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6225300000043

第43章 发展农业经济

忽必烈采用汉法治理汉地效果显著,威望日增,财力开始雄厚,这样必然会损害蒙古游牧贵族和西域商人的利益,这又形成了对蒙哥汗权的威胁,为此引起了一些宗室大臣和蒙哥的不安。1257年,蒙哥以忽必烈患有脚病,让其留在家中休息为由,以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从而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同时又派阿兰答儿、刘太平、囊家台等到陕西、河南钩考钱谷。阿兰答儿设立钩考局就是为了夺回忽必烈控制地区的民政、财赋大权,打击忽必烈的势力,阻止其改革计划。后来,忽必烈听从姚枢的建议,反把妻子、儿女送到汗廷作人质,表示并无异志。当年11月,忽必烈又去谒见蒙哥,兄弟间终于消除了疑虑,蒙哥下令停止钩考,忽必烈也撤了设在邢州、陕西、河南的机构,调回了以前派出的官员。这样,避免了一场不测之祸。1258年11月,因塔察儿军事失利,蒙哥又命忽必烈重率东路军征南宋。

蒙哥死后,关于汗位归属问题在蒙古王室内部争论激烈。当时忽必烈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应该继位,但皇弟阿里不哥和宪宗蒙哥的儿子们也可继承汗位。蒙哥南征时,阿里不哥奉命留守和林,主持大兀鲁思,管理留守军队及诸斡儿朵,在政治上处于非常优越的地位。同时,皇后忽都台以及蒙哥诸子都拥护阿里不哥,他又拥有留守和林的军队及南征的部分军队。故阿里不哥在政治上有声势,军事上也有一定实力。当蒙哥去世后,阿里不哥先发制人,派阿兰答儿发兵于漠北诸部,派脱里赤扩兵于漠南诸州,阿里不哥的军事行动给忽必烈极大的威胁。忽必烈的妻子获悉后立即报告了忽必烈。忽必烈此时正在率军南伐,蒙哥的异母弟末哥也派使者对忽必烈说:“末哥请你回漠北去,以你的威望维系天下人心。”忽必烈察觉问题的严重性,便召集诸王、大将和幕僚们商议对策,忽必烈听从郝经的建策,立即即位。正好此时南宋贾似道遣使讲和,达成以长江为界,每年纳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议和条件。忽必烈断然率军北上,展开了同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战。1260年3月,忽必烈到达开平,召集忽邻勒塔,诸王塔察儿、也先哥、合丹、末哥等及大臣们商议时,他们再三劝进忽必烈先发制人。忽必烈终于在开平登上了汗位。忽必烈即位后不到一个月,其幼弟阿里不哥在和林自称奉遗诏,在另一些王的拥戴下宣布为大汗。这年秋天,忽必烈亲统大军前往和林,阿里不哥自知不敌,便放弃和林,撤到西北的谦谦州(今叶尼塞河中、上游)一带。他一方面派阿鲁忽主持察合台汗国的国事,筹集兵械粮草,另一方面与忽必烈假意议和。忽必烈则留也先哥镇守和林,派宗王移相哥驻守边疆,而自返开平。1261年秋,阿里不哥对移相突然袭击,移相溃败。阿里不哥挥师南下,11月,忽必烈与他大战于昔木土脑儿,阿里不哥大败北遁。此时阿鲁忽背叛,阿里不哥发动了对阿鲁忽的战争,1262年阿鲁忽倒向忽必烈。这时诸王昔里吉等相继转向忽必烈。不久阿里不哥在漠北被战败。阿里不哥在政治上因循守旧,军事上少援寡助,经济上困难重重,其失败是必然的。他于公元1264年7月在开平向忽必烈归降,一场争夺汗位之战从此结束。

公元1264年(一说1267年)8月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市),改燕京为中都。至元九年(1272年)又改中都为大都,并进行营建。忽必烈把中央政府机构设于此地。他的迁都,其意义重大:第一,避开了叛乱诸王的威胁;第二,立足于人力物力俱丰的中原地区,以便驾驭幅员辽阔的大蒙古帝国;第三,便于鲸吞南宋,一统天下。

