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6255000000028

第28章 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

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与教授的学科性质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如化学教学与历史教学就有明显的不同,化学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差异也很大。常用的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大致可分为五类:说明式、叙述式、描述式、论证式和抒情式。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详细说明。

说明式语言

说明式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其功能体现为解说事物、剖明事理,它通过对事物的形态、性质、构造、成因、种类、功能,或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关系、演变等作出清晰准确、通俗易懂的解说剖析,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形成概念,掌握内容,加深理解。日常教学中常用的说明式语言有:“这就是说”“它的意思是”“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打个比方说”“它的理由是”等等。说明式语言的种类很多,包括定义说明、诠释说明、比较说明、分类说明、比喻说明和举例说明等。

定义说明就是为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内涵,而用简练概括、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其下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义。譬如:“什么是词?词就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诠释说明,或称解释说明,是对事物的各方面特征做具体而详细的解说。定义说明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简明而抽象的揭示,这与诠释说明有很大不同。譬如《白杨礼赞》的解题:“礼”是顶礼或敬礼,“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就是表达对白杨树的顶礼赞美之情。还须进一步诠释,“顶礼”是佛教的最高礼节,顶礼者需要虔诚地跪下,用头顶着受礼人的脚。题目中用“礼”这个词把对白杨树的崇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比较说明是为了清晰分辨出两个以上的、彼此存在一定联系和相同点的事理之间的特点和区别,而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认真对照、比较的方法。譬如语文课中的同义词的词义辨析,物理学中近似概念的区分等。比较说明以正反比较(对比)、同类比较(类比)、前后比较(纵比)、左右比较(横比)等不同形式存在。

分类说明,或称划分说明,是把事理分成若干亚类逐一进行说明,以揭示事理的类属性,从而达到明确事物的对象范围或概念的外延情况的目的。譬如说,人类社会按照发展规律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分类说明的形式多样,有上行归类、下行归类、一次分类、连续分类等不同方式。

比喻说明是指使用恰当的比喻来揭示某一抽象事物的本质含义。譬如,有的教师把原子比喻为一个万人体育馆,而原子核就相当于悬挂在万人体育馆中央的一粒玻璃弹子。这就把原子和原子核、的线度比例生动形象地表达和体现出来。特别是在处理抽象问题的过程中生动形象、新颖有趣的比喻,可起到化难为易、辅助说明的作用。

举例说明就是用具体、典型的事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说明有关事理的目的,要使举例说明起到充分的辅助作用,一般情况下要对列举的事例做出相当的分析,揭示它与有关事理的联系。譬如,电学中用直线电流的磁场来说明圆形电流的磁场,要讲清当圆形导线的直径无限大时,圆上的每一段都可视为直线。当用特例来说明或证明某一普遍结论时,讲清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选取事例要贴切通俗,针对性强,切勿多滥。若举例多滥,再加上缺乏分析或分析不当,对说明问题非但无益,反倒有害。

叙述式语言

叙述式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科学文化知识内容向学生做较客观的陈述介绍的语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获得脉络清晰、系统完整的有关知识和事实,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人物的活动和经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事理的变化过程通过叙述式语言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叙述式语言一般可分为纵向叙述、横向叙述和交叉叙述。

纵向叙述就是根据事理在时间上联系性进行的叙述方式。在介绍具有时间性联系的事理知识时经常用到纵向叙述的方式,譬如,历史事件、人物经历、故事情节、工艺程序、技术措施等。纵式叙述又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区别。顺叙是按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正常先后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最为一种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叙述方式,有着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特点,非常符合人们认识事理的习惯。倒叙是把事物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过程的起始和展开。其特点是突出结果,造成悬念,激发兴趣,引人入胜。插叙是叙述事件时暂时中断原叙述线索而插入另一事物的介绍和交代。其特点是加大了叙述容量,使叙述富于情趣和变化。不少教师都爱用“课堂插曲”来活跃教学气氛,但容易进入故弄玄虚、离开主题的误区。补叙又称追叙,是指叙述到一定阶段,对前面的内容做某些补充叙述。其特点是位置后移,起丰富和补充作用。

横向叙述,又称并列叙述,就是根据事理的非时间性联系进行的叙述语言。横向叙述适用于介绍具有非时间性联系的事理知识。常用这种方式来介绍地理知识。譬如,讲北欧各国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丹麦有发达的乳肉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挪威的渔业和航运业久负盛名,石油是它新兴的工业部门。芬兰利用本身丰富的森林和水利资源,发展了木材加工和冶金工业,芬兰还是世界上纸浆和纸张重要出口国之一。冰岛的经济以渔业为主。横向叙述由于其所叙内容的逻辑关系的不同,有空间远近关系排列的横向叙述、内容主次轻重关系排列的横向叙述、因果先后关系排列的横向叙述等具体方法的区别。

