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创意策划学
6292800000027

第27章 催生创意的具体方法

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BS),又称为头脑振荡法、脑力冲击法、脑轰法、集体思考法等。该方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奠基人A.F.奥斯本创造的一种诱发智慧联想、激励潜能外露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开始只是为了比较一下集体工作和单独工作在思维效率上的差别,后来美国的几所大学将这种思维方法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智力的相乘作用和它的开放才是快速思考的最重要之点。

头脑风暴法是创意思维最主要的方法,是启迪新思、激发奇念、初构异想、开拓未知的有效手段。这种方法对参与者的条件限制不严,组织实施方便,代价花费较小,而收获却十分可观,因此得到广泛运用。该方法通常采用确立主题、专题会议的形式,通过无拘无束的个体发散思维,进行潜能开掘,促使信息激活,从而诱发尽可能多的、建设性的、富于创意的设想原胚,最终形成个体智慧无可匹敌的、综合多元创造思路的“创造思维群”。

这种创意思维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在思考问题时,以一种急风暴雨般的速度在大脑中形成诸多想象和联想,从中引出新颖而具有某种价值的信息或材料。在掀起头脑风暴的时刻,要求思考者的大脑飞速运转,并将涌现在脑海中的意象或信息迅速记录下来,等到头脑风暴结束,再来进行比较、整理,寻找最优信息。实施这一方法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自由畅想原则,要求彻底解放思想,特别鼓励求新、求异、求奇的想法,无论多么“离经叛道”、“荒唐可笑”、“胡思乱想”的念头都可以和盘端出。

2.延迟评价原则,即在畅想之际不加任何评论。包括自谦式的表白、否定性的批评和肯定性的赞语。在没有任何评价的状态下进行思维畅想。

3.以量求质原则,亦即首先要求数量,多多益善。实验表明,大批量的创意喷涌而出时,往往是越到后来质量越高,所以要鼓励大家多想、多说。

4.综合改善原则,可以互相借鉴,进行取长补短的思维叠加,形成更加完善的创意。

5.限时限人原则,限时是因为时间太短,大家的畅想无法流畅地展开;时间太长,人的精神容易疲劳、松弛。所以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限人一是因为人数太少,知识面窄难以形成互补,也不容易形成活跃的氛围;二是因为人数太多局面容易混乱,有些人不能充分表述意见。所以人数一般在10人左右。

下面是一位与会者对“天空”一词出现五次后所做出的五种不同的快速联想:第一次:蔚蓝的天空,白云,非常美丽;第二次:航空交通,非常发达;第三次:空中有无数星球,要设法到星球上去;第四次:宇航飞机,探测星球;第五次:太阳的热力,是宇宙无限的能源。

二、笛卡尔连接法

笛卡尔连接法的本义是指用几何图形来说明代数方程,用智力图像来解决问题。换言之,就是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关系等,用生动具体的图像模型加以表示。可以扩展为把抽象的概念、命题等用意象的方式给予显现,这个意象可以是一幅图像,也可以是一种语象。

笛卡尔连接法的第一步是把概念等变成心象,然后再把心象转换为图像或语象。图像转换的意义主要在于标志设计、商标设计,语象转换的意义在于锻炼意象的营造建构能力。在文化创意与策划中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会经常用到笛卡尔连接法。笛卡尔连接法就是在思维中将理性的、概念化的东西融于一种感性范围中去。并通过感性形式表现,从而取得合乎创意要求的形象。运用笛卡尔连接法进行创意时通常采用三种具体办法:

1.“结构连接法”,即通过抽象概念所指的结构联想出与之结构相近的东西。比如“三角形”是个概念,要求画出包含三角形结构的东西,并标出其名称;画出或写出像“金字塔”结构的东西。

2.“关系连接法”,即找出某一概念或事物的所有关系,形成一个关系思维链,再在这个关系链中寻找合适的创意。比如太阳与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有关系,写出与“水”有关系的词语等。

3.“分化连接法”,它类似于图案中的写生变化,即由一种形象拓展出多种形象,或在已有的形象资料的基础上分解、组合、打散、构成为不同的新形象,并保持原形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符号。

三、“力行”思考法

“力行”思考法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奥尔森提出的思考方法,这是一种综合了脑力激荡术、分合法等多种创造学系统精华和直觉判断、直觉感悟等艺术思维方法的创新思考术。其要点包括10种技术和4个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1.第一个过程是“界定”,包括3项技术:

