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与销售的10大手段
6338400000021

第21章 00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

在人们的想像中,100减1应该等于99,而不是等于零,但是在这个细节决定成败的时代,这个等式就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定改变,因为这样才能顺应管理的历史潮流。

——安德鲁·卡耐基

管理原理:蝴蝶效应

非线性,俗称“蝴蝶效应”。什么是蝴蝶效应?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的发现谈起。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么能大大远离呢!

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如问:两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可实际是6——10倍!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

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线性的!当外加电压较小时,激光器犹如普通电灯,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当外加电压达到某一定值时,会突然出现一种全新现象:受激原子好像听到“向右看齐”的命令,发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单色光,就是激光。

非线性的特点是:横断各个专业,渗透各个领域,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时时有。”如: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方向突变16次,也是由于混沌。甚至人类自己,原来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由此可见,非线性就在我们身边,躲也躲不掉了。

1979年12月,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像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

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是一种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是一个帝国的存与亡。这就是“蝴蝶效应”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应用。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任何事情上都应做到防微杜渐。

管理警示录: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细节的竞争

任何工作都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许多看起来不重要的细节最终却破坏了大局。企业管理同样如此。当我们没有照顾到顾客细微的变化时,大批的顾客就走向了竞争对手。关于细节,有这样一个少了一个马掌钉而导致整个战略失败的故事。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如:一台汽车,有五六千个零部件,要几十个工厂进行生产协作;一辆福特牌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公司生产协作;一架“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涉及的公司单位更多。

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亨利·福特就一贯提倡注重细节,他自己也是关照小事、成就大事的典范。

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案例:沃尔玛从细节中取胜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众多的零售商店,经过40多年的争斗搏杀,沃尔玛从美国中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小城崛起,到目前为止,其连锁店总数达到4000多家,年收入2400多亿美元,列全球500强前茅。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沃尔玛仍然以良好的速度增长。沃尔玛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它注重细节,从细节中取胜:

(1)从小城镇起步

沃尔玛开业之初不在任何一个超过5000人的城镇上设店,为的就是保证以绝对优势成为小城镇零售业的支配者。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我们尽可能地在距离库房近一些的地方开店,然后,我们就会把那一地区的地图填满;一个镇接着一个镇,一个州接着一个州,直到我们使那个市场饱和。”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沃尔玛才开始进军大城市市场。

(2)“顾客第一”

一个顾客在沃尔玛店买了一个果汁机,不久出了点小毛病。他拿着机器和付款小票来到它的一家连锁店。营业员立刻给他换了一台,还告诉用户:果汁机又降价了,我们还需要退给你五美元。

(3)向竞争对手学习每一个先进的“细节”

沃尔玛的竞争对手斯特林商店开始用金属货架代替木制货架后,沃尔顿立刻请人制作了更漂亮的金属货架,并成为全美第一家百分之百使用金属货架的杂货店。沃尔玛的另一家竞争对手本·富兰克特特许经营店实施自助销售时,沃尔顿连夜乘长途汽车到该店所在的明尼苏达州去考察,回来后开设了自助销售店,当时是全美第三家。

(4)注意顾客的每一个“细节”

沃尔玛认真记录分析每一个商业数据,用通讯卫星为每一个客户服务。沃尔玛全球4000多个店铺都装有卫星接收器,每一个消费者在其任何一个连锁店进行交易时,客户的年龄、住址、邮编、购物品牌、数量、规格、消费总额等一系列数据都记录下来,送进公司信息动态分析系统。

(5)为顾客省钱

有一天,沃尔玛总裁山姆·沃尔顿在一家店面巡视,看到一位店员正在给顾客包装商品,随手把多余的半张包装纸和长出来的绳子扔掉了。沃尔顿微笑着说:“小伙子,我们卖的货是不赚钱的,只是赚这一点节约下来的纸张和绳子线。”沃尔玛的工作记录本,都是用废报告纸裁成的。

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沃尔玛都没有大手笔的广告,它的广告费只占总运营费的0.4%(竞争对手凯玛特却占到10.6%)。偶尔在过节时发的彩页广告,细心人一看,里面的广告模特不是自家的店员,就是员工的子女,而省下来的钱去哪里了呢?请记住这个事实:沃尔玛的商品零售价比它的竞争对手凯玛特平均低3.8%。

沃尔玛2002年结束了外部采购组织的合作,自己雇用了数百名员工从南美洲和中国进行采购,其中在中国的采购额达到60亿美元;沃尔玛在全球建立了21家办公室,监督全球工厂的每一款产品的质量和进货价。

沃尔玛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再节约20%的采购成本,使它在全球的商品毛利率提高9%。仅从中国购买的60亿美元,再乘以9%,就是5.4亿美元。如此节约为什么?山姆·沃尔顿说:“为顾客省钱”。

沃尔玛的服务有三个基本信条,它们也关系到细节:

·尊重个人原则,努力做到最好;

·10英尺规则(10——Foot Rule):任何一位职员,在顾客距离员工10英尺(3米)以内的时候,员工一定要问候顾客;

·太阳落山原则:员工或顾客的任何要求必须在太阳落山前得到答复。

因此,山姆·沃尔顿认为:“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赞美是激励员工的一剂良药

管理者如果希望能够激励员工,就一定要很懂他的心,因为只有这样,管理者才会知道员工所需要的,才能够给他们最有价值的奖励,才能获得最佳的激励效果。

——汤姆·彼得斯

管理原理: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古希腊神话里,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于是,他给了雕像生命,皮格马利翁的幻想也变成了现实。

故事虽是虚构的,或者说,是隐喻性的,但现实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却经常发生。博尔赫斯在《论惠特曼》一文中写道:“一件虚假的事情可能本质上是真实的。”幻想性的故事不是指代性的,而是写意性的,具有魔法的特征。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但是对这一效应做出充分解释,并使它广泛应用的是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做一项实验:他们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他们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都得到异乎寻常的进步。

后来,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罗森塔尔现象”。它表明: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一样,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

心理学家用这种效应说明,只要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教师应对学生倾注爱心和热情,寄予热切的希望,提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应该肯定多于否定。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的话语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管理警示录:再好的员工也要赞美

爱受表扬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虽说拍马屁拍在蹄子上是件很尴尬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见过这样的情况?即使真的拍在蹄子上了,被拍者恐怕也是高兴的。

人际交往中,有这样的不等式:赞赏别人所付出的要远远小于被赞赏者所得到的。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人人都乐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

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更会使自己身心健康。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会使我们更为自信,也会使我们更有魅力,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吝惜于夸奖他人者很难获得朋友他人的拥戴,从而加重了自身的自卑。

案例:不应吝啬对员工的赞美

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有关于奖励的问题已经讨论的很多很多。企业对员工进行奖励的目的何在?个人认为企业对员工的奖励,应当是以约束员工按照组织经济绩效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行为选择为目的的。也就是说奖励是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即企业对员工进行奖励,是希望员工能以企业组织所设想的方式行事。因此我们可以说奖励的目的在于引起员工某种特定的行为。在这里本人用了约束一词。企业的奖励政策与企业规章制度构成了一个渠道,员工在这个渠道内去通达企业组织目标以及员工个人目标。

企业的管理者都知道奖励的重要性,并且也开始在组织内进行有计划的人员奖励。但很多问题依然存在,甚至于变得更糟。本文将讨论有关于企业人员奖励(尤其是物质奖励)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明确一个观点,笔者并不完全否定公平的金钱报酬。在下只是希望表述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人们获得合理的报酬,那么额外的物质奖励可能会有反效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奖励的并不是人们所珍惜的东西

明确一个观点:行为本身是具有目的性的,人们总是会采取行动以达成一些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很多企业在制定企业奖励计划的时候,往往主观的判断员工的工作基准。另外在很多企业的奖励计划中,对于员工个人价值观的区分并不是很详细,因此奖励计划往往也就形成了以点带面,一个标准适应所有的员工的情况。这两方面便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况:企业对员工的奖励并不能引起员工的兴趣。这是典型的等价价值观的一种思维方式。关于价值观的问题由于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也就不太多讲,只明确一个观点:每个人的价值观并不是相同的。举个例子来讲,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幅精美的油画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已经提过奖励的目的在于引起员工某种特定的行为,因此这个奖励对员工就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奖励成为一种动力。

2.奖励也会变为另外一种形式的惩罚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位老人和一帮孩子,爱捣蛋的孩子们总是恶作剧的漫骂老人。老人很生气但没有办法。有一天老人拿出一块钱对孩子们讲:“你们说的太好了,来给你们一块钱,你们明天还要来呀。”。第二天孩子们又全都来了,在漫骂了一个小时后,老人拿出5毛钱说:“给,这是你们今天的报酬。”。孩子们一看钱少了,但想一想总比没有强,便把钱接了过去。老人对他们说:“明天还要来呀。”。第三天,由于有了前一天的经验,只来了一少半的孩子。当孩子又骂了两个小时以后,还没有见老人把钱拿出来,孩子们便要散去了。老人对远走的孩子讲,明天还要来呀。孩子们大声地说:“不给钱谁还来呀。”。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孩子来骂老人了。为什么老人明明是“奖励”孩子们来骂他,但最后孩子们却都没有来骂呢?这就是奖励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惩罚。看看企业的奖励计划吧,奖励的金额变得越来越低,奖励的标准变得越来越高,奖励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惩罚。这个时候企业内部最容易形成对组织毫无意义的非正式组织,员工会用自己的形式来进行对抗和保护,例如降低产量和减小业务成交量。奖励的作用是激励,而不应当成为一种惩罚,因此在进行奖励计划设计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转变。

