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俞敏洪的说话之道
6301000000030

第30章 说话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俞敏洪说:“只有身受束缚才能跳出最美的‘舞蹈’,这是我在雪地上滑单板时的感悟。”说话其实也是一样,一定要有所顾忌,要在意别人的感受。现实中有许多“大嘴巴”,从来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而是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只图嘴上的痛快,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出来,结果一张嘴到处得罪人。

《俞敏洪管理日志》的作者张翼曾采访俞敏洪:

张翼:新东方的经营团队、业务团队,如何达成“自由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谐调?这样的问题,在你看来是否是新东方最为棘手的管理问题?

俞敏洪:“自由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契合,确实是我思考比较多的文化和管理问题。做事的时候,我会尽量多地在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继而向着尽量符合对方期望的方向去作出决定。新东方的日常管理上,我几乎从来不用强制性、指令性的词汇,比如“你必须这样”、“你照这样去做”。

我经常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性格比较柔弱,新东方的员工大多都知道。我在处理公司内部事务时权衡得比较多,让步得比较多。但所谓的柔弱并不意味着我没有原则,缺乏决断力、判断力。有时候也会因为过多考虑情感因素、现实境况影响了做事的策略,但做事的原则我是坚定不移的。

做人做事要有原则,但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就要尽量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就像俞敏洪一样,尽量多地在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考虑情感因素,不对别人用强制性、指令性的词汇。

要知道,以严厉的口吻去命令别人必须去做什么什么,这必然会冒犯到别人的尊严,引起别人反感,即使对方服从,也只是短暂的口服心不服。

说话是重要的交际手段,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口无遮拦,一次次用言语伤害对方,那么它就会成为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罪魁祸首。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好关,话在出口之前,一定要先在脑子里过一遍,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这样的话听在对方的耳朵里,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如果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那就把话咽回肚子里。

性格直爽虽然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很好的特质,也会让我们觉得很痛快。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容易因为太过直爽而伤害他人,最终会使周围的人都不敢与你过于亲近。当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不当的言语去触犯旁人的时候,其实祸根已然种下。

所以,无论你是什么样性格的人,与别人说话的时候都要注意,不能为了逞口舌之快,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年轻时人很骄纵,无论跟谁他都显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要是谁不小心让他抓住了把柄,他更是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肯定会对那个人大加奚落。因此许多人都不喜欢他。

后来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将他叫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语气对他说:“孩子,你从来都不考虑尊重他人,什么事都自以为是。别人受了几次难堪后,谁还愿听你夸耀的言论呢?你的朋友们将一个个远离你,你再也不能从别人处获得学识与经验。而你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和学问,在我看来,还是太有限了。”

富兰克林听了这番话后,很受震动,决心痛改前非。从那以后,他处处注意,言语行为谦恭和婉,慎防损害别人的尊严和面子。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敌视、无人愿意与之交往的人,变为极受人们欢迎的成功人物。说话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但是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表达出来,必须要顾及到别人的感受。

语言具有的杀伤力太强了,在不当的场合说不当的话,总是容易伤人伤己。许多人也许会觉得有话不说,岂不是证明自己是一个虚伪的人?其实,这并非是虚伪,而是一种必要的交际手段,该说的话自然不能不说,不该说的话也不能乱说,只有管好自己的一张嘴,才能够避免“祸从口出”。

事实上,管好自己的嘴巴,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很多时候,一些不该说的话往往都是在情绪烦躁或者是异常愤怒的时候说出来的。比如说,当你受了委屈的时候,你有可能会到处倾诉自己的委屈,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吐露不当的言语;当你和别人吵架的时候,怒火冲昏了头脑,只想在语言上压倒对方,你就会专门抓住对方的痛处“下手”,在语言上攻击对方。

总而言之,如果你不想因为言语的失当而让自己被孤立,不想因为语言的失当而影响自己的前途,那么就请多多在意对方的感受,把那些不该说的话全部都吞回肚子里,不要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而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