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8700000032

第32章 长江流域的华夏古文明——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附近,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在这个遗址内出土数以千计的文物。

河姆渡的传说

传说,大约在六七千年前姚江沿岸是杂草丛生的沼泽,江的南岸有一个小村落,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女人,她每天带着忠实的小狗摆渡到姚江的北岸,在沼泽中捡拾野鸭蛋和禾草等度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烧着的禾草中发出“乒乓”的声音,小狗摇着尾巴寻觅着火中爆出的白色棉团物吃得津津有味,女人捡起一颗放入口中品尝,果然香甜味美。又过了不久,她从北岸拔回的禾草旁长出一丛丛谷物,结出的谷粒很象火中爆开前的谷粒。她把这一发现告诉村民,从此,村民在摸索中开始种植这种谷物。这便是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水稻。为了纪念这位勤劳善良的女性,人们将她每天摆渡的渡口称之为“河姆渡”。

耜耕农业

河姆渡人从事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活动,已进入耜耕阶段。遗址分布有大面积的稻谷堆积层,最厚处近1米,达12吨以上,在世界史前遗址中十分罕见。在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等遗存,比印度卢塔尔稻(被称为最早的亚洲原生稻)要早三千多年,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农作物。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说明农业不是由某一个圣人或天才发明的,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结果。

纺织工具的出现

河姆渡文明时代的人类纺织技术已相当成熟,使用骨针、细小的骨锥、管状针等工具缝纫衣物。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木、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的部件。缝纫用的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

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

因地处沼泽地带,地面潮湿,河姆渡人先在地上打桩,在桩上架梁铺木板,四周以密密的木桩作墙建造住房,留下大面积木结构建筑遗迹。这种底层高于地面,既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中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渊薮。在当时仅有石器和骨器工具的条件下,河姆渡人采用木构件榫卯技术,创造了十余种形式的榫卯。

延伸阅读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文物

河姆渡出土的雕刻艺术品相当讲究,用料有象牙、骨、木等,设计奇巧,寓意深奥。最为神秘的就是一件神秘的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它是经过加工的象牙,部分已残缺,外形像一只展翅的蝴蝶。作品长16厘米,宽5.9厘米。正面刻有精美图象,正中为光芒四射的太阳,用五个同心圆表示日面,园心附近有一个圆点,位置在日中稍微偏左。这件象牙雕刻的时间,据推算大约距今6000至67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