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6334300000009

第9章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由已故日本东京慈惠医科大学教授森田正马先生在1919年创立的。其理论也受我国古代老庄思想影响,其价值已被充分证明和广泛确认,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评价。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近年来,在我国临床验证,森田疗法是治疗神经症理想的方法,它使众多为神经质所苦恼的人获得了新生。森田学说的理论体系不是出自某种理论的延伸或实验室的结论,而是来自森田先生自身的神经症体验和他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森田先生小时候由于家庭强迫学习导致过“学校恐怖”;12岁时为仍患夜尿症而苦恼;16岁时患头痛病,常常出现心动过速,容易疲劳,总是担心自己的病,是所谓“神经衰弱症状”。在高中和大学初期,他经常神经衰弱,东京大学诊断为神经衰弱和脚气病,经常服药治疗。大学一年级时,父母因农忙,两个月忘记了给森田寄生活费,森田误以为是父母不支持他上学,感到很气愤,甚至想到当着父母的面自杀。于是暗下决心,豁出去拼命地学习,要干出个样子来让家里人看看。在这时期什么药也不吃了,放弃一切治疗,不顾一切地拼命学习,考完试后,取得了想不到的好成绩。不知什么时候,脚气病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不知不觉也消失了。

这些个人经历,导致他后来提倡的神经质的本质论,包括疑病素质论。神经衰弱不是真的衰弱,而是假想的主观的臆断。神经质者本能上是有很强的生存欲望,是努力主义者,症状发生的心因即精神交互作用。最重要的是森田先生在自己切身体验中发现“放弃治疗的心态”,对神经质具有治疗作用。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这些成为森田疗法理论基础的内容,全都是他自己痛苦体验的结晶。然而仅仅有这些体验是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他通过多年来对神经质者的观察,把握其症状的实际表现,密切注意其经过转归,并把这些观察与自己的体验相对照;他阅读国内外文献,将当时认为较好的治疗神经症的各种治疗方法一一进行实践验证;最后,森田先生把当时的主要治疗方法,如安静疗法、作业疗法、说理疗法、生活疗法等取其有效成分合理组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心理疗法。

一、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疑病素质论

森田认为,神经质发生的基础是某种共同的素质倾向,称为疑病素质。所谓疑病素质是指一种精神上的倾向性,其表现是:

1.精神内向

所谓精神内向,是指经常把活动目标拘泥于自身,偏重于自我内省,对自己躯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不快、异常疾病等感觉特别注意、关心,并为此而忧虑和担心,以自我为中心,被自我内省所束缚。而精神外向,是指精神活动趋向外界,追逐现实,目的明确,有时表现轻率。精神外向的人充满热情,常因事业的追求,无暇关注个人身体疾病等。弗洛伊德也说过,“精神时常向内活动,从而封闭在自我身心内部的人,易成为神经症;精神经常向外活动的人,就不会得神经症。”

2.疑病症

所谓疑病症,即害怕疾病的意思,是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倾向。其实这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表现,神经质的人只不过是程度过强而已。森田认为神经质是一种先天性素质,是一种侧重于自我内省、很容易疑病的气质。

(二)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

1.精神交互作用

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更加吸引注意力,进一步固着于这种感觉,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对这种精神活动过程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例如神经性头痛,由于过劳、紧张,有人会因头部有异常感觉而使本人的注意倾注于此,注意与感觉的相互作用越发引起敏感。即便是过劳或紧张情况早已消失之后,由于预期恐怖引起的注意固着状态,会遗留下痛苦的感觉,形成习惯性头痛。

2.思想矛盾即心理冲突主要指应该如此和事实如此之间的矛盾,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里的事实也包括自身的自然现象,例如从理智上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鬼的,但夜间走过坟地照样会感到害怕恐惧,所以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成的,如果企图用理性来克服这种恐怖,便会造成思想矛盾即心理冲突。

(三)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

森田认为生的欲望的含义至少有如下几类:

①希望健康地生存;

②希望更好地生活,希望被人尊重;

③求知欲强,肯努力;

④希望成为伟大的、幸福的人;⑤希望向上发展。这是人类本性的表现,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表现。

但是神经质的人想将自己生的欲望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这种苛求完美的理想主义是神经质人格的又一特征。其表现是:在完成自己生的欲望的同时,绝对不能容忍丝毫的心身异常的出现,出现一种强迫性求全欲,甚至对自己内在的性格——容易出现焦虑、神经过敏等倾向,也非常不满,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由于克服这种焦虑的愿望很强烈并由此形成思想矛盾。由于神经质的人生的欲望非常强烈,所以死的恐怖也非常强烈,二者成正比例,死的恐怖中包含了对生的欲望追求的同时,还包括怕失败,怕疾病,怕种种有价值的东西失去,怕死亡等,焦虑与死的恐怖具有相同的意义,可以说是神经质者所特有的病理学的概念。

