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6289200000043

第43章 5 上海建设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战略蓝图

从城市整体发展和长远的角度来看,跨国公司在上海大举投资研发,将直接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优化国内创新资源的配置、提升城市产业和功能升级,并为地方创新组织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供了良机。上海应以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与健全蓬勃的创新研发机制,引进全球R&D资源,建构R&D社群,培养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学、研积极从事新领域技术、前瞻性技术、深层次技术、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创新研发活动,力争在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中占据更加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海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创建不可能也不应该一蹴而就,其必然是一个逐步发展、阶段推进的连续过程。上海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中外研究机构与企业以合资、合作的方式组建研究所、设立研发基金,吸引海内外拔尖人才加盟,鼓励跨国公司在微电子、光电子、电脑及软件、生物医药、环保、医疗卫生、新材料、新能源开发、生态保护、放射技术、现代农业等领域设立研发中心或基地。这些举措旨在使上海成为外资研发机构和世界优秀人才的集聚地,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科技创新源,进一步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跨国公司R&D基地。

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态势,结合上海和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现状以及上海未来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我们认为,上海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抓住筹办世界博览会的良好契机,在2010年左右把上海建设成为国内企业研发中心,科技实力和创新研发能力居全国首位,R&D占GDP的比重达到2.8%,其中企业R&D占全市R&D投入的比例达到60%以上,每千人劳动力研发人员数达到10人,上海具有世界水准的科技成果在世界博览会上展出,成为国家重要的知识生产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高科技产业研发中心,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为创建国际性研发中心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步,再经过约10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国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际,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全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2%以上。第三步,到2050年,把上海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性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全市知识竞争力和研发创新能力高度发达,知识社会转型基本完成,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中心之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