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曾说:“我这个人,性情比较宽容、乐于容纳,不会表现得特别强势也从不独断,我喜欢倾听朋友们的建议和忠告。”其实不单单是俞敏洪,几乎所有的成功企业家,无不是伟大的学习者,他们善于倾听,冷静沉着,才创造出惊人的成就。
倾听就像海绵一样,汲取别人的经验与教训,使你在人生道路上少走曲折的弯路,经过你有目标的艰苦奋斗,使你能顺利地到达理想目的地。
俞敏洪在《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朋友》一文中说道:“新东方的董事们在一起开会的时候,互相之间的批判是源源不断的。但是所有被批判的人都是坐在那儿非常友好地倾听,并且最后表示感谢。这就是新东方这个团队到今天还没有散架的原因。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心声能够有人倾听,但这个世界的麻烦是想说话的人太多,不加思考说话的人太多,但是善于倾听的人太少。所以如果你变成一个善于倾听别人的人,你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
“听”的繁体字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心、脑、耳、眼。仅有听的打算远远不够,你还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就像美国作家爱丽思·米勒说的:“倾听就是意味着对别人的话持一种精神饱满和感兴趣的态度。你应像一座礼堂那样倾听,在那里,每一个声音都更饱满、更丰富地返回。”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技巧,你如果问那些人际关系很好的人,他们的秘诀是什么?90%的人都会告诉你,这秘诀包含了倾听的能力。在倾听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收集真正有关对方的正确信息,然后投其所好,拉近彼此的关系。
有句俗话说得好:“听人言,知人心”。一个人要想与对方沟通顺畅,首先要听懂对方。善于交际的人不但要有好的口才,还要有善于打动人心的“听才”。他们往往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沟通方式来吸引他人,令他人产生信赖感,从而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生活中,学会倾听是每个人都应该必备的素质。这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一种赞美。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对自己的事更感兴趣,对自己的问题更关注,更喜欢自我表现。
有人说:“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其实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一旦有人专心倾听我们谈论我们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被重视。听别人说话也是为自己说话做准备,所以那些愿意倾心聆听别人说话的人最受欢迎。
小说《陌生人在爱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迪特毛料公司在清理债务时,发现有一个顾客拖欠了15美元的货款,于是就通知他尽早还款。但是这位顾客经过一番寻找之后,并没有发现这笔货款的账单。他觉得是毛料公司的问题,于是便怒气冲冲地专程跑到该公司经理办公室,声明他绝对不欠该公司的钱,还声明今后绝对不再买该公司的东西了。
公司经理迪特先生热情地接待了他,然后又耐心地听他讲所有的事情,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讲述了一遍,中间没有插嘴做任何反驳,反而最后还对他专程来芝加哥为公司提意见表示深切地感谢,并承认错误可能出在公司方面。他的态度让那位顾客感到有点不好意思。然后,他又热心地向该顾客推荐了许多其他毛料公司的产品,悉心为他当参谋。最后还请他一同进餐。
迪特先生的这一系列行为打消了顾客的怒气,他当即丢开了有关15美元的账单纠纷,又向该公司签了一大笔订单。
该顾客回去后又仔细地检查了自己的账单,终于发现有一个账单放错了位置。他立刻补去一张15美元的支票,还写了一段道歉的话。
纵观整个故事,泰迪先生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做了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即使顾客发誓不买他们货物时,他仍尊重、附和顾客的意愿,以真挚和诚恳改变了顾客的态度和行为。由此可见倾听比说服更有威力。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个人的想法。如果你不让他表达出来,那么他一定会非常难受。打个比方,你是一个商人,若接到顾客的投诉时,该怎么办呢?首先必须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冷静且耐心地倾听,一直等对方把要说的话说完。有一位优秀的推销员曾经说过:“处理顾客投诉,推销员要用80%的时间来听话,用20%的时间说话。”
任何一个顾客来投诉,无论他一开始的时候脾气有多大,只要我们耐心地听,鼓励他把心里的不满都发泄出来,那么,他的脾气会越来越小,像个被扎了一个洞的皮球那样,慢慢地“放气”了。只有恢复了理智,才能正确地着手处理面前的问题。而且因情绪激动而失礼的顾客冷静下来以后,必然有些后悔,这比我们迎头批评他们要有效得多。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威廉·莫里斯曾说过:“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心,你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现代交际,与其会说,不如会听。不注意研究听的学问,必会造成人际交往中的大错。要想走进对方的内心,拉近彼此的距离,就要从倾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