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6259500000045

第45章 致密性髂骨炎

第六节 骶髂关节 损伤或半脱位

骶髂关节损伤或半脱位,为临床中引致腰痛,并伴有丛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病的首次发生,多因无意中扭腰所致。日后,可由咳嗽、喷嚏、提鞋、系鞋带,或弯腰取物等动作而复发。

病因与病理本病,多为急性外伤,或积累性劳损所致。

由于姿势不正,用力不当,肌肉平衡失调时,弯腰搬持重物,用脚踢物、突然屈伸,或扭转腰部。或跌倒时,一侧臀部着地,外力直接碰撞骶骨部或臀部,使骶髂关节突然受到扭转剪力而致病。

当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时,大腿前面附着于髂骨前侧的股四头肌强烈收缩、紧张,突然牵拉髂骨向前旋转,此时(由于同侧骶髂后韧带的固定),躯干连同脊柱,包括骶骨关节面向后旋转。两者,在相反力的作用下,使髂骨向前移位。反之,在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时,大腿后面附着于坐骨结节的腘绳肌强烈收缩、紧张,牵拉髂骨向后(坐骨向前)旋转。此时,躯干连同脊柱,包括骶骨也向前旋转。两者,在相反方向扭转力的作用下,使髂骨向后移位(此时,腹直肌强烈收缩,使髂骨上移。一般向后移位的髂骨,上移的程度较小)。

如暴力直接作用于骶骨下部,可使骶骨稍向前旋;暴力作用于骶骨上部,则使骶骨稍向后旋,髂骨相对的向相反方向旋转。由于外力的性质和传播方向较复杂,有时,可使腰骶关节和骶髂关节,同时发生损伤或移位。

如骶髂关节损伤或半脱位后,治疗、休养不当,可经常反复发作。如椎间盘蜕变,脊柱稳定性降低,躯干重心的偏移,可长期反复损伤骶髂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而致该关节的慢性劳损。孕妇由于内分泌的改变,骶髂关节附近的韧带松弛,影响关节的稳定,故孕妇,尤其是多产妇女易患腰痛,或创伤性骶髂关节炎。

症状

1.伤后,即感一侧或两侧下腰部及臀部疼痛,尤以站立、伸腰、扭腰,或行走时为甚。

2.患者,腰部向患侧倾斜、旋转,患侧髋膝关节轻度屈曲,不敢负重,以足尖着地,如勉强伸直患肢,则必显疼痛。站立时,以健肢负重;行走时,常以手扶着健侧髂部,或在别人搀扶下行走。

3.上床时,多用手抱患侧膝部,以保持髋膝关节屈曲位,防止扭转腰部而加重疼痛。多数病例,不能平卧,常取健侧卧位。患侧卧位时,则疼痛加重。

4.症状严重者,表情紧张,面色苍白,甚至咳嗽、喷嚏,都需取坐位。坐位时,需以健侧坐骨负重。并用双手支撑坐位的两侧,以减轻因负重而引起的疼痛。

5.屡发病例,疼痛不仅限于下腰部,且沿坐骨神经径路放射。有时,可伴有股神经痛,或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的症状。患者,多不能久站、久坐或久行,常见步态缓慢,小步行走,并力求将身体的重心移向健侧。若为双侧型者,步态可呈“鸭步”。

6.病程长者,臀部肌肉多显松弛,甚至臀和小腿肌肉轻度萎缩。

体征

一、检查检查时,站位可见一侧或两侧骶棘肌和髂后上棘附近的软组织紧张、痉挛,且有压痛,腰骶部脊柱侧弯,多半是侧弯的凸侧向健侧。前脱位者,患侧髋关节屈曲受限;后脱位者则患侧髋关节后伸困难。仰卧位,可测得两下肢不等长;前脱位者,患侧下肢略增长;后脱位者,则患侧下肢略缩短。侧卧位者,叩击髂前上棘外缘,可诱发或加重骶髂关节部疼痛。俯卧位者,在髂后上下棘连线中点(骶髂关节部),有明显压痛或叩击痛。前脱位者,患侧髂后上棘位置偏高;后脱位者,则患侧髂后上棘位置偏低。严重者,患侧髂后上棘向后凸起。

二、床边单髋过伸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上半身靠于床边,健侧髋膝关节屈曲,两手紧抱健侧膝部,患侧下肢向下悬垂。检查者,一手扶着健侧膝部固定骨盆;另一手,用力下压患侧大腿下部,使髋关节过伸。如同侧骶髂关节部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则为阳性。

