性,一家出现危机的抵押贷款银行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2)在危机环境中,市场很难给予危机银行合理的定价。(3)英国房产市场持续疲软,人们预期房价可能进一步下跌,因此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可能进一步上升。(4)由于收购者对政府的支持和贷款必须偿还,在经济发展前景尚不明朗之前,这对竞购者来说有很大压力。(5)收购者需要注入新的资本,但危机时期很难依赖市场融资获得收购资金,从而限制了资金来源。(6)公众普遍存在一种忧虑,即北岩银行的出售会使得债券持有者实际上承担危机损失,而北岩银行将来复苏后的潜在收益将归收购者,这是收购公司将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决定了私有化并购方案不可能成功,政府只能另选其他方案。2007年9月14日,英国财政大臣宣布,英格兰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将向北岩银行提供紧急资金援助,以帮助其克服暂时性的流动性困难。然而政府的资金援助并没有克服存款人的恐慌心理,北岩银行的挤兑依旧持续。鉴于当时国内外严峻的金融形势,政府开始担心北岩银行若倒闭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2007年9月17日下午5时,财政大臣对外公告,声称保护当前金融市场不稳定情况下北岩银行的所有存款,挤兑才停止下来。

(三)无奈选择临时国有化

2008年1月21日,英国财政大臣宣布对北岩银行的拯救方案,北岩银行借入英格兰银行约250亿英镑的贷款,将其以政府债券形式出售给机构投资者;若无人收购,则由政府购买,暂时收归国有。由于北岩银行私有化兼并道路无法实施,为了确保英国金融体系稳定,英国政府无奈之下决定通过特别银行立法,实施对北岩银行的临时国有化政策。2008年2月22日,英国议会批准特别银行立法,财政部开始对北岩银行实施国有化。北岩银行临时国有化并没有否定其私有化路径。根据英国政府的规定,北岩银行最终仍要走私有化的道路,但国有化后的北岩银行主要目标转变为以下三点:(1)尽快归还英格兰银行的债务;(2)不需借助财政部担保就能从市场融资;(3)回归私有部门。

三 英国政府大幅进行金融制度改革

(一)北岩银行挤兑危机暴露了英国金融制度的缺陷

1.金融稳定“三边制度”框架的缺陷。一是缺乏详细的职责协调规定,以至于危机面前各机构反应迟钝。当北岩银行发生挤兑事件时,没有一家机构采取实际有效的救援措施,任由银行危机事态的发展。英格兰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仍不愿意放松抵押条件,也没有灵活地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此外,英格兰银行因担心救助引发道德风险,对是否采取救助措施犹豫不决。金融服务局则一直坚持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方法,保持中立的监管态度。二是救助动机与行动不统一。北岩银行作为一家在英国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局居然3年来对其没有做常规的风险综合检查,最终也没能及时纠正北岩银行的高风险商业模式。英格兰银行对于类似北岩银行的经营模式同样没有做出警示,对于金融风险和金融创新的评估也过于乐观;对于应该采取秘密救助还是公开救助的方式,其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救助失误频出。财政部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及时对存款保险进行表态,致使存款保险制度完全失灵。三是三方机构信息沟通存在障碍,对于谁应该首先做出救助行动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正是由于“三边制度”框架的缺陷,三方均没有配置足够的资源去监管那些业务规模大、经营模式特殊的金融机构,对于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一直保持中立态度。

2.存款保险制度设计不当。英国存款保险制度在北岩银行危机爆发后几乎失灵,这与其制度设计有关:一是赔付额偏低,一旦有任何传闻或危机来临,会导致储户的恐慌情绪,加剧危机程度;二是赔付时间偏长,从储户申请赔付到最终获得赔付最少需要6个月,最长可能需要2年,赔款时间过长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三是事后(危机后)征收保费模式限制了存款保险机构的赔付能力。

3.银行破产管理规则缺失。英国长期以来一直用公司破产法来应对银行危机。公司破产法规定,政府最短接管期限是60天,这一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救助措施实施的时效性,使得原本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的北岩银行出现了挤兑危机。英国金融监管体系中,也没有制订清晰明确的银行危机管理机制。三家监管机构职责划分不清,缺少一家能在危机时刻起到领导作用的机构。

