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老年心理诊所
6304600000007

第7章 找老伴,难题竟然这么多

刘先生找老伴的故事

刘先生60多岁,从高校的讲台退下来几年了。原本老两口相依相伴,日子倒也安逸。不想,相儒以沫的老伴一病不起,“大限”来时,终于撒手西去。刘先生默默地把散在天南海北的孩子们召了回来,张罗丧葬事宜。后来,孩子们陪了老爸几天,又各自回到工作岗位去了。家里就剩下自己,空荡荡的,一切陈设依旧,却少了可以整天在一起絮絮叨叨地说长道短的老伴。过去自己有什么高兴事,说给她听,她也会跟着高兴,弄个好菜,倒杯酒,庆贺一番;受了什么委屈到家里来对着她发发牢骚,她也和着同样生气帮着发牢骚,或者心平气和地柔声劝解和安慰,或者表示同情地轻轻地几下抚摸,心中的不平也就消融了一大半。现在,这一切都成了过去,想吵架拌嘴都没了对手。虽然这种状况必然会出现是早就在意料之中,一旦身临其境,还是明显地感觉到孤独、惆怅、抑郁、万般无奈。

从那时起,好心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就不停地出主意做介绍,张罗为他找老伴。起初刘先生以老伴初丧,无意讨论此事推托,大家也都表示理解,冷了一段时间。时过不久,这个话题被众人再次提起。众人好意难违,加以确实孤寂难耐,刘先生也开始有不妨一试的想法。年近古稀却又要谈情说爱,总觉得有些别扭和尴尬。刘先生设想,少年夫妻老来伴,一定要找个谈得来的,为的就是做伴,当然,还需要身体过得去的,不然过两年又病故,岂非白费力气?试试就试试。

几经尝试,刘先生却发现这事也不是很容易,竟是一连串的难题故事。

故事一:距离太远是难题。有人给刘先生介绍一个家境不错的铁路退休职工。老太太儿女都已经各奔东西,忙自己的事业去了。她自己50开外,是个热心人,经常参加各种社区的文体活动,身体很好,尤其是据说人品很好,这当然是个合适的人选。刘先生起初有些动心,心想不妨接触一下,自己再判断是否合适。一打听,她远在西南重镇昆明,距自己的居住地虽然不是十万八千里,要来回一趟也绝非易事。刘先生考虑,结婚这样的事绝非一拍即合,一谈就妥,可要约会一次,路上花几天时间来回不说,这偌大的一笔车旅费,对自己区区一点退休金来说,却也不堪重负,只能叹鞭长莫及,一场空欢喜,刘先生明确地拒绝了。

故事二:距离太近是难题。有人给刘先生介绍一个就住在隔壁学校的一位退休教师。老教师60多岁了,丈夫就在本单位,因有外遇而离异,人品不错。在介绍人家中见了面,互相介绍了些情况,谈笑了一阵,好像还谈得来。刘先生觉得这人还不错,又住在附近,要了解个情况或约会什么的,倒也方便。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情,在过几天以后打了个电话给她,想来个“约会”。不想她说:“今天不行,我有事,你下周日打电话来吧。”碰了个软钉子,刘先生心想,下周就下周。到了下个星期日又去了电话,她说:“你想约今天见面,为什么昨天不打电话来?听说你昀近有孩子们会回家来,我们见面不方便,这样吧,我们半个月以后再联系。”说着电话就挂了,刘先生听了,觉得奇怪。自己是说过暑假可能小儿子会回来,但不是现在,她怎么乱扯一气。另外,即使孩子回家来,我又不是邀她到家里来,只是两人约个地点见见面,为的只是联系联系感情,加深互相的了解而已,这与孩子无关。再说,即使今天没空,预约明天、后天也行,何必怪昨天未预约?从她的话里也能揣度出她实际上是在推托,既然不同意就明说也没关系。过了半个月,张老拨通电话告诉她,认为两个人不合适,反正也没正式开始谈恋爱,以后再也不会去电话了。这时,对方才不无歉意地说,自己对刘先生本人倒没意见,只是想找个住房在市内的,距她前夫远点,免得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一直不愿意与刘先生约会。刘先生想道:原来如此,何不早说?好在自己理解了她的潜台词,及时自动退出了,不然给她不明不白地拖住,岂不糟糕。刘先生为这事气了好些日子,心想这样的人真不直爽,有话当面点破也不会伤感情,何必拖延时日?真是莫名其妙。再设身处地为她想,确实也理解她的难处,距离太近了不好。又没真的开始谈恋爱,何气之有?心里也就平静了。