(四)精神拮抗作用

森田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也存在一种拮抗作用。例如当我们发生恐怖时,另一方面又出现不要怕它的相反心理;打算买东西时,先要考虑一下是否浪费的问题;要出门时,反倒先要回顾室内是否忘记东西。这是所谓相对观念。这种对应作用也是精神领域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可以保证生命安全和精神安全。这种精神拮抗作用如果过弱,如小孩或白痴,一旦产生欲望,就会毫无顾忌地行动。而神经质者精神抗拒作用过强,由于欲望和抑郁之间的抗拒作用,常引起犹豫不决而精神痛苦。又如在某种情况下,出现对某人(尤其是大家常崇拜的人)的不敬念头,同时会想到这是错误的,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在内心加以否定。这些在一般人只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的想法,在疑病本质并且精神拮抗作用很强的人身上,会固执地出现,形成对立,再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强烈观念症。

以上论及的森田关于神经质发病的基本理论,简而言之,就是具有疑病素质的人,由于某种契机,(疑病体验)把人们普遍存在的一些身心自然现象如用脑过度时的头痛、失眠、与生人交往时的拘谨不安,以及偶然出现的杂念、口吃等,误认为是病症,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感觉愈敏锐,“病症”也就愈重。由于这种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成为神经衰弱发作的神经症。

二、森田疗法的适合证

1.普通神经质即平常所说的神经衰弱,包括失眠症、头痛,头昏、头脑不清、感觉异常、易兴奋、易疲劳、脑力减退、疲劳感、不必要的忧虑、性功能障碍、头晕耳鸣、颓废、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2.强迫观念症主要包括对人恐怖如赤面恐怖、视线恐怖、自己表现恐怖、循环恐怖、学校恐怖、外出恐怖、罪恶恐怖、不详恐怖、高处恐怖等。

3.发作性神经症如呼吸困难发作、焦虑发作等。

新森田疗法不仅限于治疗神经症,而适应证也在不断地扩大。例如,药物依赖、酒依赖、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都得到治疗效果(对于后两种疾病的患者,主要是进入缓解期以后)。这些患者采用森田疗法,不是正规地由绝对卧床开始,而是从作业期开始。

三、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

根据森田的病理理论,森田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原理与方法,疗法的着眼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其治疗原理可概括为两点。

(一)顺其自然

森田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夜间走过坟地时照样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能有所改变。而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因此,要求患者对待症状首先是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什么叫顺其自然呢?森田把它看做是相当于佛禅的“顿悟”状态。所谓“顿悟”,就是让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平常的事,看得很严重而产生抗拒之心,结果使自己陷入了神经质的旋涡。这就与上述规律的第四条及第五条相符合,即由于集中注意于令其感到厌恶的情感,并不断压抑这种情感而使之受到强化,经多次反复而培养起他对人极度恐惧的体验,而这一过程又违背了上述第一、二条规律。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怕的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1.要认清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神经质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要改变这一点,就得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这是人的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不理智的事情,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须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同时,还要认清精神拮抗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认识到人有对生的欲望和对死的恐惧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并接受这种心理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怖而恐惧不安,也不必摈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冲突之中。

2.要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身心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将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直至消除。比如:对人恐怖患者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情,越注意就越紧张,反而使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会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

3.要认清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

人之所以患神经质症,疑病素质是症状形成的基础,精神交互作用是症状形成的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这一思想矛盾的特征就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用“理应如此”来限定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森田指出:“人究竟如何破除思想矛盾呢?一言以蔽之,应该放弃徒劳的人为决策,服从自然。想依靠人为的办法,任意支配自己的情感,就如同要使鸡毛上天、河水断流一样,不仅不能如愿,反而徒增烦恼。此皆力所不能及之事而强为之,当然痛苦难忍。然而,何谓自然?夏热冬寒乃自然规律,要想使夏不热、冬不寒,悖其道而行之则人为的决策;按照自然规律,服从、忍受,就是顺应自然。”针对思想矛盾,森田提出了“事实唯真”的观点,意即“事实即是真理”,并以此作为座右铭。他说:“吾人不要把情绪或想象,误认为事实来欺骗自己。因为不论你是否同意,事实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就是事实,所以人必须承认事实。认清自己的精神实质,就是自觉;如实地确认外界,就是真理。”只有使人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才能跳出思想矛盾的怪圈。

(二)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

森田疗法要求神经质症患者通过治疗,以学习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是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动。即“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

1.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认为,改变患者的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还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且能见成效的事情上,努力做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都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例如:对人恐怖的人,不敢见人,见人就感到极度恐惧,森田疗法要求其带着症状生活,害怕见人没关系,但该见的人还是要见,要带着恐惧与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么;而这样做的结果,患者自己就会发现,原来想方设法要消除症状,想等症状不存在了再与人接触,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为此苦恼,认为不能做,是因为老在脑子里想而不去做。而“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就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束缚行动的模式。