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11月将“大蒙古”国号改为“大元”,从此以一个新朝雄主登上历史舞台。公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

忽必烈在位的最初几年中,致力于巩固汗位,对南宋只求维持现状。公元1260年4月,他派郝经为国信使到南宋宣告自己即位的消息,并商谈与贾似道达成的协议。但贾似道害怕郝经会败露他屈辱投降的议和条约,就把郝经拘留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忽必烈得不到回音。至公元1267年,忽必然以宋廷拘囚郝经为借口举兵南下伐宋。首先攻击南宋的重要据点——襄阳(今湖北襄樊),同年11月,南宋降将刘整向忽必烈献策说:“攻宋方略,应先围襄阳。如能得手,便可由汉水入长江,一举扫平南宋。”忽必烈听从他的建议,于公元1268年派阿术、刘整等进攻襄阳。蒙军在头几年中用筑堡垒、造舰船、练水军、绝援襄粮道等方法,但始终未能攻下,直到公元1272年正月,元军采用张弘范断绝襄樊水上联系的策略,又用西域“回回炮”猛攻樊城,宋将范天顺战死,樊城失守。2月,吕文焕以襄阳投降元朝,至此,历时六年的襄樊保卫战宣告结束。

公元1273年6月,忽必烈发布伐宋诏书,命左丞相伯颜统帅二十万大军,水陆并进。伯颜分两路,一路进犯淮西淮东,指向扬州;一路由他率领沿汉水入长江,沿江南下,直趋临安。12月,伯颜攻占了汉阳、鄂州(武汉)。公元1274年,贾似道迫于压力,于公元1275年2月统十二万军迎击元军。丁家洲(今安徽贵池)一战,贾似道败退到扬州。3月,伯颜进占建康(今南京)。7月,忽必烈升伯颜为右丞相并进攻临安。公元1275年正月,伯颜率军进驻临安,宋帝赵遣使上表投降。5月,赵被送到上都,忽必烈召见后废去帝号,封为瀛国公。此后,宋益王赵,广王赵在陆秀夫、张切杰、文天祥、陈宜中等人扶助下在东南沿海又转战数年。公元1278年12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被捕。公元1279年2月,南宋的最后据点厓山被攻破,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投海而死,南宋亡。

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对于定居的农业文明很陌生,所以在征服之初,他们对汉族地区实行野蛮的武力镇压和经济掠夺,给中国北方经济造成极大破坏。成吉思汗灭金之际,曾有蒙古贵族向成吉思汗提出“汉人无补于国”的观点,主张将中原田地全部改造为放养蒙古牛马的牧场。在耶律楚材等一批宋、金降附士大夫的规劝之下,好利的蒙古统治者为每年不可计数的国家赋税所动,最终改变了初衷,使汉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得以保持较为正常的发展态势。

但蒙古族真正改变政策,由马背走向田间,则是从元世祖忽必烈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建村社开始的。

1261年的开平忽必烈王府,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新任命的大劝农官张文谦出班奏道:皇上,臣自接受劝农官以来,夙夜忧叹,今思得发展农业十法,特向陛下禀明:

其一曰:亲祭先农。皇上不但要明宣农为国本,首诏天下倡农,还应择机祭祀先农,让蒙古胄子代耕藉田,大造声势,让农业成为时尚,为农业发展铺路。

其二曰:重申政令。重申禁止诸王贵族因围猎践踏田亩,严禁私改农田为牧场的禁令,同时应停止官府供给移居中原蒙古人粮食的做法,直接分给耕地,让他们自己耕种获得俸禄,让他们从马背走向田间。

