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破坏性创新与在位企业执行困境的突破
6341600000021

第21章 破坏性创新条件下企业执行力的变革机制

显然从已有的分析来看,如果企业不存在破坏性创新现象,那么传统的管理方式必然会对企业执行力的形成和提升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已有的研究也表明计划(Plan)、实施(Do)、检察(Check)和处理(Action)的PDCA循环在静态环境下是可以保证企业执行力并不断提升执行力的。而对于遭遇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来说,简单的按照PDCA以及Larry Bossidy和Ram Charan(2002)的人员、运营和战略流程来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必然会出现Christensen(1997)所担忧的最好的公司也同样会失败的困境①。事实上Christensen(1997)所强调的困境正是企业惯性和核心能力刚性在其经营管理中持续发挥作用,而这种持续性作用与破坏性创新对企业本身的要求②相悖。在破坏性创新环境下,外部力量对现有企业的侵入性破坏或其自身的自我破坏性创新(可以解释为破坏性创新的自我侵入)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理查德·福斯特和莎拉卡·普兰(2007)认为这一趋势使得企业在维持卓越运营和破坏性创新之间产生了矛盾,前者强调不断强化企业执行力(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后者则表现为打破现有格局重新建立新的竞争局面。破坏性创新的侵入以及自我实施的破坏性创新使得企业的运营必须改变自身的运营重点,才有可能使企业执行力能够发生平缓的变化,而不至于造成执行力的瞬间丧失。根据Christensen对破坏性创新的分析,企业执行力的基本运动轨迹。

看出S点是企业遵循原有技术轨迹和利用破坏性创新这两类行为的分叉点,因而企业执行力基本变化趋势表现为两条轨迹线。轨迹线SB与稳态环境下企业执行力的发展轨迹类似,唯一不同的是这一轨迹线在B点后突然下挫。这种下挫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中存在着破坏性创新但企业漠视这一现象,而使得执行力在到达B点瞬间丧失,因而轨迹最重表现为SBF。另一条轨迹线则是企业发现市场中的破坏性创新现象或者实施自我破坏性创新时,尽可能的消除企业发展过程中原有的一些依赖性因素(如技术、制度等等)而使得企业自身执行力迅速下降,而这一下降的宗旨在于契合破坏性创新的发展,因而执行力的基本发展轨迹线为SAG。

破坏性创新使得企业常常遭遇到市场突变的状况①,这种突变反映到企业内部就转化为组织内部的目标突变、管理过程突变以及人员突变等方面的系统变化上来②,从而使破坏性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经营环境演变为突变情境。突变情境下企业执行力的变化显然有两个方面的力量在发挥作用,其一就是建立在静态环境假设基础上的持续改进和企业惯性,其二则为破坏性创新对企业思想、行为惯性的冲击。显然这两个维度使得本书对企业执行力变革机制的研究有了可以找寻的理论依据。

6.2.1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执行力变化的突变论解释

从破坏性创新环境下企业执行力的基本变化趋势来看,执行力的发展变化受两个维度的控制,第一个维度是企业自身不断强化的制度、行为等惯性因素,这类因素由于在企业发展初期的不断强化而形成了执行力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第二个维度则体现在企业的发展因素上,这类因素主要集中在企业的不连续性变化上,这类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创新尤其是破坏性创新,它是企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源泉。而执行力本身由于受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常常遭遇突变,使得企业不得不放弃连续性假设(理查德·福斯特,莎拉卡·普兰,2007),而不连续性的理论解释需要利用突变理论。我们假想控制执行力状态的两个维度为两个变量(U和V),而执行力本身在破坏性创新环境下符合突变的一般性规律,根据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René Thom)的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③,我们容易构建破坏性创新环境下企业执行力的突变模型,由于控制执行力的主要是两个变量,这一现象符合雷内?托姆界定的尖点突变模型,因而基本的理论模型容易用尖点突变模型来表示。其基本的模型的函数表示为 V(x)=x4 ux2 vx,由于企业的执行力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态势,为了形成企业的执行力尖点突变模型的函数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求导并使其一阶导数为零,因而函数的临界点方程(我们将其称为执行力方程)为 V′(x)=4x3 2ux v=0.