2.面对现实,陶冶性格。

森田疗法的专家高武良久指出:“人的行动一般会影响其性格,不可否认,一定的性格又会指导其做出一定的事情,但仅仅看到这一方面,则是一个片面性的认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行动会造就我们的性格'这一客观事实。正是这一点,才是神经质性格得以陶冶的根本理由。”

神经质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患者的主观世界之中。他们对引起自己恐惧不安的事物想了又想,斗了又斗,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引起其痛苦的事物却采取了一种逃避和敷衍的态度。事实上,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是无法摆脱神经质症状的苦恼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会使思维变得更加实际和深刻。实际行动才是提高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最直接的催化剂。对此,高武良久举例说,要学会游泳,不跳入水中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即使完全不会游泳,跳入水中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再逐步学习必要的技术。与此道理相同,神经质症患者无论怎么痛苦,也会在别人指导下做到,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自信的体验。要想见人不再感到恐惧,只有坚持与人接触,在实际接触中采用顺其自然的态度,使恐惧感下降,而逐步获得自信。前面已经谈到,“为所当为”有助于使症状得到改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将精神能量引向外部,就是要注意所做的事情,这就减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而与外部世界的实际接触,又有助于患者认识自身症状的主观虚构性。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使内向型性格产生某种改变的过程。

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这种陶冶并非彻底改变,而是对其性格的不同部分进行扬弃,即发扬神经质性格中的长处——认真,勤奋,富有责任感等,摒弃神经质性格中的致病之处——神经质的极端的内省及完善欲。

由此可见,顺应自然既不是对症状的消极忍受,无所作为,也不是对症状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按事物本来的规律行事,听凭症状存在,不抗拒排斥,带着症状积极地生活。“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治疗原则的着眼点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陶冶性格。这一治疗原则还反映了森田疗法对意志、性格、行动和情感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即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改为人的行为来改变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一个人的性格。

四、森田式的生活态度

高良武久博士在开展森田疗法的同时,还规定了森田式的生活态度。这对于实施森田疗法,促进疗效,会带来莫大好处。

1.端正外表。

完美的外表与完美的心灵是联系在一起的。衣冠整洁,才能意志坚定。要振作精神、情绪焕发,首先要端正外表。一个衣饰凌乱不堪、生活懒散的人,很难相信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因此,要摆脱内心的痛苦和不安,首先需端正外表,要意志自然而然地坚定起来。

2.保持充实的生活。

人们要保持充实的生活,就必须养成劳动的习惯。要自我感到,不干事情心里就不踏实。人普遍要有向上的进取心,并不断地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来实现,尔后才能取得成绩。例如,农民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秋后获得丰收的喜悦,从中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人们遭受痛苦,也会在工作中增加信心,减轻痛苦。对于过度内向化的神经质症患者来说,通过积极工作,可逐步走向外向型。高良武久博士指出:外向化的最佳方法是从事某种工作,即使是难做的事情,也要逼迫自己去做。

3.勿长期休养。

神经质症患者不宜长期休养。长期休养,有害无益。神经质症患者具有较强的上进心,他们要摆脱症状,也是为了能得到更强的工作能力。让患者长期不工作,会使患者觉得丧失了工作能力,从而可能使症状愈加严重。其实,神经质症患者的身体根本无毛病,硬要让其休息,会使患者感到病情严重,这就很难从疾病观念中解脱出来。

4.要正视现实。

有一种人,当要去做一件不情愿的事情时,会找出一些借口,尽可能去回避;相反,要去做极感兴趣的事情时,虽然有困难,也要想法去实现。人要躲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往往会受到理性的自责,当然,也会以各种理由来自慰。他们以病为借口,逃避现实,为此感到现实严酷,更感到病的痛苦。他们做每件事都会表示:我有病。这给治疗带来莫大困难,也是难以治愈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态度应是:不要以疾病为借口去逃避现实。

5.不做完美主义者。

神经质症患者往往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有极强的欲望,他们想工作,但又不愿接受工作所付出的代价。他们以最顺利的状态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事实上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现实与希望背道而驰,其结果处于一种完善的理想与不完善的现实的矛盾之中。事实上,绝对的完善是不存在的。正确的态度是:不做完美主义者。

6.勇于自信。

森田正马博士认为,神经质的人一般带有劣等感。所谓劣等感,即相当于自卑感。他们自觉处处不如别人,做事没有自信,结果一事无成。高良武久教授这样认为:“许多事情并不一定要有了自信之后才去做,自信产生于努力之中。有人认为只有有了自信之后才能去工作,这好比人学会了游泳之后再下水学游泳一样,是非常荒谬的。”人对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不会贸然从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有成功的希望时,方能付诸行动。对于有劣等感的人来说,缺乏自信,做事犹豫不决,三思而不行,陷于完善欲的桎梏之中,这样就会一事无成。正确的态度应是:增强自信,勇于进取,通过实际行动去完成要达到的目的。

