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末元初那些事儿
6225300000010

第10章 董宋臣受宠

董宋臣,南宋理宗朝宦官,生年不详。理宗后宫贾贵妃于淳祐七年(1247年)去世,在董宋臣的帮助下,阎婉容得封贵妃。为报答董宋臣的帮助,阎贵妃经常在理宗面前夸奖董宋臣忠心,任劳任怨,因此,理宗很信任他。他在朝中用事之时,正是南宋政治混乱、困难时期。董宋臣是南宋理宗时的宦官,人们称他为董阎罗。他非常善于讨好理宗,陪理宗玩乐,所以皇上很是宠爱他。

淳祐年间(1241—1252年),善逢迎的董宋臣,取得了理宗的宠信,由睿思殿祗侯这一卑微的内侍官职,被特别提拔为横行官,可以任意出入宫中,进入朝班。宝祐三年(1255年),他“兼干办佑圣观”(《宋史宦者四),成为得以参与朝政的宦官。

理宗即位之前并不是太子,他是被权臣史弥远拥上皇帝宝座的。从嘉定十七年(1224年)登基,一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的九年间,朝政大权始终控制在史弥远手中,他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史弥远在宁宗时为相十七年,理宗即位后又独专相权九年,长期擅权用事,打击异己,培植党羽,使南宋的政治日益腐败。他死后,理宗赵昀开始亲政,断然贬黜了史弥远的三只鹰犬梁成大、莫泽和李知孝,决意干几件振奋人心的事情,以重振朝纲。遗憾的是事与愿违,客观上朝政积弊重重,主观上理宗根本没有扭转乾坤的雄才伟略。所以,他束手无策,迟迟拿不出什么“新政”来。无奈,在端平元年(1234年)将道学家真德秀召为户部尚书,参知政事。然而,真德秀所主张的“收放心,养德性”,根本不能扭转当时的政局。第二年,真德秀就病死了。理宗见新政无望,便心灰意冷,开始不问政事,尽情欢宴去了。理宗朝是南宋末世三朝之始。从他喜狎董宋臣,嗜欲昏庸,怠于政事,可以看出南宋末世开始的一个侧面。

宝祐三年(1255年)正月,董宋臣为取悦理宗,特意把西湖妓院里的妓女召进宫中,让她们陪理宗过元宵佳夜。侍郎牟子才见宋理宗太不像话,上疏弹劾董宋臣引妓入宫,理宗只是降旨说:“纳忠不妨,但勿散副本可也。”(《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嘱咐他不要把奏本给别的大臣看,但自己仍然舍不得就这么放走美人。牟子才知道是董宋臣把妓女弄到宫里来的,又给宋理宗献上了一幅“高力士脱靴图”。董宋臣看了大怒,就在宋理宗面前告状,说这是在诋毁皇帝。宋理宗倒也不恼,还笑着说:“这个是在骂你,并不是在骂我呀。”董宋臣赶紧解释:“这家伙把皇上比成唐明皇,阎妃娘娘比成杨贵妃,把臣比成高力士,他自己却以李太白自居,实在狂妄!”阎妃是宋理宗最宠幸的人,于是宋理宗也就高兴不起来了,疏远了牟子才。

宋理宗的祖上宋徽宗,也是有名的风流皇帝,可他看上妓女李师师,也只敢挖条地道通到她家,偷偷地钻来钻去,不敢召她入宫。像宋理宗这般将妓女召进宫的做法,倒算得上是胆大胡为。不过后人也有冷眼看破的,作诗道:“宋史高标道学名,风流天子却多情。安安唐与师师李,尽得承恩入禁城。”就连说他好话的《宋史》,也指出他“经筵性命之讲,徒资虚谈,固无益也”。

宋理宗对董宋臣这个善解人意的宦官倍加宠信,董宋臣则借理宗之宠,恣意弄权,左右大臣。当时萧山尉丁大全千方百计地巴结董宋臣和卢允升,很快由县尉升为朝臣,最后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三人狼狈为奸,恃宠弄权,不可一世。时人把董宋臣称为“董阎罗”。

