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谢折磨你的人全集
6331200000011

第11章 感谢忙碌,有行动才会有成功

很多人抱怨生活的忙碌,渴望自己有一份清闲。殊不知,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根本不会有成功的人生。试想,谁能不劳而获呢?一切成功靠行动。忙碌,说明你正走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

勤奋可以创造成功

成功所凭借的绝不是安逸中的空想,而是在勤奋中获得的,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所有想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很多人抱怨:“为什么不像××那样悠闲一点呢?我就是一个劳碌的命!”但是在成功者看来,自己的勤奋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因为自己的成功就是勤奋创造的。养成一种勤奋、不怕艰苦、坚持到底的习惯,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想成就大事、想拥有更多财富的人来说,勤奋是最好的资金。

诚然,勤奋是一个人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需的前提,任何一种杰出成就都必然与好逸恶劳的懒惰品行无缘。正是辛勤的双手和大脑才使人出众,任何事业追求中的优秀成就都只能通过辛勤的实干才能取得。

毫无疑问,懒惰者是不能成大事的,因为懒惰的人总是贪图安逸,遇到一点风险就退缩。另外,这些人还缺乏辛勤实于的精神,总想吃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从不相信勤奋有收获。勤奋是千百年来人们成才的法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道酬勤。有一首歌唱得很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无论什么时候,勤奋都是一种值得社会称誉的美德。

我们从小就知道“勤能补拙”“勤奋可以制造一切”,也知道无数个通过勤劳实干取得成功的事例。可是多数人并未从中受到启发,他们依然在工作中偷懒,依旧好逸恶劳,并为自己开脱:现在是新世纪新时代,勤奋已不再是人生成功的法宝了。

是的,如今这个时代的确与以往不同了,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勤奋越来越不重要,而是恰恰相反,要想在工作中获得成功,勤奋是必不可少的。

要想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走出一条完美的职业轨迹,唯有依靠勤奋的美德——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进取。

我们总是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其实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我们如果对实际生活有所了解,就可以发现,幸运通常伴随于那些努力勤奋工作的人身边,就像海风和海浪总是伴随在航行者的身边一样。

理查德·科布登是一位农民的儿子,他出身贫寒,年纪很小时就被送往伦敦,在一个工厂的仓库做童工。他是个非常勤奋、行为规矩的孩子,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他的老板是个非常刻薄的人,多次警告他别读太多的书。但他不听,还是继续坚持学习,并把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印在脑海里。后来,他作了一名印花布漆工,从此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

他对大众教育很感兴趣,几乎把自己所有的财富和毕生精力都投了进去。他经常去一些公众场合演讲,他具有非凡的毅力、实干精神和充沛的精力,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他成为了公共演说家中最具说服力和震撼力的人物之一。

不相信命运的乔顿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这一天,乔顿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他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

乔顿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乔顿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2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你就买下吧。”乔顿听了,叹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几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车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着,嘴里连连感激着:“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富入啊,我为您祈祷!

上帝保佑您!”

乔顿笑了笑,正准备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的眼睛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都是23年前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乔顿先生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可是头条新闻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争取多得到一些钱,他可怜巴巴地说了起来:

“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呀!”

乔顿先生冷冷地道:“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对着乔顿先生。

乔顿先生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也在那家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乔顿先生,暴发出一阵苦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乔顿先生用力推开盲人的手,举起了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

“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相信命运,可是我不信。”

同样是残疾人,有人因为懒惰只能以乞讨为生,有人因为勤奋而出人头地,这绝非命运的安排,而在于自己的勤奋、拼搏。面对困境,应如何走出?懒惰地等待只能使自己沦落为“乞丐”,勤奋则通向成功。而成功很可能会成为勤奋的坟墓。有一项调查表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获奖之后的成就、论文篇数远不及其获奖前的一半。成功之后就不再努力的例子并不鲜见,许多人在凭借着勤奋努力终于被提拔和重用之后,就觉得应该放松一下了——为自己前段时间那么辛苦的工作补偿一下,结果又回到原来的那种好逸恶劳、不求上进的生活状态中去了。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二是踌躇满志。这两种悲剧,都会导致勤奋的中止,因此,在我们取得同样的成功之后,要重申自己的大目标,告诉自己还有更加美好的前途在等着自己,使自己重新振作,继续努力。