7.不要急于求成。

人们遇到悲痛忧伤的事情,譬如亲人的死亡,其情感的波动,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使人经常沉溺于痛苦的回忆中。人们在心理上又想消除这种痛苦,然而,事与愿违,有的人越想排除越排解不开,这就是实际上想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势必会陷入欲罢不能的心理冲突之中。高良武久博士主张:“既然对往事不能忘怀,就不要强行忘怀,而应带着这种思维积极地去做日常生活中需要做的工作,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使这种思绪逐渐淡化,以至彻底消失,即使不完全消失,也会不再严重牵动我们的感情了。”显然,对于现实的痛苦,硬要逃脱是办不到的。我们只能顺其自然,听之任之,努力将自己致力于工作和学习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痛苦和悲伤自然会逐渐消失了。

五、森田治疗的治疗要点

森田治疗的治疗要点是陶冶疑病素质和打破精神交互作用,单纯说理是无效的。正如对人恐怖患者从道理上认识到人没有什么可怕的,但见人后照样感到恐惧、不自然,尽量避免与人接触。所以仅在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必须在情感上身临其境去体验方能有所变化。

对于症状,森田教授提出“顺应自然”,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症状反而逐渐消退。因此对病人不予劝慰,令其顺应自然,如让苦闷发展到顶峰,这时反倒不再感到苦闷了。具体的做法是:一方面要无条件地接受症状,不排除症状,充分认识到对症状的抵抗;一方面带着症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像正常人那样去工作和学习。对人恐怖的病人,见人感到恐惧,表情不自然时,就让他不自然、恐惧好了,同时去做该做的事情,这就是“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对此,坚持下去自然就解除了主、客观的矛盾和冲突,打消了精神交互作用,症状也就随之减轻和消除了。

森田疗法所遵循的“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真能领悟以达到治疗效果,并非那样容易。尤其是较重的神经症病人,让他们对引起痛苦的症状“顺应自然”、不予理睬和抗拒是不可能的。住院治疗则为其创造了一个特定的治疗环境,在医生的指导下,使其获得领悟和积极的生活体验。

六、森田疗法的实践计划

(一)第一阶段:生活实践阶段

1.体力劳动——森田疗法实践的钥匙。

从寝室或家庭卫生做起,做每天力所能及的劳动。体力劳动是最有效的实践方法,它要比脑力劳动更有效果。

2.做应该做的事——实践的定位。

做应该做的事,无论自己的心情如何,都要坚持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这是森田疗法的最关键措施。但是,如果为了锻炼自己,而去做与自己意愿相反的事则不是为所当为的真正意义了。

3.每天要不断地干点什么——实践的强度。

要减少睡眠时间尤其是尽量不在白天睡觉,白天要不断地干点什么。

4.禁止消愁解闷的各种活动。

这类活动如吸烟,听音乐,弹琴,玩游戏。我说不要这样做是指在集中实践这段时间不要这样做。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体验森田疗法的精神,我不是要您永远都不要这样。

注释:神经质的症状,用消愁解闷的方法也可以解决。然而,因为那样做只不过是精神上的一种暂时性的转换,时过境迁,立即就会重新恢复原状,就和催眠术只能解决一时性的问题是同样的。倘能经常正面地面对苦恼,把苦恼切实看作苦恼来接受它,这样一来,苦恼本身终于被绝对孤立起来,自己再也无法对它感受和评价了,苦恼的感受也就没有了。

5.对症状要采取忍受的态度,带着症状坚持实践。

对待症状要不过问,不测试,不拘泥。

不过问:尽可能不要再谈自己的病情,如果遇到症状缠绕的情况,可采取所谓不问疗法,装作不知,听之任之。

不测试:制止自己测试症状是否好转,情绪是否变好,要听其自然地对待病情。

不拘泥:如果感觉“头轻快了,精神爽快了”时,应当注意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感觉,从疾病的角度来看,它和痛苦是同一的东西,爽快之后,作为一种相反的动态往往会出现不愉快,到了完全摆脱愉快与不愉快的感觉之后才是真正恢复了健康。

6.阅读森田疗法书籍的问题。

在实践头一周内请不要阅读森田疗法方面的书籍,在实践一周后开始每天晚上睡前抽出半小时左右阅读森田疗法的书籍,请用体会的态度去读。

7.切莫拘泥于理论。

在治疗过程中且莫拘泥于理论,把自己的情况机械地与理论对照,看哪里好哪里不好,勉强地来矫正自己。但愿能顺应自然,保持安心经时度日的情绪就很好,要逐渐领会某种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

请按上面的要求去实践,森田疗法的实践以一个月为一个进程,也就是说,只有实践到一个月的时候才可能有一定的体验。总的实践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

每月推荐之实践计划:

(1)禁止消愁解闷(禁止游戏、吸烟、听音乐、上网消遣等)。

(2)做当为之事,包括读书、劳动、工作、运动及每日当为之事。

要求:

①做事要不分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

②每天都要不断地干点什么,要减少睡眠时间。

(3)对待症状是没有办法的事,要逐渐在实践中体会这一点。

(4)每天读少量森田疗法方面的书。

(5)每三天或一周写一篇日记。

(二)生活实践阶段的注意事项

在这一阶段要逐步体验下面的内容。

1.体验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体验自己是无法控制感情和症状的,就像你不能使身体飞起来一样。我们的心情就像水一样,不时地泛起阵阵波澜,如果我们任其自然地发展,水波就会自然地产生,自然地消失,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痛苦,但如果我们想人为地令水的波浪消失,就必然会撩起更多的波澜。

2.培养迅即工作的精神。

无论做什么,必须尽量迅速地工作,而且要坚持实践下去;无论做什么都不必安排时间表,估计效果,也不必选择,即要排除患者对于工作的预先考虑和价值观。

注释:

①去掉预先的考虑。

过去我在工作的空隙,总好不断考虑关于“怎样考虑引导自己才好”的问题,然而,即使规定了某种行动方针,虽然放心了,却丝毫没有成为实际行动的规范。如果有时候没有提出什么所谓既定的方针,便越发不断地陷入了迷惑。今天,我已经不再那样考虑,只是凭借朴素的欲望去干点什么而已。一位会员在谈自己对此的体验时说,“最近,没再为寻找工作而费尽心机,也没在早晨就订好一天的工作计划,只是在着手干某种事情的过程中顺便由此及彼地考虑好下一步要干什么工作的问题。现在我对于出现在眼前的千头万绪,能有一心一意地自右向左逐条顺理依次去做的打算。今后即使回到单位,越是特别忙的时候,将会越是满心高兴。”因此那种每每工作之前都要计划一番的习惯亦应逐步改变。

②去掉工作的价值观。

森田说“在价值观和某种打算之下进行工作时,工作永远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归结起来,对工作本身充满乐趣的那种纯真的精神才算是超越了价值观念的东西。”因此,我们在长期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对待不同工作的强烈的价值观应逐步消除,在进行实践时尤应注意要排除“这样的工作有意义,那样的工作无意义”的想法,这样工作才会形成乐趣。

3.不必刻意安排对自然的生活节奏的体验。

我们只要能照朴素的欲望去活动就可以了,不必害怕心身的消耗或毙命。因为在我们身体中,存在着像安全阀那样起到自我调节作用的东西。因此,没有必要死按那些机械的理论去休息或休养。在活动的过程中,就会不断调剂缓急,自然进行工作上的变化,通过它是可以自动调节的。

4.欲治不治,不治而治的体验。

最近的实践给我一个最大的体验就是当你一味祈求“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以消除自身的某种症状时,症状反而会加重,而当你逐渐为另一症状所困惑或专心于其他事时,这一症状则会减轻甚至消失,这就是顺应自然的真谛。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不去设法改变自己的症状和性格,这样症状和性格就会自然改善,从而造成一种无不为的状态。

5.不需要什么勇气。

患者说“已经决定我从一月份开始必须到学校去上班,可是真不知道我是否有了去学校的勇气”。森田说“只要能去就行,不需要什么勇气”。不要努力。患者有所谓“努力把痛苦当作痛苦来接受”的说法,倘真这样努力,就又使痛苦成为双重了。实际上即使不努力,痛苦终究还是痛苦。所以,想特意设法取消痛苦这是多余的。降临在身的灾难,涌现心头的痛苦,除了承认事实,听之任之,别无他法。就像禅家所说“心头无杂念,烈火也觉凉”那样,已经到了这种时候,若再专心致志地祈求听其自然,或用上力气去灭却心头杂念的话,那就已经既不能顺应自然,也不能灭却心头杂念了。

(三)森田疗法实践计划——坚持森田疗法的宗旨

下面是森田疗法治疗宗旨,在实践过程中请一定要坚持下面三点,它是指导您行动的指针。

1.作业疗法。

绝对卧床结束后即进入作业期。作业是由最初的简单轻体力劳动向重体力劳动过渡。其目的是:

(1)人本来就是要活动的,要让患者体会到,即使有症状也可参加劳动。通过劳动,减轻症状的痛苦。

(2)通过劳动使患者由自我防卫和自我中心的倾向变为外向化,更实事求是。

2.体验疗法。

在森田疗法中重视通过亲身体验去认识事物。不是只靠思考去认识,要通过自身的行动体验去认识。由于重视这一点,也有人称森田疗法为体验疗法。

3.不过问疗法。

这也是一种技巧,把患者有关自己症状的主述,只当作是“一面之词”,尽量不去采纳,而是尽力让患者通过行动去获得某种体会。可以说绝对卧床就是这种技巧的象征性形式,是森田疗法特色之一。

(四)第二阶段——社会实践阶段

大约需要1~2个月进入第二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志是能对森田疗法理论中1/3的内容有所体会。这一阶段要坚持上面的实践方法,同时加强读书问题和社会交往问题的解决。并对“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产生更深层次的体验。因此在坚持上面的实践原则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坦诚地与人交往。

