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从责任走向优秀
6336200000016

第16章 管理强化责任

华敏和邵雨两位作者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责任心是管出来的》一书,他们认为:“员工的不负责任意味着管理者无能”,他们创建了责任心提升的五步法:

第一步,明确什么是责任;第二步,锁定责任人;第三步,锁定完成时间;第四步,确保责任能够被承担;第五步,奖惩责任人。

应该说,这“五步法”是非常重要的责任心管理,运用后,效果也应该是不错的。

笔者还非常赞成强化责任的流程管理。

生产中、流通中、管理中、服务中,都有一个流程问题,企业非常注重流程及其再造。流程中多了一点,使流程不畅,就要去掉些东西;流程中少了点东西,也会流程不畅,就要搭桥。

相应的,流程中每一处的责任出了事,流动性也会出问题。

责任总是一环扣一环的,“一环”,是一个点的责任,是具体的一个人的责任,一项工作的责任,它相对是死的、固定的。从个体看、局部看、静态看,是负了责的,但是,放在全局看,放在一个流程、甚至是一个个连续的流程看,放在动态的流程来看,责任问题就出来了。

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好,纳税很多,解决就业也很好,消费者也很满意,商品都是货真价实的,但是,这个企业排放“三废”超标,从全局看,它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企业;检查时恰好没有排放,没有检查时大量超标排放,这又是动态的责任问题。

一个员工,个人的事、本职工作的事是负责做好了,但可能给下一道工序留下了隐患,这种流程性的责任问题就出来了。

所以,有学者对严格的流程性责任非常看重:

“要想保证员工尽职尽责,首先要对业务流程、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等所有工作流程科学设计,从流程上确保工作质量,只有流程上科学合理,才能高效。”

“比如:邀请一批嘉宾参加企业的重要活动,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对方,有多道程序,有人觉得做好第一道程序就不错了!但如果我们把工作流程能这么严格地规定出来,要求必须完成所有程序,员工的责任心也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了。”

“什么叫管理?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表格化。”

“仅有流程化、表格化还不够,还应该标准化。”

“比如:发送邮件的关键步骤而言,什么时间内完成发送,邮件发出后多长时间检查邮件退回,多长时间内要求做何处理……都要有标准。不然,邮件发出去了,三天以后才检查,而此时活动就要开始了,检查还有什么意义?所以标准化是流程设计的最高要求,对工作理解把握得透彻与否,决定着流程设计标准化的质量。”

“所有的经营管理事务工作都应流程化、标准化。没有流程化和标准化,就很难统一要求,每个人都由着个人的性子来,企业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只要把流程设计得科学合理,做到了标准化,那么所有参与工作的人的岗位责任也就设计进去了;只要照此流程和标准去做,自然也就尽职尽责了。所以流程设计约束的是每个参与工作的人的操作行为。”

笔者很赞成这位学者关系流程责任的这些观点,它是责任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管理强化责任是多方面的,包括笔者在后面讲到的对责任的教育和制度,以及监督,也都是管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