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情商培养
6320200000055

第55章 注意孩子的社会化问题

现在的孩子往往是家庭中的“中心人物”,家长的过分迁就甚至溺爱可使他们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同时,由于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因此他们很少与年龄相近的小同伴共处,缺乏相互交往、相互帮助的机会,缺乏分享食物、玩具和共同玩耍的愉快体验,他们容易养成不合群、不善交往、缺乏同情心与乐观精神。所以,他们在礼貌、自主性、责任感、耐久性、独创性、情绪稳定性、合作性等方面较差;而表现为不听话、不合群、生活不能自理、任性、依赖性、怯懦等。首先,目前孩子所处的环境“注定”导致不利于他们全面成长的后果。其次,家长的教育作用影响非常大,如过度保护使孩子缺乏独立性;经常生活在成年人世界里导致孩子“早熟”,而失去孩子天真的特点等。最后,缺乏同伴交往易产生自私和妒等不良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智商高的孩子并没有更大的竞争力,更强的社交潜力。这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差的。

1.产生问题的原因

(1)孩子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活条件:家长倾向于保证供给他们充分的吃、穿、用、玩之所需,这就为早期教育和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利用这些物质条件,启发孩子的智慧兴趣和用脑习惯,培养智力和求知欲。但是,家长一味地给孩子舒适的物质条件就会使孩子从小集中于注意享乐上,智慧之门未及早开启,日久会显得智力平庸。

(2)孩子从小有较多的机会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行为:因为孩子的家长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共处,孩子从观察家长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家长的关心他人、平等待人、坚强毅力、节俭、勤奋等良好品德,潜移默化地为孩子形成熟练的社交技能和良好品格打下基础。但是,如果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如粗暴待人、易激动、烦躁、胆小、优柔寡断、奢侈浪费等,常常是孩子长大后社会适应能力差和不良性格的根源。

(3)家长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如果家长的爱心走入误区,爱中无教,不予引导,无所规范,孩子以后将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而且助长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所以,家长应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感情环境,保证他们情绪和性格的健康成长,孕育他们的待人热情并具有同情心的人格。

2.家长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对孩子的培养

(1)提供必要的环境: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需要给他们提供两种良好的环境。一种是身体生长环境,如丰富的营养、舒适的居住条件、疾病预防和护理等;另一种是感情和社会的环境。而后者常常是一些家长所忽略的。没有良好的感情环境,孩子的身心发育也很难健康顺利地发展,而且缺少良好早期感情环境,在孩子长大之后不可能完全弥补,其负面影响会在孩子的个性中留下很深的痕迹,并带来不良的影响。良好的感情环境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新生儿每天除了睡觉和吃东西之外,几乎总在哭,随着幼儿一天天长大,他渐渐会笑,会生气,会害怕,会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家长总是给孩子无私的爱,而孩子也总是在家长身边时感觉最宁静温暖。这时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对家长的依恋,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感情环境。孩子初生时,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他们通过情感信息的交流,得到成年人的哺育,而成年人也通过这样的交流,了解乳婴儿的感受与需要,使婴儿及时得到适当的照顾。到6个月时他们就初步具备了人类的基本情绪,比如愉快、兴趣、惊奇、厌恶、恐惧、愤怒、悲伤等。以后,他们就逐渐步入了情绪的社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情绪体验的中心也从宁静、温暖感开始移到与家长相处时的安全感。

人类亲子之间的高级情感体验,是在家长与孩子不断地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之下逐渐形成的。幼儿在痛苦、不舒服的时候,会用哭和叫的方式流露出他们的感受,从而引起家长的关注;而家长及时地关心孩子的感受,改善了孩子的环境,同时也使孩子了解到他们是有能力使环境得到改善的。当看到孩子愉快的微笑时,家长也会随之愉快起来,孩子看到家长的笑容会笑得更甜。

孩子6个月之前,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对孩子情绪的关注和反应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情绪及个性的形成,甚至智力的特征,而这个时期也是亲子情感飞快发展的时期。

孩子的情绪发展随着逐渐成熟,与家长的情感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孩子感到很安全,而且孩子知道一旦有了它,就心里有底,知道就算失败了也没有受伤的危险。

(2)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给孩子快乐与安全:家长自身的美满婚姻、所受的教育和修养是培养孩子聪明、乐观、自信和社会适应良好的前提,也是构成孩子良好感情环境的重要部分。孩子出生在温暖和爱的环境中,即使物质生活差一点,也能健康地成长。在刚有孩子的时候,家庭的矛盾会多一些,他们常常有一些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养育孩子是人生的充实,给家长带来欢乐;另一方面,一旦有了孩子,家长需要改变自己二人世界时的自由生活,而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和教育他们,然而,这段时间大多正是家长精力充沛、发展事业的黄金时期。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好这个矛盾呢?

