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就是一朵百合花
6301800000072

第72章 卖菜

那年高考,我以0.5分之差落榜了。家里已无力供应我继续复读,而且我也不想让父母再为我操心劳力。默默地卷起铺盖卷,怀着满腹失落的心情,黯然地离开学校,回到老家那个偏僻的小山村。一连数日,我不吃不喝,整天郁郁寡欢,心情糟糕到了极点,甚至连死的念头都有了。在家种地为生的父亲虽然没有责怪我,但从他那双红肿的眼睛里看得出他是多么失望和伤心。

那时,村里按人口分菜地。我家人口多分的菜地也多。母亲劝父亲将部分菜地改成种庄稼,父亲却不答应,一直坚持将菜地全部种成菜。菜多了吃不了,父亲常常隔三差五地挑到集镇上去卖,以便换回几个零用钱和我上学的书费、生活费。而今我却让他失望了。

记不清是回家后的第几天。清晨,我正在被窝里蒙头大睡,父亲喊我起来,说和我一起到镇上卖菜。父亲挑着满满一担韭菜在头里走着。看着佝偻着腰、满头白发的父亲,我心里很惶愧,几次要求替父亲挑,可父亲都不肯,坚持自己挑,说你肩膀嫩,挑不了。我只好提着秤杆跟在后边。到了镇上一看,赶集的人熙熙攘攘,好摊位早已被占满了。我们找了个地摊摆好。父亲让我掌秤他守摊。我一百个不乐意,可也只好如此。

我蹲在摊前,拿着秤杆,茫然地望着来来往往地人流。我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明天又将走向何方。满脑子胡思乱想着。

“买菜啊,看看吧,新鲜着呢!”听到父亲跟人搭话,我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过来了几个顾客,一边询问菜的价格,一边翻看菜的质量。终于有一个中年妇女说要两斤。我抓起一大捆韭菜放在秤盘里。第一次掌秤心里慌慌的,提秤的手直哆嗦。终于稳住秤一称,足足三斤重。我破开捆抽出一些,又称还多着,又抽出一些,再称还多着。我红着脸,一抬头看见那个买菜的妇女脸色开始沉下来。如此又反复了几次,直到第四次才刚好平秤。刚要结账,不料那个妇女却说不买了不买了,“这个小青年真小气”,说着转身就走。我很生气,费了好大劲,你却说不买了。正要理论,这时父亲站起来说:对不起,我儿子第一次卖菜,您多担待。也许是父亲说的真诚,那妇女又折回来,冷冷地说:“要不是看你这菜好,说什么也不买了。”说着站在一边。

父亲一边笑着,一边拿过一小捆韭菜放在斗盘里。一称不够,父亲从另一捆韭菜里抽出一把放上,再称还不够,父亲又抽出一小把放上。我很奇怪,父亲卖了这么多年的菜,耍了这么多年的秤杆子,在家里一向号称一把准,那眼像长秤钩子,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一撒目,或者放手里轻轻一掂,份量多少八九不离十。可这回却怎么了不准了?我默默地站在一边看着。随着秤杆的几次起落,父亲终于称好了秤。我看到,那个等着买菜的妇女一直微笑着。最后拿着菜乐呵呵地走了。

那几个还在一边等着的顾客陆续买上了自己称心的菜。一挑子菜不出两个钟头就卖完了。父亲显然很高兴,让我挑着空筐子,自己一边“吧唧吧唧”地抽烟,一边跟在一边走。

半路上,我将心中的疑惑说出来。父亲抖着满脸的皱纹笑着说:傻小子,这卖东西是一门学问。开始你要少给,慢慢往里添,买的看着斗盘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心里就会高兴,买起来才会更痛快,才会多买。要是一开始你就多给,再从斗盘里一次次往外拿,这样买东西的看着斗盘里越来越少,心里就会不痛快,就会嫌这嫌那,本来想多买点也不多买了,甚至干脆不买了。这种事以前我遇到的多了才琢磨出这个理……

我心里一震,想不到老实巴交的父亲心里却有这么多道道。他能悟出顾客的这个心理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实践,而且他又是多么善于总结!我继而一想,是啊,岂止是卖东西这样,做什么不都是这样的吗?其实哪样都离不了勤于钻研啊。

从此,我开始振作起来。先是出去打工,几年后靠原始积累的几个钱自己干起了零售批发。而今已拥有了一个总店,两个连锁店。我也成了身边人眼里的成功人士,但我却仍然忘不了那年随父亲卖菜的情景,正是那次卖菜的经历让我懂得了凡事都有学问,只要肯琢磨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