(二)英国政府进行大规模金融制度改革

北岩银行挤兑危机的教训促使英国政府进行大规模的金融制度改革,修补金融监管漏洞,为未来英国银行业稳定和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1.颁布《2009银行法》。200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2009银行法》,主要针对“三边制度”框架在应对北岩银行危机中暴露的众多缺陷,提出了解决办法。一是设立特别处置机制(Special Resolution Regime,SRR),明确银行危机处理办法,扩大危机管理中的有效工具组合范围,加大对濒临破产金融机构的财政支持,完善赔偿计划,稳定银行储蓄;二是建立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Committee,FSC),明确央行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中的首要责任和权力,确保及时对金融机构危机做出反应。《2009银行法》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破产危机所产生的系统性影响,既减少了道德风险,也增强了市场约束。

2.发布《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2009年7月8日,英国财政大臣达林公布《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是英国政府对本国金融全面审查的结果,书中分析了危机爆发的根源以及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金融制度改革方案。

第一,改革金融机构,培育有序竞争市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设立金融稳定理事会(the Council for Financial Stability,CFS),主要职责是分析和检查英国经济金融稳定中出现的风险,协调三方机构在金融监管与危机处理中做出适当反应。(2)完善金融服务局的治理安排和法律架构,扩大金融服务局权力。为了防范系统层面的金融风险,政府将重新审查金融服务局治理安排,进一步明确立法权限,以便于金融服务局集中审慎性监管,维护金融稳定。(3)增强金融服务赔偿计划有限责任公司英国金融服务赔偿计划(Financial Services Compensation Scheme,FSCS),是FSA在2001年根据2000年的《金融市场与服务法案》起草的。金融服务赔偿计划(FSCS)由金融服务赔偿计划有限公司(Financial Services Compensation Scheme Limited)负责实施。FSCS规定:任何英国公司一旦被金融服务局批准在英国运营,该公司将自动成为金融服务赔偿计划有限公司(FSCS)的成员。金融服务赔偿计划有限公司是受金融服务局监督的独立法人机构,负责金融服务局委任的存款、保险和投资赔付。的作用。金融服务赔偿计划有限责任公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其他成员国的存款保险计划在英国的唯一联系机构;二是当其他国家存款保险计划需要向英国金融服务企业的存款人或投资者赔付时,担任英国的代理。在以上三点内容改革的基础上,配合恰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能有效缩短金融市场秩序的恢复时间。

第二,加强机构协调,控制系统性风险。各监管者需要一起协作,把金融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看待。具体措施有:加强审慎性监管,提高金融机构风险暴露的透明度;强化对批发金融市场功能的监管,尤其是证券化和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强化金融服务局在监控、评估和降低由于金融体系中的相互关联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方面的职能;抑制过度信用和风险承担行为,降低金融风险传染;确保银行对经济波动更加富有弹性,避免加剧经济下滑。

第三,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应该为消费者提供高度透明的金融产品;对于给大量消费者造成损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有权提起诉讼,追讨损失;对存款保险制度做进一步的改进等。

第四,加强国际监管合作。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国家之间经济金融联系更加紧密,对于欧盟区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在对次贷危机爆发根源、应对措施及失误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白皮书建议强化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尤其是加强欧洲国家之间的金融监管合作。

四 北岩银行被拆分为“好银行、坏银行”

(一)原北岩银行一分为二

为了消除公众对于“私人并购”方案的忧虑,使得纳税人可以分享私人买家收购该银行所可能获得的任何暴利,英国政府建议成立一家专门向公开市场发行债券的机构,由该机构购买北岩银行抵押贷款债权等银行资产,然后将这些资产证券化,并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将筹集的资金支付给北岩银行。北岩银行则利用出售资产所得偿还政府贷款,而英国政府将为公开发行的债券提供政府担保。根据这项计划,北岩银行把一批住房抵押贷款、无担保消费贷款和投资级证券打包成一个新的金融工具,然后再发行债券进行筹资。出售债券所得资金将首先用来偿还英格兰银行的债权和为北岩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根据这一提议,英国政府将北岩银行一分为二,将原北岩银行所有的坏账留存下来,成立北岩资产管理公司,其他资产转移到新成立的北岩银行中。2009年10月28日,根据《欧共体条约》中关于国家援助(State Aid)的规定,欧盟委员会在全力维护金融市场竞争秩序的基础上,支持英国政府对北岩银行采取一揽子重组措施。同日,英国财政部正式宣布转移指令。2010年1月1日,资产转移完成,北岩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成立。