三、“4”字试验患者,取仰卧位,患侧髋关节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外踝置于健侧膝关节上。检查者,一手按压于健侧髂前上棘部固定骨盆;另一手,向下按压患侧膝关节。若同侧骶髂关节部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则为阳性。

四、唧筒柄试验患者,取仰卧位,患侧髋膝关节屈曲。检查者,一手扶着其患侧膝部;另一手,扶着同侧肩部,稳定躯干,扶膝部的手,迫使髋关节屈曲、内收。若同侧骶髂关节部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则为阳性。

五、骨盆分离、挤压试验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按于其两侧髂前上棘部,用力向中线推挤,或向两外侧按压。如骶髂关节部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则为阳性。本试验在病变初期,或轻症患者中,多无阳性结果。

六、单髋后伸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检查者,一手置于其骶骨部固定骨盆;另一手,握着患侧踝部,或托着膝部,使髋关节过度后伸。如同侧骶髂关节部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则为阳性。

七、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骨盆倾斜程度,显示骶髂关节面重叠影增宽或变窄;斜位片,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高低不平的关节面排列紊乱,关节间隙增宽(与健侧对比)。

骶髂关节X线正、斜位照片,应作为诊断本病的常规检查,除给临床提供参考依据外,更重要的是除外其他器质性病变。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致密性髂骨炎、增生性脊椎炎、强直性脊椎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耻骨联合分离、结核性骶髂关节炎、布鲁氏菌性骶髂关节炎等病变相鉴别。

一、结核性骶髂关节炎本病,较为少见。好发于青年女性。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接触史。常为一侧骶髂关节受累,成渐进性发展,主要表现为:慢性下腰痛,有时,可伴有坐骨神经扩散痛,腰部前屈和旋转运动受限。早期,一般症状轻微,当上楼、久行、久坐或平卧翻身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同时,伴有低热,夜间盗汗,颧红、消瘦和全身疲劳等结核中毒症状。个别病例,有脊柱侧弯,患侧骶髂关节部有压痛,或叩击痛。严重者,在髂后上棘附近、臀部和髂窝等处,有时有寒性脓肿。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速,白血球计数及抗“O”增高,骨盆旋转、挤压、分离试验阳性。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模糊、增宽,关节面骨质破坏、吸收,甚至形成空洞或死骨。有时,可显示病理性脱位。

二、布鲁氏菌性骶髂关节炎本病,多为双侧骶髂关节受累,但常不对称。腰骶部痛和坐骨神经痛,可常伴有其他关节疼痛。并有间歇性发热,肝、脾或淋巴结肿大。布鲁氏菌凝集试验阳性。早期X线平片,可见骨质疏松,以后显示软骨下骨质吸收,关节间隙变窄。但骨质硬化多不显著。

治疗

一、治则 缓解肌肉痉挛,剥离软组织粘连,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产物的吸收,整复关节移位。

二、取穴腰眼、大肠俞、阳关、膀胱俞、居髎、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绝骨、阿是穴。

三、手法

1.腰骶部揉压、弹拨法。

2.腰部牵抖法。

3.侧卧位腰椎旋转整复法。

4.膝踝关节过屈运动法。

5.髋关节过伸运动法。

6.髋膝关节屈伸运动法。

7.“4”字按压法。

8.髋关节旋转运动法。

以上手法,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四、加减

1.症状重者,加腰部机械牵抖法;减腰部牵抖法。

2.双侧型者,加腰骶部踩压、蹂拨法,骨盆踩压法;减腰骶部揉压、弹拨法。

3.坐骨神经痛者,加腘绳肌踩压、蹂拨法。

4.股神经痛者,加股内收肌揉拿、提弹法。

5.臀及小腿肌肉萎缩者,加臀部揉压、弹拨法,小腿三头肌揉拿、提弹法。

6.年老体弱者,减侧卧位腰椎旋转整复法;加髋膝关节过屈运动法。

注意事项

1.急性病例,术后,应取轻度屈髋、屈膝位,平卧硬板床休息3~5日。并避免做重复损伤的活动。

2.手法整复后,又立即复发者,应再行手法治疗。并用4~5寸宽的医用胶布或布带,行骨盆环状固定1~2周。

3.屡发或慢性病例,局部应保暖,配合毛巾湿热敷。如痛点固定者,可用盐酸普鲁卡因加激素,行骶髂关节隙封闭。

4.症状缓解后,应主动进行腰背肌、骶髂关节和下肢肌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