其三曰:实行屯田,减轻农民军粮负担。要剿灭南宋,巩固我蒙古帝国的边防,靠远途运输,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因为会加重百姓粮食生产和运输徭役负担。为解决这一矛盾,臣下以为,当实行屯田制度。明令各军种、兵种,改秋来春去之兵,为分据要地,敌人来犯,则战;敌人退走,则耕田。待收获粮食,供给充足,边备自然会巩固。等秋天到来,再大举出兵,则敌无有不破之理。

其四曰:选拔专家。命各路宣抚司访贤求能,寻找通晓农业事务的有专门技术的专家,任命为劝农官,分赴各路,劝农植桑并指导农业。

其五曰:传播技术。搜集天下古今所有的农桑之书,征集各地农业生产的成功经验,编辑成册,指导农民耕作。

其六曰:打造农具。国家应打造农具,发至穷乡僻壤,也可定价出售,作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手段,推动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其七曰:增设劝农司。中央和地方设立劝农机构,派遣各级农官到各路督励农桑,各级官府衙门要悬挂耕织之图,使为吏者出入观览而知其本。

其八曰:设置义仓备荒。加强仓储制度建设。要重视粮储问题,丰年入仓,待有灾变,则开仓赈灾,救民于水火。

其九曰:兴修水利。中央设都水监、河渠司,以兴修水利、修河治渠为务,并责成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于各路督察“农桑之制”。

其十曰:改革田制。允许农民开垦荒地,并给予多种优惠,承认他有永久使用权。这样自然能大大调动农民垦荒的劳动积极性。

忽必烈对好这十奏疏大为称赞,并命郝经拟旨,依照张文谦的意思,由中书省协办相关事宜,诏谕全国实行。

忽必烈从小就受这些汉儒幕僚的影响,他以唐太宗为榜样,“思大有为于天下”,因此,对于中原的政治经济制度,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再加上他在经略漠南时期,他的“附会汉法”制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他打败阿里不哥,夺取汗位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因此,对于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他有着不同于一般蒙古游牧贵族的见解。

夺取汗位后,忽必烈统治地域扩大了,统治所面临的新问题也产生了:是继续保持游牧的传统,废农田为牧场,还是由马背走向田间,适应中原的农业社会的发展?

卓有远见的忽必烈当然知道哪个更有利于他的统治!

他专门成立了劝农司,派出许多劝农使分赴各地整顿农桑。几天后,陆续传回了消息,各地劝农使恪尽职守,各路都已经完成春播,全国新增耕地二三十万亩。

忽必烈规定诸县所属村疃,凡五十家立为一社,推年高、通晓农事、家有兼丁者为社长,组织农民耕垦,修河治渠,经营副业,教督村社农事;增至百家者,别设长一员。不及五十家者,与近村合为一社。地远人稀,不能相合,各自为社者听。其合为社者,社长仍择于村中。平时田边树立木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的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社长的徭役予以免除,地方官府不可另派科差。

蒙古游牧民族刚入中原之时,蒙古贵族往往跑马圈地,把原来土地上的汉人赶走,任其荒芜,开辟为牧场,放牛放羊,致使大量依靠土地谋生的汉人流离失所,被迫逃离了家园;造成土地荒芜,人口锐减;也造成了汉人的誓死抵抗,不愿降服。如今自忽必烈称汗以后,大力发展农业,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改革田制,并轻徭薄赋;政府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坚持“使百姓安业力农”的思想,把农业发展的好坏,“户口增、田野辟”作为考核地方官吏、决定升迁的首要条件。这些政策和措施使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的百姓重新获得了土地,一度荒芜的田野又种上了庄稼。

忽必烈在全国大兴学校,普及教育。规定每个社都要有为村里的儿童们建立学校的义务。“当农田中只需要很少的劳动力时,就让他们的子女去上学,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这样我们再通过考试选拔的形式,就不难把有志之士纳入怀中,为国家出力了。”

忽必烈采取的这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使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的游牧民族,较快地接受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由马背走向田间,使全国各民族融合在一起,推动了农业生产向前发展,同时使经济在长期战争影响下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