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读书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6293400000003

第3章 提问引发深入的思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读书与才能的关系时说过: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这是前人经验之谈。

翻开中外的历史,有作为、有成就的名家,几乎无一不是从多想——质疑开始的:墨翟虽然就教于儒家,但对孔子的某些学说却持怀疑态度,因而进行独立研究,另立学说,终于自成一家;

清代阎若璩,20岁读《尚书》,怀疑其中的25篇古文是后人伪作,经过22年的“沉潜”钻研,用大量确凿的史料证实25篇是东晋人梅赜的赝品,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名作《西文尚书疏证》。

在世界科技史上,正是那些不囿于陈辞旧说,敢于大胆怀疑,深入思辨的人,以“掀翻天地重扶起”的胆识才推动了科学的不断发展。欧几里德几何学雄踞科学界两千年,没有人能动摇它的权威。而后来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高斯等人通过对《几何原本》的反复研读,发现了其中的破绽,大胆提出怀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终于建立了崭新的非欧几何学,推动了数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太阳系学说的创立者哥白尼,有疑于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并向他宣战,经过刻苦钻研,找到了科学论据,建立了较为正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宇宙结构观念;物理学革命的先驱爱因斯坦勇于向传统理论挑战,否定了牛顿的绝对空问和绝对时间概念,建立了一个既适用于宏观、低速,又适用于微观、高速的运动理论,并由此发现了质量和能量的相对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学史上这种实例还很多,可以说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大胆怀疑和否定旧说、不断建立新说的历史。我们在阅读中要多动脑筋,大胆质疑,又不断破疑。质疑就是发现,破疑就是创造。

我们的阅读活动也就在这不断质疑,破疑中引向深入。

发现问题

/阅读必须从疑问开始。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一段富于哲理的话:“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那么,在阅读中怎样发现问题呢?

(1)问题有哪些

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首饶有兴味的诗:“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必须经常向“八贤”请教,运用好这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疑问(多思)。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关于读书提出疑问的方法和技巧:

●找原因。阅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养成对事物寻根究底的习惯。

●寻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于书中所阐述的规律,最好先思考,自己寻找规律,然后再看看书的答案,看书上是怎么阐述的。

●逐步深入地提问。首先看书中的论点是什么?它是否经过实践证明?它的理论根据、事实和数据是什么?然后看它和其他观点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自己对这个论点有何看法?是同意?还是反对?还是持疑?能否举出证据来?

意大利的伟大诗人但丁在《神曲》里写道:

我们的知识不能有饱足的时候,

像萌芽一般,

在一个真理之足下又生一个疑问,

真理与疑问互为滋养,

自然一步一步地把我们推到绝顶。

宋朝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明朝著名学者陈献章也认为:“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在探求科学的道路上,往往是在解决了旧问题的同时,又发现了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注意抓住这个新疑点,新问题,进行再思考、再阅读,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连锁性深究,因为“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整部科技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这种不断质疑、不断读书学习、不断探究、不断发展的历史,相信今后也是如此。我们如能运用疑问思辨法,并不断地连锁探究,就会不断有新发现,新收获。这也更激励人们不断学习探究,将阅读引向深入。

●必须用准确的疑问句把问题表述出来。读书时提问的疑问句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判断型。要求回答对象的范围,主要问:“是什么?”“什么是?”“是不是?”等问题。二是说明型。要求说明事物的性态、运动、事理,主要问:“是怎样?”的问题。三是论证型。要求说明理由和原因。主要问:“为什么?”的问题。

无论是求知性的问题还是怀疑性的问题,它的内容一定要包含“已知”和“求知”两个部分。其中已知命题必须是正确的,否则问题的提法不对,会导致错上加错。对求知部分,即疑问点要先弄清楚。对于自己尚朦胧的问题,要经过“问题的孕育”过程,想清楚了,再提问。

(2)对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问题

尽管世上的读物林林总总,但从内容质量看大略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好书,一类是瑕瑜互见的书,一类是坏书。

●对于第一类书,我们在学习、吸收其好的营养的同时,也不妨从不同角度提几个为什么,找出若干疑点,这会更好地引导我们去思索。因为书的好处、精华部分也要问个“为什么”,才能消化吸收。一个疑点弄清了,也就是明白了书中的一个道理;

