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婴幼儿智力方案
6295400000036

第36章 1~5岁婴幼儿训练方案

能力发展标准

动作

宝宝12个月时已能独立开步走,15个月时多数宝宝已走得较稳,18个月宝宝已经可以走得较稳,会起步、停步、转弯、蹲下、站起来、向前走甚至向后退。

用手指拿东西时吃得很好,用匙吃东西时需要帮助,会用手掌握笔涂涂点点,会使用蜡笔在纸上乱涂乱画,会翻书页(也许是2~3页一翻),能搭起2块方木,能用手指握杯,但握得不稳有倾斜,常常把杯子里的东西泼出。

语言

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常常是一个词代表很多的意思;部分宝宝开始主动地叫爸爸、妈妈,能听懂许多话,会执行妈妈的指令。

大多数宝宝都会主动叫“爸爸、妈妈”,说一些重叠的词,如“抱抱”、“球球”等,常是一个词代表多种意思,会指出或说出想要的东西;会说10个单词,会说自己名字。

认知

对一些图画中的画面有兴趣;能玩简单的想象游戏,如轻拍或摇动玩具娃娃;能在柜子里或橱子里找东西;能用手指和东西戳洞;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画书、玩具引起注意,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能指身体5个部位,会按要求指出鼻子、眼睛、头发;能叫出一些东西的名称;能指出方向,如“在椅子上”;对选择玩具有偏爱;能模仿母亲做家务,如扫地;他们喜欢探索新环境,发现新物品,模仿成人的动作如咳嗽、语调等,并喜欢追逐打闹,更喜欢到室外环境中活动。如墙壁滚动皮球,使皮球碰向墙壁自动滚回来,或用球投篮等。

大动作能力

宝宝动作训练

1岁多的宝宝的动作能力已有所提高。以前只是爬来爬去,现在能直立行走。并且,喜欢到处走走,到处乱摸乱动,一会儿走进来,一会儿又走出去。

这时宝宝动作不稳定,非常好动,宝宝在亲子活动中,在手的抓、摸、拿的淘气中,小手指的功能和技巧都得到了极好的锻炼,手的动作越来越复杂,智能发展也非常迅速。这时爸爸妈妈对宝宝的动作智能培养与训练仍然不可忽视,要多加培养和训练。

训练宝宝独立走路

宝宝独立走路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走得好就更难了。

在初练行走,宝宝常不免有些胆怯,想迈步,又迈不开。爸爸妈妈应伸出双手做迎接的样子,宝宝才会大胆地踉踉跄跄走几步,然后赶快扑进爸爸妈妈怀里,非常高兴。如果爸爸妈妈站得很远,宝宝因没有安全感而不敢向前迈步,这时爸爸妈妈就要靠近些给予协助,让宝宝有安全感。

有时,宝宝迈开步子以后,仍不能走稳,好像醉汉左右摇晃,有时步履很慌忙、很僵硬,头向前,腿在后,步子不协调,常常跌倒,这时仍需爸爸妈妈的细心照料。

总之,在这个阶段,应鼓励宝宝走路,并创造条件,使宝宝安全地走来走去。尤其对那些胖小子和“小懒蛋”更该多加帮助,使他早些学会走路。

掷球训练

爸爸妈妈可以与宝宝一同掷球,并说:“扔到我这边。”爸爸妈妈各站一边,宝宝站中间,让宝宝学会向两个方向扔球。

学跳、学倒退走训练

让宝宝练双足跳,拖着玩具倒退走,或做“你来我退”的游戏,练习能较稳定且持续地倒退走。

大动作能力游戏

小猫捡球

场地上放1条2米长的垫子,垫子一端放着4个皮球,让宝宝扮成小猫坐在垫子的另一端,妈妈扮猫妈妈。游戏开始后,妈妈说:“小猫快爬到前面把球捡起来吧。”接着让宝宝在垫子上朝前爬,宝宝捡起球便随手放在篮子里,而后再爬回来。通过游戏,练习宝宝膝着地爬的动作并按指定方向走。

火车嘀嘀嘀

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父母和宝宝可以一起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选个比较空旷安全的地方做一些小游戏,如开火车。