我们选取突变理论中的尖点突变(Cusp Catastrophe)作为解释破坏性创新条件下企业执行力变化的模型基础。选取尖点突变在于其能够较为直观的反映由于突变而形成的不同的执行力态势。我们将尖点突变函数中的U和V进行重新定义,本书将控制维度U定义为企业的持续性改进维度的变量,控制维度V界定为企业谋求长期发展提升破坏性创新能力的变量。将X则定义为企业执行情况,而V(x)则表示为企业执行力的基本态势。企业持续改进的变量可以理解为执行力形成路径中分析的行为确认因子,而谋求发展的破坏性创新能力则是不断修正评估(即评估修正因子)的结果。显然这两类变量正是Christensen在界定破坏性创新时所界定的两类技术,一种为持续发展的技术①(sustaining technology),另一类为破坏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y)。根据以上假设,企业执行力的尖点图中阴影部分为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执行力突变曲面,ABC为曲面折迭部分在U-V平面的投影。

由③至④的运动则是系统突变的过程,从③开始向右上方运动,运动至折迭区域边缘后突然由下叶跳至上叶,实现了系统的突变。同样由④到⑤的过程类似于由③至④的过程。

③至④的发展过程事实上是市场消费者选择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往往是企业依赖于原有核心能力和资源难以预见到的。如果依赖于企业原有核心能力和资源,其执行力的基本发展轨迹是沿着③向①并进一步向前延伸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持续性的改进,仅与控制维度U(持续性改进维度)有密切关联。然而在破坏性创新条件下,企业的这种执行力变化已经脱离了主流市场需求,失败自然也就在所难免,因为市场需求区域与企业执行力发挥作用的区域已经不在同一平面上,虽然表面上看来企业拥有不错的执行力,而实质表现来看这是一种无效的执行力。

假若我们设想企业的稳定状态(表明企业拥有执行力)是以x,u,v为坐标的三维空间的一个点来表示,则该点一定是位于曲面上,事实上企业的状态必定总是位于曲面的顶叶或底叶,因为中叶对应于不稳定平衡。如果企业状态恰好处于突变边缘上(即处于曲面形成的边缘处,的深色阴影部分的两侧),则它必定跳跃到另一叶上,这就引起了企业执行力状态的突变。图形上部折迭的光滑连续的状态曲面有效的描述了企业遭遇的破坏性创新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突变情境。我们假想控制变量沿A至B的直线轨迹连续变化,可以看到在相应的状态曲面上,企业的执行力态势沿曲线③至④变化,在平衡曲面的下叶执行力状态是发生连续变化的,表明此时的执行力状态处于一种渐变的状态,但到了折迭的边缘上,两个控制变量只要稍微顺着OF的方向离开H点,企业执行力状态便会发生突变(如果单纯考虑控制维度V的变化的话,执行力可能会瞬间丧失),然后进入新的执行力较差或没有执行力的平衡状态;反之亦同样如此。显然在折迭区域内,企业执行力状态有上、下两个稳定叶,这意味着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两个控制维度决定),企业的执行力可能同时具备两种状态,这种两态共存的现象容易造成企业执行力的混乱,是企业需要尽可能避免的现象。当然如果企业的两个控制变量沿着AB曲线变化,绕过了折迭区,相应在状态曲面上的企业执行力状态就会沿着①至②的方向平滑连续的变化,不出现企业执行力的波动和混乱而直接进入新的有序的执行力状态中,这也表明企业在对控制变量的把握上可以绕过临界点使企业执行力的路径从①向②转化,而非从③跳跃后进入④,虽然都是两个叶面间的转化,但却呈现出变化的很大差异。