家长在对养育孩子的事情上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不要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多数家长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而非独立的个体,这样家长往往替孩子做决定,使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有研究发现,从二人世界到为人家长的转变经常令年轻的夫妻感到不适应,不少年轻的妈妈得了产后抑郁症。所以,在孩子出生后,家长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心理上,都必须做出一番调整。“一切为了孩子”或是“养儿防老”都不是做家长最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不要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前提下,在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就迫不及待地放弃自己的理想,转而把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家长不应该为了望子成龙而牺牲或麻醉了自己。

家长要明白,维持一个良好的婚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养育孩子带来的种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常常会影响到夫妻双方的感情。有的母亲在孩子一出生就把全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而丈夫则从妻子关注的中心转移到注意的边缘,这可能使丈夫产生被忽视和失落的感觉。对于这种情绪需要及时调整,要知道,有时对孩子过度的照顾是不必要的,年轻家长在共同照顾孩子的生活之外,也应该尽量留出两个人的时间和空间。

对孩子的抚养可以较长时间地影响婚姻,也会给婚姻带来压力。在孩子稍大之后,如果夫妻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或经常为琐事争吵,也会影响夫妻关系。如在如何满足孩子的要求上家长意见分歧,常常是夫妻间发生争执的原因。所以,婚姻如果处理得好,对孩子的养育过程也可以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和相互理解,只要夫妻双方能彼此体谅,相互沟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必然可以共同应付养育孩子带来的种种问题。

不良的婚姻状况也可以影响孩子的发展。夫妻俩感情和美,家庭气氛祥和温暖,孩子在父母之间享受爱,就会产生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依赖;反之,如果夫妻两人感情不和,意见不一,孩子在大人的争吵声中惶惶不安,无所适从,往往长大后性情忧郁、暴躁或是胆小、呆板。

(3)要会爱孩子:许多的家长不会爱自己的孩子。实际上爱孩子是给孩子以温暖和关心,而不应该是以金钱和物质为基础的,有时一个微笑,一句表扬,一份关怀,都是表达爱心的最好礼物。过分的溺爱会让孩子不知道怎么去爱别人,过分的关心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有的家长在自己小时候吃过苦,希望孩子能幸福生活,不再受苦,因此满足孩子一切要求,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喜欢什么就给买什么,以为这样才是不亏待孩子,殊不知这样惯出来的孩子只会养成唯我独尊、任性的坏习惯,等孩子大了,要想纠正就很困难了。

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就严格要求孩子向家长预定的目标发展,而忽视孩子自身的兴趣和情绪,虽然目的是为孩子好和爱孩子,但这种爱限制了孩子自由发展的方向。

要知道,孩子的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成长,全部都以孩子早期具有良好的感情环境为条件,而爱正是这些条件中最不可缺少的。家长应当了解如何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热爱,正确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健康、温暖、理解、有序的感情氛围。

(4)全面培养孩子: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有一技之长,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从小培养孩子文艺或是科技方面的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出发点并不错,但盲目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音乐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盲目灌输,会使孩子从小蒙上惧学、厌学的阴影,效果将适得其反。

一些家长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智力,但是只重视智力启发并不能使孩子得到完善的全面发展,对幼儿来说,有两方面的品质是应该培养的。一是在爱的温暖中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品德。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体验自己与他人的快乐与悲伤,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与人同乐和同悲,学会做错事能产生歉疚感。这种同情心和歉疚感是来自良好感情环境中的情操雏形,是长大后形成助人、乐群、责任心等品质的基础。二是在家长的示范和要求下培养严格有序的生活习惯。诸如在游戏中学会自己穿衣服、刷牙、收拾房间等,培养坚持性,克服困难的习惯;学习做事有秩序,保持整洁的习惯等。这些都是在幼儿期可以向孩子提出的课题,从而避免家长溺爱和过度保护,并为孩子长大后培养优良个性品质打下有利成长的基础。

(5)与孩子沟通:许多家长认为幼儿还太小,不存在与他们沟通的问题,所以不和不会交谈的幼儿讲话,其实这是不对的。事实上,亲子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从幼儿很小的时候,甚至早在胎儿时期就开始了。而且不管家长意识到与否,亲子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一直都是存在着的,问题在于交往与沟通的质量如何。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成年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大小,并不在于吃母乳的时间长短,睡眠多少或其他具体的抚养方式,而在于他们生命的早期他们的家长是否真心地钟爱他们;在他们的生活早期是否生活在亲子间共融的感情环境中;家长是否始终与孩子在感情上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以良好沟通方式来表达、传递感情;以及分享欢乐与痛苦,分担忧愁与困难等方面。