(二)北岩银行资产分离

新成立的“好银行”,即新北岩银行,是一家新的储蓄和抵押银行,持有和维护所有消费储蓄账户和小部分抵押贷款账户。除此之外,还可以获得英国政府额外高额贷款,用于开展住房贷款业务。新北岩银行将向广大客户提供新的储蓄产品和抵押贷款,积极支持政府增加市场信贷供给,维持市场竞争秩序。

“坏银行”即原来的北岩银行,更名为北岩资产管理公司(Northern Rock Asset Management plc),专门从事不良资产处置。北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受金融服务局监管。政府向北岩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初期运营资金,以保持公司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北岩资产管理公司将接收和维护大部分现有住宅抵押贷款(账面价值约为472亿英镑),约35亿英镑的个人无担保信贷账户以及原北岩银行的批发融资工具虽然北岩资产管理公司账面资产巨大,但都是一些不良资产,且北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偿还英格兰银行给予原北岩银行150亿英镑的贷款和后续新北岩银行80亿英镑的贷款支持,以及原北岩银行的其他欠贷和债券,总计约400亿英镑。北岩资产管理公司和北岩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新北岩银行为北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抵押账户以及其他剩余资产和债务。

通过各种方案对比来看,北岩银行分拆方案能够让北岩银行尽快回归私有,有助于推动市场信贷供给和竞争秩序的恢复,同时还能回收部分政府贷款资金。

五 北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

(一)争取降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资本充足率通常用于表明商业银行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能力。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一般都会在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础上,对本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规定一个最低比率,目的是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北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最终促使FSA大幅降低了对北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要求,以减轻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压力。这样做的原因有:(1)北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不再是一家银行。北岩资产管理公司虽然从北岩银行演变而来,但是已经从一家银行转变为标准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不再吸收新的储蓄存款,因此已不具备银行的特征。(2)业务以资本消耗型为主。从中长期来看,北岩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以资产收购和处置业务为主,与这些业务较大的资本需求特征相比,北岩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以公开发行债券作为主要的融资来源,资本需求压力本身就很大,较高的资本要求会进一步增加北岩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压力,从而延缓不良资产处置时间,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复苏。

(二)修订商业计划,实施债务管理投资计划

1.北岩银行实行收缩资产规模的资产处置思路。在北岩银行国有化后制定的商业计划中,主要目标是尽快偿还政府的贷款。为此,北岩银行不断收缩资产规模,预计2010年资产规模将从2007年的1070亿英镑缩减到480亿~530亿英镑。具体措施有:(1)鼓励现存客户向其他信贷机构进行再抵押;(2)退出所有新的商业贷款和无担保独立贷款;(3)实行有限放贷,从2008~2011年四年内,贷款规模力争控制在180亿~230亿英镑范围内,且贷款主要是面向高质量的信贷客户;(4)收缩市场份额,北岩银行承诺储蓄存款的市场份额在英国不超过1.5%,在爱尔兰不超过0.8%,抵押证券发行市场份额控制在2.5%以内。

2.北岩资产管理公司将资产处置思路转变为加强债权管理。2008年秋,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贷款损失的持续增长,北岩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下降到-1710万英镑,一级资本总额下降到-11040万英镑,北岩银行面临着较高的资本充足率风险,亟须调整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作为国有化后的北岩银行,为了支持政府恢复信贷,需要对其抵押贷款方案做出调整。

2009年2月,北岩银行与政府达成了一个修订的商业计划,主要内容是降低抵押贷款赎回率与实施资本重组计划。北岩资产管理公司采用了这一思路,实施了大规模的债务管理投资计划,通过加强债务管理,利用创新性的营救方法,为那些正在经历支付困难的客户提供服务与支持。例如,北岩资产管理公司只有在顾客出现拖欠事件6个月后(实际操作中时间可能更长)才会依法取得其资产。这些措施使得超过2500多个客户可以继续保留他们的房产。据统计,2010年6月北岩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的房产所有权从2009年年底的2061份下降到1846份。北岩资产管理公司拥有房产权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支持政府恢复信贷与经济增长的目标,帮助出现支付困难的客户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结果;二是北岩资产管理公司认为这一计划的实施有利于以最好的价格出售资产,从而达到与客户利益的双赢。

