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6291100000014

第14章 一纸谎言“致富”术

一九八七年新春之际,正是万家团聚欢乐、喜庆之时。可是,高考落榜就业无门的四川省新都县一个农家姑娘刘某,却因遭继父凌辱,终日郁郁寡欢。这天,她正俳徊街头,忽然听到村里大喇叭里正广播一则“招聘启事”:

为了加强经济技术协作,河南省内乡县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招聘特派各地办事处办事员四十名……分驻北京、天津、上海等十大城市……每月基本工资八十元,奖金另发……报名者经考试,按分数高低及报名先后录取前四十名……。

刘某牢牢地记住了所寄的河南省内乡县通信地址,怀着迫不及待要走出家门自谋生路的愿望,向昔日的同学借了三十二元二角钱,到邮局寄往河南省内乡县……

与此同时,这则“招聘启事”在河北、四川、辽宁、宁夏、青海、郑川、天津等十七家省市电台广播,又在《信息导报》、《中国科技报》等七家报纸上刊登,又有五千多份招聘的传单张贴到大街小巷。

于是,象刘某一样的农村青年、城镇无业青年都看到了一线光明,汇款单象雪片一样寄往河南省内乡县。近三千张汇款单带着九万多元人民币汇往河南省内乡县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的光杆司令王阳手中。

不久,王阳又向各地寄发试卷,试卷寄回后,又给逐个应聘者寄了一份“不,能录用望继续努力”的回信,并附上成绩单。

黑龙江省逊克县县委办公室的合同工樊某为了得到这项“美差”,辞掉原职,千里迢迢跑到河南,原想来个毛遂自荐,志在必得。可是,他在内乡县住了三个月,直待到不能录用的信发完了,却不见一个被录用的人。这天,他百无聊赖地到城外去散步,却意外发现排污沟里漂着一卷一卷的考试卷子。拾起一张一看,正是他所作过的应聘试卷。再捡起几张一看,这些卷子都是原样儿,上面连一个红点儿也没有。

樊某不由得疑惑了:不是说要聘请专家学者判卷吗?为什么卷子没有判便扔进污水沟去了呢?既然没有判卷,那么分数又是从何而来呢?樊某捡了一大捆卷子,怀着一肚子疑问来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招待所201房前,这里就是招骋人才的“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的办公地点。只见门上贴着一张白纸条,上面写着:“上郑川开会去了——三月二十五日”。

“不对!”樊某又惊又疑又有点若有所悟的自言自语道:

前天来时看到这纸条下面的日期是三月二十日,怎么今天又改成三月二十五日?难道只在郑川……

樊某终于恍然大悟,抱起那捆卷子飞跑出门,一直找到县政法委。

其时,县政法委已经收到多封各地来信。湖光省沔阳县一位青年来信说:寄来的试卷,我根本没有寄出,却寄来了我的分数,请问,这分数从何而来呢?

内乡县政法委当即责成县公安局调查此事。这一查,很快便真相大白。

原来,所谓内乡县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仅是本县顺岗镇王营村农民王阳一人而已。

王阳初中毕业后,曾学习食用菌裁培,还创办过推广技术的学习班。因此,曾被南阳地区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然而,王阳的眼界逐渐“开阔”以后,便不安心种磨菇了。

发大财的欲望使他忘了国法,竟然私自刻制了内乡县新闻宣传部内乡县信息时报报社等印章。

用这些假印章,他把“招聘启事”寄往二十家电台和十九家报社。由于他的广告审批手续齐全,致使二十四家电台、报社编发。其结果不仅使近三千人上当,而电台、报社也损失广告费一万多元。

有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正是王阳一类人。他自以为手段极高,到头来却误了他自已的终身。

[评析]:利用广告行骗并不是从王阳开始,也不仅是王阳一人。王阳仅是一个例子罢了。

自从广告业兴起,有人公然在报纸上刊登虚假广告,有人在电视上播虚假广告。有人利用邮寄广告推销根本不存在的商品,有人用假招聘骗取不义之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前几年在某县,用假广告骗钱甚至成了一种风行全县的职业。其危害之大,自不待言。

真广告离不开心理学,作假广告的人也很会利用心理学。

比如王阳,他就看准了农村青年渴望走出家门到外面风光风光的心理,所以,他的广告尽管漏洞百出,还是有不少人上当受骗。

奉劝世人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尤其不要轻信言过其实的或让你能得到很大好处的吹牛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