从小与家长感情相通的孩子,长大后,最能关心他人,体谅、容忍他人,勇于接受任务和勇于克服困难;而在感情和社会性发展上不成熟的成年人,往往来自不善于表达感情,不能互相理解,他们的家庭也成为缺乏良好沟通方式的家庭。

(6)管教孩子要民主和宽容: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应采取民主的或宽容的教育方式,如家长倾向于合理地引导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对孩子的表现比较关注,正确、及时而恰当地实行表扬或惩罚。在必要时家长又施以坚定的限制,但会解释理由,并鼓励孩子交流意见。这样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系比较亲密,彼此容易沟通和理解。他们关心孩子内心的想法和反应,同时考虑自己提出要求和命令的合理性。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家长对孩子的活动在加以保护的同时,给他们以社会和文化的训练;对孩子的要求给以满足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加以限制或禁止,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会非常和谐。同时,孩子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愿望,行为举止经常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因而他们一般的社会行为表现较好,比其他管教风格教养下的孩子在心理上所承受的不良情绪要少,大多数表现得谦虚有礼貌,待人亲切诚恳。这样的孩子将形成有自信心、有自立能力、善于自我肯定、乐观、乐群、向外展现,勇于探索的个性。

如果家长用权威的或独断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管教非常严厉,他们认为孩子就得听家长的话。他们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严加限制或指责,其中很多人迷信惩罚的作用,一旦孩子做了错事,就大发脾气,不问青红皂白,先打一顿。家长总是命令孩子去做这做那,而不说明具体的原因和理由,这种孩子是无法得到任何教育的。因为只有孩子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对他们有这些规范和要求,才能令孩子掌握这些准则,自觉地按要求去做。而且这种不当教育方式往往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以说谎求得一时的安宁,结果养成既怯懦又不诚实的个性,情绪经常不稳定。另一种可能是孩子变成了打骂都不怕的“滚刀肉”,在家挨打受骂,出门打人骂人,性情暴躁。这种管教下可以使孩子在感情上与家长疏远,孩子在家里往往不快乐,有的孩子长大后有从外面寻找感情寄托的倾向;也有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家庭感情上的关怀和温暖,在性格上趋于冷漠,缺少热情和欢快。他们的学业成绩也不好。

一些家长用溺爱的方式教育孩子。他们对孩子百般宠爱,过分娇宠,把孩子捧为掌上明珠,居于全家之上,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很少对孩子有所限制。这样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疏于引导和教育。他们认为让孩子自由发展是最理想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逐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哭闹不止。这样容易使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自私蛮横、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在溺爱下成长的孩子似乎成熟较晚,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低,一旦遇到约束就会表现出任性行为。稍稍长大后,表现为缺乏遵守纪律的习惯,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服从管教,他们的成就要求低,学业成绩也不好。

对孩子管教要民主和宽容。3岁前的孩子是需要管教的,孩子从学会爬行、行走和萌生语言开始,就需要管教了。1岁内的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形成对人的信赖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树立了家长的权威。家长既不滥施威严,亦不放任自流的情况下,从孩子能够自己活动(包括身体活动和手的活动)开始,就要对他们的举止、行为进行引导和管教。及早培养有序的、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这样可以使孩子在以后养成守纪律、懂礼貌、善交往的人格特征。

要真正做到对孩子民主和宽容,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所以心理学家针对家长如何培养自己的良好管教风格,提出了一整套训练的方法和技巧。这种训练技巧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家长不应是个发号施令者,而应是个好听众,通过主动的倾听来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另一个是共同参与解决问题,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分析思考,提出问题和把握问题,而且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建立和协调感情。要想与孩子达到和谐的沟通,家长应当尽量了解和分享孩子的感受,多和孩子说话,和他们一起活动,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表现做孩子的榜样。

①跟孩子说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积极主动准确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觉,以达到亲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当孩子还是个孤立无助的婴儿时,家长就应该经常地跟他讲话。这样不仅能给孩子尽量地提供语言环境和交流感情的机会,而且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家长可以学到应该如何与孩子交谈,又为孩子提供早期理解成年人语言含义的可能,同时也鼓励孩子尽早学会口语表达。家长主动地表达和倾听能为孩子提供外在环境的温暖和安全,使他们有机会和可能充分地向外展现,学习与人交流和探索周围环境中的新鲜事物。

