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妈妈手记:北大推荐生梁昊成长及记录
6316200000003

第3章 打针可以哭

哭是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不良情绪得以宣泄的有效途径。

自从停止母乳喂养以后,孩子的身体弱了,体质也差了。三个多月时,他因为感冒发展成支气管肺炎而住进了医院。由于他年纪小,打吊针只能在头上扎。不知道是他的血管太细,还是护士的技术不过关,几乎每次都要在他的头上扎好几次。每次好不容易找到血管,插入了输液的针头,但不久就会因为渗液而隆起大包,不得不撤掉另外再扎,最多的时候一天之内换了五个针位,头上起了五个大包,我心疼得直掉眼泪。而昊昊每次打这种针的时候都会哭,不仅声嘶力竭,而且口唇青白。医生、护士都怕他哭,希望速战速决,但越是这样越容易出错,而且孩子又多遭罪。此后,孩子与医院结下了缘,差不多每年都要住一次医院,打针吃药成了家常便饭。

在医院里,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孩子拼命大哭,看到一些家长使劲按住孩子,大人和孩子都弄得满头大汗。小孩子怕打针、怕痛,是人之常情,哭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会因各个孩子的痛感神经的敏感性不同而不同。有些孩子打预防针的时候是不哭的,但生病的时候去打针就会哭,因为他身体本身不舒服,就更容易紧张。昊昊第一次去儿童医院打针的时候,看到周围那么多人,有大人、有小孩,就好奇地四处张望,根本没有察觉到在打针,直到针头扎进去又拔出来了,他才感觉到痛而大哭起来。

教育孩子要勇敢,打针不哭,对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可能是有效的,但两三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让他哭,没有必要硬忍。哭是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不良情绪得以宣泄的有效途径。有句歌词叫做: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小孩子爱哭,不是错,更不是罪。但是哭也要哭得有道理。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做父母的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严厉地呵斥,而要通过一些手段转移他的注意力以缩短哭的时间。对于已经会说话的孩子,就要有针对性地讲道理。比如,对于男孩子,可以告诉他,打针是因为身体有病,疾病是健康的敌人,医生必须用重武器去打击它,所以要忍一忍,医生的针药把病菌消灭了,以后就不用打针了,这一次打针,是为了以后不打针。要消除孩子对打针的恐惧心理,既不能吓唬他,也不能说假话,哄他说不疼,结果反而会放大他对疼痛的感觉,所以我说:“打针会疼,但不是很疼,是可以忍得住的,你试试忍一忍吧。如果你实在觉得疼的话,想哭就哭一会儿吧。”但是我不允许他一直不停地哭,因为一直哭就不是因为疼了,而是孩子借机撒娇。昊昊通常是打针的时候会哭,但打完针以后很快就不哭了。

稍微大一些了,每次去打针的时候,昊昊都会自己主动跟护士说:“姐姐,你轻轻地打,不要太疼,太疼的话我会哭的。”护士听了之后,多数都会很和蔼地一边跟他说话,一边轻柔地打针,这样就大大地缓解了他的疼痛感。其实,医生和护士最怕那些又哭又闹、很不配合的小病人,越是哭闹,情况就越糟糕。

到了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有一天,他回来告诉我:“妈妈,今天我们打针了,我没有哭,好多小朋友都哭了。”我表扬了他:“哇,你真勇敢!是个小男子汉呢!”他感到非常自豪。这种从集体活动中获得的自豪感是上进心和好胜心的起点,做家长的一定要好好保护。从此以后,昊昊打针再也不哭了。所以打针该不该哭,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在于让孩子知道其中的痛苦,并感受痛苦的程度。

有的家长坚决反对孩子哭,特别是男孩子更不应该动不动就哭,我倒不这么看。如果孩子是发自内心地想哭,那么肯定是因为他的肉体感受到了疼痛或者心灵受到了触动,只有哭出来才能缓解。在昊昊后来成长的日子里,当遇到比较大的挫折时,他也会避开外人大哭一场。哭过以后,心情好转,再冷静地分析问题,从而能理性地解决问题。

邻居家有一个孩子,我们经常听到他哭闹,而且总是一边哭一边在说着什么,家长也在大声地说话,但谁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我最反对孩子一边哭闹一边说话。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哭完了再说,停止哭闹后才能解决问题。打针也好,身体不舒服也好,心里不痛快也好,哭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不会说话的孩子一般都会用哭来引起大人的注意,有些家长会说:“让他哭吧,哭够了他就不哭了。”我不这样看,如果他哭,你不理睬,他感觉受到忽视,更要以哭来唤起注意。如果任由其哭闹,孩子的正常表达得不到回应,就会以其他非正常的方式去表达,反而可能会变得执拗、任性。所以大人不能忽视孩子的哭,而应该细心地寻找原因,要相信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哭闹的。他之所以哭,一定有他的理由,大人们应该去倾听他的哭声中的要求。他的合理要求得到满足后,自然就不会哭闹了。因此,对于孩子的哭闹,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要不哭,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世间没有无理取闹的孩子,只有不会讲道理的家长。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张阿姨带着同事李阿姨的两个年幼的女儿逛街,当她们走到一个食品店门口的时候,两个孩子硬要张阿姨买东西吃,手头并不宽裕的张阿姨自然舍不得花这个钱。此时,两个孩子坐在地上哭起来,不买东西不肯走,张阿姨尴尬不已,最后只好硬着头皮买了些食物给那两个孩子。从此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带这家的孩子玩了。无论是对自己的父母,还是对外人,撒泼耍浑都是最要不得的,绝不能纵容孩子用哭的方式胡搅蛮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