把“真实的自我”展现在众人面前,停止演示伪装的愚蠢做法,这是语言行为上的顺应自然。即停止掩饰自己,停止心理文饰作用,坦诚地与人交往。(比如当因脸红恐怖,在人面前被称作“你是腼腆的人”时,最好是敞开心扉照实说“实际上我胆小而发愁,无论对方说点什么,我都立即脸红。这样无可奈何的事情真是少见。我真是的。”这种讲法暂且作为公式来套用也可以。请多次地反复使用。)

2.纯真的感情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指南。

尤其是那些歉疚自责、羞愧害羞、紧张焦虑等反面心理,若能将这些心理付之行动和语言,使之充分地表达出来,则能使人左右逢源。非神经质的人是很难做到的。要善于利用神经质者的善于反省的特点,要知道这是神经质者的最大的优点。要善于把反省转变为行动。这样就能在人际关系中左右逢源。

3.不要进行不必要的交际。

所谓“广泛交际”实际上是一种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虚伪精神,而不是什么在交际方面的学习。人们的行动必须是根据生活需要或者是受个人欲望驱使的结果。不要去进行那些不必要的交际。自己要经常注意,切莫丢失自己原来那谨慎的态度。一切活动必须经常出自本意才行,这就是去掉虚伪,回归真人的自然状态。

4.有选择地读书。

选择平铺直叙、内容实际的科学性读物。具体方法:随便摸过一本什么书,不加选择地翻开就读,不要追求理解,也不必用力记忆,要不问内在事理地一顺溜地默读下去。体验下面读书的新境界:如今读书,却全然处在一种毫无牵挂的境地。有时连早晨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时候读过的内容,也能很清晰地重现在脑海之中,再如,即使读书的当时未能立即记住的地方,事后考虑起来,却觉得记忆很好,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这一时期可加大森田疗法书籍的阅读数量,这时阅读就会对其中的道理有一定的体会了。

(五)社会实践阶段着重体验的几方面

1.纯真的心思是坦诚的心,富于人情味的心。

治疗过程中要逐渐去体察和发挥纯真的心地和自己原始的性情,以及不蒙骗自己的精神。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越是坦诚的人,治愈得越快”。

2.对“无”的体验。

近日突然悟出了一个“无”字。“什么事一旦刻意地从理论上解决,就会使最简单的问题也变得最复杂,就佛家所说的“落入迷中了”。有人问森田博士:“我该用什么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森田说“这样也行那样也行”。他是在劝导人们不必追求理论,没有道理就是最好的道理。另外,对己对人对事无评价也很重要。因为一旦有了评价就会脱离事物的本相了。脱离了理论与评价的人会充满自信,对事物有深刻的见解,而落入理论与评价的泥潭中则会使人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缺乏自信,看问题偏执。总之,“无”是最合现实的道理。例如:对自己的情绪无评价不分好坏则会回归到“纯真的心”的境界;对自己对人无评价则会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对自己为何自信或自卑不求原因则会使人更清醒;受人夸奖、批评时心中无理论无评价时则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话。另外,在心中波澜起伏时不参与任何内心辩解而迅速转换到工作中去,就能把注意力转移出来,从而很快会回复到“无”的状态,认识也自然清醒了。顺应自然的最高境界和核心内容大概就是这个“无”字。但只内心无物不行,在行动上要强调“有”字,即所谓“为所当为”。这是最现实最有效的人生观。

3.对“无所住心”——健康注意力的体验。

这种健康注意力的体验就是一种注意力能迅速地转换的一种体验。无论处在多么高兴或沉迷的环境中都可以迅速地转换注意力。这是森田要患者形成的一种体验。

4.另一个重要的体验是即使症状再次出现,却丝毫没有任何恐怖感了。

这种情况就是疑病素质逐渐陶冶的体现。

5.对不安常在的体验。

不安常在。人要活着,总会伴有不安。期望越大,不安就越甚,不安是必然存在的。你要摆脱不安,它却穷追不舍,你和不安抗争,它就一味地加剧。因此即使感到不安,如果能毫不惊慌失措地泰然处之,那么这种不安就会逐渐消失,即使有不安也如同没有一样。也就是说对于不安应该是来者不惧,顺其自然,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为值得烦恼的事而烦恼的意思是:不值得去烦恼的事,烦恼也没有用,值得烦恼的,不妨为之烦恼。

七、森田疗法治疗用语及格言

在森田疗法的理论结构及治疗实践中(如说理,谈话,指导写日记等)都使用了一些已定的用语,其中有些来源于佛教。森田在治疗过程中往往给这些用语赋予多种含义。常用的格言简要说明如下:

顺其自然对出现的情绪和症状不在乎,要着眼于自己的目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对待不安应既来之则安之”,“对情绪要顺其自然,仍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如果出现了不安就听凭这种不安去支配行动。高良先生医院的院刊就叫“顺其自然”。