6.2.2基于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执行力变化的具体分解

从突变情境(有破坏性创新造成的)下企业执行力构成的平衡曲面来看,执行力突变态势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即企业执行力分散曲面、执行力不稳定区、执行力完全丧失区域以及执行力滞后状态区。本书将的曲面部分单独作为企业执行力状态的具体阐释,执行力状态的具体区域分布,形成了突变情境下企业执行力态势的基本布局。

企业执行力的突变曲面反映了整体的执行力变化格局;执行力的分散曲面则表明在绕开折迭区的执行力转化区上执行力的发展变化是连续的,可以自由的向上叶或下叶发展,其态势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执行力突变时点上所表现的状态为突变曲面上的折迭区域,这一区域是执行力的不稳定区域,稍有不慎就可能进入执行力的完全丧失区域,从而使企业出于较为危险的境地,此时企业执行力与原有稳定态势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折扣,企业亟需做的是离开该区域,快速进入上叶或下叶中的执行力稳定态势;而在执行力突变曲面的折迭区背面则是企业执行力不可能到达的区域,这一区域反应了企业执行力的完全丧失,由于突变造成了企业无法获得执行力。

从突变理论对企业执行力的基本解释来看,在破坏性创新给企业内部带来突变的同时,企业的执行力状态同样会在突变曲面上呈现。不同的区块不仅暗示了企业所处的位置,也同样给企业在突变状态下保证和提升自身的执行力找到了依据。突变曲面实际暗示了企业在遭遇突变时可以有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绕过的折迭区域,将企业原有的执行力发展演化为新的态势下的企业执行力;另一条路径则是破旧立新的过程,通过先破后立,即通过企业再造(Business Reengineering)的手段实现企业新的执行力。

1、执行力分散区。

这一区域表明控制维度V(突变论称为正则因子)是相对固定的(V处于突变曲面的折迭区域),另一控制维度U(突变论称其为剖分因子)发生变化必然带来执行力状态的两个曲面,其基本表现如6.14所示,实际说明了两种态势下的企业执行力,即突变前后的企业执行力,分散曲面的上叶和下叶都表明了企业拥有稳定的执行力,然而上叶和下叶的执行力分别代表着有效和无效的企业执行力。在这一区域内企业需要谨慎,因为控制维度U的细微变化就会带来执行力状态的改变。控制维度U就是强调企业的应对破坏性创新和实施破坏性创新的能力。

显然企业倾其所有资源谋求发展,可能会让企业遭遇极大的风险,企业执行力的态势可能会从有效的执行力迅速转化为无效执行力区域,当然也可能会出现相反的局面。这种冒险主义的策略对于企业来说显然是不恰当的。

2、执行力不稳定区

这一区域中,企业的执行力似有若无,企业内部可能处于相对混乱状态,企业需要做的是尽快离开这一区域,任意改变两个控制维度或控制维度中的一个都可以使企业离开不稳定区。

3、执行力滞后状态区

企业在各类惯性(inertia)的作用和对自身核心能力的依赖性容易进入执行状态的滞后区域,其基本表现所示。企业执行力的滞后状态区是企业进入执行力丧失区域的前兆,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企业的危险区域,尤其在创新的推动下企业执行的滞后性更容易使得企业在不经意间滑入执行力丧失区域。

4、执行力完全丧失区域

企业执行力的完全丧失区域是在控制维度V,即仅仅由于控制V单纯发生变化时可能出现的状况如果控制维度V单纯向右运动,则所反映在突变曲面上的点是不存在的,点并不在执行力突变曲面上,即势函数V(x)本身的值是不存在的,尖点突变模型中这种状况是不存在的,因为在这一状态下势函数无解。然而企业现实中这种状况却是存在的。因此企业在遭遇突变时,必须在两个控制维度U、V上分别投入使企业的控制变量沿着中的OE方向运动才可能使企业避免陷入执行力缺失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