故事三:多儿多女是难题。刘先生有个朋友介绍一个故人的妻子,说是过几天是星期日,就引她来相见。刘先生与她及其前夫原先曾在一个单位工作,彼此打过交道,互相都有些了解。她的几个儿女也都和自己的孩子曾在一起读过书,其夫在数年前亡故了。刘先生心里觉得也好,这样的“对象”彼此有一定的了解,可能谈起来容易些,今后孩子们也好相处。因为又是老朋友,来自己家就算是客人,应该有所表示,于是在她将要来的这天,还特意准备留她吃午饭。等啊,等啊,一直等到日头偏西才接到那介绍人的一个电话,说是她的子女持反对态度,所以不能来了。真是一场空欢喜。刘先生此时才把紧张了一天的心放松了,想想也觉得自己颇为好笑,好像真是十分期盼这事立即就办成一样。一有人提出作介绍,马上自己就有一系列的设想和憧憬,往往只向好的方面去想,却总忘记了可能出现的意外。既然人家子女干扰,不谈也罢,何必使人难堪。

故事四:无儿无女是难题。有个朋友介绍了一位52岁的退休工人,高中文化,离异,无儿无女,说是能歌善舞,心地善良。刘先生想无儿无女倒是没有牵挂,当然少许多矛盾和干扰,也不至于增加自己什么负担,可令人担心的是年龄和身体的问题。这退休工人和自己年龄相差太大,从常规意义上说,年轻的身体好的她很明显地可能会“吃亏”——准确地说是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又一次面临丧偶的悲剧。这是很实际的问题。还要设身处地为她的将来想一想:她与我结婚后能够与我的孩子们和睦相处并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吗?我走后留下她孑身一人时,她自己又无儿无女,晚年能得到我的孩子们的照顾吗?这不仅取决于刘先生的孩子们一方面,也还要取决于这个老人自己会不会争取到孩子们的感情。所以刘先生觉得没有把握。还是婉拒的好。

故事五:年龄小了是难题。老同学给刘先生物色了一个退休教师,50出头,与前夫离异,有一子判给前夫,有一女在念大学,由她抚养。说是很会持家,待人接物都好。约某日在同学家相见,刘先生欣然赴约。这第一次见面也只能简单介绍一下个人的一般情况,刘先生还说明,同学本来要我进行一些“包装”,例如把斑白的头发染一下等等,自己认为还是保持原貌为好,对方也表示同意这样的观点,好像还谈得来。次日,老同学问印象如何,刘先生说这才第一次见面,也说不清楚,只好先交个朋友,待接触一段时间以后再说。同学说,别等太久,转眼你就70了,时间不等你。过了两天,这退休教师来电话了,问:“你多大年纪啊?”刘先生如实说了:“属鸡的,六十大几了。”又聊了几句家常,刘先生说到自己的孙女今年考中学,对方惊异地“啊”了一声:“还有这么大的孙女啊!?”刘先生感觉到对方明显的不满意,就是嫌自己年龄太大了。这时,她说,近来因为儿子高考,自己在照顾他的饮食,关照他的学习,为了不影响儿子的高考,近来不给张老电话,待以后再说。这在情理之中,自然无话可说。不过刘先生心里明白,和她50出头相比,自己也是年龄偏大,这年龄差距,将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刘先生也想到,自己要和这人结为夫妻,就必须为她的子女承担一定的抚养义务,劳心费神不说,还影响自己的生活。当然,要是处理得好,在将来孩子们出息之后,他们待自己也会很好,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必多虚。可又不能不考虑到由于自己说话就七十出头了,按自然规律估算,自己当然走在前,对张老来说自是可能得到了有人临终关怀,而在不远的将来她却再次面临失偶。这是她为什么嫌自己年纪太大的缘故,她不能不考虑要选择年龄较轻些的老伴。因此也不能怪她。同时刘先生却不由对自己的处境,产生一种日暮途穷的苍凉感。

