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创意策划学
6292800000013

第13章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及概念的提出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和“未来取向产业”。通过这些称誉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发展至少表明了两方面的涵义: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最佳途径;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获取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乃至个人,大家都看到了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获取财富和工作机会的重要来源;第三,文化创意产业代表着未来,对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以往的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被创设和策划出来的产业。当然,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说,文化创意策划本身就是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而兴起的。

一、文化与经济社会的一体化

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艺术已经大众化、日常生活化,复制艺术成了一个大市场。与艺术和文化相关联的产业活动成了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文化不断地向经济领域渗透。首先,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因此,由文化推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文化不仅对资源的开发、组合以及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成为检验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合理性的标尺。文化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现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是比经济力、政治力更加强大的牵引力,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其次,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这种文化与经济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协同性、相关性、共生性、互动性被称为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创意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相携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从心理学和人的需求层次的角度看,有一个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从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从将就到讲究的过程,这是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著名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描述了这一过程。这个家族的第一代人艰苦创业,拼命积累财富,终于从社会底层挤入了富裕阶层;第二代由于生活在富裕家庭,对金钱不再十分感兴趣,转而追求社会地位,后来当了议员;第三代人由于生活在既有钱又有地位的家庭,对金钱和权势都没有太大兴趣,而是整天陶醉于艺术享受之中。

如果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是从微观的角度表明了人的需求趋势,那么著名经济学家波特则从宏观的视野揭示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他指出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以及矿产资源等;第二阶段为投资驱动阶段,以大规模的投资和生产驱动经济发展;第三阶段为创新驱动阶段,以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第四阶段也是最高阶段,为财富驱动阶段,追求个性全面发展,追求文学艺术、体育保健、旅游休闲等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这个过程既是文化发展的走向,也是经济发展的走向。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合理选择。

2.文化创意产业与社会市场化互动相随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市场的发展。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文化产业通过市场化运作,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导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文化资源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经营质量和水平,表现为文化市场的繁荣昌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因为文化的产业化只有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市场发育到一定水平之后才成为可能。比如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由于在经济发展中大量渗入文化要素,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基本上解除了通信业、传媒业、信息业之间的行业管理壁垒。随着世界各国纷纷拆除其自身的行业壁垒以及国家间的关税壁垒,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文化市场正在形成,文化交流、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愈来愈频繁,文化产业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3.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社会互动相依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文化产品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主要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靠环境优势,21世纪主要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其次,文化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材耗和高效益的特性。这就有利于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有利于环境保护。文化产业的兴起是产业分化、市场扩大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再次,文化产业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有利于交流思想、沟通理解、规范行为、化解矛盾,从而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和谐性。

二、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

在传统的观念里,产业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文化却不可能成为一种产业,至于创意这种虚无缥缈的思维性的东西则更不可能成为产业。将文化与产业混搭在一起构成“文化产业”这样一个概念,是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将创意作为产业列入经济发展战略国策则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1947年,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正式出版。在此书中,他们对西方出现的“文化工业”或“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提出了质疑和批判。这也是文化产业由一种社会存在提炼为一个特定概念进入社会意识领域的开始。此后,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虽然不断引起学术界的争议,但却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在社会上不可阻挡地发展起来。换句话说,作为意识形态的理论探讨和作为经济运行的产业实践在不同的层面上各自发展起来。

从1990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开始迅猛扩张,为适应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美国开始对各类传媒实施“非管制化”政策,于是促成了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超大规模合并,整宗交易额市值高达350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墨西哥、巴基斯坦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合并案。美国的特大型文化产业组织不仅大规模地合并重组,而且开始全面进军国际市场,迫使欧洲的一些国家面临一种从未有过的文化威胁,他们也开始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国家应对战略加以考虑。英国提出Creative Industry的新概念,直译为“创造型产业”,现在通译为“创意产业”。英国还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并于1998年出台《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该文件指出:

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体的创造性、个性技艺和才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古玩市场、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和音像、互动性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电视和电台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文化遗产和体育等。

