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6291400000039

第39章 培养孩子的所有权意识

有的小孩常常把幼儿园的玩具、奶奶家的钱、邻居家的东西等“拿”回自己家,父母为此大伤脑筋。事实上,对于幼儿,这种行为既谈不上“偷”,也不是大人所理解的“拿”,这只是幼儿年龄阶段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

一般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没有“偷”的概念。往往是我喜欢什么,就拿回去玩玩,很少考虑拿回去以后的行为结果。虽然老师和家长经常教育孩子“凡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回家”,但对于小孩来讲,还不能真正理解此话的含义,不可能将这种教育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所以,对于小孩拿别人东西,家长不应紧张,也不要理解为孩子出了什么道德品质问题,应采用适当方法,去矫正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以免孩子将来出现道德品质问题。

(1)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家长应该懂得三四岁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些小孩拿别人东西是为了满足自尊心。因为小孩极易喜欢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常常是小孩拿了别人的东西,不但没受到同伴的谴责,反而被同伴看作是一种“英雄行为”,是“勇敢,有本事”的表现。而这种小孩将“拿”的东西分给小朋友,以换取他们对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有的小孩则是由于父母感情危机或父母对事业、工作过于关注,而缺乏得到应有的家庭关注和父母的爱。所以,可能选择这种行为来发泄其内心不满,吸引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2)“所有权”意识的培养,家长要让小孩从小就有“所有权”的意识,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私有财产”,逐渐去掉儿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孩子在幼儿时期多以自我为中心,常将生活范围内所见到的东西均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当其他人动一动时,就会大叫“别动,这是我的。”有的孩子甚至大哭大闹。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告诉哪本书、哪个衣橱、玩具等是孩子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共享的,哪些东西是父母的或是别人的。教育孩子凡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经他人的同意,不得随便拿;即使得到同意后拿了别人的东西,如果别人要用,也应还给别人;如果是自己的东西,别人想用,也应高高兴兴让别人用;对于大家共享的东西,不能自己一个人霸着用,甚至据为己有。

(3)采用合适的方法矫正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首先要注意运用适用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对于有这种行为的儿童,切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处理,这往往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甚至会强化这种错误行为。这样,孩子会对家长所提出的行为要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使家长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要求无法让孩子理解,也就无法转化为孩子内在的行为动机,还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当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以后,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游戏角色训练”,就是家长与小孩轮流扮演“偷者”和“被偷者”,让孩子真正体会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偷”了的感觉,以达到惩罚孩子、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采用“诱发内疚法”,这是用同情受害者的方法对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进行的一种惩罚。他比一般意义上的惩罚更为有效,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如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玩具,当着孩子的面,家长可以说:某某孩子丢了玩具,为此他的妈妈狠狠地将他惩罚一顿,几天没给他饭吃,没让他去幼儿园……通过这一方法,引导孩子了解到自己的不良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不利后果,诱发孩子对受害者产生同情和内疚心理,从而良心发现,并从内心深处发现自己的不对而主动改正错误,从而使家长达到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