(三)成立控股公司UKAR

2010年3月24日,英国财政大臣宣布,由英国金融投资有限公司(UK Financial Investments Ltd,UKFI)2008年11月3日,英国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负责管理政府在金融机构中的投资,其首要目标是为纳税人保护和创造价值,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市场竞争。主导将北岩资产管理公司与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根据2008年英国银行特别立法,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在英国国内以及英属曼岛(Isle of Man)的零售存款业务转移至Abbey National plc(ANL。LN),剩余业务被国有化,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的分支机构、呼叫中心以及互联网业务都照常运行,以保证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连续性。合并。2010年10月1日,UKFI宣布成立英国资产处置有限公司(UK Asset Resolution Limited,UKAR)作为北岩资产管理公司和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的控股公司。虽然两个公司实行了合并,但是各自仍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独立的资产负债表和相应的政府支持计划,现存的债务结构和客户都不会发生变化。英国政府认为这一举措将有益于纳税人利益最大化,并为两个机构的抵押贷款管理提供一个固定的平台,这一举措也得到了英国国会的大力支持。

六 北岩银行重组效果明显

虽然2009年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济复苏形势仍不乐观,但随着北岩银行资本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北岩银行和北岩资产管理公司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一)北岩银行经营状况明显好转

经过资本重组后,新成立的北岩银行在财务状况、信贷规模和质量以及融资等方面出现了明显好转。

1.财务状况得到改善。从财务状况来看,2010年以来北岩银行的财务状况出现了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收入总额增长、较好的成本控制和较低的贷款损失。2009年,北岩银行收入总额为11.07亿英镑,而2008年这一数值仅为2.54亿英镑;北岩银行成本大幅下降,从4.33亿英镑下降到2.96亿英镑;北岩银行全年税前亏损为2.58亿英镑,远低于2008年的亏损13.56亿英镑。

2.信贷活动恢复,但信贷质量不容乐观。2009年北岩银行零售贷款总额为42亿英镑,高于2008年的28亿英镑,新贷款整体质量较高,贷款LTV平均仅为56%,这充分反映了北岩银行较高的抵押贷款能力。北岩银行拆分完成后,为了更好地支持政府增加市场信贷供给的目的,北岩银行将进一步扩大其抵押贷款业务,争取在2010年将贷款额度恢复到90亿英镑。

从贷款拖欠率来看,截至2010年6月底,拖欠超过3个月的住房抵押贷款(包括团体贷款)达到5.64%,高于2010年12月底的5.32%。若剔除团体抵押贷款,超过3个月的住房抵押贷款拖欠率为4.68%,同样高于2009年年底的3.1%。这说明北岩银行仍需控制信贷违约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欧洲银行基准利率仍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意味着那些有工作的借款人目前还有偿还借贷的能力,信贷状况不至于进一步恶化,但是借款者将来是否能够偿还贷款取决于银行基准利率提高的时间和幅度、失业率和房产价格走势。

3.融资情况改善。北岩银行拆分后,新北岩银行的储蓄资金逐步得到恢复。截至2009年年底,北岩银行零售储蓄总额达到195亿英镑,略低于上年的196亿英镑。较低的资本净流出表明储户对于储蓄市场态度回归正常化,以及对北岩银行信心的恢复。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好银行”与“坏银行”重组计划的顺利进行,英国政府对于北岩银行债务债券的贷款额新增85亿美元,贷款总额达到228亿美元,新北岩银行的资金来源逐步得到保障。

(二)北岩资产管理公司初战告捷

2010年上半年,北岩资产管理公司总收入7.19亿英镑(上年同期亏损0.11亿英镑),净收入为5.37亿英镑(上年同期为4.69亿英镑),税前利润约3.5亿英镑(上年同期亏损7.24亿英镑),税前净利润(Underlying Profit Before Tax)约1.673亿英镑(上年同期亏损2.44亿英镑)。不良资产债务资本回购约10.83亿英镑,这使得股东权益增加约7.8亿英镑这一项没有在报告期利润中显示。且这一积极的趋势有望在2010年下半年得到延续。

(三)金融市场竞争秩序逐步恢复

重组方案要求北岩银行校正危机之前过于激进的商业发展模式。为此,北岩银行要大幅减少其市场参与力度,其市场份额将会降至危机爆发前的一半以下。具体表现为:在英国零售存款市场份额不应超过1.5%,在爱尔兰不超过0.8%;放弃其原有的业务模式,回归到更加稳健的发展道路上来。重组方案的推出不仅不会扭曲市场竞争秩序,反而有利于缓解北岩银行因获得政府救助对英国金融市场竞争秩序造成的扭曲。