在工作中永立不倒的英雄所凭借的绝不是安逸中的空想,而是踉跄中的执著、重压下的勇敢、艰苦中的勤勉和奋发,是在任何环境中都扎实地工作和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也是所有想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忙碌的折磨能充实生活

从忙碌中能找到幸福,它也是改变命运的魔法石。

只有懦弱无能、无法克服自身消极心态的人,才一天到晚埋怨没有事情可做。

那些自信靠自己的力量必能获得适当位置的人,从不跑到人家面前诉苦,只会埋头苦干。

人的大脑空间是有限的,如果把精力都集中在想那些烦恼忧伤的事情,就会把自己推进痛苦的深渊,感觉不到些许的幸福,反之则不同。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似乎染上了一种忧虑的不良习惯,他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首先启动自己那根忧虑神经,为事情的过程担忧,也为结果而忧。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就可以发现,那些在图书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很少因忧虑而精神崩溃,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享受这种“奢侈”。

智者忙碌在行动上,愚者忙碌在嘴巴上。

爱丽丝永远也忘不了马里恩·道格拉斯给她讲述的一段经历。他说,他和他的妻子连续两次遭受巨大不幸。头一次是他们视为掌上明珠的5岁女儿的死亡。他们真不敢相信还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一年之后,上帝又重新赐给了我们一个女儿,”道格拉斯说,“可是不到五天,这个孩子又死去了。”

这连续两次打击实在太残酷了。“我简直悲痛欲绝。”这个经历过严峻考验的父亲对我们说,“我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成天精神恍惚,几乎都快发疯了。我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他只得去求助于医生。有的医生建议他服安眠药,有的劝他去旅行。各种办法他都试过了,可是没有一样管用。“我觉得我的整个身躯仿佛正被一只钳子越夹越紧,根本不能自拔。”道格拉斯说。凡是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能理解他的这种内心痛楚。

“幸好上帝给我留下了一个4岁的儿子,是他把我从痛苦的深渊里解救了出来。一天下午,当我正坐在那儿沉浸于内心悲痛的时候,我的儿子过来对我说:

‘爸爸,你能替我做只船吗?’我哪里还有心思做船!但我儿子却缠住我不放,最后我只好答应了。这个玩具我花了大约3个钟头。船做好了,我也从这3个钟头里第一次领略到了几个月来从未感到过的精神轻松!

“这一发现使我大为震惊。我终于明白,摆脱麻烦的最好方法是找事情干。干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计划,需要动脑筋,追忆痛苦往事的时间自然也就没有了。在我给孩子做船的那几个钟头里,我真的感觉到战胜了忧虑。我决心打现在振作起来。

“第二天我便开始在家里忙乎起来。我从这个房间跑到那个房间,到处寻找需要干的事,并把它们一一列上清单。显然有数十件东诬需要修理:书架、楼梯、窗台、百叶窗、门把手、锁、滴水的龙头等。说来也许不会令人相信,在两周时间里,我竞发现有242件急切需要料理的事情!这两年来,清单上的大部分事情我都——办完了。此外,我还干了许多有意义的其他工作。我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我每周两次去参加成人夜校,同时也参加许多公益活动。我现在是教育局主席,我帮助红十字会筹款,也替其他慈善事业募捐。如今我再也没有时间去忧虑了。”

“忙碌性治疗”是近代心理医生所用的名词,也就是把忙碌当做治病的药。这并不是新的办法,在耶稣诞生500年以前,古希腊的医生就已经使用了。

不要去羡慕那些一杯水、一张报过一天的人,不要去羡慕那些因为太悠闲以至于无所事事的人。他们生活得单调与枯燥,他们内心的贫瘠与空虚是你所无法容忍的。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有份工作,不仅让我们拥有了一份忙碌中的充实,还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惊喜。因为忙,我们不得不忘记那些根本就无所谓的忧愁,我们不得不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珍惜每一分钟,做尽可能多的事,不得不用最短的时间,将手中的事情做得更好。人生就在忙碌中悄悄有了丰硕的成果。正因为忙,我们才体会到“悠闲”的可贵。这时我们才发现:放下俗务,一洗胸襟,这种“忙里偷闲”的感觉是这样的美好,这样的妙不可言。于是,我们在忙碌中更加懂得了生活的乐趣。

