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6266400000042

第42章 宋徽宗,不爱江山爱花鸟

宋徽宗(1082~1135年),名赵佶,北宋皇帝。宋徽宗治国无方,他在位期间广建庭院,设局搜刮奇花异石,劳民伤财。而且他还任用了蔡京、梁师成、李彦等六位奸臣,当时被人们称为“六贼”,致使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宣和七年(1125年)他传位给钦宗赵桓,自称“太上皇”,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汴梁,赵佶、赵桓以及赵氏亲属等3000多人,都被金人俘虏,后来赵佶客死异乡,亡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宋徽宗在政治上虽然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但是在中国的绘画史上,他却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宋徽宗的艺术造诣很深,能书善画,无所不工。赵诒琛在《徽宗诗集》后记中曾说:“徽宗聪敏,实由天纵,特非帝王之才略。无论诗文词赋为艺苑英才所不及,即书画精妙,亦古今首屈一指。”他的书法师黄庭坚,对书法中的正书、行书、草书都很精通,而且他还独创了“瘦金体”,更是在宋代的书法家中独树一帜。“瘦金体”以瘦细、遒劲为特征,传世的瘦金体作品有《千字文》、《神宵玉清宫碑》、《牡丹诗》等。宋徽宗最擅长的是花鸟画,主要以宫廷里的奇花、异草、珍禽为题材,对人物、山水画也有一定的造诣,画风精工富丽,又具有清淡的笔墨情趣。据说他画鸟雀,常以生漆点睛,高出纸面,似乎能够活动,十分动人;所画的花卉,能够描写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下的特殊情态。他描绘过各种奇花异鸟,并将其编成册子,命名为《宣和睿览图》,每15幅一册,据说有千册之多。宋徽宗传世的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有《腊梅山禽图》、《杏花鹦鹉图》、《五色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溪山秋色图》等,均用笔准确精练,形象生动。人物画有《听琴图》、《文会图》等,山水画以《雪山归棹图》为代表,描绘了宋代美丽的山水景象。宋徽宗还曾下令鉴别内府收藏的历代书画,将其分门别类,编著成《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和《宣和博古图》等,私人收藏文物书画之风也因此兴盛起来。

宋徽宗对中国绘画史的贡献,不仅是因为他独创的“瘦金体”和花鸟画,更重要的是他创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完备的“画院”。宋徽宗即位之后,首先对宋初设立的画院制度进行了改革,把画院变成科举制度的一部分,称为“画学”。画院是宋徽宗传播他的美学思想的中心,他对画学的入学、考试、待遇等制度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并经常命人取出宫中收藏的名画供学生观赏、临摹,还亲自指导学生,用他自己的绘画观点影响别人。他要求学生要师法自然,把握对象的“情态形色”,符合物理事实。宋徽宗喜欢学生按照他的艺术趣味来进行创作,据说他曾要求画院的画工们在作画时必须先呈递画稿,得到他的同意之后才能“上真”,即对物象进行细致的描绘、刻画。这样做虽然会抹杀画家们的个性,但是也足以见出宋徽宗对作画的认真态度。在宋徽宗对书画艺术的重视下,北宋画院达到了鼎盛时期。

宋徽宗是一个亡国之君,但是他又对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倡书画艺术的创作,建设画院,发展院体画,对古代艺术进行整理以便于更好地保存等,被人们称为“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

明代的吴门四家

明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大画家被称为“明四家”,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在苏州一带,苏州别名“吴门”,所以,人们又把他们称为“吴门四家”。

吴门四家以沈周最为年长,德高望重,而且作品也极多,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四人之首。

沈周

沈周(1427~1509年),号启南,别号石田,58岁后又号白石翁,人称白石先生,苏州人。沈周出身诗画世家,一生吟诗作画,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博学多才,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很精通,其中绘画的造诣最为深厚。

沈周的绘画,最初学其父沈恒吉,又师从杜琼等人。早年他学王蒙的画法,笔伐细密,中年汲取黄公望及宋代诸家之长,晚年醉心于吴镇,40岁以前的作品多为小幅,直到40岁以后,才开始使用大幅的画卷,笔法遒劲,追求骨力。在绘画方面,沈周对山水和花鸟画最为精通,也能画人物。他的山水画多以南方的山、水及园林为描写题材,表现出宋代文人的闲情逸致和当时文人画诗书画结合的特色;也有以传统的三远景色表现高山流水的作品。他还能从多方面模仿古人的画法,并加以自己的创造,具有独特的韵味。沈周的山水可分为粗、细两种风貌,用笔繁细且刻画精妙的称为“细沈”;用笔豪放阔达且粗枝大叶的称为“粗沈”。现在有一说认为“粗沈”是沈周“自成一格的成熟画风”,而另一说则认为是沈周的画学有成就之后,来求画的人越来越多,他又从不拒绝,所以他的画也就变得粗糙、潦草,不过美其名曰“粗沈”而已。

