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303500000068

第68章 秦王破阵乐:豪迈苍凉的大曲

秦王破阵乐是中国唐朝宫廷乐舞,传说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创,是最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最初用于宴享,后来用于祭祀,属武舞(与文舞相对)类。

燕乐

汉代以后,宫廷或贵族举行重大研会的时候,都会采用大型歌舞来助兴。这类宴会音乐多成为“宴乐”或“燕乐”。通常,燕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燕乐,如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是指汉族俗乐与外来(外国或外族)音乐的总称。狭义的燕乐则专指唐十部乐的第一部,即张文收所作的燕乐。燕乐所使用的主要乐器有琵琶、箜篌、筚篥、笙、笛、羯鼓、方响等。

燕乐中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如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其中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多段的大型歌舞曲叫做大曲,如隋代称《七部乐》、《九部乐》,到唐代发展为《九部乐》、《十部乐》。“部”是表演单位,相当于“队”。唐玄宗时,又根据表演形式将燕乐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其中,《坐部伎》共六部,用于室内演出,《立部伎》共八部,用于室外表演。室内表演的人数较少,最少的时候三人,多的时候十二人;室外表演的人数最少也要六十人,最多能到一百八十人。从表演顺序看,宴会往往先演奏《坐部伎》和《立部伎》的音乐,然后再进行其他节目的表演。

从音乐种类上看,隋唐燕乐中最主要的部分来自于少数民族和外国的音乐,在这种融合中,汉族传统乐器和少数民族的乐器相互配合,少数民族的曲调配上了中原地区的歌词,不同的乐种相互交流,既带来了音乐总体上的繁荣,又充分保留了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精华。

唐代大曲

唐朝的燕乐中,最突出最辉煌的是大曲,这是在乐府音乐和外来音乐的基础上,经过乐师们的创造而发展起来的,综合了歌唱、器乐和舞蹈的大规模的音乐,它完成于唐代的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年),集中地代表了燕乐的全部艺术成就。

《秦王破阵乐》是唐时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是唐代初年的军歌,唐武德二年(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割据势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遂把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李世民十分喜欢这支军歌,贞观七年(633年),他亲自设计了《秦王破阵乐舞图》,据图可知:舞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唐太宗叫吕才按图教授给一百二十八位乐工,经常穿甲持戟练习。此曲就是这场乐舞的主题曲。

发展及影响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名气,甚至传到了外国。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印度国王召见他时就曾经问起有关此曲的事项。武则天时期日本遣唐使节粟田正人将其带回日本。

安史之乱以后,宫廷音乐衰退,宫廷乐工多散落民间。宋朝统一之后,虽然设立了教坊,沿用唐代旧曲,但宫廷内外演奏的大曲只是唐时盛况的一部分,而且规模大为缩减。宋代的大曲开始向歌舞剧演变,许多乐段逐渐变为曲牌,分散于词曲、戏曲、说唱和器乐中,大曲作为独立的音乐体裁则日渐消亡。南宋以后,音乐发展的主流转到市民艺术(戏曲、说唱、城市歌曲等)中,宫廷的燕乐和雅乐都失去了原有的发展势头。

延伸阅读

燕乐的衰落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宫廷音乐衰落,宫廷音乐家们多流落民间献艺谋生。五代虽有回复,但效果不佳。宋朝统一之后,沿用唐时的旧曲,但是逐渐成为祭音乐。以前的大曲曲调蛀牙用来表演故事,如宋史浩《峰真隐漫录》卷四十六所载的《剑舞》,是用《剑器》大曲表演楚、汉鸿门宴及杜甫、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的故事。这表明宋代的大曲逐渐向歌舞剧的方向演变。之后,大曲慢慢消散,被词曲、戏曲、说唱、器乐随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