交叉叙述,又称纵横向交叉叙述,是横向叙述和纵向叙述的有机结合。其特点是纵横交叉形成立体网络结构。交叉叙述有纵纲横目式和横纲纵目式两种类型。譬如,纵纲横目式叙述可以用来讲授中国历代教育家的思想,即以历代时间纵向线索为纲,以各代著名教育家横向联系为目进行讲述。而横纲纵目式叙述则可以在讲授西方近代各国教育发展史时发挥很大作用,即以西方各国横向关系为纲,以各国教育的纵向发展为目进行讲述。

描述式语言

描述式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有关内容直观形象、生动逼真地描绘出来的语言。描述性语言更多地应用在历史、语文等文科教学过程中。其特点是通过摹态传神,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丰富感知、加深印象,并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描述式语言分为写意描述和工笔描述两种类型。

写意描述,又称白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朴素洗练的语言,寥寥数语即将描述对象的主要特征清晰完整地呈现出来。

论证式语言

论证式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证明论题或论点的真实性、正确性,而充分使用事实或理论等依据的一种方式。论证是由论题、论据通过论证方式组成的。论证式语言要求比较严格,具体包括语言富于逻辑性,论题明确,论据真实而充分、论证合乎推理规则等。论证式语言常用的关联词有“由于”“因为”“根据”“基于”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因此”“所以”“可见”“总之”“综上所述”等。论证式语言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一般有引典论证、因果论证、反面论证、排他论证、事例论证、类比论证、归谬论证等。

引典论证就是为证明论点而对经典著作、权威性评论或科学上的公理、定理以及名言警句等加以引用的方式。其优点在于使论证更加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因果论证,又称分析论证,就是通过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阐明论点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能使论证有力、逻辑性强。

反面论证,又称反证法。它是间接证明原论题或论点真实性的一种方式,即不从正面寻找论据推出论题,而是寻找论据证明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题是假的。

排他论证也是不直接证明原论题为真,而是先列出与原论题并列的一切可能命题,然后用论据逐个否定其他命题的可能性,剩下的原论题自然就是唯一成立的真命题。

事实论证是以归纳推理的方式进行论证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以事实作为论据,举例证明论点。其特点是说服力较强,尤其是对思维活跃的中小学生,事实胜于雄辩,易于被学生接受。

类比论证就是把两种属性极相接近的事物进行比较,由于其中一事物明显地具有某种属性,于是就以此为论据,进而证明另一极相近的事物也具有同一属性。

归谬论证就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正确,然后用它作前提,推导出一个极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不能成立。

抒情式语言

抒情式语言,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于抒发感情的语言。特别是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的情感通过抒情式语言抒发出来,常能收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效果。譬如,有的教师在讲《茶花赋》时,设计了具有浓厚抒情意味的导语: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无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以勤劳勇敢著称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抒发感情,并进而以情动人,真可谓是一种精湛的教学艺术。叶圣陶先生曾说,抒情的工作,实在是把境界、事物、思想、推断等等,凡是用得到的、足以表示出一种情感的,一一抽出来,融合混合,依着情感波澜的起伏,组成一件新的东西,可见这是一种创造。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境的要求抒情语言一般具有两种表示方式:直露倾诉式抒情和潜蕴事理式抒情。

直露倾诉式抒情,或称直接抒情,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感情在教学中不加任何修饰、毫无保留地直接表露,倾诉给学生。它通过对判断、呼吁等手段的巧妙运用,直接表达教师的感情体验,以其坦诚的胸怀、真挚的情愫等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潜蕴事理式的抒情,又称间接抒情,就是教师依托于一定的事理,借助叙述、议论或描述的方式进行的抒情。它往往委婉含蓄,寄情事理,闻语动容。

学生可以敏锐地感受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出来的感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决定教师语言效果的主要东西是语言的诚意。学生对教师言语中的真实性有着十分细腻的感知力,并且敏感地回应诚挚的言语。对那些不是出自内心、虚伪的言语,他们有着更细腻的感受。在教学中自觉增强一些叙事说理的感情色彩,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

教师的语言是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语言,它是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对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第五章 不断学习,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作为学习的典范,应当率先学会学习。如果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能是误人子弟。无论是为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还是为成为走向未来的名师,教师都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因而,教师肩负的责任和自身的发展都要求他离不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