精神拮抗作用精神拮抗作用也是症状顽固的原因,特别是强迫观念中,这种心理活动作用很大。把自己的某种身心现象视为于己不利或令人不快的东西,企图加以排斥和否定的态度。例如,当自己意识到在众人面前感到恐惧时,想要排斥恐惧,必须平静,但又做不到。因此总想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矛盾心理就会成为强迫观念的原因。结果由于这种机制,增强了精神交互作用。

精神交互作用对神经质的发病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疑病素质,对于症状的发展有决定作用的就是精神交互作用。对某种感觉如果过度注意,对那种感觉就会变得敏感,对这种敏感的感觉越来越注意并会使之固定,这种感觉与注意进一步相互作用,越来越形成感觉过敏的精神过程。

欲想以浪平息一浪,反而波浪叠起意思是说如若企图一浪平息一浪,反倒会出现更多的波浪,极力要消除症状,结果反而接二连三地出现新的症状,最后弄得不可收拾。不要光想着治病,首先要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把治病看成一件小事。

外表自然,内心健康意思是说,像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就能健康起来。神经质者总是希望先消除症状(改善情绪),然后再恢复到健康的生活,这样做永远不能有健康人的生活。对情绪不予理会,首先要像健康人一样去行动,这样,情绪自然而然就变成健康的情绪。

情绪为准则(情绪中心)是指注重情绪的生活态度。情绪本来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这种看重情绪的生活态度是神经质者所共有的。森田疗法要求“对于不受意志支配的情绪不必予以理睬,让我们重视符合自己心愿的行动。当患者认为自己有病,并对症状感到精神负担时,医生就告诉患者:“这不是症状,只是一种情绪”,能体现你的价值的是行动和达到的效果,重视着眼于行动的生活态度。

行动为准则唯有行动和这种行动的成果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即使想法有多么高尚,若是偷窃他人的东西,那就是盗贼;反之,即使想过多少坏事,若肯帮助别人,就会被看成是好人。舆论的评价就是如此。这就是“与其想,不如做”。从这个意义上,森田对情绪要既来之则安之,要为实现既定目标去行动的生活态度,称作行动为准则。

心随万境变,变化之处实幽玄这是摩攀罗尊者的话。意思是:人的心境随着境遇不同而千变万化,甚至可以说,这种现象实在是玄妙。在森田疗法中它赋予的含义是“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容易变化;情绪恶劣时不要悲观,情况顺利时也不要高枕无忧,要着眼于行动努力去干。”

唯事实为真实意思是“只有事实才是真实的”。它是以情绪为准则相对应的词。对无能为力的客观事实,就要承认自己无能为力。与顺从自然是同义语。

顺从自然与“顺其自然”同义。不是要屈服于大自然的意思,而是说,对于由不得自己的事情,即使怎样着急也无济于事,同样,自己的心情受现实的影响。这时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接受现实,自己的情绪好也罢,坏也罢,唯有行动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思想矛盾(恶智)所谓思想矛盾是指“应该如此”的想法与“就是如此”的事实之间有矛盾。与佛教所说的“恶智”具有同样的内容。据森田说,我们的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知识、理解与体验经常互相矛盾;这是理性认识上的方法错误,它总是错误地认为凭着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理性能够解决不合情理的情感方面的问题,并试图解决这类问题。

死的恐怖生的欲望是积极方面的精神动力;与此相反,死的恐惧则可以说是一种消极方面的精神动力。虽然二者同属于动力,但方向不同,因此其表现形式也完全相反。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表现出强烈的“生的欲望”,他就会具有健康人的生活态度;而当“死的恐怖”明显时,就会成为神经质。二者不是对立的概念,毋宁说他们是相互协调的,偶尔还会彼此交替。从这个意义上,森田疗法是把“死的恐惧”转向“生的欲望”的一种操作。

温顺是指一种顺从老实的态度,但它不同于盲从。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次森田对一位神经质患者说:“你要是照我说的去做,病就会好,怎么样,你做不做?”患者回答说:“好的,怎么做都行。”于是森田说:“那么你现在就原地转三圈儿,然后给我鞠躬。”患者照他说的做了。然后,森田告诉他:“你这不是温顺,而是盲从。如果是真正温顺的人,你会因为感到害羞而停止,或者会说‘这家伙真有点……’,或抓抓头。而你这样做是被曲解的‘必须要温顺’所束缚。”

主观虚构性这是高良提出的问题。神经质者很难自己冷静、如实地做出客观判断。这是由于思想受到疑病情绪的影响,其判断往往被情感色彩所歪曲。因此,患者在叙述症状时,往往内容与事实明显不一致。高良把这叫做神经质者的“主观虚构性”。

纯真的心意思是坦诚的心,富于人情味的心。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越是坦诚的人,治愈得越快”。

