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告诉我们,如果朋友不接受我们的劝阻,我们就要学会适可而止,不要一味地坚持,到头来自取其辱不说,连朋友都得罪了。
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朋友,朋友就是关键时刻可以给你提个醒、帮个忙的人,我们对待朋友的错误,理应坦诚布公地加以指出并劝导,推心置腹讲明利害关系,劝其改过自新。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药虽苦口,忠言逆耳,但我们的目的是好的,出发点是善良的,朋友理应理解。
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湖南一名来自单亲家庭的女生,因为父亲批评了她几句之后,竟然喝了自家的农药,被邻居发现之后,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才挽回了生命。这个故事让我们深思,大家都知道,对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吃苦药是非常痛苦的事,有的孩子宁可生病,也不吃药,所以每次给孩子吃药成了家长最头痛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药商想出了妙法,那就是在苦药外面裹上一层糖衣,让孩子们像吃糖豆似地轻松愉快地吃下苦药。同样道理,忠言为什么一定要逆耳呢?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或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人来说,如果顺耳岂不是更好!忠言要顺耳,那就要给它裹上一层“糖衣”,也就是为“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先肯定后否定,这样又能达到规劝的效果,又不至于让受劝者难以接受,岂不两全其美?
让我们再看一个良药并不苦口的故事:乐羊子外出学艺几年未归,家境贫寒,婆媳相依为命。一天,婆婆饥饿难忍,偷偷杀了邻家一只鸡。乐妻得知后虽然十分生气,却并未责备。当婆婆把煮熟的鸡端上饭桌时,她却不动筷子。婆婆问其故,乐妻哭着说:“媳妇不孝,没能侍候好婆婆,竟让您吃不上自家的鸡。”婆婆闻言,羞愧不已,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这类事情。乐羊子的妻子,面对婆婆的错事,能设身处地地照顾到婆婆的脸面,运用了一个婆婆最愿意接受的方式,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话胜过了千言万语的说教。
若想让忠言“顺耳”,就需进言者有极好的思辩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说要口才好。从古至今,能够圆润通达者多为能言善辩之辈,不善言辞者往往处世艰难,甚至遭致失败。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武》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仇敌,只有永远的利益。烛武深知这一点,于是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利益出发,来说服秦伯退兵。《勾践》一文中,我们能够看出越王勾践并不是复仇者,而是有胆有识的政治家。在10年的时间里,他明白了许多道理,并将这些说于国人。由此可见,他也是非常善于利用一张嘴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邹忌》一文中,口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大家肯定都知道,殷商时期的大臣比干就因为进谏而被纣王剖心致死,像这样悲惨的结局足以使谏臣望而却步。邹忌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劝谏讲究技巧,并不着急直入主题,而是巧设情景,从个人生活小事说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近及远。同时,他的善谏还体现在他针对不同的劝谏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他了解齐王喜欢隐语的个性,所以在他的劝谏中采用了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做到了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太阳和北风比赛,看谁能让一个过路的人脱掉衣服。北风刮起刺骨的寒风,想刮掉人身上的衣服,但行人却将衣服裹得更紧。太阳用阳光温暖照人,天气渐渐暖和,人也就自动把衣服脱了。这个小故事很好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批评和规劝也要像太阳那样,用温和的态度、暖心的话语,让对方心悦诚服,而用强制的手段、生硬的话语,最终惹人反感。俗话说:“良言一语三春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触龙说赵太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远及近,层层深入,使坚冰逐渐消融,可谓水到渠成。
纵观历史,从古代的孟子、晏子,到近代的孙中山、李大钊,再到国外的华盛顿、林肯等,他们都有着极其高超的语言表达本领。可以说,是他们在运用言语推动着历史的前进。说话也是一种艺术,它能帮助我们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讲究说话的艺术,就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的。批评,也是一门语言艺术,板起脸孔言词犀利的说教不一定是正确的,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语气,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良药何必苦口,忠言无须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