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6266400000055

第55章 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早的节日活动内容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宗教、神话传奇故事有关;活动的时间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节气有关。节日发展到后来,逐渐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这里所介绍只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有众多的民族节日。

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做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为“春节”。

春节的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内容;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做除夕,又叫做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黏黏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而且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均韵味无穷。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的起源也有一些传说:

“年”兽的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出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但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所以人们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穿红袍、挂红灯、燃放爆竹,以吓走“年”兽。

万年创建历法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设计了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和漏壶,发现了日月运行的规律。他去见当时的皇帝祖乙,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天文训》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岁时百问》有:“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传说起源于纪念割大腿肉给晋公子重耳吃的晋国大臣介子推。后来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惟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屑于争功讨赏,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很羞愧,亲自上绵山请介子推,找寻不到,依大臣计火烧绵山,想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抱着一棵老柳树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所以寒食、清明两节相接,后来寒食节及其活动逐渐融合于清明节。

清明节有祭扫坟茔的习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不见于有关书籍记载。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扫墓即祭墓,到墓前祭奠先人。出于对先人尊崇怀念之情,祭墓时人们皆先剪除荆草,修整陵木,添土培坟,故而称之为扫墓。清明节扫墓的风俗一般认为在隋唐时才盛行起来。据《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由于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所以,清明节扫墓的风俗就长久地延续下来了。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是“初”的意思,而古人常把五写成“午”,所以“初五”也可以写成端午。古人把午时当做阳辰,于是“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有其他一些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龙舟竞渡过端午节,是中国人2000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这些活动许多至今盛行于我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如今,随着国外的一些节日在我国的流行,如圣诞节等,许多年轻人对于自己的传统节日反倒有些冷落,但是传统节日充满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值得我们关注。

系彩丝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和演变,有多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1.源于纪念屈原。唐代的诗人文秀写过一首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意思是说端午节的起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楚国名臣屈原,这也是流传最广的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曾经当过楚国的三闾大夫(管理贵族宗族的官职)。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怀着忧伤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许多沉痛悲壮的诗歌,最著名的就是《离骚》。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感到自己的一切希望都已经破灭,就在五月五日这天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另一种说法是这些饭团是为祭祀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就这样,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2.源于纪念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吴国的国力强盛,军队士气高昂,百战百胜,并在与越国的战斗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越王勾践求和,夫差想同意,但是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在接受了越王送来的西施和别的财物之后,答应了越王的求和,只是要求勾践到吴国去喂马。

当时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经常向夫差进谗言陷害伍子胥,加之伍子胥反对夫差进攻齐国的策略,所以,夫差就赐了一把宝剑给伍子胥让他自刎。对于夫差的昏庸,伍子胥感到绝望和悲愤,临死前对使者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说完便自刎而死,夫差听说此事后恼羞成怒,命令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在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为纪念伍子胥的忠诚爱国。

3.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时期人,由于父亲被淹死在钱塘江中,好多天找不着尸体。当时年仅14岁的曹娥,在江边一边哭一边寻找。过了17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自杀,5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所以,也有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

孝女曹娥的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在他们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据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所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习俗中,中国人民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了一起。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时恰值三秋之半,故叫中秋节。据说这天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这天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传说起源于“嫦娥奔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中秋制月饼又说起源于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赏月之风方才大兴。中秋吃月饼,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唐和五代时赏月的食品只见有“玩月羹”等,未见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意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又叫做“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售花糕。重阳节人们佩带茱萸登高、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把节时所吃的糕点叫做“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还要赏菊饮菊花酒。旧时登高是为了“避邪”,此说始于东汉,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里说:当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颇擅仙术,能知人间祸福。有一天,他对其徒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全家有难,但如能给每人做一红布袋,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去登高,并在山涧饮菊花酒,即可幸免于难。桓景照办,果真九日晚间,全家从山上回来后,见家中鸡、犬、牛、羊俱已暴死。事后,费长房告知,此乃家畜代为受祸。这种神奇故事经过传播,便形成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农历九月,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登高眺远,使人心旷神怡,于是登高也就成为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有人认为起源于陶渊明,有人认为饮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

腊八

农历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也叫做八宝粥,相传腊八节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献糜的故事,取八种香谷和果实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等总计不下20种,制粥供佛,故名八宝粥。腊八粥制法简单,营养丰富,味道香甜。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八宝粥后来成为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美食。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民国时期所绘的灶君像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予灶王爷之手。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迎接灶王爷的仪式叫做“接灶”。祭灶有讲究,供品多为甜食,还有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风俗,自周朝开始,皇宫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

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灶神的来历,据《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为:“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