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绿原笔谈
6254800000024

第24章 “琢玉”与“琢文”

“和氏璧”,是《韩非子·和氏璧》中所讲的一个著名的故事,说是楚人卞和,得了块璞玉,先后奉献给楚厉王、武王、文王,前二王请玉工鉴定后,都认为是石,给他以严厉惩罚。只有文王为卞和的诚心所打动,“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最近,重读了这个故事,得到了一点新启示。

和氏璧为什么最初不为世人所重呢?厉王、武王固然是蠢的,为什么玉工们也认为它是石呢?除了他们的不识货外,也因为璞玉是一种石头和玉的混合物,是玉工们没有雕琢研磨过的。只是在经过玉工精心研磨开凿之后,剔除了杂质,它才价值连城,成为稀世之宝的。由此,想到我们的文艺创作虽不同于琢玉,但某些道理却是相通的。玉不琢,不成器;文不琢,也同样不能成“器”。故古人常用“琢磨”二字,来形容对文章的磨砺和锤炼。《诗经》中也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应树立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可是,在部分作者中却缺乏这种正确的态度。他们在创作上经受不住挫折,碰不得钉子,一部作品失败后,便心灰意懒,就此罢手,将作品弃置一旁了,这是很不应该的。

艺术贵在探索。文艺创作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因而,许多作品并不是一下就能成功。世界闻名的优秀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一次上演时竟以失败而告终,只是后来又经过了艺术家们的努力,才臻于完善,成为享有世界盛名的保留剧目。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也是经过好几年的艰苦劳动,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所以,我们不能因一时的失败而丧气,把自己暂时未得到成功的作品当作“石”扔掉,而应当作“璞”留下来,精雕细刻,锲而不舍。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往往是多次努力的结果。

还有的同志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作品刚一脱稿,便认为是天衣无缝了,既听不进同志们和群众正确的批评意见,也不愿作进一步的加工修改,只要发表和演出。这更不应该了。

虽然,对领导来说,应尽可能地为作者提供发表和演出的机会,但对作者来说,艺术是没有止境的。一部作品,基础再好,总还是有加工、提高的余地的。因而,历史上有名的大文学家,都十分注意对其作品的修改。王安石三易其稿,为我们留下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定《红楼梦》;郭沫若作为一代文宗,犹能虚心地拜普通群众为“一字师”。这些大师们的创作态度,难道不值得我们效法吗?所以,我们决不能盲目自满,应该既要多产、快产,也要注意听取旁人好的意见,不断做剔除杂质、去芜存菁的工作;既要一吐为快,也要防止艺术的浅薄、粗疏。否则,信手写来,浅尝辄止,难免会如鲁迅所说的,走向“油滑”之路。“油滑是创作的大敌”,这样写作出来的作品,即使有一定基础,但由于没能剔除杂质,也只是个半成品,充其量只能算块“璞”。

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宁夏的文艺事业。为什么我区已发表和演出了不少作品,但打得响的、拿得出去的,却为数不多呢?甚至有的作品刚刚问世,便走向“生命”的终点呢?原因,当然与我们某些领导不善于抓队伍、抓作品,不能大力扶植和支持创作,多年来满足于节日来时抓一阵,节日过后就放松的工作作风有关。但一部分责任也在作者身上。假如我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不厌其改,必要时推翻重来,在艺术上对自己从严要求,那么,宁夏的文学艺术创作水平是会“更上一层楼”的。

载《朔方》198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