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妈妈手记:北大推荐生梁昊成长及记录
6316200000023

第23章 妈妈,你从电话里钻出来吧

事实上,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比较强。

1998年1月,我到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昊昊才六岁多,昊昊的爸爸也不在广州市区工作,于是,我们把昊昊寄养在了华南师范大学一位退休教师的家里。虽然我每隔几个星期,有时甚至一两个星期就回来看望他,但是他还是无法理解我为什么要离开他去外地读书,并承受着分离的痛苦。每一次我要走的时候,他都会一遍遍地问:“妈妈,你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去读书?为什么不在家附近的地方读书?为什么不天天都在我身边……”我虽然反复解释,但他还是不明白或者说不愿意明白我所讲的道理。一串串的疑问随着泪水流淌在他稚嫩的面颊上,更敲打在我的心上。每次在我要走的前一个晚上,他就开始倒计时:“还有8小时58分妈妈就要走了……还有7小时52分……”这个孩子太多情、太敏感了。我只好一次次安抚、一次次许诺。这天晚上,又到了临别的前夕,他开始哭泣,并说道:“别的小朋友每天都能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而我却不能,我好惨啦!”我抓住这个机会,跟他讲了很多发生在我们周围或者从报纸上看到的事例,如孤儿的生活、失去了妈妈的城城、患血癌的光仔……他听了我讲的这些事以后,号啕大哭起来:“他们好惨啊!”第二天早上,昊昊对我说:“妈妈,以后你走,我不会再难过了,比起昨天你说的那些孩子,我是很幸福的。”我听了这话很高兴,觉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放心地走了。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几个星期以后,他故态复萌,还是照样发出疑问,照样依依不舍。他还用了新名词,说:“妈妈是孩子的灵魂,孩子没有妈妈,就没有了灵魂,所以我不能离开妈妈。”他知道什么是灵魂吗?如何说服他呢?正当我搜肠刮肚地找理据的时候,一个概念冒了出来,我用他最喜欢的电脑游戏中的事例来作比喻,我说:“对于一个就要上小学的大孩子来说,妈妈只是他的‘帮助兵’,他自己才是主力军,所以很多事情都要靠主力部队自己去完成,自己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你说是吗?”他听了我的这些话,就主动地把自己与主力部队联系了起来,并给我解释游戏中的“帮助兵”的作用,这些对话冲淡了他的离愁,我又放心地走了。

还有一次,我又要走了,前一晚,昊昊说:“妈妈,你回来了,我就不要你走了。”我说:“妈妈虽然不在家,但心里还是想着你的,你也是一样地吃饭、睡觉、上学,一样可以快快乐乐的,没有什么不同嘛。”他说:“当然有不同啦,因为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我的心里就会很难过。”是啊,这么小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陪伴他,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让他经受这种分离的痛苦,我的确于心不忍,但也只能暗暗发誓,完成学业以后要多抽时间陪陪他。

有一次,又快到周末了,我心里想着如果告诉他周末回去陪他,他肯定会很高兴,就忍不住打了电话。我说:“我星期六回去啊!”他说:“星期六就是周末了,你星期五晚上就回来吧。”我说:“不行啊,我星期六上午还要上一个课,不上课的话,要扣掉300元的。”他说:“不就是300元嘛。钱重要还是我重要?”我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紧解释:“不是钱的问题,主要是这个课对我来说还是挺重要的。”他说:“那你说是课重要,还是我重要?”我说:“都重要。”他于是推理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好,既然这样,你把我卖了,换300元钱去上课吧。拜拜!”这都是什么逻辑啊!话虽如此,但他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黏我了。这之后的几次我离开他,他都没有哭,只是无可奈何地说:“我不想你走。”有一次,我打电话给他,他说:“妈妈,我想你从电话里面钻出来。”听了他的话后,我放弃了周末和朋友去大屿山玩,赶回家去陪他。

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我要到美国去访学。为了让昊昊有心理准备,我提前几个月给他做思想工作,还买了一些玩具、图书,可能是因为有所准备,他并没有太明显的情绪波动。当我从美国拨通越洋电话给他的时候,他有几次都和小朋友们玩得正起劲,不仅没有埋怨和哭闹,反而还催我赶紧挂掉电话。我当时很想多听听他的声音,多和他聊一会儿,他不跟我多说,我有点儿失落的感觉,但是却也很欣慰。我不就是想让他少一些对我的依恋,能够更独立地生活吗?我许诺给他买玩具,以弥补时间和距离对他造成的情感损失。想想他也的确是怪可怜的,那时他已经从寄养的老教师那里回到了自己家里,平常就一个保姆带着他。他有时候也会在电话里哭诉说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好孤独,但是他在学校里、在小朋友面前却从来不会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起伏,一直都很开朗、很阳光,连很多老师都不知道他的这些情况。我感到放心了,孩子在妈妈面前肯定是最脆弱的,但只要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能控制自己的情感,能用自己的方法调节情绪,那么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他也能够自己去克服。

说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然应该从小就要注意。首先是尊重孩子,倾听他的心声,不逼迫、不勉强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凡事要有商有量。事实上,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比较强。其次是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从小处说,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幼儿自己用勺子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手巾等,又如学走路的时候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这些独立的生活能力可以从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从大处说,就是要有主见,凡事都能有个人的独到见解,能体现个人的特性。所以更重要的是思想的独立。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即使生活能力稍弱也不要紧,因为他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通过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家长和老师不要扼杀孩子稀奇古怪的想法,应当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想问题,即使想法很荒谬也不要打击。有一次,一位朋友生了孩子,我带昊昊去看她的新生婴儿,那是一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女孩。朋友开玩笑地对昊昊说:“以后这个小妹妹做你的媳妇好吗?”昊昊回答:“不行。”问他为什么,他说:“她比我小八岁,当我的年龄合适的时候,我嫌她年龄太小,等她的年龄合适的时候,她会嫌我太老。”他的话让我们哄堂大笑,但大笑之余也让我们惊叹他思维的成熟与缜密。

还有一次,我们在饭桌上谈论着昊昊爸爸单位的事情,昊昊突然说:“我长大了要当经理。”我说:“你才五岁多,你知道经理是干什么的?你为什么要当经理?”他回答:“经理就是自己不用干活,只指挥别人做事,还有工资。”我又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想当老板呢?”他的回答让我们惊讶地笑了起来:“因为老板要发工资给员工,他自己就没有钱了。”看来他并不懂得经理和老板的本质区别,却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昊昊从小有过各种各样的志向,如在他迷上电脑游戏的时候,就说长大以后要当电脑专家;看了一大堆军事方面的书籍之后,又说长大了要当发明家,要发明最先进的武器,让八国联军不敢再来欺负我们;他还说,我们可以把新式武器卖给日本,但是只准许他们用于自卫;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有想过要做主持人或者演员,等等。让孩子从小有追求、有梦想,即使只是一种想象,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