但是,也不能让身心过于疲惫。王经理就是这样的人,他辛辛苦苦地奋斗了这么多年,终于坐到了经理这个位子。这之后他却变得越来越不安起来,因为这个职务的挑战性是很大的,他还不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另外,他也不敢放松自己,为了升职做经理,他真的付出很多,一切都来得不易。

他每天投入工作达16个小时,他不知道周末,也从未有过假期。他过不上正常的家庭生活,甚至常常忙得回不了家。他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或是放松自己,他唯一的消遣就是吃饭、喝水和睡觉。他开起车来快如流星,对自己的工作也是加班加点。

不出一年,他就只有躺在医院里哀怨此生了。他给自己和他的家人带来了无尽的伤痛。他最终明白,健康是最宝贵的,他以往玩命工作所得到的一切,在此时,也将统统失去。

生活中,像王经理这样的工作狂大有人在。有人说这种工作狂是咎由自取,因为他们太逞强好胜了。但细细回味一下却是超乎一般的任劳任怨,他们据以申辩并不断地为自己打气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将来而奋斗”。但对于工作狂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未来可言。

我们知道,在爱情方面,“心要跟爱一起走”;而在事业方面,“心也要和身体一起走”。神形俱备缺一不可,否则,将一损俱损,不堪重负。因此,只有灵魂和身体相伴,人生才会持久。

中国人也常说:“有事则长寿。”当然,这里所谓的忙碌,并不是说可以不顾身体条件忙个不停,可以牺牲休息和体育锻炼,而是说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劳逸结合,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的生活虽然忙碌,但思想充实、精神愉快,既可以除却无以聊赖之寂寞,又有利于健康长寿,我们何乐而不为?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幸福从何谈起?忙碌不是把身体拖垮,而是长寿的良药,所以大家与其活在无聊的痛苦中,不如活在忙碌的幸福里。

萧伯纳说得很对:“让人愁苦的秘密就是,有空闲来想想自己到底幸不幸福。”所以不必去想它,在手掌心里吐口唾沫,让自己忙起来,你的血液就会开始循环。我们要从忙碌中找到幸福,它也是改变命运的魔法石。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你的态度会直接决定你的命运,因为天道酬勤,命运掌握在勤恳工作的人手上。

无论你打算干什么,勤奋都是很重要的。可以说,勤奋是一切的前提,是你做成你想做的任何事的重要条件。如果你有着很出众的才华,勤奋会让你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出优异的成绩;如果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勤奋可以弥补全部的不足;如果没有勤奋工作,你终将一无所获。

成功学中有许多成功定律和名言俗语,如“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唯有比别人多一份努力,才能立足于社会,超凡脱俗”、“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就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能成功”。又有许多人总结出不同的成功公式,有的是勤奋 天赋=成功,有的是勤奋 天分 机遇=成功,等等。我们发现,在这其中有一个共同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是勤奋。勤奋在事业成功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天道酬勤,命运总是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地工作的人手中,正如优秀的航海员总能驾驭大风大浪一样。人类历史表明,那些伟大的成就通常是由一些平凡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对于勤奋的人,生活总能给他提供足够的机会和不断进步的空间。