首先是集中要点(Mind Focus),即确定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问题,以便于解决。其次是把握要点(Mind Grip),要从解决问题的目标中找出至少3个重点进行描述,然后再加以组合、遴选,使欲解决问题的目标更加趋于确切、明晰。第三是扩展重点(Mind Stretch),把准备解决的问题的各种标准和目标一一加以排列,并试着将其扩展,同时记下由此而触发的新构想。

以上3项技术主要是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要解决的问题,铺设好引发创意的“导线”。

2.第二个过程是“开放”,包括4项技术:

一是提示思想(Mind Prompt),广泛动员智慧伙伴和智慧参与,使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丰富和新颖。二是列举奇想(Mind Surprise),尽可能列出哪怕是自感十分荒诞可笑的构想,以突破固有思维定势、思维局限,力争引发最富有新意、合理、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自由幻想(Mind Free),竭力突破逻辑的界线,强迫自己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可能存在内在联系的事物中寻找、激发新的构想。比如,可以写下一个物体的名称,并详细列出它的各种特征,然后利用这些特征作为新构想的激发源。四是综合妙想(Mind Synthesize),将上述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构想进行逻辑的组合,作为激发更高明的构想的基础。

以上4项技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提供解决问题的构想和思路。

3.第三个过程是“确定”,包括3项技术:

一是统整构想(Mind Integrate),回过头来再次检视所试图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标准,然后借助直觉选定自认为是最佳的构想。二是强化构想(Mind Strengthen),严格列举构想的缺点,并设法加以克服,优化构想使之趋于完善。三是激励构想(Mind Energize),充分估计(适当夸大)构想可能产生的最佳结果和最坏后果,以便提出防止最坏后果出现的方法,做好克服最坏后果的心理准备。

以上3项技术的目的是经过充分开掘,使构想处于行之有效的状态。

“力行”思考法的最终目标是付诸行动。而行动过程也是对既定构想的实践验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发现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甚至触发新的构想,从而进入重新认识问题、界定问题的阶段,形成新一轮的力行思考。有些复杂问题欲追求创意的解决方法,往往会引起这样具有上升意义的循环思考过程;而较为简单的问题,可以运用其中某一两项技术或某几项技术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四、创造对比联想法

日本学者扇田博元提出,主旨是在掌握了大量的基础概念之后,运用创造对比联想,使基础概念实现创造性迁移。创造对比联想的思维机制很有特点。

1.认识纠纷法的思维机制,即尽可能广泛地占有相关信息资料和事物现象,打乱固有思维样式的禁锢、局限和偏见,使思维原有的“方阵”产生暂时的紊乱,发生有意义的纠纷。

这种有意识挑起的认识上的纠葛,不同于思维上的真实混乱或一时陷入混沌,而是为了发现和排除自身相关思维上的弱点、缺陷、片面、偏见、谬误,进而经过对比、辨别、整合以便获得新思路、新观点。

从兵法的角度看,这是36计中的“浑水摸鱼”法。固有的思维观念已经沉淀和冷却为冰冷的清水,水至清则无鱼,何况又是冰水,需要搅浑加热,就有可能生出鱼来。这种方法必须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效果。这些资料就在身边堆放着,你可以随意乱翻并快速扫读,突然会发现有意义的东西,那正是你踏破铁鞋要寻找的东西。

2.类似等价法的思维机制,就是将性质类似的两项事物或多项事物,通过比较寻找到最适于移植、借用、借鉴的部分,从而使其从甲事物同化到乙事物之中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可以节约大量精力,是利用同类创造成果进一步完善创新目标的捷径之一,是一种近乎于机巧而又不失科学规律的借鉴式创新艺术。这种方法其实我国古代早就发明了,还有许多专门为此编撰的工具书,叫“类书”。

3.观点变更法的思维机制,就是当从某一角度的对比联想未能派生出有意义的成果,陷入思维受阻或停滞状态时,迫令自己立即转向另一个角度的搜寻。观点的固化比思维的定势更可悲。