董宋臣也喜欢别人对他逢迎。他曾替杨驸马营造府第,要拆除周围民居。首先要拆除的是太学生方大猷的住宅。董宋臣原以为方大猷不好说话,会有一番争执。不想方大猷对他刻意逢迎,主动献出房屋。董宋臣于是提拔他当官。以后,一些无耻之徒摸清了他的脾气,纷纷曲意奉承,得以当官。当时,一些正直的大臣也与董宋臣作过斗争,但力量微弱,没有产生什么作用。御史洪天锡对于董宋臣弄权非常不满,多次上书弹劾,说:“天下之患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可是,奏章多落入董宋臣之手,压下不报。后来理宗虽得奏章,但他却庇护董宋臣,毫无疏远之意。洪天锡见理宗无动于衷,又上书言:“臣留则宋臣去,宋臣留则臣当斥,愿早赐裁断。”(《宋史·洪天锡传》)理宗根本不理,不久还听信董宋臣的谗言,把洪天锡贬到外地为官。

端平元年,南宋联合蒙古消灭了金国。其后,蒙古军队连年南侵。理宗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对朝政更加冷漠,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奸佞之臣趁机投其所好,极力逢迎,正直大臣的意见根本得不到传达。宦官卢允升、董宋臣很快得到理宗的宠信,他们根本不顾蒙古军队的大举进犯,而且还扣留抗战部队的粮饷军需,给抗战将领施加压力。董宋臣受到宠信,全靠逢迎有术。他见理宗心志懈怠,十分贪财,便极力怂恿理宗大兴土木,花费大量财力,侵夺民田,兴建了梅堂、芙蓉阁、香兰亭等楼台殿阁,供理宗游乐。理宗去禁苑赏荷花,苦于没有凉亭遮日,董宋臣揣摩上意,一天之内就修建了一座凉亭,理宗十分高兴。冬天,理宗又去赏梅,董宋臣已事先在梅园建造一座亭子。理宗责备他劳民伤财,董宋臣说不过是把荷亭移到这里,理宗又大赞他办事得体。

右丞相董槐颇受理宗信任,丁大全有意与他结交,派人到董槐家中送礼,董槐对丁大全派的人说:“吾闻人臣无私交,吾惟事上,不敢私结约,幸为谢丁君。”(《宋史·董槐传》)丁大全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暗恨董槐。不久,董槐对理宗陈述时弊,历数丁大全之奸。结果,理宗不仅没有处罚丁大全,反而听信了丁大全和董宋臣的诬告,罢了董槐的相权。开庆元年(1259年)九月,忽必烈率蒙古军主力部队,在黄陂突破长江天险,围攻鄂州(今武昌),展开了对南宋大规模的入侵。临安朝廷大为震恐,董宋臣竭力主张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打算在敌兵逼近时乘海船逃走。这种逃跑的主张,当时虽有人不满,但满朝文武官员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理宗听其言,急忙命丁大全安排迁都事宜。理宗诏书刚下,朝野哗然。当时身为宁海军节度使判官的文天祥,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要求处死主张逃亡的董宋臣,以统一国人之心,全力抗敌;并劝告宋理宗“当守中国”、“当卫百姓”(《宋史·文天祥传》),不应临敌怯懦而逃。在大敌当前,文天祥表现了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董宋臣扣住奏章不报。

不久,董宋臣出为保康军承宣使。景定四年(1263年),又为内侍省押班,“寻兼主管太庙、往来国信所,同提点内军器库、翰林院、编修敕令所,都大提举诸司,提点显应观,主管景献太子府事。”(《宋史·宦者四》)董宋臣任职甚多,极受理宗宠爱,几乎成了朝政总管。这时文天祥升迁为刑部郎官,又上书历数董宋臣之罪。董宋臣又得文天祥奏章,压而不报。文天祥不愿与董宋臣共事,上书求去,出知瑞州(今江西高安县)。文天祥这位爱国志士,最终被董宋臣排挤在朝外,不能参与政事。

董宋臣权势之大,恣意妄为,引起朝臣不满,秘书少监汤汉上书弹劾董宋臣:“宋臣十余年来声焰薰灼,其力能去台谏、排大臣,至结凶渠以致大祸。中外惶惑切齿,而陛下方为之辨明,大臣方为之和解,此过计也。愿收还押班等除命,不胜宗社之幸。”(《宋史·宦者四》)奏章呈上,理宗还是没有看到。景定四年六月,理宗又命董宋臣主管御前马院及酒库,把这两个广开财路的机构交与了他。不久,董宋臣一命呜呼。理宗诏命,按特级提升法,升其为节度使。