3.奖励某人,对其他人而言可能就是一种惩罚

前些天看电视连续剧《天下无双》,是一部以三角恋爱为主线的喜剧片。剧中男主角同时被两个女人爱恋,但却只能选择一个,于是两个女人决定竞争。在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如果两个女人同时出现的话,那么男主角就要同样一句话分别对两个女人说一遍,否则没有得到的那个女人就会说他不公平、就会生气、就会……。我曾经写过一篇《爱情与管理》的文章,在此文中,我着重讲解了管理工作中感性化、感情化、人性化的一面。从这些角度去分析,我们就能得出为什么奖励某人,对其他人就可能是一种惩罚。记得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例子:说在一个公司里,由于业绩比较好,所以总经理决定给营销部发奖金。这件事情被生产部门的员工得知了,他们想:好,一切都是营销部门的功劳,我们加班加点的生产就是理所应当的,那么我们还那么卖力作什么了。于是在第二个月的时候,公司的产品的次品率、报废率、返工率都大幅上升,成本增高,效益肯定也就大幅下降了。这就是典型的奖励变成了对别人的惩罚,难道这就是企业进行奖励的目的?

4.奖励会使团队的关系复杂

明确一个观点:任何矛盾的产生都是源于利益的冲突。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运动都是以人民被压迫,个人的利益无法保障的背景下发生的。利益是驱动人们采取某些行为方式的一种力量,因此利益的分配、再分配等就将引起团队中的关系变得复杂。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销售部门经理为了使得部门内有一种竞争环境,就决定在部门内实行竞争管理模式,每个月对销售量最高的那个销售人员进行额外的奖励。过去在部门内,由于没有这种竞争模式,因此大家是一个整体,也乐于互相帮助。但是采取了奖励措施后,当有人向团队内的其他人进行求助的时候,很多人会以种种理由躲避。这种关系复杂到什么程度?大家都知道如果客户给销售人员打电话,就基本意味着合同基本可以签订下来了。但是由于奖励变成竞争,大家都不会转告当事的销售人员,某个客户打电话找他。由此而引发的公司客户流失,企业形象受损等情况十分的严重。更有甚者,有的销售人员去偷取其他人员的客户资料,甚至在客户面前诋毁自己公司的销售人员。这些都是由于奖励造成了一种竞争,而竞争最后又演变成了一种矛盾。

5.奖励忽略了行为之后的原因

首先明确一个观点:任何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在这点我曾经在我的那篇《价值观与领导》中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里不再多说。物质奖励问题在于机械式的对待行为,却忽视了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因此人们就不一定以预期的方式来回应。这就如同惩罚可能会让人停止做某事,但是不会激励他们像预期中一样主动移往持续改善的方向。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奖励的目的是在于引起员工某种特定的行为。中国古话讲攻心为上,因此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认识在员工某个行为之后的原因是什么。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6.奖励会鼓励、强化在过去成功的模式,而丧失创新

大家都知道守株待兔的故事,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猎人守株待兔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猎人在树下捡到一个因撞在树木而昏迷的兔子,这个兔子就构成了对猎人的一种奖励。由此猎人得出了一个行为模式:等待、兔子撞树、捡兔子。于是猎人便不断的强化奖励的思维模式和守株待兔的行为模式。大家都知道,猎人的这种行为是一种经验主义的行为方式。其实经验主义分为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失败的经验让人望而却步,而成功的经验却会鼓励、强化过去成功的模式,而丧失创新。过去的管理理论中,有一个比较著名的论点叫做大棒加胡萝卜政策。用棒子来惩罚错误的行为,而用胡萝卜奖励正确的行为。如同棒子惩罚原则只会激励人们去做一件事——-躲避棒子一样,奖励会让人们变得经验主义,形成一种思维的惯性,从而丧失创新的动力。

7.奖励会让人不择手段

在150多年前,有一个牧童,在死海边上的一个洞穴内发现了一个手卷。经过专家鉴定这个手卷是犹太人的手卷,比先前发现的犹太人手卷早1000年,这就是著名的死海手卷。但是当政府去当地准备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时候,手卷不易而飞了。政府在无奈之下,只好发出告示:凡是上交手卷的,都将获得奖金。告示一出还真的有效果,陆续有人来上交手卷。凡是上交的人,哪怕是一个手卷上的小纸片,也都会得到奖励。当所有的手卷收集齐全了以后,研究者发现手卷已经无法拼回,这么一个珍贵的文物就这样被毁了。其实手卷就在当地人的手里,但是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而把手卷撕毁。由此明确一个观点:利益会让人不择手段。可能很多人不认同人性本恶的论调。但是应当说明的是在管理工作中根本就没有绝对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要作必要的预防。这就如同管理工作中有一个现在比较流行的名词——授权,但授权并不是放权,管理者仍然要对权力有必要的控制,仍然要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作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