神经质(症)森田把森田疗法有效的各种神经症叫做神经质。但另一方面,他也把神经质这一名称用来表示一种性格特征。森田把神经质者同其他精神障碍者严格区分开。可以设想,他之所以使用这一病名还是性格特征的模糊概念,是因为他有一个信念:“神经质不是病”。然而高良则把神经质看成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把它叫作神经质症,把神经质用来表示性格特征。至今有多数学者在使用这一名称时,仍然沿用森田的本来含意。由于这样缘故,也有学者强烈主张,在使用“神经质”这一名称时,应用“森田神经质”。

尽性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要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所谓“尽己性”,就是要真正明确自己的状态,怀着生的渴望去过积极的生活,为实现自我从现在做起,奋发努力。所谓“尽人性”,就是要肯定别人应有的价值,发挥他的长处。所谓“尽物性”,就是要看准每件事物的存在价值,提高它的价值。

生的欲望这一概念是森田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生的欲望”通常被解释为人类总希望自己不断向上、不断发展的一种欲望。

但分析一下森田的文献,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以下的种种愿望:

①不想得病,不想死,想生存;

②想活得更好,不希望被人看不起,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③想多知道一些知识,想学习;

④想变得了不起,想得到幸福;

⑥想提高和发展等。这种欲望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动力,精神健康的人,无论谁都有很多这种欲望。

啐啄同时指治疗时机成熟。来源于,当鸡蛋中的小鸡即将孵出时,母鸡从外面啄蛋壳的动作同小鸡从蛋里面破壳的动作同时发生。在使用森田疗法的专家中,有人使用“嘴啄同时”或“碎啄同时”。这种说法在字典中找不到。

有大疑才有大悟越迷惑越好,越怀疑越好。这种矛盾心理越厉害,领悟就越大。

体验疗法在森田疗法中重视通过亲身体验去认识事物。不是只靠思考去认识,要通过自身的行动体验去认识。由于重视这一点,也有人称森田疗法为体验疗法。

协调在森田理论中,一般没有对立概念。就以“生的欲望”和“疑病性”为例,乍看上去,使人觉得是对立的概念,其实在人格中保持协调。“协调”这一概念往往被人忽视,而它是森田人生观的体现。森田追求的人生目标,总的来说,就是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和领域中成为一个“伟人”。他对自己在该领域中的知识有绝对的自信心。在他看来,一个健康人要谋求地位、获得财富,并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树立起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的人生奋斗目标乃是人之常情,但其内在,需要经常保持一种“协调”。无论怎样想要得到财富、得到地位,如果没有“协调”(即若是成为非社会性的或是反社会的)那他就根本不可能成一个“了不起的人”。

适应不安这是高良提出的概念。高良认为森田所用的疑病性基调这一概念模糊不清,于是便提出了“适应不安”这一概念,以取而代之。高良认为,所谓“适应不安”就是感到无法以自己的现状去适应环境从而出现了不安。从这一意义上说,适应不安就是一种症状,严格地说,它同疑病性基调有不同的内涵。

束缚在森田的理论中,通常把引起神经症的冲突、发生的机理用“被束缚”或“注意”来解释。就是说,冲突心理的产生,就是经常提到的“由于被束缚”、“过度注意”那样的自身原因所引起。根据新福学说,导致“被束缚”和“注意”的个体因素,不能只单纯看成是疾病恐怖、对死的恐怖的单纯本能反应,而有更复杂的因素。除对疾病、死和异常的恐怖之外,还与完美欲、优越欲、罪恶感和良心的谴责等有关。

突然悟道恍然大悟。在森田疗法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某些症状,有时会因某种突然的原因,一下子从困扰中解脱出来。

为值得烦恼的事而烦恼这是弗郎克尔的一句话。意思是,不值得去烦恼的事,烦恼也没有用,值得烦恼的,不妨为之烦恼。

人若有生活的目标,就能承受一般的困苦意思是告诫人们:“活着要有目的”,这是大原常说的一句尼采的话。

人是在不安中生存这是萨尔托尔的一句话,意思是:“人本来就是不安的”,与不安常在是同义词。

睡眠的多少,要顺其自然如果身体需要睡眠,即使在火车上也能入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能边走边睡。与此相反,如果身体不需要睡眠,无论在床上躺多久也还是无法入睡。要紧的是情绪要放松。对于睡眠的多少,要顺其自然。只要睡上5~6个小时,精力就会得到恢复,足以坚持第二天的工作。

烦恼即解脱即使内心烦恼也不要企图逃避,毋宁任其烦恼。这样,烦恼的心情就会消失,即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也就有了。

日新又月新尽管看上去,每天的生活内容千篇一律,但今天和昨天总是不一样,今天就是新的一天。今天比昨天,明天比今天应该过得更充实。

日日是好日这是云门禅师的一句话。意思是,如果工作、学习一天之后,感到过得很充实,那就是好日子;如果没能过得充实,那就是坏日子。至于这一天的情绪如何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