希尔之所以能够由一个速记员一步一步往上升,就是因为他能做别人并未希望他做到的工作。他最初是在一个懒惰的主管手下做事,那位主管总是把事情推给下面的职员去做,他觉得希尔是一个可以任意指派的人。有一次,经理叫那位主管编一本前往非洲时需要的密码电报本,那个懒惰的主管使希尔有了做事的机会。希尔做这个工作时,并不是随意简单地编几张纸片,而是把它们编成了一本小小的书,并且用打字机清楚地打出来,然后再用胶装订得好好的。做好之后,那个主管便把电报本交给经理。“这大概不是你做的吧?”经理问道。主管战栗着回答道:“不是。”“是谁做的呢?”“我的速记员希尔做的。”“你叫他到我这里来。”希尔到办公室来了,经理对他说:“小伙子,你怎么会想到把我的电报本做成这个样子的呢?”“我想这样你用起来会方便些。”“你什么时候做的呢?”“我是晚上在家里做的。”“啊,我很喜欢它。”过了几天之后,希尔便坐在前面办公室的一张写字台前;又过一些时候,他便顶替了以前那个主管的位置。

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收获的成果取决于这个人努力的程度,世上机缘巧合的事太少见。有人说“我很聪明”,那么假设果真如此,你就应该为聪明插上勤奋的翅膀。这样,你就能飞得更高更远;如果你还不够聪明,你就更应该勤奋,因为“勤能补拙”。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龟兔赛跑”

的故事。最终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无一不是勤奋的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勤奋比天才更可靠。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所处的环境,从事什么工作,关键是看如何对待环境,如何对待工作。你的态度会直接决定你的命运,因为天道酬勤,命运掌握在勤恳工作的人手上。

世间的任何财富都是人创造的,充分利用健康的体魄和智慧去努力奋斗,就具备了创造财富的条件,你就得到了最宝贵的财富,你就已经把自己变成了财富的主人。

已经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财富总是青睐那些勤奋努力的人。从洛克菲勒到张瑞敏,从福特到比尔·盖茨,从松下幸之助到李嘉诚,无一例外。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要想主宰未来只有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不是自己在为难自己,而是让自己更好地驾驭人生。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欣赏做事积极主动的人,可是,往往会有人认为,主动出击的做事方式可能就是自讨折磨,因此,这些人常不愿主动地去做事,更厌烦为此指挥自己的人。其实,主动出击往往会主宰自己的未来,我们应该感谢迫使自己主动的人。

我们先来看一个中国古代的关于老鼠的故事。

李斯出生于战国末期,是楚国上蔡人,少年时家境不太宽裕,年轻时曾经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官。至于他的性格为人,司马迂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插叙了一件小事,能够极形象地说明。据说,在李斯当小官时,一次到厕所里方便,看到老鼠偷粪便吃,可当人或狗一来,老鼠就慌忙逃走了。过了不久,他在国家的粮仓里又看到了老鼠,这些老鼠整日大摇大摆地吃粮食,长得肥肥胖胖,而且安安稳稳,不用担惊受怕。他两相比较,十分感慨地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人有能与无能,就好像老鼠一样,全靠自己想办法,有能耐就能做官仓里的老鼠,无能就只能做厕所里的老鼠。这个小故事,形象地揭示了李斯的性格特征,也预示了他未来的结局。

为了能做官仓里的老鼠,求得荣华富贵,李斯辞去了小吏职务,前往齐国,去拜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苟子为师。苟子虽是继承了孔子的儒学,也打着孔子的旗号讲学,但他对儒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造,较少地宣扬传统儒学的“仁政”主张,多了些“法治”的思想,这很适合李斯的胃口。李斯十分勤奋,同苟子一起研究“帝王之术”,即怎样治理国家、怎样当官的学问,学成之后,他便要辞别苟子,到秦国去。

萄子问他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说:

人生在世,贫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最大的悲哀,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干出一番事业来。齐王萎靡不振,楚国也无所作为,只有秦王正雄心勃勃,准备兼并齐、楚,统一天下,因此,那里是寻找机会、成就事业的好地方。如果尚在齐、楚,不久即成亡国之民,能有什么前途呢?所以,我要到秦国去寻找适合我个人的机会。

苟子同意李斯前往秦国入仕,但他告诫李斯要注意节制,在成功之际想想“物忌太盛”的话,不要一味地往前走,必要的时候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李斯来到泰国,投靠到极受太后倚重的丞相吕不韦的门下,很快就以自己的才干得到了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小官。官虽不大,但有接近秦王的机会,仅此一点,就足够了。处在李斯的位置,既不能以军功而显,亦不能以理政见长,他深知,要想崭露头角,引起秦王的注意,唯一的方法就是上书。他在揣摸了秦王的心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毅然给秦王上书说:

凡是能干成事业的人,全是能够把握机会的人。过去秦穆公时代国势很盛,但总是无法统一中国,其原因有二:一是当时周天子势力还强,威望还在,不易推翻:二是当时诸侯国力量还较强大,与秦国相比,差距尚未拉开。不过从秦孝公以后,周天子的力量急剧衰落,各诸侯间战争不断,秦国已经趁机强大起来了。

现在国势强盛,大王贤德,扫平六国真是如掸灰尘,现在正是建立帝业、统一天下的绝好时机,大王千万不可错过了。

这些话既符合秦国及各诸侯国的实际情况,又迎合了秦王的心理,所以赢得了秦王的赏识,李斯被提拔为长史。接着,李斯不仅在大政方针上为秦王出谋划策,还在具体方案上提出意见,他劝秦王拿出财物,重贿六国君臣,使他们离心离德,不能合力抗秦,以便各个击破。这一谋略卓有成效,李斯因而被秦王封为客卿。李斯在秦国开始崛起了,后来终于做到丞相的高位。

李斯受茅厕和粮仓里老鼠的不同际遇的启发,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那就是,要做粮仓里的那只老鼠。李斯是个有志气的人,而清醒的头脑更为他的志向插上了机会的翅膀,使他为自己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起点。

李斯与大多数人一样身处社会的底层,硬是凭着誓做一只“强鼠”的志气和对周边环境的清醒认识使自己脱颖而出。他的经历或许能令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清醒的有志者才能拥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也才能主宰自己的未来——哪怕你只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老鼠。

等待无法创造奇迹

消极等待的习惯只会磨去我们的锐气,让我们一事无成。只有行动才能让我们走向成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在悠闲中,不想整天为工作奔波,甚至咒骂让自己忙碌的人。为什么不感谢让你奔波忙碌的人呢?等待是无法走向成功、无法创造奇迹的。

有一位满脑子学问的教授与一位卖鱼的小贩比邻而居,尽管两人地位悬殊,知识水平、性格有天壤之别,可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快富裕起来。每天,教授跷着二郎腿大谈特谈他的致富经,卖鱼的小贩就在一旁虔诚地听着教授说:

“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就能成功!”小贩非常佩服教授的学识与智慧,并且开始依照教授的致富设想去做。若干年后,小贩成了百万富翁、城里的新贵,而教授还在家里等着致富机会。

这位教授可能有100种致富方法,但他却很难成为真正的富翁,因为他习惯了消极等待,缺少行动精神。消极等待的习惯除了磨去我们的锐气,让我们一事无成外,没有任何好处,所以绝不能让这种恶习控制了我们,应该随时提醒自己:

一切的设想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落魄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儿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

终于有一次,他跪着祈祷说:“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传来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啊!”

这个中年人其实是很可笑的,他希望能中彩票,解决自己的困难,那么他为这个目标做了什么呢,7除了等待上帝赐予这样的机会外,他甚至连一张彩票都没买过。生活中,许多人也像这个落魄的中年人一样,习惯于等待好事情的发生,而自己却不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一点努力,到了最后,他们的梦想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一位名叫曼迪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西雅图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做教授。

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她从念大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地想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使是陌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

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意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她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这种奇迹当然永远也不会到来。因为在她等奇迹到来的时候,奇迹正与她擦肩而过。

我们不能不为曼迪感到惋惜,如果不是习惯于等待,她是很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故事还没完。曼迪有个同班同学雪利也非常喜欢主持的工作,不过说实话,她的条件要比曼迪差多了。她来自纽约的一个贫民家庭,她没有曼迪漂亮,没有曼迪会说话,但她却是个敢想敢干的姑娘,“想到了就要去争取”,这是她的口头禅。大学毕业后,她白天在医院工作,晚上就去上播音主持的培训课,有机会就向各电视台投简历,结果3年后,雪利成了一个颇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