弄清的疑点越多,书也就读得越深了。况且,好书、优秀的书也并非完美无缺,也有缺点、不足、错论,乃至谬误。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经他一生的学习、研究、考察,在订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的基础上写成的。即使这样也有错误。有一种药叫番木鳖(即马钱子),有剧毒,该书即说它“苦寒无毒”,这当然是明显的错误。《康熙字典》是由30余名著名学者经五年多时间编撰而成,被世人称为“体例精密,考证赅洽”之作。然而王引之经认真质疑和考证,竞发现该书有2588条错误,其后又有人指出了一些错误。这充分说明“人无完人,书无完书”,阅读时多方质疑思辨,是很应该的。

●对于第二类那种瑕瑜互见,良莠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读物,当然就更应该多提几个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仔细分辨出好坏与良莠了。

●对于那些所谓坏书,也不应简单抛开,多问几个为什么也是必要的。它坏在何处?为什么坏?是局部坏还是全部坏?还有无可取之处,其中有何经验教训须记取等,经过如此一番质疑、问难工夫,将会进一步明辨是非。

从上可知,疑问思辨法不管阅读何种读物都是大有必要的。

(3)问题从哪里来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读书

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疑问之事、疑惑之理是很多的,我们就要善于发现它、寻找它,并因此去有针对性地找书读。即使一时无疑,也要如宋代思想家张载所说:“于无疑处有疑。”多问几个为什么,疑问也就有了,阅读便从这疑处开始。

然后,根据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提出的一些疑问,有针对性地去阅读与之有关的读物。这样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往往会较快地取得实效。哈雷彗星的发现便是如此。牛顿曾提出一个假说:“如果说有两颗彗星,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出现,描画出相同的曲线,那么就可以下结论说,这先后两次出现的实质上是同一颗彗星。”究竟如何呢?科学家哈雷带着这个疑问收集了从1337年到1698年间各种书刊上有关彗星的记录,结果发现大约每隔76年彗星就出现一次,每次出现的轨道与时间也大体相似,于是他便断定这是同一颗彗星。后经科学计算得到证实,于是便将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这也应该说是带疑读书的成效之一。

明代有一个医生给病人开了一剂药,并加药引——“锡”。

另一位名叫戴元礼的医生见了处方,十分怀疑:为什么要加锡做药引呢?就问开处方的医生有何依据,那个医生理直气壮地打开一部医药书让戴元礼看,书里果然是这么写的。但这并没有消除戴元礼的疑惑,为了弄清真相,他翻阅了大量的医药书籍,发现在另一版本上写的药引是“锡”。“锡”是糖的古代字,原来是翻版重印时搞错了。于是一场医疗事故得以避免。

这则故事告诫我们,读书要有大胆质疑的精神,如果一切都按图索骥、照本宣读,就会犯像那个庸医一样的错误。

●独立思考,在书中发现问题和疑点

在阅读中发现文中的异常之处、矛盾现象以及发人深省的问题,都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而,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就不可能有质疑。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是传统地质学派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权威之一,他曾写下一部共有五万册,被视为研究中国岸线正统理论著作的《中国》。但是,年轻的地质学家陈国达对此表示怀疑,他大胆向李希霍芬挑战,对《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当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打击都很大,陈国达却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把各种讥讽、嘲笑抛之脑后,勇敢地走自己的路,终于在质疑过程中建立起一个系统完整的地壳构造演化新理论——“地洼学说”。可见,独立思考,提出自己观点在质疑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别人的观点中发现问题

由于每一个读者的认识水平都有一定的限度,在读书质疑过程中,有时看不出问题,有时抓不准关键,有时甚至搞错了,即使你看出并抓住了疑点,那也不过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紧随而来的还有如何正确解疑的问题。因此,读完一本书,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后,看看别人是怎样质疑和评价的,再与自己的观点加以比较是大有益处的。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本书,不同读者的评价经常不一致。就拿《红楼梦》这部举世闻名的著作来说吧,“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鲁迅语)。对这些不同的观点,我们在看《红楼梦》的过程中,不应该持质疑的态度进行分析吗?读书质疑,应该懂得各种不同意见,并把它们作为自己见解的借鉴和参考。但要注意这种借鉴和参考决不是代替,独立思考毕竟是第一位的。

