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6266400000091

第91章 古人的谦称和尊称有哪些

谦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称呼上也是如此。古人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对自己一般要用谦称。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谦称。《老子》说:“王侯自称孤、寡、不谷。”“孤”和“寡”是少的意思,在这里表示自己德行浅薄。“谷”是善的意思,不谷就是说不善。一般人称呼自己,有愚、鄙、敝、卑等。“愚”意思是说自己比较笨,“鄙”是说自己粗鄙浅薄,“敝”指自己或己物较差,“卑”则指自己地位低下。另外,“窃”有私下、私自的意思,表示有所冒犯、唐突。“臣”指对方地位高而自己身份卑微。“仆”是奴仆的意思,表示自己愿为对方效劳。“牛马走”的意思就更加明白,是说自己愿意像牛马一样为人奔走。

人须敬重长辈,但若对他人提起自己的家人时则须用谦称,常用“家”、“舍”等谦词。如自己的父亲,要称家父、家君、家严;母亲要称家母、家慈。其他长者也须如此,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等。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则要称舍弟、舍妹。对自己的妻子古代多用谦称,如内人、内子、拙荆、贱内等。如今则是用爱人、太太、夫人等平称了。

古时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表示自己是晚生后辈。有时又称自己不才、不佞、不肖,这是说自己才疏学浅。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意指自己地位较低。其他谦称有在下、小子、小可,等等。

对己用谦称,对人则要用表示尊敬的称呼,这叫做尊称,也叫做敬称。

古代称呼身份高贵者的敬称很多。对皇帝,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对皇子、亲王称殿下,对将军称麾下。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称阁下。

“令”为美好的意思,称呼别人的亲戚时一般要在称谓前加上此字。如称对方父亲为令尊、称对方母亲为令堂,称对方的哥哥为令兄,称对方的伯父为令伯,称对方的叔父为令叔,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

有时也用“尊”字,如称对方父亲为尊上、尊公、尊君,称对方母亲为尊堂。

“贤”一般用于称呼平辈或晚辈,如称对方为贤家,称对方儿子为贤郎等。

古人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平辈为“仁兄”,此“仁”字也是尊称。

古时候有“先父”、“先慈”等说法,此处“先”字表示已经逝世,用来称呼地位尊贵或者年长的人。类似的称呼有先帝,指已经驾崩的皇帝;有先贤,指已死去的有名望的人。

古代的一些爵称随着历史的发展会转化成敬称。比如“君”,原来指天子、诸侯,后来则变成了用途很广的敬称。对父亲可以称为家君,妻子对丈夫可以称为父君。对别人称为“某某君”,也是表示尊敬。再如“卿”,原来是官职名,后来也被用作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