两个怀着相同梦想的女孩,最终却得到了两个不同的结局,一个失败,一个成功。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就是由于一个习惯消极等待,而另一个却习惯主动出击。等待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希望实现梦想,那就要努力去争取,只是坐在家里等待有用吗?不行动是无法成功的。

电影《刘三姐》中唱道:“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行动就能有机会拥有一切,等待便一无所有。

闷声大发财

要你少说话多行动,踏踏实实、不声不响地去做事,你人生的成功就会不期而至。

聚集财气、追求财富,就像用梯子上达高处,你要一步一步地上,急于求成地跨步,不仅难以到达顶点,而且还有摔伤的危险。所以,在谋求财富的时候,做事就要踏实,犹如中国有句古话说的那样“闷声大发财”,这个“闷声”就是少说话多于事,踏踏实实、不声不响地去做事,财源就会不期而至。

一个有博士学位的人,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企业担任技术总监,良好的福利待遇和稳定的工作环境让朋友们羡慕不已。但他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自己学历虽然不错,但缺乏工作经验,待人处世还带着学生气,何况企业里藏龙卧虎,能尽快获得同事、领导的认同,在工作上取得成绩要比一张高学历的文凭更有说服力。

他明白,在现代社会,有才不见得有高收入。刚进企业时,他与同事的相处很客气,一个叫老杨的,是部门里的“老资格”,时不时“指挥”他跑个腿、买买东西,做些与业务无关的杂事。起初,他很是委屈,难道自己念那么多书就是为了打杂吗?但他坚持做好这些事,渐渐地他感受到了老杨的变化,老杨经常给他讲些工作上的技巧及刚入行时的经验,令他收获不少,他的薪水也随之涨了不少。

在生活中有一份执著、勤于实践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你就会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座位票。因而,我们要感谢要求你不声不响地去做事的人。

在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事业的人,他们无一不是踏实做事的人。

美国有一位大富翁名叫辛普洛特,他的发家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是踏踏实实地围绕平常的土豆作文章,而且都取得了成功。

第一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辛普洛特获知作战部队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他认准了这是一个绝好的赚钱机会,便买下当时美国最大的一家蔬菜脱水工厂,专门加工脱水土豆供应军队。

第二阶段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有家公司第一个研制出了冻炸土豆条,但许多人说:“土豆中水分占3/4还多,假如把它冷冻起来,就会变成软乎乎的东西。”辛普洛特却认准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产品,随后冻炸土豆条成为他赢利的主要来源。

后来,辛普洛特进一步发现,“炸土豆条”时,每个土豆大概只有一半得到利用,余下的通常都被扔掉。辛普洛特想,为什么不能把土豆的剩余部分再加以利用呢?不久,他把这些土豆的剩余部分用来做牲口饲料。

1973年石油危机暴发,成就了辛普洛特的第三次创业。他瞄准替代能源发展的大好时机,用土豆制造酒精为主要成分来制造燃料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以提高辛烷燃烧值和降低汽油的污染程度,很受用户欢迎。

就这样,辛普洛特踏踏实实地利用土豆构造了一个庞大的资本帝国,通过土豆的综合利用每年取得的利润竟高达12亿美元。

辛普洛特的发家经历诠释了“踏实做事”的成功之道:一口是吃不了一个胖子的。也就是说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是在为你的成功打基础。

生活是一天一天地过,事情要一步一步地去做,成功是慢慢获得的,“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一心要走“终南捷径”的人一定是终身贫穷的。

贪图安逸是懒人的生存哲学

感谢让你忙碌的人,因为人生短暂,被懒惰的习惯占据,就等于慢性自杀。

懒惰是一种浪费,而这浪费的是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生命。人生短暂,懒惰就如自杀。“成事在勤,谋事忌惰”,只有勤奋才会有成功,偷懒只会使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