解决问题

有疑,是读书有得的表现,也是探寻新知、追求真理的手段,但并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有疑只是获取知识的开始,经过多思、钻研,解决了疑难,把认识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是热衷于怀疑、提出问题,却疑而不思、疑而不解,也不可能增长知识。在这里,朱熹的一些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读书须是仔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工粗鲁,不务精细,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耳。”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阅读者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在阅读时要能积极地思考,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寻找答案,探索或设计新方案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只有多思考,问题才会越多;想得越深,问题才会解决得越彻底。例如,数学家陈景润在青年时期精读华罗庚教授的专著《堆垒素数论》

及其他数学著作。在读书中,他发现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个200多年前遗留下来的尚未解决的数学难题,并把它选为自己攻关的研究课题。他坚持不懈,刻苦研究20余年,终于发现了受到国内外数学家赞扬的“陈氏定理”。陈景润就是从读书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科研攻关的选题,进行创造性思维而为人类作出贡献的。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解决问题常用的两种思维方式。

(1)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在阅读过程中,思维扩散得越多,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概率也就越大。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三者渐次递进,层层深人。当思维流畅时,即能随机应变,突破常规,独特性就会增强。反之,则减弱。发散思维具有高度的创造性a例如,历史学界研究探讨我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问题,不少人是从传统的方法人手,就事论事。而一位学者则从另外的角度思考,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运用控制论、系统论、数学模型等现代科学方法,把中国封建社会看做一个“大系统”,并分解为官僚政治结构、地主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上的儒家正统结构等三个子系统,他认为我国封建社会结构之所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根源在于这三个子系统之间的互相调节。可见他在学术上的创新与他采用多角度、多结构的发散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由此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开拓了新的思路。也说明了发散思维具有广阔的回旋空间,它往往可以使人的思维摆脱僵化,在新的境界里找到创造的起点。

阅读者还善于从逆向、横向、纵向的多方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答问题,不依常规的约束,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已有权威的理论持分析、怀疑和判断态度,能够另辟蹊径,发现科学的真谛。这种思维的求异性贯穿于创造性阅读的始终。正如著名画家程十发所说:“我很早就立志追求‘不一样’,在踏着前人遗迹前进的时候,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自成一家。但是在学画的时候,对临摹我也从不马虎。因为这是基本功,不过硬不行。基本功主要来自继承、临摹,不在这方面下苦功,就谈不上推陈出新。”

求异思维的训练技巧主要有:

题多解法

这是在阅读教科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指不满足于已有的答案,要求自己运用多种办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这种训练可以使解题时应用较多的知识,思路较多而灵活,对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极有好处。

●逆转思维法一

即让思路沿着原先思路向相反方向前进,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例如我国青年史丰收创造的“速算法”,就是逆转思维的成果。按常规,加减乘除运算多从低位到高位计算,而他却反向计算,从高位到低位计算。逆转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讨论争辩法

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或进行学术争辩活动,是摆脱常规思维,开辟新思路的有效途径。此外,也可同自己的师长、同学进行阅读经验交流,从而取长补短,开阔思路。

(2)集中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得到一种正确结果的思维模式。具体地说,如果某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为了寻求这一正确答案,要求研究者的每一思考步骤都指向这个问题的答案。它是目标集中的逻辑式推理思维。例如,明代科学家徐光启读史料,研究治蝗策的思维方式就是集中思维。他为了研究治蝗之策,收集了从春秋战国到明代2000多年有关蝗灾的记载,他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统计了ll 1次蝗灾发生的时间,确认蝗灾发生的时间大多是夏秋,以6月多见;发生蝗灾的地区大多在“幽涿以南,长淮以北,青衮以西,梁宋以东诸郡之地。”仅在元朝百余年的史书记载的大约400处受灾地中,95%

的灾区都在上述地区范围内,其原因是这些地区湖沼较多。除光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文章向群众宣传,并向皇帝呈递了《除蝗疏》。又如,我们平时读理论性文章,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较多地运用集中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在考虑问题的方向上是不同的,但都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阊题。发散思维强调思路多而新颖,集中思维强调惟一而必须正确。把这两种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反复交叉使用,可逐步接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正确的结论。正如日本创造学会的村上幸雄说:“人的创造思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发散’阶段,充分发挥想像力,以突破原来的知识圈;二是‘收束’阶段,对各种新奇的设想进行整理、分析和判断。从发散到收束,由收束再到发散,这样循环多次,创造性活动全过程才能完成。”如果我们在。

阅读中能自觉地运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便会取得刨造性成果。而且扩散性越大,集中性越好,创造的水平也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