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守望
6264100000011

第11章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中国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地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重要性、基本内涵、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亲切接见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和部分出席十五大的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对新形势下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充分肯定了工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取得的成绩,为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是各级工会的重要任务。

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根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是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探索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改革开放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若干重大历史课题,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对于这些重大历史课题的创造性回答,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武器,也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工会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体现了时代要求与中国国情的统一,体现了工人阶级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是中国工会运动发展实践的总结。中国工会从产生之日起,就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天然的联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奋斗。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工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的作用,团结组织广大职工群众,推动建立了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劳苦群众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系,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履行工会各项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工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就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工会的各项工作当中去。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制定工会工作发展的思路、目标、措施和方法,努力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工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趋势,深刻认识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新特点,深刻认识职工队伍的新变化,从国情、省情、会情出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措施上不断有新改进,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使命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工会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中国工会与西方资本主义工会的本质区别。中国工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政治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决定了必须始终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推进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实践之中去,努力为实现党的使命而奋斗。要用党的思想路线武装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用党的思想路线统一工会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会干部自觉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努力做好职工工作,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充分发挥工会群众组织优势,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职工群众,教育广大职工群众,引导广大职工群众。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扎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凝聚到党的中心工作上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承担起党和政府赋予工会组织的神圣使命,认真履行国家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把党的政策主张变为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要认真听取党委对工会的重要指示,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去认识、去思考、去部署、去落实,努力使工会工作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要主动向同级党委汇报工会工作的进展情况,汇报工会工作的重大部署,汇报工会工作和职工队伍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听取党委的指示。要主动向政府(行政)通报工作,加强与政府(行政)的协调和配合,协调解决工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根本要求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强、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努力实现广大职工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切实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职工为本,努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和落实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地位不动摇,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不削弱,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不改变。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履行各项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要立足改革和发展实际,积极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及时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

发挥职工的主力军作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是我们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而确定的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聚焦点,是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和作用的切入点。要团结和引导广大职工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风采,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推动改革开放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要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比武等群众性经济创新活动,为职工参与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引导职工通过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引导广大职工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等方面创造一流业绩。要发挥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自觉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促进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

不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要不断改进职工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载体,创新教育手段,积极引导,善于说服,广泛教育,树立典型,增强职工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和造就大量高技术人才队伍,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要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文化知识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武装职工,用新知识提高职工,用新技术提升职工,用先进典型激励职工,培养和造就更多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本领的知识型职工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做贡献。

四、以职工为本、依法主动科学维权,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职责

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职责。在新的历史阶段,工会组织要全面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职能,更加鲜明地突出维护职能,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权益。

牢固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工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职工为本,就是把职工作为工会组织的依靠对象、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以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把职工群众作为工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及时深入职工群众,了解职工群众疾苦,反映职工意愿,把职工群众的愿望变成党和政府的决策。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言人的作用,在工会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中体现职工要求,通过工会卓有成效的工作,维护职工权益。

健全工会维权机制。我们的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我们的政府是党领导的政府,我们的工会是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其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代表和实现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职工权益维护机制,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维护职工权益的合力。要健全和完善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向政府通报工会工作和职工队伍建设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共同研究劳动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和谐劳动关系。要积极开展劳动用工和安全生产、劳动卫生监督检查,推动形成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工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要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以企业特别是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通过健全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推动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及时享受到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高度关注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和职工队伍的影响,解决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破产倒闭而引发的劳动纠纷和突发性事件,做好失业职工安置工作,及时化解劳动矛盾。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协调预警机制,努力做好劳资矛盾排查工作和预警工作。

健全工会帮扶救助机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破产重组、职工失业逐步呈现常态化趋势,这就要求工会组织要把关心失业职工和生活困难职工作为重要任务,建立健全帮扶救助机制,努力解决困难职工生活。要着眼长远,切实加强各级工会特别是市、县(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努力为困难职工提供帮助。要认真实施送温暖工程,开展金秋助学、大病救助和困难工亡职工遗属救助活动,建立健全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的工会帮扶救助机制。要把农民工纳入帮扶救助范围,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再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困难职工和失业职工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要争取党政的重视和关心,逐步把工会帮扶救助纳入社会帮扶救助体系,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以及广大职工的需要,提高工会帮扶能力,增强工会帮扶实效。

五、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凝聚力和吸引力

组织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不断创新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群众组织。

完善工会组织体系。中国工会是中国境内唯一合法的统一的工会组织。要健全和完善地方工会、产业(系统)工会和企业工会相结合的工会组织体系,发挥各级工会作用,共同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要加强市州工会特别是县区工会建设,以“五好”县区工会建设为载体,完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责任考核制度,提高县区工会的组织能力、指导能力和服务能力。要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建设,以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健全县、乡和村级工会组织体系,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要总结大企业工会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企业工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提高企业工会工作水平。要以建立和发展特色优势工作为重点,加强产业(系统)工会建设,提高产业工会工作水平。要积极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年活动”,不断完善和创新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方式和职工入会方式,大力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推动工会工作发展的直接参与者。要切实做好工会干部协管工作,配齐配好各级工会领导班子,畅通工会参政议政渠道。要认真落实党的干部政策,把政治素质高、热心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干部选拔到工会领导班子中来,增强各级工会领导班子把握大局、服务中心的能力。要积极争取党政的重视和支持,拓宽工会干部来源渠道,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工会干部队伍建设。要提高工会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教育和引导工会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真诚倾听职工呼声,真实反映职工愿望,真情关心职工疾苦,在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用中体现新作为、展示新风貌。

增强工会经济实力。财务工作是工会开展工作、为职工服务的保证。要以增强工会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实行工会经费“一改三策”为手段,提高工会经费收缴率,增加工会经费收入,增强工会财力。要积极争取党政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扩大工会经费来源,为工会开展工作、服务职工提供财力保障。要切实加强工会企事业管理,深化工会企事业改革,提高工会企事业效益,增强工会企事业服务能力。

创新工会理论。理论是工作的先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分析和把握党和政府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分析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和把握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分析和把握职工队伍的新发展,分析和把握广大职工群众的新期待,分析和把握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基层工会、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化工会理论研究,推广工会理论研究成果。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调动和发挥各级工会和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以理论创新带动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刊登于《五月花》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