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臣的智慧
6247900000060

第60章 范仲淹搞“腐败”,人见人爱

有些事情如果不了解个中原因,就会盲目地认为它很荒谬,倘若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种荒谬其实存在着诸多合理性。所谓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此意。

宋仁宗景帝年间,天下大旱,全国大部分地区颗粒无收,其中以吴中地区旱情最为严重。

当时主持杭州事务的人是范仲淹,他在杭州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救荒措施。与此同时,朝廷也下令在各地救荒,务必要保证一方太平,不要使百姓们因饥荒而闹事,并且提了很多看起来很有用的办法,让各地官员照着去做。

范仲淹却没有按照上面说的去做,而是凭自己的想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

有人问范仲淹:“你不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任由他们忍饥挨饿,街上时时出现乞丐,还有抢东西的现象,你也不去治理,难道朝廷教你的那些你不会用吗?”

范仲淹也不辩解。

吴地的百姓十分喜欢赛龙舟,范仲淹就听任百姓们龙舟竞渡,并且大力提倡。再到有赛舟之时,他便和同僚们一起去观看。从春季一直到夏季,几乎三天一次,当地居民皆举家而出,一时达到万人空巷的局面。

他知道吴中的人们爱好做佛事,便在各地召集有钱的人,对他们说:“吴中现在发生了饥荒,人们没有饭吃,给他一点点的恩惠便可以做很多的事,你们可以大兴土木修建佛寺。”

富人们见人工的价钱的确因饥荒而变得低廉,又见范仲淹大力支持,于是大量雇用工人兴建佛寺。

范仲淹还新建了一些仓库吏舍等建筑,一天要动用上千名劳力。

有人恨恨地说:“现在哪还有粮食,竟还修什么仓库,他不体恤百姓,反而在此荒年奴役百姓,真是一个污吏!”

范仲淹知道了这件事后,也不加追究,仍是大批拉拢富人,让他们出钱粮帮助自己建设各种设施。

过了不久,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看不惯范仲淹的做法,回朝后奏密书一封,说杭州知州范仲淹不顾荒政在前,应先赈救饥民,却大肆举行鸿宴活动,大兴木土工程,消耗民力财力,一点不为百姓着想。

皇上龙颜大怒,叫人押范仲淹回京谢罪。

范仲淹于是上疏为自己辩解道:“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贫困的人若不给予妥善的安置,他们便会生事,仅靠一点钱粮是救不活他们的。国库钱财有限,而饥民无数,只能挖掘富人的钱,让那些有工技和劳力的人,都能够以此得到公私两方面的报酬而活命,不至于因饥荒而四处流浪乃至饿死途中,甚至造反。”

范仲淹的举措的确有用,这一年里,只有杭州是发生了饥荒而没有产生叛乱的地方。

衣食无着之时,很多人为了生存而去做违反常规之事。小则抢粮,大则聚众起义。范仲淹的计策是满足贫民们起码的生存条件,却要他们通过劳动而得。这样由于增加了就业机会,农民辛苦劳作可以得到食物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造反了。这比起单纯施舍粮食要好得多了。

范仲淹解决问题,与众不同。他知道要解决人民的饥饿,光靠施舍是不行。一是国库有限,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二是民众如果光靠施舍,不去劳动,会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三是无所事事的民众,会造谣生事,聚众造反。范仲淹深知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从根本上入手是不行的。只有抓住本质,才能化解危机所带来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