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8700000088

第88章 蒙古族文化缩影——敖包祭

祭敖包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缩影,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和礼仪体现了蒙古族的创造力。2006年,祭敖包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祭敖包的起源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它起源于氏族社会。具有祭祀祖先留下的这片天地和山水的意义,因而是祖籍的一种表征。蒙古语中姓氏一词,就是由敖包一词演绎来的。内蒙乌审旗的哈德亨、艾古尔斤、赫赖德、察哈尔等以氏族为单位供奉的敖包,就是乌审旗的十三个氏族的名义供奉的,因此敖包是氏族的标志,是旗徽的变形。

敖包的传说

据说古时候,茫茫草原,辽阔无边,天地相连,方向不好辨别,道路难以确认,边界容易模糊,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垒石成堆,当作标志。最初的敖包是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

祭敖包习俗

蒙古民族祭敖包的习俗渊源已久,所祭祀的内容十分丰富。盛行于蒙古族的萨满教崇拜蓝天。在蒙古人的心目中,祭敖包就是祭祀这一至高无上的神灵,它就是“长生天”,蒙古人赋予它以极大的神力。《元史》卷72有关于祭天习俗的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古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在古代蒙古人的观念里,天和地是浑然一体的,认为天赋予人以生命,地赋予人以形体,因此,他们尊称天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尊称大地为“乐善的母亲”。祭敖包不是单一的祭天或祭地。祭敖包是祭各种神灵,是个综合概念。

祭敖包主要形式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也是蒙古族最为隆重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5月12、13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幡或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的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敖包修建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

延伸阅读

关于祭敖包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人们过着游牧

猎的生活。丧葬为天葬,尸体放在全是木制的“勒勒车”上漫无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驶,什么时候尸体掉下来,就在什么地方自然露天安葬。牧人们因为思念亲人,每年都想到安葬亲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里去找安葬地点呢?于是,随着对自然和动物的进一步了解。他们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安葬亲人时,随车带着一峰驼羔,在安葬的地点将驼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将驼羔的母亲或已二岁的驼羔带上,沿着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去寻找。如果发现母驼或驼羔在某一处不肯前行或悲鸣,那就是安葬亲人的地点。这时,牧人要垒几块石头或洒几把土,来祭礼亲人,求得亲人的祝福。如此沿袭,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形成了敖包。同时,祭敖包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