从这个文件开列出的创意产业所属的行业来看,所谓的创意产业其实就是文化产业。近年来,文化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性和高增值性已被世界各国意识到,文化发展战略被提升到一种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比如,日本于1995年确立了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把发展文化经济作为国家战略。2002年康奈基梅隆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创意时代”(Creative Age)已经到来。他把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分为农业经济时代(A)、工业经济时代(M)、服务经济时代(S)、创意经济时代(C)四个时期。佛罗里达认为,创意经济塑造了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方面。知识和创意代替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创造财富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创意时代,人力资本或人才成为主导性生产要素。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能否迅速地动员这些人才和资源把创意转化成新商品。在创意经济条件下,真正的财富源于由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所构成的创意,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理念。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文化生产大国,而且我们一直十分重视文化创造与生产。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文化创造与生产的认识却一直停留在最传统、最基本的层面上,即“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传播”这样一个层面。因为传统文化是重义轻利、重文抑商的,文化的生产和消费虽然存在,但基本上被笼罩在思想道德、精神境界与封建礼俗的范畴之中,它的市场意义、经济利益往往是被人们所忽略的。古代成语故事“洛阳纸贵”、“旗亭唱诗”等都可以从文化与市场以及文化与产业的角度解读,但是从来没有人动过这方面的心思,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认为,文化与经济、与物质、与利益不是相生相成的,恰恰是相反甚至是相克相悖的。所以,当文化已经与市场、与产业邂逅了,并且明摆着已经产生了经济效益的时候,还是被人们漫不经心地轻轻绕开了。把经济价值和物质利益排除在文化之外,使文化提纯为精神的抽象物,甚至蒸馏为形而上的玄虚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发展到极致就是灭人欲、抑物欲,而与人欲、物欲密切相连的商业经贸自然就在压抑之列了。这些观念最终积淀为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并广泛地渗透和表现在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之中,进而以潜规则的方式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体制性与观念性的双重禁锢。所以在国人的心目中,引领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与刺激和满足人们物质欲望的市场、产业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文化产业的概念进入国人的视野,进入党和国家的最高议事日程,成为近几年最热门的话题,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出现的。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虽然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育成熟,但文化市场已经开始萌芽,因为随着严酷的文化冻结终于回暖,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但当时经济贫困、百废待兴的国家又拿不出多少资金投入文化事业。于是,在政策日益宽松的外部环境中,人们的文化需求引发了文化领域“经营意识”的萌芽,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些基层文化单位出现了“以文补文”的文化经营现象,主要是自筹资金进行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如建立照相馆、录像厅、游戏室,开展地方戏剧电影演出与放映、草台班子登台等民间演艺活动,进行有偿服务。当时很受群众欢迎,经济效益很好,这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端。而国家也在这一时期做出了积极的反映,早在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就提出要“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各项文化事业”。1987年初,文化部、财政部和国家工商局联合颁发了《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这个文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仍旧只有文化事业的概念而无文化产业的意识,但它却标志着国家已经开始将文化产业从一统天下的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闸门一旦开启,文化产业化的激流便势不可挡。

不过,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就更少见。当时有一句非常流行的口号叫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实际上就是要政府出资,用文化事业搭台,由经济产业来唱戏。尚未认识到文化并不是给经济搭台的,文化就是主角,文化就是产业。但是随着文化从“搭台”的边缘地位逐渐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舞台”,展示出自身的经济价值,人们开始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产业。在理论研究上,也出现了以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工业为题的探讨文章。

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在没有中央指示、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但却是在国家积极支持的态度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文化市场一时间遍地开花,多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健康因素,特别是文化媚俗及拜金主义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以至于在“文化产品能否市场化”的问题上产生了较大争议。持反对意见的占大多数,他们认为“文化市场”是不科学的概念,因为文化与市场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甚至说文化产业、文化工业是高科技和资本结合产下的一个“怪胎”。但是,这个“怪胎”还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迅速发育成长起来,终于使“少见多怪”的人们“见怪不怪”了。到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国人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逐步加深,终于达成一种共识,即普遍承认了文化产业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理论研究的立场也由“文化能否产业化”的质疑态度转变为“文化如何产业化”的积极态度。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由此引发了文化产业研究的新热潮。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文化产业做出了权威性的界定并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肯定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指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是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03年十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确定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障碍的重要战略措施。

自此,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底,“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在杭州召开,这是十六大以来我国召开的第一个有关文化产业的高峰论坛。2003年,文化部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2004年初,教育部首次在高校中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颁发管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全国20多个省份都相继出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或规划,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年”。至此,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