让宝宝做火车头,让他直立站着,嘴里发出“嘀嘀嘀”等火车鸣笛声,妈妈排在宝宝后面,双手放在宝宝肩上,爸爸同样排在妈妈后面,组成一列“火车”。

“宝宝准备好了吗?火车要开动了”,然后父母和宝宝一起发出“嘀嘀嘀”的鸣笛声,妈妈轻轻推着宝宝向前走,父母可边走边喊:“火车头跑得好快”,鼓励宝宝快速向前走。让宝宝向各个方向走动,还可鼓励宝宝爬上低台阶:“火车头要上台阶了,注意啊”,宝宝会开心地带动着父母到处走。

能屈能伸

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地站着。然后让宝宝看妈妈做的动作。妈妈嘴里说到“变小了”的时候,妈妈迅速蹲下;当妈妈嘴里说到“长大了”的时候,妈妈迅速站起来,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当宝宝也学会的时候,妈妈就开始喊“变小了”,让宝宝迅速蹲下,然后再喊“长大了”,让宝宝再迅速站起来,反复进行几次。通过口令让宝宝做各种动作,可以训练宝宝的反应速度,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动作协调能力,让宝宝可以更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动作。

精细动作能力

宝宝精细动作训练

宝宝在1岁之后,已经会蹒跚地走路。这个阶段,首先要教宝宝走稳,会起步、停步、转弯、蹲下、站起来、向前走、向后退,以及跑步、上下台阶、走平衡木、原地跳、钻圈、爬攀登架、自己坐在小凳子上、扔球、踢球、随音乐跳舞等,身体平衡力和灵活性进一步发展起来。

1岁之后的宝宝,在动作能力上能用脚尖行走数步,脚跟可不着地;并且可以手扶楼梯栏杆熟练地上3阶以上。通常,周岁后的宝宝都能迈出第一步,在良好的训练下可走得很好。

宝宝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应积极鼓励和帮助宝宝行走,但要注意适当的休息,不要使宝宝过于疲劳。同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宝宝摔倒、碰伤。

宝宝手部动作训练

1岁以后是宝宝训练手及手指的重要时期,通常说的“心灵手巧”,充分说明及早发展手指的动作也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宝宝手部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训练,可以及早开发宝宝的大脑,让宝宝变的更加聪明。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不断模仿成人的示范动作,逐步学会运用物体的动作,如用茶杯喝水、用勺子吃东西、自己穿衣服、扣纽扣、戴帽子、擦鼻涕、洗手等。

父母在生活及游戏中,要随时训练宝宝手的精细动作,如拾积木、穿珠子、穿扣眼儿、拼扳、插棍、串塑料管、捏泥塑等等。

此时的宝宝还喜欢画画,要注意训练宝宝拿笔的方法。另外,要尽早训练宝宝左右手握、捏等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能力游戏

捡豆子

这时期的宝宝运动能力增强,活动量也增大了许多,游戏中,宝宝也不是很喜欢坐着玩,父母可适当变换游戏方法,使其更符合这个月宝宝的状况。

例如捡豆子,妈妈将小豆子散在地板上,面积要大一些,大概两平方米左右,然后给宝宝一只比较轻巧的小碗,告诉宝宝:“把地上的豆豆捡起来,放到这个小碗里,宝宝很乖,你看马上就去捡了。”宝宝会蹲下来捡豆子,可能捡几颗后会站起来挪动一下接着捡,或者把碗放在一旁,捡几颗后跑过去放进碗里再捡,这时妈妈要教宝宝一手端着碗,一手边捡边往里面放,并教宝宝蹲着身子往前挪动脚步。

有的宝宝可能会一屁股坐到地上开始捡,这时妈妈要教他蹲着捡,告诉他:“地上有虫虫,会咬宝宝的小屁股,不能坐在地板上。”

妈妈要时刻鼓励宝宝:“哇,捡了这么多了呀,宝宝真厉害哦!”增加宝宝游戏的兴趣。瓶子盖上盖好吗?”并指导宝宝配盖子,教宝宝如何拧紧盖子,如何用力向下套。爸爸可边做示范边讲解,如:“你看,放在瓶口,用手压下去”“用手指捏住,然后向这边转动”等。

