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8700000080

第80章 踏青扫墓的日子——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的四月五日左右,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在节日文化上的典型体现,它集中体现了自然生命与人类生存在生机勃发、生命涌动的春天相感应、相融通的特征。“万物生长”乃是清明作为自然节气与作为人文节日相联结的枢纽,由此而形成的自然与人的生命感通意识,是清明节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

清明一词,最早见于汉《淮南子

天文训》篇:“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早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就运用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

清明节的命名

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载:“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每当这节气,大自然拉开了春天的序幕,和风送暖,嫩草茂盛,燕啭莺啼,春意盎然,这大概就是“清明”二字的含义。

清明节的习俗

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主要节俗活动有禁火寒食、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自西周起就有清明到墓前祭祀祖先的扫墓习俗。到了唐代,扫墓日益盛行。在清明节前后,许多中国人前往墓地、陵园,祭拜祖宗先辈,缅怀他们的业绩,激励后人奋发向上。老北京人扫墓时,除了坟前陈列酒食叩头祭扫外,还要树纸幡、培新土、烧纸钱。江苏无锡民间流行种植蔬菜果树,蚕农在清明夜孵化蚕种。广东潮汕一带有在墓碑或墓堆上“挂春纸”的祭礼习俗。福州人在扫墓时,还会在坟边种植一棵松柏或其他树木,并在墓头上压一些冥纸钱。这些习俗虽在各地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其祭祀的内涵并未改变。

清明节的价值

从节气来讲,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小节气,它在季节变化中的地位非常特殊,因此百姓利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如中国北方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所以,中国现代的“植树节”定在了3月12日。由于清明节当天要祭祖上坟,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并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全国性的节日。

传承意义

人们对清明节所包含的“宗孝敬祖,尊重生命”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节日活动逐年高涨的重要原因。清明节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已成惯例,炎帝神农氏也在祭拜之列。人们祭祀祖先不再是祭祀鬼神,而是追思先民们创造文明、造福子孙,既是人文精神的陶冶,又是传统文化的普及,“心祭重于形祭”。

延伸阅读

“踏青挑荠”的习俗

古时候有“踏青挑”的习俗,这种习俗直到现在还可看到。每到清明前后,就有姑娘、妇女踏青,摘上一些鲜嫩的野菜,回来包饺子、,做圆子,清香可口,别有风味。民间有种说法:“三月三,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有些妇女不仅喜爱插白色的小菜花于发上,还将采集的菜花供奉在家里的堂屋中,或者把野菜花放在灶台上。据说这个小白花还能驱除虫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