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母婴护理与保健
6314500000023

第23章 母乳喂养

婴儿喂养的方式有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3种。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婴儿在出生后2 h内可开始按需哺喂母乳。一般健康母亲的乳汁分泌量可满足4~6个月内婴儿营养的需要。

一、乳汁的成分

乳汁的成分有近百种,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个体差异。

(一)蛋白质

母乳中含有较多的白蛋白和球蛋白,遇胃酸时凝块较小,而凝块较大的酪蛋白含量较少,有利于婴儿消化。含有较多的必需氨基酸,如由半胱氨酸转化而来的牛磺酸的含量达425 mg/L,是牛乳的10~30倍,能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

(二)脂肪

母乳脂肪颗粒小,含有脂肪酶,易于消化吸收。母乳中主要是含12个以上碳原子的长链脂肪酸,对胃肠道的刺激小。人体必需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即亚油酸在母乳中含量较多,可在婴儿髓鞘形成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中发挥作用。此外,乳汁中脂肪的性质与乳母膳食有关。若乳母食入的碳水化合物或动物性脂肪过多,乳汁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随之增加。

(三)碳水化合物

占碳水化合物总量90%的乙型乳糖是母乳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可促进双歧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繁殖,使婴儿很少发生腹泻。

(四)矿物质

母乳中的矿物质含量较低,减轻了婴儿的肾脏负担,且吸收率远高于牛乳,如母乳铁的吸收率为50%,牛乳仅为10%。此外,锌主要与小分子多肽结合,吸收率高达62%。与牛乳相比,母乳中钙的含量虽较低,但由于钙、磷比例合理,吸收率较高。在肠道内,母乳中丰富的乳糖可部分转变成乳酸,而降低肠腔的pH值,使钙盐易于溶解和吸收。

(五)酶

母乳中含有较多的淀粉酶、乳脂酶等消化酶,有助消化。

(六)免疫因子

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免疫因子。如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SIgA,能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初乳中的乳铁蛋白是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子,可通过夺走大肠杆菌、多数厌氧菌及白色念珠菌赖以生存的铁,抑制它们的生长;溶菌酶能将革兰氏阳性细菌胞壁中的乙酰基多糖水解、破坏,使抗体的杀菌效能增强;双歧因子能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对大肠杆菌起抑制作用;巨噬细胞既有抗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能力,还可能合成补体、溶菌酶等。

此外,母乳的成分受产后的不同时间及每次哺乳时泌乳先后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产后4天以内的乳汁称为初乳;5~10天的乳汁为过渡乳;11天~9个月的乳汁为成熟乳;10个月以后的乳汁为晚乳。初乳量少,内含脂肪较少而以免疫球蛋白为主的蛋白质多,故加热后易发生凝固;维生素、牛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较丰富,有利于新生婴儿的生长及抗感染。过渡乳的总量增多,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及矿物质逐渐减少。成熟乳的总量达高峰,泌乳总量每天可达700~1000 ml,但所含蛋白质更少。晚乳在量和成分方面都不能满足小儿的需要。在每次哺乳时,先分泌的乳汁蛋白质高于脂肪,以后则脂肪则高于蛋白质。

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1.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母乳中不仅含有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且比例合适。随着婴儿生长发育和需要的变化,母乳的质和量能有相应的改变,以满足婴儿的需求。减少了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性。

2.增强免疫通过母乳婴儿获得免疫因子,增加自身抵御能力,减少疾病。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患腹泻、呼吸道感染等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

3.喂哺简便母乳的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省时、方便、经济。

4.增加母婴的情感交流由于母乳喂养,使婴儿能频繁地与母亲皮肤接触,母亲的抚摸,温柔的话语,都使婴儿获得安全感;母婴目光的对视,增加了互相的了解及信任,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婴儿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

5.其他母亲哺乳时可产生催乳激素,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子宫复原可抑制排卵,有利于计划生育;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一)鼓励母乳喂养

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从妊娠期开始直至整个哺乳期,都应不断地鼓励母亲,增加哺乳的信心。

(二)增进乳母健康

保证营养合理,活动适量,睡眠充足,精神愉快。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各种有害的化学因素影响。

(三)指导正确哺乳

1.正常新生儿生后即可哺乳。产后母婴同室,将婴儿裸体置于母亲胸前进行皮肤接触(不能少于30min),同时吸吮乳头,以促使产妇乳汁早分泌、多分泌。

2.喂哺前,先做好清洁准备,包括给婴儿更换尿布,母亲洗手,清洁乳头。喂哺时可采取不同姿势,主要使母亲体位舒适,全身肌肉松弛,以利乳汁排出。一般宜采取坐位,怀抱婴儿,使其头、肩部枕于母亲哺乳侧肘弯部,使婴儿口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而不致堵鼻,母另一手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喂哺时将整个乳房托起,并注意婴儿吸吮及吞咽情况。当奶流过急,婴儿有呛咳、溢乳时,可采取食、中指轻夹乳晕两旁的“剪刀式”哺喂姿势。每次尽量使一侧乳房排空后,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时则先吃未排空的一侧。喂后将婴儿抱直,头部靠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使空气排出,然后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呕吐。

3.在婴儿满月前,提倡按需哺乳,以促进乳汁分泌。随着婴儿的成长,吸奶量逐渐增多,可开始采取定时喂养,一般2个月以内每3 h喂一次,昼夜7~8次;3~4月大约6次。每次哺乳时间为15~20min。

4.乳母患急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等,或重症心、肝、肾疾病时均不宜喂哺。

(四)评估喂养情况

1.向乳母了解哺喂时间主要了解是否按需哺乳,24 h内哺乳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夜间是否哺乳,有无延时哺喂而积聚乳汁及两次哺喂之间是否给婴儿添加水及其他乳制品等。

2.观察哺喂时母、婴体位是否舒适、正确。

3.了解母婴双方的一般情况如乳母膳食安排和液体摄入量,婴儿体重、睡眠及排泄情况等。婴儿乳量充足表现为每次哺乳时能听到咽乳声,喂后安静入睡;每天有1次量多或少量多次的软便,十余次小便;生后最初2个月每周测体重1次,以后延长至每2周及每个月1次,小儿体重均能按正常速度增加。

4.防治乳房、乳头疾患如有乳头凹陷,应按摩乳头,或用吸奶器吸出乳头,也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适当加温后用奶瓶哺喂;如有乳头裂伤,用温水洗净,并予暴露、干燥后涂少量羊毛脂,用乳头罩喂哺;若患乳腺炎则暂不哺患侧,但仍要定时将乳汁排空,并积极治疗。

5.指导断奶断奶期是一个从完全依靠乳类喂养逐渐过渡到多元化食物的过程。随着婴儿的长大,母乳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婴儿的各项生理功能也逐步适应于非流质食物,因此一般生后4~6月开始添加辅食,为完全断奶作准备。断奶时间一般在生后10~12个月,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增加辅助食品。如遇夏季炎热或婴儿疾病时宜延迟断奶,但一般不超过1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