鼓励宝宝自己将盖子再打开,然后鼓励宝宝自己动手配盖子。反复游戏。刚开始不要给宝宝太多瓶子,3个就够了,随着宝宝的长大,可适当增加到4~5个。宝宝在这种开开、盖上、配盖的简单游戏中,大大促进了精细动作发展。

开盖、配盖

将用过的各种各样的盒子、瓶子等收集起来当玩具,这些盒子瓶子的盖,有的可拧开,有的可掰开等。

爸爸拿出大小不同的3个瓶子放在小桌子上,最好是塑料的,或其他轻巧、不易摔碎的,棱角要光滑。告诉宝宝:“爸爸要打开瓶盖了,宝宝看,开了!”当着宝宝的面一个个拧开或掰开,然后将盖子和瓶子混在一起,让宝宝摆弄着玩一小会,告诉宝宝:“宝宝,给瓶子盖上盖好吗?”并指导宝宝配盖子,教宝宝如何拧紧盖子,如何用力向下套。

爸爸可边做示范边讲解,如:“你看,放在瓶口,用手压下去”“用手指捏住,然后向这边转动”等。

鼓励宝宝自己将盖子再打开,然后鼓励宝宝自己动手配盖子。反复游戏。刚开始不要给宝宝太多瓶子,3个就够了,随着宝宝的长大,可适当增加到4~5个。宝宝在这种开盖、盖上、配盖的简单游戏中,大大促进了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语言能力

让宝宝学会用动词表达需求

宝宝刚学会一些简单的名词后,常常用名词表示动作或需要,比如:宝宝要玩具猫咪时就指着猫咪说:“猫—猫”或学猫叫“喵—喵”,要喝奶时就指着奶瓶说:“奶—奶”,要拿玩具娃娃时可能会说:“娃娃”或指着娃娃哭闹。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急着把奶瓶或玩具给他,而是故意指着宝宝想要的东西问他:“宝宝要什么呀?”“宝宝要拿起来哦?”或“宝宝是不是要喝奶?”并有意加重“喝”“拿”“要”等动词的发音。

当为宝宝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也可以边做边描述动作过程,如给宝宝喝水时可根据具体动作这样说:“妈妈给宝宝倒水,倒水了”“宝宝拿着杯子,宝宝拿着,拿好啊”“宝宝自己喝水,宝宝喝水”等。这样潜移默化,宝宝自然会将动作与动词结合起来,慢慢学会用动词表达自己的意愿。

重点词语强化

当宝宝学说话时,爸爸妈妈可以重复或者大声强调宝宝想要学习的词语。比如:“这是皮球。”“这是电视。”一个词要重复很多遍后,宝宝才能理解并且记忆,最后自己说出这个词。

对宝宝重复相同的话、唱同样的歌、念相同的歌谣,这一切都能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自然发生,而且能起到强化的作用。

语言能力游戏

说词组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通过各种方法引导或激励宝宝,让他从说一个单字向说词组发展。

当宝宝看着自己的玩具小汽车时,可能只会说出一个“车”字,这时父母就告诉他:“小汽车,宝宝的小汽车。”

当宝宝指着玩具青蛙做出想拿的动作或表情时,或只蹦出一个“拿”字时,父母可借机教他,“青蛙,宝宝的青蛙,宝宝想拿啊,宝宝要拿青蛙啊。”

当宝宝哭闹着要妈妈带着出去玩时,妈妈可故意问他:“宝宝想干嘛啊?”宝宝可能只会说出一个“出”或“走”,这时妈妈就告诉他:“宝宝想出去玩了啊?宝宝出去玩,走,出去玩。”父母也可以拿着一样东西问宝宝这是什么,并告诉宝宝完整的名字,或指着画册或电视节目里面的小动物、小朋友问:“他们在干什么呢?”并仔细地向宝宝做描述等等。