沈周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传世的绘画作品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仿董巨山水图》、《沧州趣图》、《卒夷图》、《墨菜图》、《卧游图》等,现藏于南京博物馆的有《东庄图》、《牡丹》轴,现藏于辽宁博物馆的有《盆菊幽赏图》卷和《烟江叠嶂图》卷。《烟江叠嶂图》卷作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是沈周82岁的晚年作品,笔墨运用的较为随意,表现出文人的悠闲之情。我国台湾的故宫博物馆还藏有沈周的《庐山高图》轴,其中也体现出明代文人从容、自在的审美趣味。

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别号六如居士,意思为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他的人生经历坎坷,博学多才,能书善画,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低下,但是他刻苦好学,11岁就初露文才,16岁中秀才,29岁获第一名“解元”,30岁进京赶考,却因一场科场舞弊案而被连累入狱,从此对官场产生了反感,开始终日饮酒放纵自己。在好友祝允明的劝说下才重新振作发奋,决心以诗书画度过一生。后来又远游匡庐、天台、武夷等名山。晚年开始信奉佛教。

明·唐寅·孟束妓图轴唐寅性格放荡不羁,但却才华横溢。他的诗赋超群,书法师赵孟發,功力颇深,而且他的画造诣也很深厚,能绘出具有不同韵味的山水画,也能画精巧细致的人物、仕女,作真实而笔法洒脱的写意花鸟。他还能作曲,大多采用民歌的形式。唐寅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他的山水画多为高大雄伟的崇山峻岭,以表现文人雅士在官场中的急流勇退为主要题材,这也是他自己思想变化的真实写照;还有的以园林庭院为题材,表现文人悠闲自在的生活。唐寅的画风更是多种多样,他的细笔山水画大多是受到沈周的影响,拜周臣为师后,主要是宗南宋院体派的画法,当然具有他自己的独特风格的作品也很多,比如《山路松声图》。唐寅晚年时的作品大多注重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对主体物、近景进行精心刻画,而非主体、远景则草草几笔,体现独特的心境。能体现唐寅画风的山水画作品主要有《春山伴侣图》、《落霞孤鹜图》、《葑田行犊图》、《杏花仙馆图》、《水亭幽居图》、《草堂话旧图》、《东篱赏菊花图》《雪霁看梅图》、《步溪图》、《夏雨归牧图》等。虽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然而流传最为广泛的却是他的美人仕女画。这类画多以神仙故事、宫妓及歌妓等为题材,有的线条细而圆滑,色彩艳丽,有的线条抑扬顿挫,富有变化,笔法运用也很自如,主要的作品有《孟蜀宫妓图》、《秋风执扇图》等。唐寅的主要代表作还有花鸟画《枯槎鸲鹆图》、《雨竹图》等。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征明,后以字行,改字征仲,号稀奇山、衡山居士等。在当时他的名气很大,号称“文笔遍天下”。文征明出身于宦官家庭,早年也曾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但均未被录取,54岁时被推荐为翰林待诏,故又人称“文待诏”。

明·文征明·赤壁赋文征明擅长诗文,精通书法,绘画造诣也很深,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他的画师法沈周,而且还兼有李唐、吴仲圭、赵孟發、黄公望等的笔法,画风气韵神采、笔墨精锐。文征明的画既有粗笔,也有细笔,粗笔取法于沈周简朴浑厚的画风,细笔取法于王蒙苍润幽雅的格调,粗中有细,细中见粗,既有潇洒豪爽的气势,又有高雅间静的风采,墨法干湿兼用,笔法以中侧锋交替。山水画大多以江南风景为题材,也有许多人物画和水墨花卉画,笔法纯熟,风格秀丽。文征明著有《莆田集》,主要的绘画作品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洞庭西山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轴》、《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图》、《万壑争流图》,还有文征明79岁时所作、现藏于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的《绝壑鸣琴图》和他88岁时所作、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真赏斋图》等。

文征明后代和弟子中出成就的很多,如儿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弟子钱谷、陆师道、陈道复、朱朗等,形成了绘画中的“吴门画派”。

仇英

仇英(1509~1551年),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长期住苏州。仇英出身工匠,开始时是漆工,后来跟周臣学画。他以卖画为生,善于临摹古画,而且深知民间爱好,作品雅俗共赏,得到当时诸多文人画家的欣赏。

仇英画迹仇英曲折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活动造就了他绘画风格的多样性,同时,他虽然得益于李唐、萧照、刘松年和马远的画法,善于模仿前贤的画风,但是他并不拘泥于某一宗派。他绘画的题材也很广泛,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人物肖像、苏州山水、花卉、风俗等等,擅长工笔、青绿、写意等多种画法。其中,仇英的人物画成就最为突出,他善于观察生活并能捕捉到最动人的细节之处,笔下的人物生动精巧,也不失儒雅风范,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评价道:“仇实父虽以人物得名,然其意趣雅淡,不专靡丽工巧,如世所传汉宫春,非其质也。”仇英的山水画大多与人物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表现,或是小青绿山水画,笔法写实而灵动,风格秀丽清朗,或是设色山水画,用笔精细,设色细腻讲究。主要作品有《金谷园图》、《汉宫春晓图》、《右军洗砚》、《文姬归汉图》、《桃源仙境图》、《柳塘渔艇》、《孤山高土图》、《梅石抚琴图》、《上林图》、《修禊图》、《桐阴清话图》,还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莲溪渔隐图》等。

(孙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