4.原理类推法的思维机制。原理是对某种规律接近精确的科学描述。相似、相近、相关、相像、相联的原理,在思想活跃者的头脑中,是常常成串、成序地出现的。例如,为了解决某一创新目标的机制、机理,A原理不行,可以试用B原理;或借用A/B原理的联合等。这里的关键是,对可以利用的原理要有深入的理解,对原理的转换利用的可能性有比较符合科学理念的判断,对纳入新思路的适用原理的技术要求有相应的操作水平或设计能力,以免使创新目标停留在纸上谈兵。

五、综摄法

综摄法也称为统摄法,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威廉?戈登始创,后来由乔治?默?普林斯加以完善和推广。日本创造学学者大鹿让分析统摄法时指出:创造并不是从无到有,而是将已知事物作新的组合,这种组合需要从与以往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找出新的性质、功能、结构,这被称为同质异化。同时,观察新奇的事物时,必须了解该事物如何由现存的性质、功能、结构的搭配所组成,称之为异质同化。这是统摄法的两个最基本的创造活动,归根到底是运用联想来进行的。这时,创造联想的心理机制首先就是类比,这个过程通俗地说,就是把不熟悉的东西变成熟悉的东西(异质同化);把熟悉的东西变成不熟悉的东西(同质异化)。

异质同化案例:“五福捧寿”是人们很熟悉的,但是蝙蝠和人们祈求的幸福根本不是一回事,这是异质;取其谐音则是一种同化。将五只蝙蝠和一个变形的寿字组合在一起,就把不熟悉的东西变成熟悉的了。

同质异化案例:运动是人们熟悉的,2008北京奥运会也是人们所熟悉的,这是同质;但是当把人体运动的剪影拼成文字“北京”的时候,立刻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这就把熟悉的东西变成不熟悉的了。

六、戈登法

戈登法是由美国阿哈德?立特尔公司首席专家戈登创造的。他在分析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时认为,该方法有一个缺陷,就是一开始就把目标提出来,容易使人的思维陷入被局限的状态,见解容易流于表面,也难有意想不到的突破。戈登法的妙谛在于隐去问题的明确形态,只取近似的内涵加以含蓄的表达,使与会者在不晓得真正意图和目的的情况下,将思维的野马奔驰在广阔的大草原,而不是局限于狭窄的马厩。

戈登法的实施程序是选择有驾驭会议思路能力并熟悉相关领域的会议主持人1名,与会者5~12人,然后提出会议的大体意向。意向要含蓄朦胧一些,与会者可以广泛地展开联想,鼓励各种奇思怪想,甚至荒诞的胡思乱想或者梦幻般的呓语。主持者要敏锐地发现那些与原本需求密切相关的启示、绝招、妙计。最后,由主持者引导,使会议形成重点,有制约的讨论,并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将本意和盘推出,以引发与会者进一步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思考。这样的会议一般持续3小时左右,必要的话可以连续召开几次,以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戈登法与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在人员构成方面有显著的区别:要求主持者和与会者具有更好的创意启动力、创见孕育力和领悟亲和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群体创造力开发方式,对于与会者的灵活性、机动性、感染性的要求比较严格。戈登法特别适用于保密性较强的项目的创意、创见的收集。只要在会议的最后阶段,会议主持人不把会议的主旨和盘推出就可以了。

七、ZK法

ZK法由日本学者片方善治创立,ZK是他的姓名的罗马式拼法的缩写。本方法是基于系统思维开发创造性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动员智慧集体的每一个人在尽可能发动联想、积累联想、丰富联想、触及联想的基础上,把握从集体联想的碰撞中已经显露出来的目标,然后借助每个人尽可能地发挥个体优势加以思考;之后再观察事物、再次进行思考,如此反复,使富于个性创造的主体的主观性与富于活力的被观察对象的客观性逐步臻于统一,以促使新的创意产生。最后再将各自产生的创新思想在集体中进行交流,并在实践中经过归纳整理使之进一步完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起”作为联想的出发点,要使个人联想与主题结合起来,是为定性地使模糊回忆明朗化的一种手段。冥想阶段对于孕育创意、形成创见最为关键,可以3分钟冥想一次,然后继之以4分钟开放式的思考议论(即多样变化思考和互动碰撞),这样由7分钟构成一个思维单元,如此重复8次,费时1小时左右。相互作用的智慧集约有助于认识的飞跃,是总结思考的必要步骤,产生实践冲动由集体再估价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