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俞敏洪的说话之道
6301000000050

第50章 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讲得很动听

说话是一门语言艺术,它对语言的基本要求除了准确、通俗之外,还要求要生动。所谓生动是指充满生气与活力,能够吸引人和感动人。然而,现实中不少人的语言表达或艰涩干瘪或呆滞空泛,让别人听了只会感到枯燥乏味,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生动感。

如何才能让演讲的语言生动起来呢?其实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经历代入说话中,从而让语言变得更加真实,也更加富有感情。俞敏洪就是这么做的。

俞敏洪在《新东方留学咖啡》节目中说道:

在国外碰见人家跟我打招呼很亲切,结果回到国内我也学,我跟不认识的人一打招呼,把人家吓着,你干吗?这个国外的东西也不能瞎搬回来,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其实你刚才说的话题我可以接着讲一句,我在国外走的时间多了以后,学会了不自觉地跟人说‘你好’、‘再见’、‘你今天好吗?’这样的比较亲切的语言。

“有的时候我发现,比如说我进出海关或者跟某个人打招呼的时候,确实对方有点吃惊,而且常常有不理我的情况出现。那么后来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不管对方理不理我,我都要说。理由很简单,我不能因为对方不理我,我就不说了。这样的话我也变成一个冷漠的人,这就很糟糕。因为文化是通过像传染病一样不断地传播才形成一个气氛的,是一种感染,一种氛围。”

在这段讲话中,俞敏洪就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给我们生动地描述出了一幅有趣的场景,从而让我们听得更有意义,也更愿意听下去。

卡耐基曾经说过:“在精采的演讲中,你所讲的内容,一定要跟你经历的事、你读过的书、你听到的话有关,谈你自己熟悉而确信的东西,演讲就不会失败。”

日常生活中,如若我们想要讲话说得能打动人心,不妨现身说法,用你自己亲身经历的遭遇为例,来对他人进行讲解或劝导,以增加可信度,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奥巴马曾在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郡韦克菲尔德中学开学典礼上发表了一个演讲。在演讲中,他以自己儿时的经历现身说法,希望学生们以他走过的弯路为鉴,教育学生们要好好读书:

当然,我明白,读好书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很难把精力集中在专心读书之上。

我知道你们的感受。我父亲在我两岁时就离开了家庭,是母亲一人将我们拉扯大,有时她付不起账单,有时我们得不到其他孩子们都有的东西,有时我会想,假如父亲在该多好,有时我会感到孤独无助,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因此我并不总是能专心学习,我做过许多自己觉得丢脸的事情,也惹出过许多不该惹的麻烦,我的生活岌岌可危,随时可能急转直下。

但我很幸运。我在许多事上都得到了重来的机会,我得到了去大学读法学院、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我的妻子——现在得叫她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了——也有着相似的人生故事,她的父母都没读过大学,也没有什么财产,但他们和她都辛勤工作,好让她有机会去这个国家最优秀的学校读书。

你们中有些人可能没有这些有利条件,或许你的生活中没有能为你提供帮助和支持的长辈,或许你的某个家长没有工作、经济拮据,或许你住的社区不那么安全,或许你认识一些会对你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等等。

“但归根结底,这些不是你不好好读书的借口。你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你现在的生活有多好或多坏。没有人为你编排好你的命运,在美国,你的命运由你自己书写,你的未来由你自己掌握。”

现身说法的讲话方式在人际交往中颇为常见,例如在赵本山小品《卖拐》中,赵本山对范伟说:“拄上拐之后,你的两条腿逐渐就平衡了,一点一点也就好了。我当初,一个老头看出我腿有病,她(小品中的‘老婆’)就心疼钱,不让我看病,最后,残了。”

这个现身说法的事例令范伟无比动容,于是更加愿意与他谈论,直到后来不顾别人劝阻心甘情愿地买了这双于自己并无何用的拐。虽然小品以娱乐为“主料”,但同时也说明这种现身说法的谈话方式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现身说法的表达方式之所以能如此容易走进他人的心里,是因为它使两人站在了同一问题点上,就如同两个老朋友坐在一起讲述自己的经历、见闻、感受等,这种推心置腹的感觉令双方不由放下心理芥蒂,相互之间变得亲切自然,无话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