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守望
6264100000004

第4章 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探讨

农民工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关注农民工问题,依法维护他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分析农民工产生的历史背景

由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由农民转化为工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化以后,这种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方式多种多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农民向工人转化的潮流。总结目前农民工的规模和流动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清晰地判断出,农民工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农民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工人是由农民和手工业作坊的生产者转化而来的,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领域内的各种因素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涉及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律制度等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打破了行业垄断、产品垄断和经济垄断,促进了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不断涌现,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步增强,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国家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通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环境,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的转移;通过积极的城镇化政策,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解除了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自由就业的束缚,为农民工的出现提供了政策、法律、制度依据,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大规模上促进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推动了人口流动和劳动力的转移流动。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价格与城市劳动力价格的巨大差距也对企业用工形成巨大吸引,为农民工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农民工是农村人口增长与土地承载能力矛盾的产物。我国2/3以上的人口生活、居住在农村,依靠土地维持生活。虽然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从总体上降低了人口的出生率,减少了人口的相对增长,减轻了人口增长对于经济社会的压力。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绝对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土地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期望值不断提高,需要更多的剩余产品维持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加剧了土地占有量减少与生产剩余产品之间的矛盾,依靠土地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田被开发利用为非农业用途,造成农村土地特别是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相对减少,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的问题更加突出。农民工正是适应这一矛盾而产生的转移人口。他们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减轻了土地的压力,促进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工是城市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牵引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城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居民收入、生活质量、消费水平、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城市在政策、制度、法律环境,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活居住、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牵引。增加劳动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成为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在这种巨大牵引作用下,一部分农民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基础、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的农民和一些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民首先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寻求新的生活,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期望获得比在土地中劳动更多的收入。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基础相对薄弱、自然资源少、工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措施,千方百计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帮助和服务,发展劳务经济,改善了农民生活,也促进了农民工流动。

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产物。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和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社会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改变了农村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种植结构、生产结构、管理方式、思想意识和行为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经济逐步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经济发展,为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经济提供了经济和社会条件。固守土地的传统意识和“故土难离”等生活习惯逐渐被一部分农民特别是年轻农民所抛弃。

二、充分认识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农民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民工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并逐步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工是职工队伍的主体。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最近十多年,我国产业工人的构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具有农民身份的工人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全部产业工人的54.9%,成为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商业服务业职工队伍中,75.7%的职工从业于非公单位,而非公商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农民工。就甘肃省而言,地县中小企业农民工占企业总人数的50%以上,建筑、商业流通、餐饮企业中农民工超过60%,一些国有骨干企业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步成为生产建设的骨干。

农民工具备工人阶级的基本特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以交换劳动取得工资收入,并且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彻底性。农民工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磨练,已经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首先农民工通过劳动取得工资收入,并成为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其次绝大多数农民工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相联,在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中工作和劳动;再次农民工在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已经具备相当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要求,实现了与城市工人阶级的同质化。

农民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从农民工在企业职工中所占的比例、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农民工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民工不仅推动了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带动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文化、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的转变,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客观把握农民工的职业缺陷

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1.6%,初中文化程度占52.8%,高中文化程度占14%,中专文化程度占1.2%,大专文化程度占0.4%。农民工普遍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职业技能比较低,绝大多数只能从事简单操作和技能素质要求较低的职业,有的只能依靠出卖“苦力”获得有限的报酬。由此造成农民工的职业存在一定缺陷。

一是劳动关系不稳定。受就业不稳定、就业歧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就业普遍不够规范,零散就业、随意就业、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安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没有相应社会保障待遇的问题比较突出。除一些规模比较大、效益比较好、管理比较规范的大型企业以外,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规定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农民工的权利和待遇。多数非公企业雇佣农民工以口头协议为主,随时招用随时解聘,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也不履行必要的义务,劳动关系极不稳定。

二是工资收入低。受劳动力市场、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工资普遍偏低。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农民月平均工资只有539元,而同期城镇职工为1335元,“节省”11462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8.5%。在甘肃省多数地方,建筑施工、商业流通、餐饮服务行业的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不到400元,扣除生活费以后不足200元,一些女工的收入则更低。在同一企业、同一工种、同一岗位,农民工工资比其他身份职工的工资低许多,有的甚至只有1/3或者更低。与此同时,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2005年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全省先后查出拖欠农民工工资4.02亿元,年底清欠2.7亿元。

三是劳动时间长。近年来,各级政府劳动部门加大劳动检查和执法力度,对于企业在劳动用工、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检查和清理,企业劳动用工情况有所好转,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有所改善。但是,在一些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施工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和餐饮服务行业普遍存在超时劳动的问题。一些服务性企业中,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个别服务性企业和家庭式企业甚至长达16小时,60%的以上的农民工不能享受法定休息日,连续超负荷劳动现象相当普遍。

四是职业危害大。受身份、户籍关系、居住条件和自身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普遍很难进入正规劳动力市场,只能进入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福利缺失的“次属劳动力市场”,选择职业、选择工种等直接关系自身权益的余地比较小,绝大多数农民工只能选择用工要求低、工资待遇低、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城市居民不愿意选择的职业。农民工要想选择高工资,只能选择高危职业,如矿山、化工、建筑等行业。女性农民工一般只能选择工资较低的餐饮行业。一些进入其他企业的农民工也多数被安排从事高危险工种和苦、脏、险、累岗位。煤炭、矿山企业一线职工多以农民工为主,工作环境差、安全设施不完善、职业危害问题比较突出。从一些城市的调查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常年住工棚,生活条件差,营养不良。

五是社会保障缺失。一方面,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认为参加社会保险会增加企业负担,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不愿意花“冤枉钱”,不给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办理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个别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只给部分职工办理了短期的工伤保险。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民工受观念、习惯的影响,对参加养老、失业保险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民,办理养老和失业保险没有实际意义,宁愿把参加保险的钱节省下来带回家,也不愿意参加投保。同时,由于目前执行的失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主要针对城市居民,也影响了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统筹。由此造成农民工在出现人身安全和意外事故、患职业病时无法得到社会保障救助。从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资料来看,绝大多数非公企业没有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不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就业人员办理社会保险。

(刊登于《调查与研究》200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