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6226200000007

第7章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零售业

长期以来,中国的商业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在城市商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改革的重心在所有制关系与批发环节。从所有制关系上讲,改革之前中国只有“国营商业”(当时供销社的性质已升为全民所有制)一家从事商业经营,改革之后出现了“六条流通渠道代替了独家经营”的局面,六条渠道是:国营商业、集体商业、个体商业、私营商业、工业自销、农民运销。从批零环节上来讲,中国计划体制下的商业特点是批发领域的“多环节”,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三级批发体制,并规定“固定供应区域、固定供应对象、固定倒扣作价率”的“三固定”模式,而零售业个体私营比重大、网点少。所以,改革的重点当然集中在批发环节。改革力度很大,三级批发体制和“三固定”模式都被彻底打破,缩短了流通渠道,提高了流通效率。但是,零售业的进步非常有限。

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零售业态主要有百货商店、杂货店、专业市场、菜市场和食品商店。日用工业品的零售模式主要是百货商店、杂货店和专业市场;食品的零售模式主要是菜市场、食品商店和食品专业市场。

百货商店是国产工业品的销售终端,当时还没有“时尚”的概念,进口品也极少,城市中主要的百货商店仍然是50年代初就已经建立起来的老式百货店,单店规模都不是很大,而且没有连锁经营的概念,全国有20多家称做“华联商厦”的百货店,但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产权关系或特许关系,都是独立经营的。杂货店遍布各大小城市的角角落落,一般是个体或集体经营的,是日用品零售业态的重要补充。专业市场在80 年代后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市场中的摊位一般都是批零兼营的,由于在价格上比百货商店有较大的优势,加上当时消费者收入水平有限,专业市场的生意非常火暴。

食品零售领域的主要模式是菜市场和传统的食品商店。菜市场(农贸市场)在中国城市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跟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中国消费者对食品蔬果的新鲜度要求特别高,这方面菜市场有一定的优势,另外,价格优势也是菜市场受欢迎的原因之一。食品商店都采用传统的柜台经营方式,店铺面积不大。

80年代曾经兴起过一阵“自选商场热”,模仿国外的Supermarket(当时译为“自选商场”),主要销售包装食品和部分日用品,采用开架自选方式,但是,由于商品价格太高而不被消费者认可,到90年代初,“自选商场”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80年代末中国零售业开始出现“百货商店热”的最初的苗头,各大中城市纷纷出现装修豪华、价格昂贵的高档时尚的百货商店,时尚消费的概念开始引进中国的零售行业。由于缺乏竞争,新型百货商店的投资回报率极高,引得各行各业争相投资,90年代初,百货商店(新型的和传统的)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这也埋下了90年代中期百货商店过度竞争的隐患。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城市零售业的发展水平是极为低下的。从零售业态上来看,没有超市、没有大卖场、没有便利店、没有大型专业商店、没有连锁经营;只有百货店、杂货店、菜市场、专业市场和柜台经营的食品店,现代零售模式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从投资主体来看,大型的零售业态,没有外商投资、没有民间资本投资,都是各行各业的国有资本(以及供销社等集体资本)在投资。从经营规模上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个体经营的小店铺,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店——上海一百的销售额也不过数亿元。

零售业落后的另一个表现是零售机构数量偏少,缺乏竞争力。1990年,全国共有零售机构870万家,零售业从业人员2090万人,平均每一机构服务人口131人,平均每一员工服务的人口数55人,而平均每一人员的零售额只有2.93万元人民币。

当然,零售业发展水平较低是与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1990年,我国的GNP才1.79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1577元人民币。收入水平低下,现代零售业态的发展条件尚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