七启示(一)激进的商业模式不可取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北岩银行激进的商业发展模式促进了北岩银行快速发展,成就了北岩银行过去10年的辉煌,但这一模式也使得北岩银行的风险暴露程度迅速提高,成为北岩银行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北岩银行的商业发展模式建立在不会爆发全国范围流动性紧缩的假设基础上,这种假设的极端情况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几乎不可能发生。然而一旦这种极端事件发生,后果是灾难性的。由于北岩银行的融资严重依赖于资产证券化和短期资本市场的批发融资,极端事件的发生会迅速降低北岩银行的流动性,再加上北岩银行是全国最大的房产抵押贷款机构之一,因此一旦爆发危机就会形成很强的传染性,从而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另外,采用这一发展模式往往会导致管理者的短视行为,对危机爆发的概率评价过于乐观,甚至假定为零。

对于监管层来说,当这种经营模式给银行带来巨大收益,并且没有出现任何明显风险的时候,对于这类发展模式的监管往往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北岩银行的大起大落告诉我们,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论证和压力测试,这涉及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与生存问题。

(二)不良资产剥离有助于银行迅速摆脱困境

金融危机中出现困境的很多银行往往不是因为资产质量太差,或者是没有能力偿还利息,而是因为市场环境突变所引发的流动资金不足或者是融资困难所致。由于信息不对称,危机中人们对于银行的资本状况和资产质量并不清楚,因此对于银行是否能够抵御危机缺乏足够信心,最终导致市场无法给银行资产合理估值。在危机时期的资本市场中,这些估值不确定的资产对相关金融机构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北岩银行拆分后,原北岩银行不良资产全部转移到北岩资产管理公司,这一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北岩银行资产估值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北岩银行融资状况的改善,提高盈利能力。

(三)政府应恰当处理系统性危机救助与一般危机救助的关系

在北岩银行的救助过程中,英格兰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因过于担心道德风险使得救助行为迟缓,当挤兑事件发生后,政府起初无意提供资金,这无疑加剧了挤兑。银行危机的救助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银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政府不正面应对系统性危机的理由。政府应该将一般危机救助和系统性危机救助区分开来,及时救助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防止危机的蔓延和加深,提高危机处理效率。

参考文献:

[1]Bank of England,HM Treasury an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Depositor Protection:Strengthening the Framework,HM Treasury,January 2008.

[2]Borough Road,Northern Rock plc:A Case Study in Banking Policy During Times of Duress,Martin Rafferty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LONDON SE1 OAA,UK。

[3]Brown C。,MPs Blame Regulator's Failures for Run on Northern Rock Bank,The Independent,January 26th 2008.

[4]Croft J。,Northern Rock Mortgage Trade Collapses,Financial Times,November 5th,2007.

[5]Franco Bruni and David T。 Llewellyn,The Failure of Northern Rock:A Multi dimensional Case Study,The European Money and Finance Forum,Vienna 2009.

[6]Griffiths I。,Revealed:Massive Hole in Northern Rock's Assets,The Guardian,November 23rd 2007.

[7]Gr Bler A。,Don’t Let History Repeat Itself methodologic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Use of Simulators in Teaching and Experimentation,System Dynamics Review,Vol。20,Issue 3,2004.

[8]Hill A。 and Betts P。,World View:A History Lesson in the Wake of Northern Rock Crisis,Financial Times,October 16th 2007.

[9]Hill A。,Northern Rock's Business Model No Longer Looks as Solid,Financial Times,June 27th 2007.

[10]HM Treasury,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HM Treasury,the Bank of England an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March 2006,www。 hmtreasury。com。

[11]Hyun Song Shin,Reflections on Modern Bank Runs:A Case Study of Northern Rock,Working paper,Princeton University,August 2008.

[12]Kevin Keasey and Gianluca Veronesi,Lessons from the Northern Rock Affair,Leeds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UK。 JFRC16,www。emeraldinsight。com/1358-1988.htm。

[13]Maximilian J。 B。Hall,The Sub prime Crisis,the Credit Squeeze and Northern Rock:The Lessons to Be Learned,Department of Economics,Loughborough University,www。emeraldinsight。com/1358-1988.htm。

案例整理:孙中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