古代有一个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懒得简直是“油瓶子倒了都不知道扶”。他跟残疾的人一样生活不能自理,什么事都依靠他母亲。有一天,他母亲有事要出一趟远门,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太懒,担心自己不在家饿坏了他,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大的饼,这张饼足够他吃几天,临出门时挂在了懒人的脖子上,并嘱咐他,吃完一边就转一下吃另一边。母亲走后,懒儿子觉得饿了,就吃了大饼离嘴最近的一边。等到再饿时,一想到还要转动大饼才能吃到,于是就懒得动了,就这样他竞被饿死了。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懒人终究要为自己的懒付出代价。他们不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还会彻底毁了自己。

对于懒惰的人,我们应该让他知道:只要付出努力,一切会更加美好,而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对一个人的生存而言,懒惰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因此,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威为一个成功者,他们永远是失败者。成功只会光顾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懒惰是一种恶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负,人们一旦背上了懒惰这个包袱,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这种人完全是无用之人。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人之后,他有幸目睹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亚历山大注意到,波斯人的生活十分腐朽,他们厌恶劳动,只想舒适地享受一切。亚历山大不禁感慨道:没有什么东西比懒惰和贪图享受更容易使一个民族奴颜婢膝的了:

一也没有什么比辛勤劳动的人们更高尚的了。

有一个人周游了世界各地,见识十分丰富。他对生活在不同地位、不同国家的人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当有人问他不同民族的最大的共同性是什么,或者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时,这位外国人用不大流畅的英语回答道:“好逸恶劳乃是人类最大的特点。”

英国圣公会牧师、学者、著名作家伯顿给世人留下了一本内容深奥却十分有趣的书《忧郁的剖析》。他在书中指出:“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懒惰是万恶之源,是滋生邪恶的温床:懒惰是七大致命的罪孽之一,它是恶棍们的靠垫和枕头,懒惰是魔鬼们的灵魂……一条懒惰的狗都遭人唾弃,一个懒惰的人当然无法逃脱世人对他的鄙弃和惩罚。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懒惰更加不可救药的了,一个聪明然而却十分懒惰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灾祸,这种人必然成为邪恶的走卒,是一切恶行的役使者,因为他们的心中已经没有劳动和勤奋的地位,所有的心灵空间必然都让恶魔占据了,这正如死水一潭的臭水坑中的各种寄生虫、各种肮脏的爬虫都疯狂地增长一样,各种邪恶的、肮脏的想法也在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们的心中疯狂地生长,这种人的心思灵魂都被各种邪恶的思想腐蚀、毒化了……”

一个人对生活所持的态度和他的习惯、才智有着密切的联系。成功的人比起一般的人来,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一定是更能吃苦、更努力、更勤奋,而且,他们也做得比别人更多。

如果他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那么,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他一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例外,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付出艰辛劳动的。

牛顿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当有人问他到底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诚实地回答道:“总是思考着它们。”还有一次,牛顿这样表述他的研究方法:“我总是把研究的课题置于心头,反复思考,慢慢地,起初的点点星光终于一点一点地变成了阳光一片。”正如其他有成就的人一样,牛顿也是靠勤奋、专心致志和持之以恒才取得巨大成就的,他的盛名也是这样取得的。放下手头的这一课题而从事另一课题的研究,这就是他的娱乐和休息。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对公众有什么贡献的话,这要归功于勤奋和善于思考。”

伟大的哲学家开普勒也这样说过:“只有对所学的东西善于思考才能逐步深入。对于我所研究的课题我总是追根究底,想出个所以然来。”

培养勤奋的工作态度是很关键的。一旦养成了一种不畏劳苦、敢于拼搏、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劳动品质,无论我们干什么事,都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反,懒惰的人不会有好下场。懒惰,其实就是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命,一点点送入虚无,而不想作一次奋斗,拯救自己。

勤奋的人瞧不起懒惰的人,心灵的恬静是勤奋的人始终追求的,而懒惰的人却是始终沉湎于肢体的舒适之中。怕吃苦、怕受累是懒惰者的症状,一无所得,受人嘲笑是懒惰者的下场。

人生短暂,被“懒惰”的习惯占据,就等于慢性自杀。真正的幸福绝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什么都不做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甚至丧失生存权。当你产生了抛弃懒惰恶习的念头时,同时也获得了最基本的生存权。

