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300500000023

第23章 儒家理想主义流派之作:《孟子》

宋代的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称“四书”,到了明代,《孟子》被正式列入“十三经”而提高到了“经”的地位。明清两朝科举,更是规定要从“四书”中取题,从此,《孟子》成为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民族文化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最有原创性的时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的元素都是在这个时代建立起来的。而孟子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想给中国人建立“大丈夫人格”精神的一个人物。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孟子三岁丧父,母亲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学成之后,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于是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

《孟子》一书是对孟子言行的记录,其文章纵横驰骋,汪洋恣意,极富雄辩色彩,经典语录层出不穷,其中展现出的智慧火花,让人眼前一亮。

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则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在政治上表现为,孟子说,对一个国家而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等。

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最大发明和哲学贡献,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孟子将人性之善和水之就下来进行比喻。他说:“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额头之意);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进一步,孟子认为,性善的根据是心善,心,指的是“良心”或“本心”,也就是说人都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而“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无不知敬其兄也”则说明“良心”或“本心”是人所固有的,能不能得到它,全靠自己主观的努力。

道德伦理规范

孟子将道德伦理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知识小百科

儒家“十三经”的来历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汉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堂。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也立于学堂,用于开科取士。晚唐时,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和《尔雅》。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