初次和古诗交朋友

给1岁的宝宝朗诵古诗,关键不是让他理解古诗,学习古诗,而是让宝宝通过古诗那优美的韵律感知语言,练习发音。

因为古诗一般都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宝宝喜欢听,而且可模仿其中的押韵字。当然让宝宝早点接触古诗,也可提高宝宝的学习范围。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兔智斗大灰狼

兔妈妈有一对双胞胎,一个叫皮皮,一个叫乖乖,它们俩长得一模一样。有时连父母也分不清楚。

有一天,两只小兔到树林里去采了一大筐蘑菇,它们俩个很高兴,提着筐子往回走。忽然,有一只大灰狼从后面窜了出来,凶猛地说:“我要吃掉你们”。两只小兔听见了,说:“咱们明天比赛跑步,从这跑到远处的那棵大树。我们输了,你就吃掉我们。赢了,你就不能吃了”。大灰狼心想:“这还不容易”,于是就答应了。正在一旁吃草的牛伯伯听见了它们的话,说:“这样吧,明天我来当裁判”。

第二天,两只小兔提前来到树林里,乖乖先藏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牛伯伯和大灰狼也来了。牛伯伯喊了一声“开始”,大灰狼和皮皮就赶快跑了起来,大灰狼跑在前面,皮皮跑在后面。

跑到一半的时候,乖乖跑出来,继续往前跑,而皮皮则藏到了旁边的草丛里。乖乖越跑越快,超过了大灰狼,并且第一个到达了终点。

牛伯伯宣布:“小兔第一名”,乖乖高兴地跳了起来,大灰狼气呼呼地走了。

听妈妈的话

妈妈试着对宝宝说出一些动作名称,例如“宝宝,摸摸头!”“宝宝,拍拍手吧!”妈妈让宝宝根据自己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如果刚开始宝宝做的准确度不够,妈妈要和宝宝一起做,起一下示范作用。提高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情绪培养与社交能力

宝宝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一般来说,宝宝1岁以内,社交圈子局只限于与父母等亲人在一起,宝宝的主要精力也都集中在学习一些基本技能方面,如抓握和拣起物品、走路、简单游戏等等。

在宝宝社交能力发育和培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宝宝在熟悉的环境里非常活跃,但在生疏环境中则会显得拘谨甚至胆怯。这是由于宝宝对外部环境缺乏足够认知和心理准备,也就是说宝宝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早期的社交能力。

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尽量可以创造机会多给宝宝启发。与学走路等基本技能一样,宝宝社交能力的发展也面临着从无到有、逐渐熟练的过程。

宝宝会在不断尝试、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父母要对症下药,通过适当的行为引导,帮助宝宝提升对生疏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宝宝早日具备基本的社交能力。

情绪与社交能力游戏

两只小鸟的故事

一颗树上有两只小鸟,她们的爸爸妈妈都去了很远的地方,两只小鸟晚上自己睡觉,白天两人一起唱歌跳舞,饿时就由个头小的那只小鸟守着小窝,个头大的那只小鸟出去找虫子,等把虫子找回来后,它们两人每人一口,从来不争抢。

有一天,小鸟哥哥生病了,飞不动了,小鸟弟弟说:“哥哥今天你在家里守着咱们的小窝,我去给咱们找吃的。”小鸟哥哥等了好久,才见弟弟飞回来,弟弟很累,口里叼着一只很小的虫子,放在哥哥的嘴边说:“哥哥你吃了吧,我不饿”,哥哥说:“我们一起吃吧。”弟弟和哥哥都想让对方吃掉虫子,可最后谁也不想自己独自吃,它们就决定每人一小口。

“招待”客人

家里来客人了,除了教宝宝问候客人,学习礼貌用语外,还可以和宝宝一起招待客人,教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如:妈妈洗完苹果后跟宝宝说,“宝宝好宝宝,给阿姨拿个苹果”或者给宝宝一个苹果,告诉他:“把苹果给阿姨好吗?”指着茶几上的糖果,告诉宝宝:“宝宝很乖,要给哥哥拿糖果吃”,还有让宝宝把客人换下的鞋子放回鞋架等。

教宝宝招待客人时要用商量或鼓励赞扬的语气说,不要强迫宝宝,也不要在宝宝没有做好或不愿做时责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