懒惰是一种使人丧失斗志的精神重负。幸福之花是靠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来浇灌的,四体不勤的人们,请记住:成功永远属于辛勤劳动的人。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成天等待免费午餐的人,只会在消极的等待中丧失生命的活力和亮色。

人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不劳而获可耻,不劳动者不得食。其实,这样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未必人人都能做到真正地去“劳动”。就有那样一些人,他们厌恶劳动,不想付出任何辛苦,只是幻想哪天“天上能掉下个大馅饼”

砸到自己身上,自己可能出门捡到钱包,可能买彩票中了大奖,一夜暴富。实际上,对于一些人来讲,暴富倒未必是好事,因为一个人的所得如果不是靠劳动换来的,他是不会珍惜的。因为来得容易可能会去得更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暴富比贫穷更危险。世界上没有白白获得的东西,成功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自己去争取,去寻求,去创造。守株待兔得来的永远只有一只兔子,只有积极地行动起来,才会获得成百上千只兔子。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一位聪明的国王召集了一群聪明的臣子,给了他们一个任务:

“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这些聪明人离开国王后,工作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

国王看了以后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愿读,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人又长期努力地工作,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一卷书。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浓缩,这些聪明人把一卷书浓缩为一章,又浓缩为一页,然后减为一段,最后变为一句话。

聪明的老国王看到这句话后,显得很满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真是各时代智慧的结晶,并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能解决了。”

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则故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积极的行动,你就与成功无缘。

多一分准备,少十分麻烦

多一分准备,至少就会给自己多一份辛劳,但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凡事有准备的人。

在做一件事之前,上司或老板总会叮嘱我们:好好准备准备……我们往往很讨厌这样的叮嘱,因为多一分准备,至少就会给自己多一份辛劳、多一些麻烦。

上司这样叮嘱我们,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折磨。

但有一个在职场打拼的成功人士说:“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就会少几小时的麻烦。”可见事前准备,对一个人办事效益的提高及一个人的成功是相当关键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在做事前,千万不要怕麻烦而不去准备,相反,我们要感谢提醒你去做准备的人。

现在的社会,不再像过去“走一步,算一步”了。做什么事情,都得有准备才行。这好比一个人身体有了病,要到医院治疗,就必须预先经过检查、验血、照×光等诊断,然后才能治疗。做事预先计划周全,早做准备,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做事前不做任何准备,临时抱佛脚,要想事情圆满成功,那就难了!

幽默大师林语堂,一生应邀做过无数场演讲,但是他不喜欢别人未经事先安排,临时就要他即席演讲,他说这是强人所难。他认为一场成功的演讲,只有经过事先充分的准备,内容才会充实。

对于一个如林语堂这么擅长演讲的学者,他都不做没有准备的演讲,可见事先准备工作的重要。

“凡事预则立。”每件事,只有事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到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才能把事情圆满地做好做完善。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考验的人生是一文不值的。同样,没有做前期准备的工作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有了第一天的短短几分钟的准备过程,你就能对第二天的工作有充分的认识。这样就能知道做事的轻重缓急和先后次序。所以,不要对昨天的几分钟的准备不以为然。相反,如果你在工作中无视“准备”,事前准备不充分,事后就会麻烦多多。

比如:你昨天少花几分钟时间做准备工作,可能会导致你今天忙而无序,而且不能顺顺利利地完成工作;或许你昨天少花了几分钟对谈判资料及相关文件加以熟悉,可能会导致你在第二天的谈判中陷入不利的局面,面对对方严厉的攻击,而无还手之力,最后导致失败。

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一个上班族,要想把第二天的工作做好,你最好在每天下班前的几分钟制订出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如果拖到第二天上午上班时才制订工作计划表,那就很容易做得比较费劲,因为那时又面临新一天的工作压力。而前一天晚上就把第二天要做的准备工作做好,到第二天工作起来就会轻松多了。

在头一天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了解第二天每顼工作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能采取预防措施,防微杜渐。

每一天都在做准备,每一天做的事都是在为将来做准备。当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机会来临时你就会抓住。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不管任何机会都不会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