故事六:年龄大了是难题。刘先生的一个同学介绍了个他的亲戚,只比张老小两岁,身体还硬朗。见面之后,这老太太虽然各方面条件都还可以,是个退休医生,儿女都成家立业在外地工作。见面后刘先生见对方虽然精神还算好,也还健谈,但可能也是历尽沧桑,显得比自己还要苍老,满面皱纹和老年斑,一头银发。刘先生心想她是个好人,但两个这么老的人凑在一起,真的有点什么病痛照顾也难,可能过不了几年又要分手,何苦又结一次婚?

故事七:文化差异是难题。有人给刘先生介绍一个60岁的退休工人,说是儿女都大了在外地工作,想找个老伴,她是初中文化,现在热心于居民工作。刘先生觉得,自己好歹算个高级知识分子,如果找的老伴只会每天讨论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没有什么共同语言,那将会谈不拢,日夕相处,相对无言又有什么意义?刘先生想,不是讲什么门当户对,而是两个老人在文化层次和性格修养、兴趣爱好上应该大体会得来,否则找不到共同语言,凑合到一起无话可说,甚至抬杠,就失去了找老伴的意义。也不是说一定要找个事业上的帮手,都退休了也不讲这个,但文化层次相差太大,不管怎么样说,总难找到共同语言。老伴嘛,至少要情投意合,否则不如不找。想来想去,刘先生还是拒绝了这位老太太。

找老伴为什么这样难读过刘先生的故事,您一定不禁心生同感:这人老了,找个老伴竟是这样难!怎么比年轻人谈恋爱还要难?

老年人找老伴为什么这样多的难题?

说来也难怪。老年人不能像年轻人恋爱那样慢慢来,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年五载的。老年人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可以一切从头开始,一切都是新的。老年人也不能像年轻人那样脾气性情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相互磨合。老年人的人生已经走过了大半,各自都曾经建立过一个家,有自己多年形成的固有的生活方式,有一个生活多年的偶像在心中。于是,找老伴时自觉不自觉地总会拿新老伴和故人比较,而且往往是将此人的缺点和故人的优点相比,总是越比越不满意。再有,老年人过去生活中许多许多事情都会影响着现在的选择。于是,便有了这许多的难题。

老年人该怎样面对这些难题呢?

一是慎重对待。这许多难题并不都是坏事,从某种角度说,难题等于给老年人提了醒儿:为了您能安度晚年,找老伴的时候倒是慎重些为好,免得刚结婚不久又离婚,身心都再次受伤害。有些老人就是因为盲目再婚,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多了一份愁苦。所以说,有些现实的问题不能不考虑,要慎重对待。

二是不再求全。慎重考虑当然必要,但也不能苛求完美。人生就是与遗憾相伴的,这本是正常事。如此说来,透过刘先生遇到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有不少难题是双方老人自己找的。所谓“烦恼从心生”,这在心理学上叫作自我期望太高,或者叫作完美主义人格。想万般周全,有万般牵挂,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了。婚姻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即使是年轻人的恋爱也难说十全十美,老年人找老伴就更应该降低标准,少些要求。少年夫妻老来伴。如果您不愿选择孤独,您就昀好找个老伴。如果能够找个处处般配的老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可世上哪有那么如意的事?既然如此,什么大几岁小几岁,什么远点近点,什么这个那个,只要能够相伴走一段人生路就足够了,那些计较都可以放下。放下了不必要的计较,就化解了许多难题,化解了难题,就容易找到了老伴。老伴,老伴,人老了有个伴,还不是什么都有了?

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