②了解孩子的感觉和意向。尽管婴儿还不能清楚地用语词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向,但他们还是能用姿态和声音表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的。因此,家长要做到真诚地倾听,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消除孩子的困惑。同时,孩子在与家长不断的交谈中,才能学会像家长那样真心地关注他人,体验他人的欢乐和痛苦,具有同情心。许多家长中,很少有人做到真诚地倾听,而常会在孩子身边忙于自己喋喋不休地说教。家长如果能做到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感觉。这种倾诉本身就可消除孩子的许多烦恼。

③分享孩子的感受。家长与孩子之间应充分地交流彼此的感受。孩子经常会有心里不痛快的时候,如果他们长时间地处在不愉快心情的包围中,压抑和郁闷会渗透到幼小的心灵中,甚至还可能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以致疾病。所以,要让孩子体验、理解、分享他人的感受,并学会表达出来,这样孩子心情有什么不舒畅的地方,也会通过分享得到宣泄,避免孩子体验孤独无助的感觉。许多家长不了解沟通的重要性,也不知道怎样沟通,他们从来不向孩子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如对孩子不满意的时候,也不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当孩子有许多不良的行为时,孩子往往不知道家长也不能忍受了。这样的交流是非常成问题的。

孩子在具有独立活动能力以后,非常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不但学习操作技能,而且产生兴趣,充满愉快的情绪。所以,家长应当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吸引他们逐步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建立起他们的责任感。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出现后,他们喜欢独立地去做一些事。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做事经验而拒绝他们参与的热情,否则会使孩子丧失锻炼独立性的机会。

当孩子还在婴儿期的时候,他们要通过各种活动积累经验,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特性和变化的规律。婴儿的智慧是在运动操作,以及在成年人的引导下,在与成年人之间你来我往地不断交流中发展的。而且,与家长一起做事,可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系,分担所遇到的困难,分享共同的成功喜悦,极其有利于增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多鼓励孩子:家长要想拓宽孩子的社会化程度,不仅要在主观上理解关心孩子,而且在实践上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给孩子创造一个能达到最优、最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要注意塑造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他们能战胜面对的一切困难。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鼓励孩子:

①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只看着孩子的缺点。再调皮的孩子也有优点,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让别人肯定自己。家长要及时而充分地表示对他的能力和优点的欣赏,并让孩子感到家长是肯定他们和爱他们的。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他是教育的起点。但不要表扬太多,因为过多的表扬会使孩子盲目乐观、自信。

②家长不要唠叨不休。很多家长反复对孩子唠叨和埋怨,不管孩子做事的结果如何,家长都应鼓励孩子尽力去做,并且给予他们充分自由的余地,让他们学习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失败的经验和体验成功感。即使孩子不能成功地完成,只要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的,就应该给予他们肯定。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如2~3岁的孩子也会担心或害怕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去探索新鲜事物,敢于了解未知,勇于承担后果和经受挫折。

③相信孩子。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自我的成长使得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家长应当允许他们去尝试,去独立地面对现实世界。许多家长非常希望帮助孩子干一切事情,其结果孩子长大后不能干任何事情,如果让孩子独立去干事情,孩子的个性中就会建立起自信、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④注意表扬孩子。表扬不同于鼓励,表扬是在孩子有良好表现后才给予他们,表扬好的行为比惩罚不好的行为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它能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以及面对世界的勇气。表扬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对孩子由衷的赞美,也可以是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是给孩子一些小礼物。但表扬不能无原则地滥用,太多不必要的表扬会令孩子养成骄傲自满、经不起批评的坏习惯。

⑤不要迷信惩罚。我国很多家长非常迷信惩罚作用。惩罚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应用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事情。惩罚是为了孩子从行为效果的相反方面来接受教训,对孩子实施惩罚时,应在孩子犯错误的当时,因为这时孩子的印象必然深刻。而离孩子犯错误的时间长了则不要再进行惩罚,否则,效果就不好。不要无原则地惩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时候要说明理由,应该让孩子了解为什么惩罚他,这样他就能吸取错误行为的教训而有所改变,以后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才会减少。在一个家庭中,应由家长中与孩子最亲近的人对孩子实施惩罚,因为密切的亲子关系使他们彼此之间更易沟通,更多理解,有时语言的训诫或惩罚就可以被孩子接受。要注意惩罚并不是打骂,惩罚也不是家长的粗暴态度。惩罚有很多的方法,如取消事先答应好孩子的一次旅行,或者是取消答应给孩子的一个礼物,或者取消当天的饭后糖果,或者是对孩子采取“不理不睬”。这样的惩罚,有的时候比打骂孩子管用。惩罚不要太频繁,家长过于频繁地使用惩罚,可能会使孩子由于无法逃避惩罚而变得畏缩不前,产生无助感,不利于改正错误;而且,当孩子稍大以后,他们对家长粗暴、频繁的惩罚行为产生反感,会更加助长他们对家长的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